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選中目標

字數:5877   加入書籤

A+A-




    李亞東約莫想起來了,羅孚公司早前確實被一家公司並購,一九八八年英國宇航將其收購後,又把它更名回來,被冠以集團,這才有了羅孚集團。

    此舉不外乎兩重含義。

    第一,給它拾掇拾掇,提升一下逼格,爭取賣個好價錢。

    第二,宇航裏的某些大佬們緬懷過去,想要保存下這個英國汽車工業革命遺留下來的獨苗。

    不過事實證明,情懷再美,終究抵不過現實利益,一九九四年,德國寶馬從英國宇航手上,收購了羅孚集團……

    當然,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李亞東回憶起了當時的收購價——八億英鎊。

    括弧:還是缺少了一個捷豹品牌的羅孚集團。

    八億英鎊是個什麽概念?

    眾所周知,英鎊很值錢,排在世界“最值錢”貨幣榜第五位。

    八十年代末的英鎊更值錢,與人民幣匯率約為:5,八億英鎊,也就相當於一百二十億人民幣,同等於三十二億美金,零頭不計。

    福特……真是人傻錢多。

    福特收購一個捷豹,在一九八八年的時候,就花了二十五億美金,而寶馬在一九九四年的時候,收購包含“路虎”、“i”、“g”、“羅孚”等品牌在內的整個羅孚集團,才花了三十二億美金。

    這還不絕,更絕的是,兩千年的時候,福特又從寶馬手上購走單一路虎品牌,價格為二十七億美金……

    而這個冤大頭卻是美國曆史上截止二零一八年為止,唯一沒有破產過的汽車公司,也實在是令李亞東十分費解的一件事。

    好了,繞回到主話題。

    英國宇航在羅孚集團身上肯定大賺特賺了一筆,這一點毋庸置疑——得出這個結論的原因,是因為其公司性質為私企。

    如果是國企為了挽救民族工業,那就另當別論。

    而英國宇航脫手整個羅孚集團攬回多少財富,這筆賬不難算:一九年出售捷豹給福特集團,回款二十五億美金。一九九四年全盤脫手整個羅孚集團給寶馬集團,回款八億英鎊,粗略折算為三十二億美金。

    所以,總共就是五十七億美金。

    而正如李亞東所了解的情況,八十年代末整個英國宇航的總資產不過百億多美金,它會拿出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資產去收購利蘭公司嗎?

    可能嗎?

    一家公司的總資產,可不代表現金流。

    一家市值百億的集團,手頭能有十億現金流就算很不錯。

    所以,李亞東鬥膽猜測,英國宇航收購利蘭公司的價格,並不高,撐死不會超過二十億美金。

    驀然想到這裏,他感覺自己的呼吸有些加重。

    就算它二十億收購的好了,然後轉手一賣,五十七億美金……

    拋開其他問題先不談,單是這筆買賣,就大可做得啊!

    二十億美金,無疑是一筆龐大的數目,但如果真要弄,也不是沒有辦法。

    李亞東目前所有的現金流,加上集團旗下的產業,肯定超過十億美金,而拿十億美金向銀行貸款十億美金,一比一的貸款比例,問題並不大。

    當然,這個價碼是利蘭公司給到“自家兄弟”英國宇航的,給到別人是個什麽價碼,天知道?

    所以想歸想,真想將整個利蘭公司收入囊中,估計以他的實力,還是夠嗆。

    “德平,你有打聽過,那家利蘭公司有拆分旗下品牌出售的打算嗎?”

    李亞東的心倒也不大,深知“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但凡能從利蘭公司手上弄來一個品牌,就很心滿意足。

    多了在沒有找到接盤俠之前,也不一定能玩得轉,說不定還會成為累贅,要知道國外的員工福利機製可是相當嚴格的,多少巨無霸一樣的集團,就是被龐大的養老金體係給拖垮的。

    他最想要的是路虎,原因很簡單,因為國人喜歡。

    當然,他個人也挺喜歡。

    說句不好聽的,路虎這個品牌的重心要早放在亞洲市場,早就火了。

    這樣一個大鐵疙瘩,不好停車不說,還耗油,完全與歐洲市井小民的消費觀念相駁,除了英國原產地的那幫心有情懷的老頭子們外,恐怕也隻有遙遠東方的一個“有車進,必加長”的神奇國度、且是一個龐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可以毫無保留的接納。

    其次是捷豹。

    倒不是喜歡這個品牌,而是看中了它的技術。

    誕生於一九三七年的“美洲虎”,可是勒芒賽道上的不可磨滅的傳說。

    自五十年代開始,捷豹便在勒芒賽道上一騎絕塵,先後拿下七座勒芒大獎賽的冠軍獎杯,這也證明了此品牌卓越的操控及穩定性。

    什麽是勒芒大獎賽?

    它的全名叫作:勒芒二十四小時耐力賽。

    勒芒二十四小時耐力賽同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並稱為當今世界最著名和最艱苦的三大汽車賽事。

    不同於其他的賽車運動,勒芒二十四小時耐力賽不僅需要車廠造出一台最快的賽車,還需要是一台兼具速度和穩定性的賽車。同時還必須很省油:比賽中盡量少的進站加油有利於獲得勝利。

    三名車手為一個車組,駕駛一台賽車,完成連續二十四個小時的競賽。可以說一路狂飆,整整飆滿一天一夜,車手的賽車服都是定製的,想要跑出好的成績,身體排泄都是直接解決。

    不可謂不殘酷,對賽車手的身體和心理素質,以及對車輛的整體技術要求,都不是一般的苛刻。每年全球最著名的汽車製造公司,例如保時捷、法拉利、梅賽德斯等,都會派隊參加,競爭尤其激烈,然而就是這樣的情況下,捷豹還能奪冠七次,由此可見,這個品牌的造車實力。

    說句不好聽的,把日後國內的類似於眾泰品牌那樣的汽車,放到勒芒大獎賽上跑一跑,先不提成績,指定比賽還沒結束,汽車就報廢了。

    一九六一年,捷豹etype晨星,更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永久珍藏,與館內其他的偉大作品一起,作為人類文明的傳奇,流傳於世界。

    捷豹stype,還與戴安娜王妃意氣相投,成為其加入皇室的首選禦用座駕,一路見證了英國皇室的美麗傳奇。

    總而言之一句話:這是一個很牛的汽車品牌。

    至少在這個年代,絲毫不比奔馳和寶馬的技術差。

    實際上福特收購捷豹,就是為了在本土及歐洲市場,與bba一較高下。且在九十年代初期,也確實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可惜之後,鬼知道捷豹遭遇了什麽,或是說福特幹了什麽,捷豹汽車的銷量每況愈下,直至跌落主流陣營。

    還有i。

    如果價格合適,李亞東也想將其收入囊中,這個極具個性的精品小車品牌,在中國還是很有市場的,甚至日後的中國人民,親切地稱呼它為“二奶車”。

    至於g和羅孚,李亞東的興趣不大,就留給日後的南汽和上汽去撕逼吧。

    “這個……就不太清楚。”黃德平回道:“英國那邊傳來的消息,隻說利蘭公司正在大肆甩賣旗下不動產,並未提及品牌。我在那邊的聯係人也不是什麽行家,很難打聽到具體信息,真想知道利蘭公司有怎樣的打算,恐怕還得親自飛過去接洽一下。”

    “嗯。”李亞東下意識地點頭,即便黃德平根本看不見,又問,“還有別的嗎?”

    “有……”

    黃德平準備得很充足,確實下了一番狠功夫,又介紹了兩家正處於破產邊緣的汽車公司,一家是美國的,一家是意大利的。不過,在李亞東看來,都不及利蘭公司那邊好,這兩個汽車品牌他甚至都沒聽過。

    “這樣……”李亞東說道:“你準備準備,把手頭上的事情先放一放,以此事為重,立刻飛往英國,與利蘭公司那邊接洽一下,然後把具體情況反饋給我。”

    “好。”

    ……

    這通電話打得很久,李亞東耳朵都被話筒膈應紅了,起身來到這間顏瑋嫻特地為他布置的貴賓房的陽台上,甩了甩臂膀,活動身體。

    收購一家國際汽車公司這件事,多少也有些無奈的成份在。

    畢竟此時國家的工業水平十分落後,不管是理論層麵,還是硬件設施,他自然也想手把手的研發自己的汽車核心部件。

    奈何憑現在國內的工業技術,恐怕連個單頂置凸輪軸都造不出來,遑論其他發動機核心配件。

    從無到有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真要去等待中國工業水平騰飛,至少需要二十年。

    他哪裏耗得起?

    他的想法很簡單,並非生搬硬套,而是借助國外公司已有的技術、經驗、配備,包括人才,站在一個相對高的基礎之上,再去研發適合國人的產品。

    這個想法應該沒有毛病,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取人家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相信國家層麵也樂見其成。

    ……

    黃德平已飛往英國,此舉成與不成,都不能打斷李亞東的計劃,利蘭公司若不行,他就另謀下家,全世界那麽多的汽車公司,而他又生了一個死命砸錢的心思,不信就砸不下來一家。

    所以,在等待英國那邊消息的同時,李亞東也沒閑著。

    胡生彪的製造基地已經被他收入囊中,目前還空蕩蕩的,像個鬼廠一樣,得趁著當下海藍人才濟濟,挑選一些合適的人才加入進來,晚了可就沒好貨。

    顏瑋嫻那輛走私而來的藍鳥轎車被李亞東征用,在三亞這邊找到一家小型印刷廠,印製了幾捆招聘啟事,帶著齊家兄弟一起,三人來到海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