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噴泉
字數:3749 加入書籤
修公渠的想法,林清其實早就有了。灌溉是農業的基礎,為了增加農業的產出,大修水利是非常必要的。
而這一點,在國家這個層麵上就更加常見了。鄭國渠,都江堰,各種運河,都是對於水利的調度,表現了一個國家的政治覺悟與能力。
但林清清修公渠的理由卻非常的簡單。如果不修公渠的話,僅靠下雨這種不穩定的灌溉是不足以滿足作物生長的。到時候,林清清那修建豆腐坊所依靠的溪水,可能就會遭到村民人的眼紅。
雖然林清清覺得村民們還不至於明搶,但暗裏說閑話還是有可能的。而林清清也不太可能將這股溪水分享出去。
畢竟,好水才是好豆腐的基礎,沒有了這天然的溪水,林清清的豆腐品質會下降的。從這一點上來說,林清清大興水利可以說是為了自己而做的。
水利上的事情,林清清並沒有過於激進,而是一點點地,有序地進行,再加上花明的指導,所以並沒有給村子裏麵帶來什麽汙染。
但是,修公渠這件事情,最終還是被鎮上的嚴管們注意到了。
那是江樂村中央的地方,被整齊地鋪上了圓形的大理石,中央的地方建起了一座高台。而高台上麵,則是一個從陶壺裏倒水的美人。
真正讓來客們驚訝的,並不是那栩栩如生的雕像,而是那真真正正從陶壺裏噴湧而出的泉水。
之所以知道那是泉水,那是因為有幾位膽子大的來客試過了水質。
“好水,清冽甘甜,應該是從山上運來的。”一位肚子微突的男子說道。
“趙兄倒是膽大,倒是嚐出別的什麽東西來了嗎?”旁邊一位書生向他問道。
“這就是泉水啊,還能夠嚐出什麽來?”那微胖男子反問道。
“我是想問趙兄,了解這水從地下噴出的原因了沒有?”那人解釋道。
“我還想問呢,難道這一處還有一泉眼不成?”那胖胖的男子疑惑地說道。
“不像,若是有突泉,那早就應該被發現了。我前幾日來江樂村的時候,可沒有任何異樣。”
鎮上的來客們搞不明白水從地上噴出的原因,林清清倒是知道得一清二楚。畢竟這是她在村裏最為燒錢的物品了。
這座噴泉,花費了眾多的人力,從公渠上遊取的水,再以密閉的,打通竹節的竹子運到這裏來的。
在這一工程裏,不但需要大量的人力與物力,更是需要對水壓,水流大小,水道的密閉程度作仔細的計算。
就這一處小小的噴泉,光是石材等原料,就花費了林清清足足九十兩的資金。
“林老板,你為什麽要建這個東西啊,難道僅僅是為了好看?”一旁的冉聽春疑惑地問道。
“就是為了好看啊。”林清清直白地說道。
“啊?”突然的回複,讓冉聽春有些轉不過彎來。
“就隻顯了好看啊。我們村子作為那些來客遊玩的地方,景觀不是太少了嗎?這自然景觀沒多少,那我們就隻能夠自己造了吧。”
林清清自己沒有意識到這口噴泉的意義,但是那些來客們卻是注意到了。畢竟他們都是些見識博多的人物。立馬,這一口噴泉就被四處傳開來了。
但是此時的林清清並不知情。對她來說,就隻是為了彌補江樂村景觀不足的缺點而製造的人工景觀而已。
如果說為什麽是噴泉的話,那大概是因為林清清想利用這一口噴泉作為公渠密閉發的檢驗方法。同時,也是讓那些村民們熟悉一下水利工程的難點。
畢竟林清清準備把大概的東西教給他們後,就甩手丟給花明管了。
……
近日的江樂村裏,來客我急劇增加,而且來客不止來自永元村,更加遙遠地方的來客也是不少。
他們通常三五成群而來,然後在林清清二樓的酒樓裏點上一頓‘鴛鴦銅火鍋’之後,借著清辣之分吵上一架。
而當他們吃完了以後,常就直接奔往村子中央的噴泉。
剛開始的時候,林清清也沒有在意。但是,當來客越來越多,地域越來越廣的時候,林清清就知道自己壞事了。
這個時代裏,人工噴泉的製造並沒有出現,這樣明顯人工的湧泉,自然會吸引人們的注意。
更加重要的,大明作為一個農耕大國,對於水利的看重遠不是其他方麵可以比擬的。
很快,來客們就開始旁敲側聽這座噴泉的製造者。而作為東主的林清清,一直都是蒙上了麵,裝作自己不知情的樣子。
到了後來,問的人越來越多,林清清甚至說道:“小女自是不知,隻是某日看到了那石在那裏,而後便是那泉在那裏。若是究其原因的話,恐是心誠。”
因為林清清那純潔的外貌和‘豆腐西施’的人物形象,的確有一部分的人相信這樣的神話,但更多的人,卻是不好糊弄的。
於是,半個月後,經過眾多來客的秘密調查,還有數位村民的‘口供’,湧泉的真相終於水落石出,而製造這口噴泉的‘罪魁禍首’也最終伏法。
“花明,你還不認罪嗎?”林清清字正腔圓,滿腔正義地說道。
“林姑娘,你到底在說什麽,為什麽把我綁起來啊?”花明一邊掙紮,一邊說道。
細繩勒在花明那皓白的手臂上,讓不少的女性來客都心疼地低呼了起來。
“罪民花明,就是你製造了這口噴泉,意圖作亂民心。我今日就代表江樂村的村民將你抓拿。”林清清喊道。
而一邊的數位村民,則是跟著林清清的話,點頭道:“是的,是的。誠如林姑娘所說。”
就這樣,在林清清的奸計之下,花明被抓往永元鎮審問。
……
來客位跟著花明一同前往了永元鎮,而他們剛剛離開,林清清就重重地舒了一口氣,說道:“哎,花明,你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呢。俗話說,死道友不死貧道。”
“林姑娘,花明他不會出什麽事情吧?”一旁邊的李思思一臉擔憂地說道。
“放心,那通檄文說要捉拿,其實也隻是想問一下細則而已,對於一個有才之人,那些官員不可能隨意得罪。”林清清解釋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