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插在建虜軟肋之上的利劍(求收藏)
字數:3098 加入書籤
王承恩急道:“王爺你身份何等尊貴,怎麽能站著你等他!”
胡子睿”斬釘截鐵“地道:“你不用多說了,我就站在這兒等袁先生起床!”
胡子睿立在門外,想著心事,不知不覺中就過了一個時辰,這期間,王承恩幾次準備前去敲門,都是被胡子睿止往。袁可立此時已經睡醒了,小童告訴他,信王殿下一直在門外等著他,袁可立一驚之下,連忙穿戴整齊,前來拜見胡子睿道:“小人如今不過是一介草民,卻讓王爺在門前久等了,實在惶恐之至。”
胡子睿看著袁可立一身鄉村蒙學先生打扮,心中也很感動,連忙摻扶道:“老先生實乃大明的擎天之柱,本王一向對先生仰幕得很,因為俗務纏身,一直到今天才來拜訪先生。”
袁可立感謝道:“微臣不過一介草民,姿質平庸,如何能承蒙殿下如此抬愛呢?”
胡子睿笑道:”老先生太謙虛了,我們進去談話吧。“
袁可立拍了拍腦袋道:”罪過,罪過,殿下快請。“
兩人”一見如故“,談的非常投機。胡子睿”開門見山“地問道:“孤久聞老先生一向熟習兵事,孤有一事想問下老先生,以先生之見,建虜應該如何應對?”
袁可立聞言,臉上露出奇怪的表情,問道:“小人請問王爺對建虜到底是怎樣看的?“
胡子睿慨然道:”自奴酋野豬皮(努爾哈赤)叛明以來,逐步統一滿洲各部落,沈陽、遼陽等多地皆遭其荼毒,遼東有豐沃的土地,可以充分發展農桑、足夠養活幾百萬人口,經過多年苦心經營以來,勢力越來越強,奴酋野豬皮雖死,其子皇太極繼位後,發奮圖強,振興百工,此為我大明一個強敵,不可小視。“
袁可立如遇知已般,露出喜悅之色道:“王爺能夠如此重視建虜,是我大明之福,天下人之福啊!”
胡子睿欣喜的道:“看來老先生也讚同本王的想法了?”
袁可立頓了頓,續道:“小人想給王爺講個故事,當日隋唐之時,在遼東之地有一個高麗國,此國就像是小一號的建虜,隋煬帝楊廣當政之時,曾經發動百萬大軍,三征高麗,卻慘遭失敗,楊廣正是因為征高麗損失太大,沉迷酒色之中,再也無心理政,才使本來‘如日中天’的隋朝二朝而亡,白白讓李唐檢了個便宜。”
胡子睿也笑道:“李唐‘走大運’得了天下後,還拚命黑楊廣,真是不厚道。”
袁可立道:“想那楊廣原來也是少年英才,二十歲便興兵五十萬討平陳朝,此舉結束從魏晉至南北朝長達三百六十餘年的南北分裂格局,自東漢以後,全國複歸一統,執政時修建東都洛陽、大運河也都是‘功在千秋’之事。”
“可笑的是,李世民一邊拚命黑楊廣,一邊學了他的樣子拚命攻打高句麗。當時的大臣們拚命阻止他征討高句麗,他拚死拚活也要征討高句麗,還喊出一句口號‘朕今天不取高句麗,他日必為子孫之禍!’可惜在他有生之年也沒有能徹底征服高句麗,直到唐高宗執政時,經曆中國三代君主的不懈努力,才最終消滅高句麗。“
胡子睿慨然道:”遼東確是一塊可以‘稱王稱霸’的熱土,對中國的危脅也極大,然而唐朝之後,中國君主一直沒有占據遼東這片熱土,反倒是契丹、女真相繼從遼東之地崛起,在完成農耕化以後,吊打宋朝,蒙古更是滅亡南宋,曆史證明了楊廣、李世民確是‘雄才大略’的君主。”
袁可立點點頭,回應道:“是啊,說起戰略眼光,我朝的萬曆皇帝也不差,他正是看到這點,才派出大軍援助朝鮮,共同對付倭寇。”
胡子睿帶點好奇的表情問道:“聽說老先生也跟倭寇打過交道?”
袁可立注視著遠處,臉上露出緬懷的神色道:“萬曆年間,蘇、杭一帶有倭寇騷擾沿海諸省,那時小人剛剛進士及弟,便去蘇州當了個推官,這期間還發生過不少故事,其中就包括和倭寇打交道的事。“
胡子睿笑道:”老先生與倭寇和建虜都打過交道,認為那個才是我大明的‘心腹之患’呢?“
袁可立“斬釘截鐵”地道:”當然是建虜,倭寇頭子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統一日本,從此日本國內進入德川幕府時代,統冶風格日趨內斂,小的可以斷定百年內絕不會對我大明構成威脅。“
胡子睿道:”依老先生所見,我大明對建虜應該采取何種戰略?“
以袁可立所言,明朝在遼東陸地上不需投入太多兵力,隻需要用重兵扼守往錦州,寧遠,山海關這條戰線,就等於扼製往了滿清的咽嚨,這是大明在陸地上的一條防線;
除了這條防線外,袁可立還提出一條海上的防線,也應采取積極防禦之勢,這條防線包括登萊,皮島,金州等地,通通在他的考慮之內,如此一正一輔,形成犄角之勢,使得滿清不敢全軍出動進攻錦州,寧遠,山海關這條戰線。
袁可立說到動情處,用筆在紙畫了個大致的地形圖,他以山海關為起點,下方標注著大明,作了一條線到寧遠衛,又在這條線上畫了幾個圈圈,此處可以建立衛所,可作屯軍,護衛之用,左邊則寫著蒙古;又在寧遠往右上的地方畫了個圈到,此乃葫蘆島,再往上延伸到錦州,旁邊右標注上大、小淩河,鬆山、杏山,再往右上方標注廣寧。畫到此處,袁可立不再往上畫了,擲筆歎道:”廣寧之後還有遼陽、沈陽,都是是大明的大好河山,可惜現在全都被建虜占據了!“
胡子睿歎道:“老先生對遼東形勢真是’了然於胸‘啊!”
袁可立道:“小人痛感原本完好的金甌(此處用以指國土等)現在卻殘缺一塊,失態了。”
胡子睿肅然道:“老先生一心‘為國為民’,有何可怪罪的!“
袁可立又沿圖畫了朝鮮,在旁邊畫了個圈道:“這裏是皮文龍統帥的東江鎮,這處雖小,卻離建虜非常近,有如有一把利劍插在建虜軟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