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賺錢
字數:5750 加入書籤
“我這樣的人, 哪能學認字?”馮小丫想也不想就拒絕了。
“也就是認字而已, 哪有誰能學誰不能學的?”朱婉婉翻了翻書, 在書上找到一個“一”:“你看, 這個字就是一, 一二三四的一, 簡單吧?”
這當然是簡單的,馮小丫點頭。
“一是這樣一橫,二就是兩橫,三則是三橫……”朱婉婉教了馮小丫三個字。
“四就是四橫?”馮小丫好奇地問,她雖然不認字,但卻識數, 畢竟他們鄉下地方,也會數數自家的雞鴨有幾隻。
“不是, 四寫起來要難一點。”朱婉婉找來一根木棍,在你地上寫了一個“四”, 還給她比劃了好幾遍:“你現在也不用學太難的,先學識數就好了, 你把這些數字學會了, 就能記賬了。”
朱婉婉麵對學校的老師, 還是會覺得自卑, 但跟馮小丫在一起, 她卻不會有這樣的感覺。
隻是, 看到馮小丫對著自己的樣子,她總是想到她以前。
她以前……跟馮小丫其實沒什麽兩樣。
朱婉婉教的四個字很簡單。
馮小丫懷裏抱著她的兒子, 她看看自己兒子的小臉,又去看地上的字。
“將來你孩子長大了,看到你識字,一定很驕傲。”朱婉婉道。
“驕傲是什麽意思?”馮小丫問。
朱婉婉是給她解釋起來。
兩人正在學字,就瞧見有個穿著長衫的人在校門口張望。
傳達室的瘸腿老頭去上茅房了……馮小丫問:“你有事兒?”
“我有事,我要找盛朝輝。”那人道。
“盛老師在裏麵。”馮小丫給那人開了門,指了個方向,然後就看到飛快地朝著她所指的方向跑去。
“穿長衫的人,竟然也這樣跑……”馮小丫驚歎道。
這年頭,基本隻有讀書人才穿長衫,而那人跑地飛快,都不像個讀書人呢。
辦公室裏,穆瓊正在寫《流浪記》。
《流浪記》這個故事,他是打算寫長一點的,因為借著這個故事,他可以將上海如今的社會環境,底層百姓的生活什麽的,全都寫出來。
他覺得,百年後的人要研究民國曆史,多半會來看看他的。
就是他對流浪兒童的生活了解的到底太少,因而寫著有點瓶頸了。
穆瓊覺得,自己要找機會去了解一下這個那些孩子才行。
想到這裏,穆瓊就想到了自己的一個叫做李珍瑤的讀者。
一直以來,都有很多讀者給他寫信,而李珍瑤就是其中之一。
他受到的信很多,都沒空自己看,起初對李珍瑤寫的信,也是不怎麽上心的,直到最近,李珍瑤在心裏告訴他,說她收留了很多流浪兒童,問他接下來要怎麽辦。
要知道,以李珍瑤的財力,照顧十幾二十個孤兒沒問題,但孩子太多,她就不知道該怎麽辦好了。
畢竟現實中的孤兒並不像他寫的豆豆一樣,一個個無比乖巧,事實上,這些孩子在過過艱難困苦的日子之後,性子大多不怎麽討喜。
穆瓊是昨晚上看到這封信的,現在,他打算給李珍瑤寫一封回信……他要去看看那些孩子,如果可以,再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這麽想著,穆瓊暫時放開了《流浪記》,拿出稿紙開始給李珍瑤寫信。
天幸寫的一手大氣的行草,樓玉宇卻寫一手有些淩厲,鐵畫銀鉤的楷書,一個個字端端正正的。
穆瓊寫的信並不長,寫完之後,他貼上銀票。
而剛做完這件事,穆瓊就看到有人衝進了他們的辦公室。
“盛朝輝!你竟然還有心思在這裏教書!”這人一進來就道。...
“我也擔心教育月刊的銷量,但再擔心,教書還是要教的。”盛朝輝道:“怎麽了?這書賣得不好?”
“什麽賣得不好!這書快賣光了!”這人道:“你怎麽就印了一萬冊?印了一萬冊也就算了,其中一千冊已經訂了出去,剩下的九千冊兩千送去杭州,兩千送去蘇州,在上海售賣的,竟是不足五千冊……這哪裏夠賣?你不知道我們上海現在人越來越多了嗎?米價都越來越貴了!”這人怒道。
盛朝輝有些茫然:“賣光了?”
雖然盛朝輝覺得自己這次做的教育月刊質量非常好,但這一天的功夫就賣光,實在有點出乎他的意料。
“對,賣光了!”那人道:“你也不想想,樓玉宇是什麽人?在上海,少說有兩萬人是他的讀者,他做主編的雜誌,能不好賣嗎?你小子運氣也真好,竟然能找到這麽一個大人物幫你。”
盛朝輝還有點不敢置信。
這人又道:“你現在快去加印,加印三萬冊好了。這雜誌就是過期了也好賣的,我找找門路,說不定還能幫你賣到北京去。”
盛朝輝深吸了一口氣,突然看向穆瓊是:“我不是在做夢吧?”
穆瓊搖頭:“不是。”
他一點都不奇怪教育月刊能賣那麽好,他如果是當家長的,這麽一本刊物,肯定是願意買來給自己的子女看的。
甚至就連自己,也能看看。
那個跟盛朝輝嚷嚷的人,這才注意到穆瓊的存在。
他滿臉胡子,瞧著挺粗獷,這會兒豪爽一笑:“小朋友,你是這裏的學生吧?怎麽沒去上課?”
“……”盛朝輝:“老蔡,他是樓玉宇。”
盛朝輝給那個老蔡介紹了穆瓊,又給穆瓊介紹老蔡:“穆瓊,這是蔡鬆山,做報販生意的。”
申報這樣的打包紙,有自己的發行渠道,但很多小報沒有,一般來講,他們都是將報紙或者刊物交給報販,讓報販售賣的。
報販若是沒有賣出,會將之退回,若是賣出了,就從中抽成。
盛朝輝以前辦過報紙,又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跟這個報販相熟,這次的教育月刊,便也交給了他去賣。
“蔡先生你好。”穆瓊笑道。
“你是樓玉宇?”蔡鬆山被震驚了。
近年來,因為年紀大的人都不怎麽能適應巨大的變化的緣故,市麵上見到很多年輕人。
但即便如此,穆瓊也顯得太年輕了一些。
在沒有見到穆瓊之前,單看書,他一直以為樓玉宇是二十七八歲的年輕人。
“是的。”穆瓊應了。
三人簡單聊了聊,蔡鬆山就把教育月刊的銷量說了。
“這刊物是有了孩子的家庭都用得上的,給大點的孩子看了,還能留著給小的孩子看,買了特別劃算,所以買的人很多,我相信以後的銷量都不會差……盛朝輝,你虧了那麽多年,這次總算能賺上一筆!”蔡鬆山道。
盛朝輝和穆瓊麵麵相覷,都有些激動。
教育月刊均攤下來,成本每本不過四五個銅元,但售價一毛,賣出一萬本,約莫能賺五百個銀元,而這是按照印刷一萬本的成本來算的。
如果再印三萬本並且能賣掉,每月能賺兩千銀元以上,除去給蔡鬆山的分成,給魏亭的分紅,他們兩個一人至少能拿七百元的分紅。
而這,還是在教育月刊沒有刊登任何廣告的情況下。
“這是每個月都能拿錢的……”盛朝輝道。
突然賺個幾百個大洋,算不得稀奇,但每個月都能賺幾百個大洋,就難得了!
穆瓊已經從商業印書館拿過不少錢了,不至於太激動,但這會兒的心情卻也不錯。
照這個速度...下去,要不了幾個月,他就能買房了。
按照他從周圍得來的信息,還有在後世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在這個時代的上海,房地產絕對是最穩妥最能賺的投資。
“你想賺錢,就先去加印去!很多人等著買!”蔡鬆山道。
這會兒已經快放學了,盛朝輝接下來沒課,當即站起身來,跟著蔡鬆山就走。
穆瓊很快也起身離開。
他先將自己給李珍瑤的信投入用郵筒,然後就去了崇新學校接穆昌玉。
而穆瓊接穆昌玉的時候,傅蘊安在碼頭上,接到了霍英。
日本此時已經對德國宣戰,正在搶占德國在山東的地盤和權利。
他們已經露出了侵華的野心。
不過因為之前列強,全都像日本這樣幹過,因而這一切雖然讓國人不滿,但並沒有引起國人的警覺,此時距離日本全麵宣戰,也還有二十年之久。
這時,國內很多產品,都從日本進口,而日本為了能多賺錢,會變著法子將國人自己建的工廠給擠垮。
這情況,霍英一直都是知道的,因而傅懷安讓他去日本找能生產機器的工人,他一千一萬個願意。
這次,他不僅從日本帶回來不少機器,還想辦法弄到了幾個工人,並在日本留了些人手。(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