第三百六十五章 人傻錢多
字數:6650 加入書籤
“老板,你有聽說過斯柯達這個汽車品牌嗎?”黃德平在電話那頭詢問。
“廢話,當然聽過。”李亞東白眼一翻,真當他是沒見過世麵的土老帽啊。
世界上曆史最悠久的四大汽車品牌之一,與奔馳、福特、標誌齊名的斯柯達,他怎麽可能沒聽說過?
二戰時期,德國佬占領捷克,勒令斯柯達工廠給他們造坦克,隨後推出的斯柯達t25和t15中小型坦克,在當時的戰場被稱作陸地跑車,所向披靡。
斯柯達純正的歐洲製造工藝可見一斑,難不成斯柯達現在就要賣了?
李亞東隻知道斯柯達最後被大眾收入囊中,典型的小魚吃大魚,卻記不得具體是哪一年發生的事情。
隻是……如果是斯柯達的話,他估計……自己應該啃不動。
這個年代的斯柯達,可遠非日後被大眾玩殘的斯柯達可以比擬,在歐洲市場可謂供不應求,如日中天。
“哦,嗬嗬……”黃德平訕訕一笑,他哪裏能想到老板對於汽車行業的了解遠勝於他,隻是斯柯達目前在亞洲市場不顯山不漏水,知名度不高,潛意識裏認為老板或許沒聽說。
原本還打算跟他科普一下,現在既然老板知道,那就最好不過。
“斯柯達要賣?”
“倒也沒說賣。”黃德平解釋,“由於捷克目前正在施行經濟體製改革,很多企業都麵臨私有化的問題,斯柯達也不例外,缺乏國家的支持之後,斯柯達麵臨重大經濟危機,目前正在全球範圍內招募有實力的合作夥伴,德國大眾和法國雷諾,已經公開表示有意向。”
“捷克經濟體製改革?”李亞東恍然,猜想:約莫應該類似於中國的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果然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中國也是一樣,目前國內為了將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正在進行“物價改革”和“價格闖關”。
第一個試驗點,便是魔都。
魔都萬體館——此時全國唯一的一個萬人體育館,它還有另一項作用,開大會,全市代表大會,每當這裏停滿車輛,附近的居民就會議論是不是又要漲價了?
會議總在下午三點鍾左右舉行,等開完時,魔都各大商店基本打烊,第二天早上,各大商店重新定價。
商品可謂一天一個價。
此舉就造成各大商店貨物急劇減少,形成搶購熱潮,一段時間後,老魔都人甚至摸出一條規律:一斤肉兩斤蛋三斤魚。意思就是說:一斤肉等於兩斤蛋等於三斤魚,如果發現肉漲了,蛋沒漲,就趕緊搶購蛋。
人民幣的實際購買力,已經不在人們的考慮範圍之內,大家都覺得錢不值錢,唯有商品才是值錢的。
一個貨幣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人們如棄敝屣,這無疑是悲哀的。
中央的方法是好的,奈何手段缺乏章程,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
物價闖關最終以失敗告終,自一九年開始,中國經濟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倒春寒”,幾個年頭都未能緩過神兒來,間接導致了波及全國範圍的“三角債”危機。此局麵直到一九九二年小平同誌第二次南巡,給經濟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後,才算真正被打破。
“我說德平同誌,你覺得以我的實力,有染指斯柯達的可能嗎?”李亞東苦笑。
真當大眾和雷諾是吃幹飯的?
再說了,斯柯達未必能瞧得上他。沒聽人家說嘛:招募有實力的合作夥伴。
他的那點底蘊,在這樣一個誕生於一五年的巨無霸麵前,可著實汗顏提“實力”二字。
要知道,據說捷克有三分之一的勞動力都在為斯柯達工作,如此情形,你能想象一下它的規模嗎?
“不是啊,我是在想他們宣稱招募合作夥伴,不談染指的問題,咱們可以爭取與他們合作,這樣共同開發中國這樣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他們何樂而不為?”黃德平解釋道。
他這樣想倒也不無幾分道理,但李亞東卻知道,所謂的“招募合作夥伴”,隻是斯柯達方麵比較委婉的說法,畢竟也是一個誕生於上個世紀的汽車老大哥,總歸要些臉麵,實際上他們肯定已是孤木難支,要不然能被大眾收購?
李亞東想是真想啊,可做人呐,總歸得有點b數,要想啃下這樣一個巨無霸,他的修行還欠點火候。
“還有呢?”李亞東問,想了想後,又補充了一句,“靠譜點的。”
“蘭博基尼。”黃德平說,“這個絕對靠譜,目前隻有克萊斯勒一家公司在接觸,據說報價四千萬美金,還有點一口價的意思,我們肯定有能力拿下。”
“大牛啊。”李亞東情不自禁地眼前一亮,不過很快,就黯淡下來。
想要嗎,自然是想的,然而……要來卻半點卵用沒有。
不懂車的人大多都有一個誤區:認為越是高端品牌,實力肯定越雄厚。
事實上,現實的情況恰好相反,絕大多數的高端汽車品牌,都是小角色。
而真正的巨無霸,則是那種以中低端汽車為主力的大眾化汽車公司,譬如福特、大眾、標誌等。
很多高端汽車品牌的規模,小到你都不敢想象,或許隻是在歐洲的某個小鎮上,擁有一家占地幾百坪的作坊,僅此而已。
而這樣的規模能夠幹嘛?
生產發動機,還是生產變速箱?
那都是一個笑話。
實際上,他們啥玩意兒都生產不了,真正的核心汽車零部件,都得向其他大型汽車公司定製。
而他們要做的,無非隻是組裝,講究一點的說法,就是純手工製造。
西方國家如同蘭博基尼這種名氣很大,但自身實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汽車品牌,多不勝數。
這些品牌如果是被實力強大的汽車公司收購過去,稍加運作,或許還有點賺頭,但像李亞東這樣從零開始汽車菜鳥,拿來可謂半點作用沒有。
他要的是技術、配備,以及經驗,而不是一個中看不中用、市場叫好不叫座的高端品牌。
“pass!下一個。”
“不是啊,老板,這個不是挺好的嘛,價格便宜,名氣又大。”
“你懂個屁!”
“……”
黃德平是不太懂其中道道,因此顯得有些悻悻,連說話都帶著些許的委屈感,“還有就是英國利蘭汽車公司,這幾年虧到姥姥家了,目前正在大肆甩賣旗下產業,說來也奇怪,好像沒什麽人願意接手。”
“利蘭汽車公司?”李亞東托著腮幫子想了想,好像沒聽說過啊,不禁問道:“小公司?旗下有什麽品牌?”
“小?不不……老板,這家公司一點都不小,也是一個巨無霸,還是國有集團。旗下品牌一籮筐,什麽g、ini、捷豹、路虎……”
“我去……那不就是羅孚嗎?”黃德平一番話還未說完,便被李亞東打斷,恍然大悟道。
“誒,老板,這個你也知道啊?”黃德平大為詫異道:“他們旗下確實還有個品牌叫羅孚。”
“你特麽早說羅孚我不就知道了,繞來繞去幹嘛?”李亞東白眼一翻,可惜黃德平注定還看見。
“可……”黃德平弱弱道:“人家就是叫利蘭汽車公司啊。”
“好了,好了,說說他們的具體情況。”
李亞東其實也搞不懂其中道道,羅孚他之所以了解,是因為那場南汽和上汽之間的撕逼戰,當年可謂鬧得沸沸揚揚,但凡生在這個年代、又對汽車行業稍微有些關注的人,不可能沒聽說過。
由此,他才在那段時間裏,閑來無事,對這個“英國汽車工業革命的最後幸存者”——羅孚,做過一番了解。
不過,了解的初始是從英國宇航將其收入囊中開始,對於它之前的發展曆史,倒是知之不詳,畢竟年代過於久遠。
“情況很簡單,利蘭公司是一家國有企業,不過近十來年始終處於虧損狀態,英國政府不堪重負,有意甩掉這個包袱,現在想要找人接盤。不過,目前好像並未聽聞有任何公司表示出意向。”
“為啥?”李亞東詢問,在他看來,這家集團旗下著實有幾個好品牌啊,譬如ini、捷豹、路虎,那都是能饞得他留口水的國際知名品牌。
你再看看上汽榮威就行了,連羅孚的商標都沒收到,僅憑設備和技術,便能在日後的中國混得風生水起,如果李亞東沒記錯的話,在他上輩子嗝屁的二零一八年,上汽榮威在國產品牌裏,也是能抗大旗的角色。
“這個……具體原因沒打聽到,我估計……應該是價格太貴吧。”黃德平斟酌著回道。
“怕還真是。”李亞東情不自禁地點頭,他約莫記得……應該,好像,大概是明年,也就是一九年,福特從英國宇航手上收走了捷豹,價格好像是二十五億美金。
這還單單是一個名牌!
而他們整個集團得報價多少錢,天知道?
縱觀整個世界,能吞下這樣一個巨無霸的,估計還真沒幾家公司。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最終才被英國宇航占了便宜。
為什麽說占便宜?
因為……好吧,就叫利蘭公司,因為利蘭公司是國企,而宇航是私企。而這個宇航是幹嘛的呢,聽名字就知道,人家可不造汽車,玩的是飛機和大炮,也造火箭和導彈。
像這樣一家公司,你說他收購利蘭公司幹嘛?
明顯就是借雞生蛋嘛。
李亞東不好去揣測英國宇航收購利蘭公司花了多少錢,但肯定不是什麽天文數字,因為這家公司他以前了解羅孚集團的時候,關注過,好像在八十年代末,資產也就百億美金的規模。
它能拿出多少錢,收購利蘭這樣一家自己根本用不到的公司?
飛機和導彈還造不造了?
按照正常的商業思維,一家公司對自己本身的業務並沒有幫助的情況下,還要斥資收購它,那麽一定是有觸目可及的利益擺在眼前。
絕對達不到一九年福特收購捷豹時那樣的價碼,單一品牌便敢叫價二十五億美金。
要知道這可是八十年代啊!
在李亞東看來,福特未免有些人傻錢多的意思,要知道在兩千年的時候,它把路虎收入囊中的時候,也就花了二十七美金。
可時間上卻跨越了整整兩個時代。
最後好了,在兩千零八年的時候,福特又把捷豹和路虎打包賣給了阿三的塔塔集團,價格為二十三億美金……
怎一個人傻錢多能夠形容。
更奇葩的是,被福特死都玩不轉的路虎捷豹,到了阿三手上,卻成為集寶盆。截止到李亞東上輩子的二零一八年,塔塔集團90以上的收益,都來自於捷豹和路虎這兩大品牌。
從以上的事件中,我們大致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這兩個品牌本身並沒有問題,隻是沒遇到好的伯樂而已。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