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開田
字數:3559 加入書籤
為了來年的開春,從現在開始,江樂村就要開始了諸多準備,這堆肥就是其中的一樣。
所謂的堆肥,通過將稻草和動物糞便混合在一起,再經過微生物長時間的發酵,就能夠產生適宜作物生長的肥料。
這種方法很早就被農民們掌握,成為了增加作物產量的一種有效手段。堆肥最好是在夏天,那時候微生物活動活躍,堆肥就越快完成。
但是,對於江樂村的村民們來說,這冬天也有冬天的好處。雖然反應慢了一些,堆肥產生的臭味遠沒有夏天那麽強烈。
為了不影響村裏的環境,林清清還特意讓他們運到了南邊一處空地上。那隻不止遠離村子中央,更是處於下風口,不將味道吹到村子裏麵。
而在堆完了肥之後,林清清就開始帶著村民們開墾新田了。
江樂村很大,在住進一百多人之後,不管是居民用地還是耕作用地,還不算是超荷。但林清清還是希望村民們能夠多耕作一些土地,好用來種植新品種的作物。
“林姑娘,這墾出來的土地就放這裏曬太陽嗎?什麽也不種?”一位村民向林清清問道。
“就算你想種,這時節也是什麽都種不了的。”林清清說道。
但是,林清清突然想起了冬天還能夠正常生長的梅樹來。於是她趕緊同村長商量了一下,讓一部分的村民在村子的部分地區種植上梅樹。
安排完扡插梅樹的人員後,林清清才接著安排開墾的事宜。
“別擔心,就把土翻過曬太陽,讓表層的草和草籽因為沒有太陽而枯死,堆作明年作物的肥料。深層的土壤正好可以讓太陽曬曬,消毒。”林清清解釋道。
村民並不能夠完全理解林清清話裏的新名詞,但從豆苗事件開始,村民們已經不再懷疑林清清在農業上的造詣。
“就按我說的,在開春前不要對土地作什麽,就讓太陽替你們盯著就好。”林清清說道。
“然後,我們最好討論下明年要種什麽作物。”林清清對著村民說道。
“林姑娘,我們不是種植黃豆種得非常順利嗎?為什麽要更換作物啊?”一位年輕的村民向林清清問道。
“因為我明年不可能光收黃豆啊。”林清清攤開手說道。“這新開墾出來的土地,要也是全種黃豆,那我可沒辦法全部消失,你們很可能要找別的人收了。”
林清清的話,讓這些村民們警覺了起來。林清清收購黃豆的要求喟然苛刻,但給的價格也高。如果賣給別的商人,恐怕很難給出好的價錢。
村民們思考了一會兒之後,對向林清清問道:“林姑娘,那你說下,你都希望收些什麽作物呢?”
“我要收的比較雜,基本上能做菜的都收。”林清清說道。“倒是你們,考慮下自己要吃什麽菜之後,才決定種什麽吧。”
“林姑娘,這是什麽意思?難道你不準備收我們的菜了嗎?”村民們緊張地問道。
“難道我還能夠把你們所有的菜都收走了嗎?你們還要留一份自己吃的吧。再加上,我準備開一個市集,你們到時候可以在那裏互相交換產出的作物。”林清清說道。
但是,聽到林清清的話,村民們並沒有高興起來,相反,他們開始猶豫了起來。畢竟如果還要交換的話,那整個過程就相當複雜了。
“算了,我到時候弄個食堂吧。我把你們的菜收了,到時,你們想吃什麽,就打什麽菜吧。反正是叫你們的種,到時候便宜一些就是了。”林清清看著村民們說道。
林清清的話,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但這種方式下,顯得不能夠再隨意地決定自己的作物了。最終,林清清還是決定讓花明來作規劃。
花明雖然年輕了一些,但在這種事情上有著獨特的天賦。
在林清清的帶領下,江樂村的村民們開始開拓起新的耕地來。每天,都會有新的土地被開墾出來,村民的熱情也是一陣陣地高漲。
但是,很快就遇到了讓他們高漲不起來的事件了。
“修公渠。”簡單的三個字從林清清的口中說出。
“唉——?”村民們顯然沒有預料到林清清會拉他們去當苦力。
“別以為這是為了我,這可是為了明天開春的灌溉,我這可都是為了大家好。”林清清義正辭嚴地說道。
但是,這樣的道理誰都能夠明白,但是當他們真正接觸到的時候,一個個的積極性則是極限地下降。
林清清看著他們的表情,也猜了個七八分。開墾的地是屬於自己的,一分努力就是一分收獲。但修公渠卻是公家的,自己沒有辦法得到直接收益。
這樣的差別,讓村民們普通對修公渠沒有興趣。最後,她歎了一口氣,還是決定用老辦法。
林清清從袖裏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木牌子,朝著村民們揮動著。
“在酒樓吃飯六折。”林清清再次把條件搬了出來。而立馬,一群人的積極性就如同打了雞血一樣。
上一次,那些獲得了小木牌的村民可是吃盡了甜頭,還出盡了風頭。
酒樓的菜肴雖然貴,但是六折之後,村民們還能夠消費得起。這是甜頭。
至於風頭,那是因為不知不覺間,大家都把它當作一枚徽章看待,代表了一種榮譽。特別是當那些鎮上來客羨慕地看著他們的時候,自尊心更是得到巨大的滿足。
毫不誇張地講,在江樂村裏,最能夠顯得有份的東西,就是這個小木牌了。
於是,在林清清拋出的誘餌麵前,村民們的積極性被點燃了。
這邊的村民倒是高興了,林清清卻是有些鬱悶。其實他準備直接給錢的,但是,這裏還有一些新加入村莊的人,林清清希望能夠以這種帶有榮譽性質的東西,將村裏的人都連在了一起。
不管怎麽樣,趁著冬天樹木容易砍伐,林清清帶著村民們重修了水渠。倒不是那種從總渠引水到自家田裏的分渠,而是那種,將水從山上引下來的總渠。
這樣的水利工程量相當宏大,估計到開春前都會很難完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