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詩吟天心茶

字數:4775   加入書籤

A+A-


    時值夏季,正當午時,天氣十分炎熱。一書生模樣的青年趕路至龍岩村,衣服已濕透,口渴難耐,就直奔茶坊。
    進到店內,書生拿起一隻紅釉色的茶碗,在靠窗的位置坐下,斟上茶,慢慢喝起來。之後,又連喝了幾碗,連聲說“好茶,好茶。”
    農廬偶爾與書生寒暄幾句。
    喝完茶,書生暑熱頓消,心情舒暢。大熱天的,這書生忽然詩興大發,題詩一首:
    千年茶樹生龍根,
    萬朵春芽似佛尖;
    莫談皇宮深似海,
    抱壺清茶賽神仙。
    自此,巫青受到啟發,就在茶坊裏備好筆墨紙硯,供茶客題詩作賦所用。
    已至初秋,滿山橘樹飄香。一位縣令帶著幾個隨從,到臨縣的鬆陽縣上任,路過茶坊。
    “官爺請!”巫青禮貌地上前迎接。
    一行人進到茶坊,縣令看了看,雖覺簡陋,卻別有一番天地。
    巫青給他們泡茶。
    隻見巫青先是取水,溫杯,然後從陶罐裏用竹勺取出天心岩綠毛尖,置於暗紅色的瓷壺中,將第一道茶水洗完杯後倒掉,再將泡好的茶倒入杯中,斟茶水至七八分,遞給縣令:“請品茶!”
    縣令接過茶杯,端起,並不急於喝下去,而是先聞香,隨即點頭道:“香氣彌漫。”
    抿了一口後說:“茶味甘甜。”
    巫青聽著縣令的誇獎,並未插話。
    喝到第三杯時,縣令大加讚賞:“湯汁微黃,飄著綠意,色香味俱全。”
    縣令放下茶杯,又加重語氣問道:“你這茶葉,可是高山岩石上生長的茶樹所製?”
    巫青回答:“正是我家古茶樹製作的毛尖,叫天心岩綠。”
    縣令稱讚道:“好茶名!”
    巫青覺得機會難得,便借機推薦道:“這棵古茶樹已有千年了,就生長在天心岩上,故得此名。”
    “我隻是有所耳聞,今日得見,再一品,果然名不虛傳。”縣令誇獎了一番。
    巫青連忙作揖。
    隨行的人員喝著茶,品著味,也大加讚賞:“這茶滋味好!”
    看來,縣令也是性情中人,臨別時,他被這山中小小的茶坊所折服,情有所動,心有所悟,便興致盎然地題詩一首:
    沉香漫過天心岩,
    雲霧茶仙釀神湯;
    醒腦明目治頑疾,
    從此高天執紅杖。
    到了冬天,滿山落葉金黃。不久,這山中下了一場雪。農廬家的茶香卻給這寒冷一縷溫馨的慰藉,也給這蒼茫的人世增添一層綠色的神韻。
    這天午時,一位遠行的遊子回到雲霧山中。由於馬不停蹄趕路,此時又冷又饑又渴,他看到路邊有個茶坊,停下馬,把馬栓到樹樁上,人就不自覺地進來了。
    掀開門簾,他被一股既熟悉又陌生的濃濃茶香所吸引。閑談間,得知他是山裏的秦家凹人,叫秦玉河,在外地做木材生意,已有幾年未回鄉,這次是回家探望年邁的老母親,在當地也算是殷實之家。
    巫青給秦玉河泡上一壺天心岩綠毛尖,遞上一杯熱茶:“請先生品茶!”
    秦玉河也是位品茶的高手,喝下第一杯後,開口便說:“你這茶有一股淡淡的蘭香。”果然出口不凡。
    巫青邊倒茶水邊說:“先生真是神了,這茶確實有蘭香之味。”
    放下茶壺,又說道:“我家古茶樹旁有幾棵野生楠樹,還有幾株蕙蘭,這茶便吸取了花木的清香。”
    待喝完第二杯時,秦玉河肯定地說:“這茶是今年采摘的頭茶。”
    巫青如實回答:“是的,是春上開園時采的。”
    閑聊中得知,秦玉河家當年也有一個不大不小的茶園,後來家道中落,無人打理,他這才到外地做起木材生意,當然是為了圖個營生,糊個口。
    秦玉河笑著對巫青說:“喝了你家的茶,我現在暖和多了,很解乏,人也精神了。”
    麵對故園,麵對思鄉一般濃烈的茶香,秦玉河被勾起的往事一股腦兒湧上心頭,情不自禁地題詩一首:
    神樹自有千年願,
    壺中乾坤得岩綠;
    風雪卷過天地闊,
    握杯茶思辯前路;
    蘭香尚知人間味,
    一碗玉液探瓊樓。
    寫完詩,秦玉河謙虛地說:“我這就是個順口溜,獻醜了。”說完,準備告辭。
    這時,農廬拿著一包天心岩綠毛尖,遞給秦玉河:“請先生品賞!”
    秦玉河推辭:“這怎麽好意思,無功不受祿啊。”
    “鄉裏鄉親的,算是認識了,有空常來喝茶。”農廬說道。
    “那好吧,恭敬不如從命。”秦玉河愉快地拿著茶葉,又一轉身,從自己的包裹中取出一塊小玉墜:“留個念想吧。”就不由分說地遞給農廬。
    農廬死活不要,秦玉河堅持說:“拿著吧,來而不往非禮也。”
    農廬隻好收下禮物。
    門外寒氣逼人,秦玉河躍上馬,拱手道:“後會有期。”
    隻見他策馬揚鞭,一眨眼功夫,就消失在冬雪飛舞的茫茫山道中。
    這年春上,來了一位趕遠路的茶客,是去往神農架的。喝了幾口天心茶後,十分高興,不斷誇獎茶香。
    這位路人跟巫青說,你們茶坊的茶太有味道了,但我是一個大老粗,不過,我不怕出醜,就邊喝茶邊琢磨了幾個句子,算是編個順口溜,以表達我的一片茶心。
    這位路人說:順口溜的題目就叫《茶心》吧。
    天心茶,潤我心;
    茶清我也清。
    天心茶,在人心;
    茶醒我也醒;
    天心茶,一片心;
    茶香我也香。
    天心茶,春芳心;
    茶有情來我有情,
    一夜飲茶到天明。
    說完,就離桌而去。
    當時,這位路人邊說,巫青就邊記錄,並連聲道謝。
    事後,巫青說:“這個順口溜蠻有意思的。”
    農廬笑著說:“嗯,好記又有趣。”
    這時,農盧家的頭采茶已上市,進入了春夏之交時節。茶坊來了一位衣著鮮亮、談吐高雅的茶客。
    這位茶客見了農廬後說:“我今天是慕名而來。”
    農廬客客氣氣地說:“有請,多謝客官!”
    這位茶客,邊喝茶邊吟詩,詩名《天心一叢春》:
    天心岩綠一叢春,
    雲霧山中俏識君。
    多少煙火風吹盡,
    不如一盞茶味真。
    題完詩,農廬連忙致謝。
    巫青看後,說:這首詩妙在“一叢春”上。
    農廬一笑,說道:我喜歡“俏識君”。
    巫青點頭說,嗯,確實不錯。
    不久,雲霧山茶坊的廳室裏,就掛滿了茶客各種各樣的題詩作品。一些識文斷字的茶客握著茶杯,也會跟著茶詩在那裏念念有詞,搖頭晃腦。這些茶詩,確實給茶客增添了不少雅趣,茶坊無形之中也有了品味。正所謂茶香詩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