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外篇一·歲歲年年(一)

字數:6758   加入書籤

A+A-




    此為防盜章  趙十一留在正殿的正廳內,他看向趙琮剛剛坐著的首位。

    桌上留有一碗與一茶盞, 均是海棠紅釉的。

    茶喜察覺到他的視線, 看了眼, 說道:“陛下剛剛飲了酸梅汁子,小郎君要不要?陛下受不住涼,夏日裏頭,咱們殿裏向來是不用冰的,小郎君怕是熱了吧?”

    這茶喜倒也有趣,真把他當主子了似的。不過趙琮對下人的確寬和,他就沒見過這麽能說也能笑的宮女。

    趙十一伸手指了指另一隻茶盞。

    “小郎君要喝茶?那是陛下喜愛的,與咱們素來喝的茶湯不同。”

    趙十一再指了一次。

    茶喜笑道:“婢子這便去準備。”

    他想嚐嚐趙琮往日裏總是喝的茶水與茶湯到底有何不同,偏偏趙琮在時,他不太好意思提起。他雖裝傻子,但心中還是有底線。

    孫太後摔了茶盞後, 宮女跪了一地,誰也不敢說話。

    最後是尚在自省的王姑姑趕來,才算解了圍。青茗帶著宮女們全部退了出去。王姑姑心疼地坐至榻邊,似孫太後幼年時那般, 伸手抱住她,輕手拍著她的後背, 說道:“大娘子,您又何必與自己置氣?”她連孫太後閨中的稱呼都叫了出來。

    孫太後埋在她的懷中,難得現出幾分脆弱:“姑姑,我這一路走來, 到底有多不易,隻有你知。他們當初那樣待我,不問一聲便將我送進宮來。我又為何始終懷不上孩子?!我不甘心一輩子隻能做他們的棋子!我比他們差在哪裏?為何隻有男子可以稱帝?為何我不能稱帝?我要這天下所有人都當我的棋子!”

    “大娘子,您已經做得很好了。”

    “趙琮眼看已長大,牛鬼蛇神全部冒了出來。姑姑,我不甘心,我真的不甘心!”

    王姑姑還要再勸,青茗靜靜地走了進來。

    孫太後往裏避了避,沒讓青茗看到她紅了的眼眶。

    “有何事?”王姑姑問道。

    “娘娘,陛下與魏郡王來了。”

    王姑姑看了眼懷中的孫太後,說道:“娘娘今日不——”

    孫太後卻打斷她的話:“我見!”

    青茗應聲退了下去。

    王姑姑再歎氣:“娘娘又何必?”

    “當初我duo quan,便知曉會有這一日。若連這般,我都無法麵對,也無法應對,我又妄想當什麽女皇帝?!再者,魏郡王所氣的,不過是我,他向來將趙家的臉麵看得比什麽都重要。你當他真的看重趙琮?若當真看重,何必等到今日?”

    “娘娘……”

    “姑姑莫再勸,為我梳妝淨麵!”孫太後從王姑姑懷中直起身子,剛剛的幾絲脆弱早已不翼而飛。

    趙琮與魏郡王進來時,看到的便是與往日一般的孫太後。

    高貴、從容。

    他與魏郡王一同行禮,孫太後笑道:“琮兒與郡王爺快起身。”

    他們坐下後,不待開口,孫太後先道:“倒要與王爺說聲對不住,我那侄女兒到底養得有幾分嬌慣。不過我已令人將她送去宋州靜心,還望王爺與小郎君莫要怪她。”

    魏郡王暗“哼”,往日裏用得著他的時候,一句比一句說得天花亂墜,恨不得把他們郡王府捧上天。如今他不過就是去見了趙琮,瞧她這小心眼的樣子!擠兌他們爺孫倆為難一個女娘?她又哪來的資本?魏郡王越發覺得他當初眼瞎,竟為了一時的太平,主動去被她灌那**湯藥。

    既然臉皮已撕開,魏郡王笑道:“小孩子之間難免有些吵鬧,今日燕國公與世子去我府中,我還提議,不如我家小十一娶了你家侄女兒。太後,你看如何?”

    孫太後藏在袖中的手,一下抓緊,指甲陷進肉中。

    魏郡王喝了口茶,跟他鬥?!

    孫太後被噎得說不出話,趙琮樂嗬嗬道:“朕瞧著,兩個孩子都是好的。隻是咱們不比尋常人家,婚姻大事,總要問過孩子們的意思。總不能結成怨偶吧?表妹與小十一均還小,這事兒便往後拖一拖罷。”

    趙琮解了圍,孫太後才又鬆開手:“琮兒說得倒是。”她略過了趙琮的那聲“朕”。

    魏郡王則有些可惜:“我倒真喜歡孫家小娘子那勁兒!”

    孫太後再度握緊手,他們大娘子是什麽物什嗎?被他這樣評判?!

    魏郡王才不管這些,他反正已是半截身子入土的老頭,既已站隊,他便沒什麽好擔憂的,他直接又道:“太後,今日我與陛下同來此處,是有事要與你商量。”

    孫太後暗道正事來了,但她也很好奇,好奇他們到底來做什麽?

    是想從她此處收回禦寶?

    若真如此,休想!

    “太後也知,各國使臣至今還未踏上歸程,依然住在京中各大驛館裏。大朝會那日,他們也說了,都想見見陛下。我瞧著,何必非得讓他們等到陛下的萬壽?既在京中,這便召進來見了我們陛下得了。總歸咱們陛下今歲也將親政,如今身子也很康健,太後,你說是也不是?”

    孫太後說不出來“是”,卻又不能說“不是”,她沒想到魏郡王這個老滑頭竟是一點顏麵也不給她。

    她恍惚了幾息,看向趙琮:“琮兒覺得如何?”

    趙琮靦腆微笑:“琮兒什麽都不懂,全聽娘娘與王叔的。”

    魏郡王大笑幾聲:“陛下便是經事過少,不必驚慌,往後啊,見得多了,便熟練了。”他又看孫太後,再問一回,“太後,你說是也不是?”

    孫太後雙手握緊,咬牙微笑道:“是。”

    “那便這般說定了,我雖不中用,替陛下傳個信倒也使得。”

    不待孫太後說話,趙琮趕緊道:“王叔哪能親自去給使官傳信?”

    “陛下莫擔憂,本王府中管家多的是。”

    “那就多謝王叔了。”趙琮站起身,便是一個揖禮。

    “哎喲,使不得使不得啊!”魏郡王趕緊也站起來,扶住他的雙手。

    已被忽視的孫太後,望著座下,已然是定下來的趙家叔侄,隻能露出微笑。

    魏郡王事兒辦完,便想離去,這個女人的地方,他是一刻也不想多待。

    趙琮自然是跟著他一起走。

    孫太後回過神來:“琮兒且留步。”

    “娘娘?”趙琮詫異地看她。

    “你且留下來,我也有事要與你商量。”

    魏郡王挑眉,既然他已站隊,便要一站到底。這個雖懦弱、愚笨卻又過於好心的侄子,倒值得他護上一護,況且他還算計了這個侄子。他索性道:“不如本王也留下來聽上一聽?”

    孫太後笑:“瞧王爺說的,我是要與琮兒商討他納妃的事兒呢。這,您也要聽嗎?”

    魏郡王老臉一紅,孫太後這個老虔婆!

    皇侄兒要納妃,他當然不能聽不能管了!但孫太後顯然是故意的!

    他對趙琮行了禮,沒再看孫太後,轉身便大步往殿外而去。

    孫太後朝趙琮招手:“來,琮兒坐我身旁。”

    趙琮往年也不是沒與孫太後扮過母子情深,隻是近幾年來,孫太後心裏也怨他,不願與他玩這個戲碼。其實他倒覺得沒什麽,他笑著走到孫太後身邊,坦然坐下。

    孫太後細細打量著他,歎道:“琮兒果然是大了,我卻老了。”

    “娘娘胡說,那日寶寧還說,娘娘跟她姐姐似的。我將她訓了一頓,卻也覺得她說得也有理,娘娘正是好年華。”

    “娘娘老啦,琮兒眼見著已是十六歲,朝內朝外,還需仰仗你。”

    這又在試探他?那他就繼續裝好了。

    趙琮立刻站起來,忐忑道:“娘娘怎能這般說!”

    “瞧把你嚇的。”孫太後將趙琮扶坐下,“我是瞧你長大了,想到咱們琮兒也到了納妃的年紀,多了些感慨罷了。”

    這是剛從魏郡王那裏得了不痛快,不得不讓他去見各國使官,想從其他地方再扳回一局?

    孫太後把他趙琮想得也太過簡單了,納妃而已。

    趙琮作出幾分無措:“這,這——”

    孫太後笑了起來,又將青茗叫進來,並對趙琮道:“我替你相了幾個,但要你歡喜才是。原想先將皇後定下來,但挑來挑去,我竟沒一個看得中的,琮兒別怨我就好。”

    “琮兒怎會怨娘娘?我是由娘娘帶大的。”

    孫太後朝青茗道:“你將我挑好的人選,說給陛下聽。”

    青茗行了一禮,手捧一本冊子,低首為趙琮讀了一遍。

    共有六位小娘子,長得什麽模樣,趙琮是一概不得知。但青茗為他讀的時候,將六位小娘子的家世均讀了一遍,沒有一位是東京人士。家中父親職位最高的也不過是個知縣。

    趙琮不禁覺得孫太後也太小氣了,你好歹也挑兩個知州之女,好歹也遮一遮你那明晃晃的心思不是?

    孫太後是有多怕他因此而得後妃娘家的勢力。

    她不知,越壓迫越容易激起反抗的道理嗎?

    是趙宗寧親手將他送到了這一世。

    當初,趙宗寧一把長劍刺穿他的心髒,很快,他便咽了氣。

    臨咽氣前,他看到殿中的太監與宮女跪了一地,他們跪的不是將死的他,他們跪的是趙宗寧。

    他們稱趙宗寧為“陛下”。

    誰都沒想到,最後是趙宗寧做了皇帝。誰也沒想到,趙宗寧做成了孫太後癡心妄想了一輩子的事。

    他也才知道,他所以為的親信其實都是趙宗寧的人。

    他隻當了一個月的皇帝,便死在了趙宗寧的手中。

    臨徹底失去知覺前,他聽到的最後一句話,是趙宗寧帶著哭聲的話:“哥哥,寧寧為你報仇了!”

    她以為趙琮是他殺的?!

    他明明從來都沒有見過那個養在深宮,在位六年,卻從未親政過、甚少露麵便匆匆死去的病弱小皇帝!

    即便死了,他也冤枉。

    他並非好人,也並不在意他人言語。但這種他從未做過的事,他當真不願認下。

    他知道趙琮真正的死因,卻再沒有機會說出口。

    有幸重活一世,他的第二執念是繼續做皇帝,第一執念是見一見那位隻在傳聞中出現的趙琮。是什麽樣的人,才要使得趙宗寧一介女子,謀略近二十年,也要為之報仇?又是什麽樣的人,令他莫名其妙為之死了一回?

    如今,第一執念已經完成。他見到了趙琮。(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