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霍家

字數:9461   加入書籤

A+A-


    這邊過年, 基本都會殺隻雞, 桌上就有一隻雞。

    如果是普通的白切雞, 興許還好一點, 可是, 這隻雞是用醬油煮的, 浸在放了醬油的雞湯裏。

    桌上還有一條蒸魚,被砍成幾段,翻著死不瞑目的白眼,賣相就很糟,這也就算了……穆瓊見朱婉婉買過這種魚,按照朱婉婉的說法, 這種魚清蒸不好吃,紅燒才好吃。

    此外, 還有約莫是用醬油雞湯來燒的青菜、用肥肉燒的筍幹海帶豆腐幹……沒錯,好幾樣菜被放在一起燒了, 這菜約莫還沒有撇去浮沫,因而上麵飄著一層蛋白凝結物。

    其實桌上的菜種類挺多的, 但說實話, 看著就讓人沒胃口。

    穆瓊在這一刻甚至有點慶幸——幸好不管是朱婉婉的娘家, 還是以前的穆家, 都小有資產, 朱婉婉的廚藝也就不錯, 不像馮小丫一樣,根本不知道要怎麽燒菜。

    當然了, 對馮小丫周老三他們來說,不管賣相再差,隻要是肉,那都是好吃的。

    穆瓊帶來的菜不多,也就是一碗紅燒肉,一碗筍幹燒鹹鴨,還有一條糖醋魚和一碗紅燒素雞。

    紅燒肉是放了糖煮的五花肉,雖然冷了,但一塊塊看著還是油汪汪美味的很,糖醋魚就更不用說了,就連紅燒素雞,朱婉婉也是切片過後先放在油裏炸過,然後才放醬油放糖紅燒的。

    穆瓊將菜放好,魏亭就招呼他一起吃,還給他倒了一碗米酒:“坐下吃點吧,聊一會兒。”

    穆瓊也不好站在旁邊看人家吃,也就坐下了,而他剛坐下,馮小丫就給他遞了一雙筷子,有些尷尬地說道:“穆先生,魏校長,我不太會燒菜,我……”

    馮小丫挺不好意思的,她一看到穆瓊帶來的菜,就覺得自己燒的菜,實在太不像樣了。

    “沒事,我更不會燒菜。”魏亭笑笑。

    “那怎麽能一樣呢……你們都是拿筆的人……”馮小丫很愧疚。

    穆瓊夾了一塊馮小丫燒的雞肉吃,看向馮小丫:“馮姐,你以後做菜,記住一點就好了,像豬肉和雞,直接白水煮熟切開,讓大家沾醬油就好,至於蔬菜,不同的菜分開炒,別混一起。”

    穆瓊這兩個建議,並不能讓人做出多麽美味的飯菜來,但至少這麽做,菜的賣相會好很多,也不至於各種菜混在一起,弄雜了味道。

    “白水煮?不是紅燒了更好吃嗎?我特地放了醬油。”馮小丫道。

    醬油是好東西,她燉好了雞之後,特地往雞湯裏倒了醬油的。

    “要紅燒,那麽就把湯汁燒幹。”穆瓊道,他不大會做菜,這些都是平常吃多了總結出來的。

    他反正沒見過朱婉婉做紅燒肉會全是醬油湯,基本都會收汁把湯燒幹。

    “我一定學著點。”馮小丫點頭,又敬佩地看著穆瓊:“穆先生,你們讀書人懂得真多。”

    穆瓊還真不覺得自己懂得多,實在是馮小丫知道的太少。

    而這也不能怪她,她怕是從來沒有吃過好吃的。

    馮小丫三人吃飯的時候,都不動穆瓊帶來的菜,穆瓊和魏亭招呼了幾次,他們才嚐了嚐。

    “這魚真好吃。”

    “這紅燒肉放了糖……我以前還沒吃過這樣的。”

    甚至於,馮小丫還不認識油炸過的素雞。

    穆瓊來之前吃過了,基本沒吃什麽,魏亭倒是吃了不少,吃過之後,就對穆瓊道:“我們出去走走,我有事跟你商量。”

    穆瓊跟著魏亭出去,魏亭先給了他五個銀元:“你不用惦記著我,我身邊還有有錢的。”

    穆瓊知道這是自己給馮小丫錢的事情被魏亭知道了,他有些無奈:“魏校長,我不缺這點錢。”

    “我也不缺,我之前汽車來來...回回,一天的油錢就多少?”魏亭道:“對了,我喊你出來,是有事想問你……你年初四有沒有空?”

    “有空,是有什麽事?”穆瓊問。

    “霍二少年後要來上海,我打算去他那裏跑跑,看能不能拿到錢,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魏亭道。

    “霍二少?霍英?”穆瓊一驚。

    現代的人,對霍英這個人,都是如雷貫耳的。

    無他,這位霍二少的一生,頗有些傳奇。

    他的父親霍盛平泥腿子出生,日子過不下去的時候,拉了一幫子鄉親做土匪。

    結果,做了幾年土匪,趕上清政府當時“以匪治匪”的政策,接受招安成了正規軍。

    之後,他一路拚殺,手下竟是有了幾萬人馬。

    清末國內本就是一團亂的,他雖然出生草莽,但頗有些能力,最後竟是越混越好,手底下的兵越來越多。

    等一年後,軍閥割據時代來臨,他還成了軍閥其中之一。

    當時很多軍閥都想當老大,霍盛平倒是沒有這個心思,隻想左右逢源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當自己的土皇帝,不過這天下大勢,也不是能順著他的心思來的……後來軍閥一個個被打趴下,他也沒能站到最後,早早地退出了曆史舞台。

    在曆史的洪流中,他其實沒什麽名氣,也就下場還算不錯……眼見大勢已去,他直接帶著老婆孩子逃到了上海當寓公,後來又出了國。

    隻是剛出國,他就病逝了。

    他在曆史上是沒什麽名氣的,穆瓊能知道他,全因為他的第二個兒子霍英。

    這位霍二少據說在民國時期,就是個極會賺錢的,後來出了國,他趁著經濟危機在美國買下很多地,又跟當時的華人幫派交好,竟是在國外建立起一個商業帝國來。

    在穆瓊上輩子年幼時,這位已經年邁霍爺爺回國投資,在國內又是建學校又是建醫院,撒了無數錢,弄得媒體整日報道他,霍家的往事,這才被挖了出來。

    霍英一生未婚,不僅生前做了許多善事,死後還把財產全都捐了出來。

    雖然當時在網上,有人嚷嚷霍英做善事是因為以前霍家造孽太多,他生不出兒子在贖罪,但穆瓊看過曆史,知道霍家在曆史上雖算不得多好,但沒賣國,也不像有些軍閥一樣把老百姓逼死也要刮下一層油來,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霍二少並不需要贖罪。

    而且霍二少雖然沒有子女,但霍家也不是沒了後人,不存在他為了霍家子嗣贖罪的情況。

    “就是他。”魏亭道:“霍二少是個能人,年紀輕輕就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他手上的錢可不少,我看看能不能說動他捐一些出來。”魏亭打算辦的大學,已經買了地皮在蓋房子了,後續資金卻還不夠,他最近很是發愁。

    “我能去見霍二少?”穆瓊還挺期待的。

    “能啊。”魏亭道:“年初四這天,霍二少會辦個宴會,邀請了很多人,你可以跟著我去見識一下。”

    “謝謝校長!”穆瓊感激道,他知道魏亭願意帶他去這樣的場合,是在提攜他。

    “你回去好好準備準備。”魏亭道。

    穆瓊立刻就答應下來。

    穆瓊和魏亭談起霍二少的時候,他們嘴裏的霍二少,正在傅家吃年夜飯。

    傅家的屋子雖小,但專門改造過,保暖做得遠比上海的其他房子好,而這會兒,屋裏更是點了很多炭火,烘地人暖洋洋的。

    傅懷安被熱得臉都紅了,他很想脫衣服,但看到站在自己對麵的二哥,卻立刻歇了自己的這個打算。

    他有三個哥哥,大哥根本不把他看在眼裏,三哥也不管他,但這個二哥……卻找過他好幾次麻煩。

    自從這二哥...回國,他在家的待遇就一降再降,不僅如此,有一回他爸讓他二哥照看他這個弟弟,他二哥直接就說“我就一個弟弟”。

    傅懷安最怕的就是這個二哥,總覺得他的眼神陰惻惻的,好似隨時要從自己身上剮下一塊肉來一樣。

    這麽想著,傅懷安就感到自己的背上冒出許多汗來,將他的背弄得濕乎乎的,但他還是不敢脫衣服,就隻能沒滋沒味地吃飯。

    霍英瞧見這一幕,嗤笑出聲。

    傅懷安倒是想生氣,但他在這個二哥麵前從來都是不敢生氣的。

    “蘊安,這小子住你這裏,有沒有打擾到你?要不要另外找個房子,把他扔出去?”霍英道。

    “不用。”傅蘊安道。

    霍英聞言,便又陰惻惻地看了傅懷安一眼。

    “二哥。”傅蘊安叫了一聲。

    霍英的表情總算正常了,不再盯著傅懷安,而是慢吞吞地吃了起來。

    等他吃好放下筷子,傅懷安便立刻跟著放下了筷子。

    “吃好了?”霍英問。

    傅懷安連忙點頭。

    “那還在這裏礙眼做什麽?”霍英又道。

    傅懷安猛地蹦起來,立刻就走了。

    等傅懷安走了,傅蘊安才道:“二哥,你嚇唬他做什麽?”

    “我隻是嚇唬嚇唬他而已,又沒做別的。”霍英道:“隻要想到我們舉目無親的時候,他在家裏吃好喝好,我就看他不順眼。”

    傅蘊安不說話了,他們那幾年的日子,過的是真的很苦。

    霍英又道:“大哥本來也想來這邊過年,但走不開,就隻有我過來了,不過大哥給你準備了不少東西,過兩天就送來了。”

    霍英看傅懷安不順眼,對著自己的三弟,卻覺得哪裏都順眼。

    畢竟這是相依為命處出來的感情。

    他們的父親霍盛平崛起於草莽,中間是得罪了不少人的。十多年前,那些被他得罪的人,就綁架了他的妻子兒女,想要把他騙出來殺死。

    霍盛平當然沒有中計,他反過來將想要害他的人殺了。

    但經曆了這麽一遭,他怕再有人對付他的家人,就找人把妻子兒女送去了國外。

    隻可惜,他找的這個人並不靠譜。

    他和大哥蘊安,還有母親小妹確實被送到了國外,但那個將他們帶去的人卷走他們的錢跑了,將他們扔在了全然陌生的國家的碼頭上。

    他們的娘是他們父親還沒發達前娶的,雖說長得不錯,卻是個大字不識一個鄉下女人,大哥呢?大哥早些年在鄉下長大,性子野不服管,當時沒這麽讀過書,不認識幾個字。

    他的話……跟他大哥差不多,甚至更糟糕一點。

    他在那次綁架裏被人打斷了手,身上也有傷,行動不便,再加上那場綁架裏,他們的母親護著大哥不管他……他一肚子的怨氣甚至不想活了。

    至於小妹才五歲,根本不頂事。

    當時那情況,他們一家子被人賣了都是正常的,幸好還有蘊安。

    在出國前,他跟蘊安其實不熟。

    他比蘊安大兩歲,而蘊安出生的時候,正是他們家的日子要過不下去的時候,家裏已經有兩個兒子了,第三個並不如何稀罕,再加上窮……蘊安就被送了出去給別人做兒子。

    收養蘊安的那家人姓傅,傅蘊安這個名字,就是那家人給起的。

    蘊安在那戶人家從小讀書,後來那家人在戰亂中出事,霍家幫了他們,把蘊安接回來的時候,他不過八歲就已經認識兩千多字,會讀許多文章了,那兩年他父親請了老師教他們,他和大哥不聽課,蘊安卻聽得極為認真。

    大約讀書是真的有用,當他們的母親在碼頭上崩潰大哭,他和大哥...也怕得不行的時候,蘊安找到了一個在碼頭上扛活的華工,還拿出藏在鞋子裏的金子,給他們一家找了個住處。

    那時他們的母親整天隻知道哭,他病著,妹妹年紀小……他們一開始靠蘊安藏起來的金子買吃食,後來也是蘊安找了點活兒幹,一家子才沒餓死。

    當然了,他大哥也出力了——他大哥跑去混幫派,時不時就渾身是傷地弄點吃食回家。

    這麽掙紮了幾個月,蘊安竟然就學會了洋文,然後讓他們母親做了吃食,他再拿去賣,總算讓他們不用擔心會餓死。

    那段日子,霍英是不太願意回憶的,好在後來苦盡甘來,他們聯係上了父親,他們父親又捎來了錢。

    然而雖然有了錢,家裏的情況卻並未好轉。

    他大哥拿著錢,在幫派裏混得風生水起,還抽起了大煙,他的手因為之前的拖延治不好了,於是整天不想活,至於他們的母親……她還是隻知道哭。

    他們一家要是這樣子下去,最後怕是都要遭。

    那時候,又是蘊安去把大哥找回來,帶著他們搬家,逼大哥借大煙,又天天盯著他們學洋文學國文,把他們從墮落的深淵中拉回來的。

    他們一家的日子,總算慢慢好了起來,大哥也開始認真學習,而他則放棄了輕生的念頭。

    四年前,大哥第一個回國,兩年前,他帶著母親回國,半年前,蘊安也畢業回國了……他們的日子總算好了起來。

    至於傅懷安……

    他們跟傅懷安,其實沒什麽仇怨。傅懷安的那個娘雖然有些小心思,但沒害過他們,也沒本事害他們。

    隻是想到他們小時候吃不飽飯,後來被綁架,出了國又差點餓死,傅懷安卻在家裏當他的小少爺,他總歸是不太舒服的。

    “大哥本就該留在家裏。”傅蘊安道。

    “留家裏做什麽,那些人看著就惹人厭。”霍英道。

    傅蘊安知道霍英對父母有心結,沒再接話。

    而這時,霍英又道:“蘊安,聽說你看上了穆永學的兒子……你放心,隻要你喜歡,我和大哥都是支持的。”

    傅蘊安表情一僵。

    霍英又道:“這個穆昌瓊……哦,現在改名叫穆瓊了,他出生不錯,跟你肯定有共同語言,還挺有文化會寫書,配你不算差。”

    霍英剛來上海,但穆瓊的資料,卻已經全部看過了。

    他對穆瓊還挺欣賞的。

    這孩子有誌氣,當爹的不要他,自己也能把日子過好,又有才華,比他之前以為弟弟喜歡的那個戲子好了太多。

    就是這樣的人,興許會不樂意跟了他弟弟……不過這年頭,誰有槍誰是大爺,穆瓊一個文人,總歸是逃不掉的。

    “二哥,沒有這回事。”傅蘊安道。

    穆瓊長得不錯,當初在西餐館門口穿了身西裝招攬客人的樣子,他就挺喜歡的,覺得賞心悅目。

    後來相處多了,更覺得穆瓊各方麵都很優秀。

    但也僅此而已。

    又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男人,穆瓊年紀還小,禍害人家做什麽?

    “蘊安……”

    “二哥,我從來不缺主見,自己的事情自己會處理。”傅蘊安道。

    還真是……

    霍英在外頭是赫赫有名的霍二少,人人巴結,但對著傅蘊安,他卻硬氣不起來。

    要不是這弟弟,他如今指不定早就沒命了。

    更何況,別看他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他弟沒回國的時候,靠的是他弟在國外幫著,等他弟回國了,上海這邊的生意也是他弟在管,他自覺他弟比他有本事多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