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蒯魯班(求收藏)
字數:2784 加入書籤
宋應星在胡子睿提的這個問題上,看法相當矛盾。他雖然記錄了許多工藝、走訪過許多手藝人,也認可工、商業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在他的內心深處,還是認為進士、舉人們才是大明社會的精英,這個問題上宋應星覺得自己不容妥協。
宋應星心道:我該怎樣說服信王爺呢?直接強攻肯定是不行的,宋應星整理下思路,決定還是打個迂回戰術,從工匠和士人交鋒的曆史說起,於是,他娓娓道來:”太祖皇帝建國的時侯,因為要營建宮殿,啟用了江蘇省吳縣一位叫蒯祥的木匠,此人是木匠世家出身,手藝高超,參與南、北兩座京城的營建工作,皇帝封他為工部待郎,他是個長壽而本分的人,活到八十多歲還在親自參加營造工作。”
胡子睿知道這個蒯祥,還是前世參觀時,聽帶隊的導遊介紹的,蒯祥設計和製造了三大殿、等一大批重要的皇宮建築,蒯祥因為手藝高超,還被皇帝則了一個“蒯魯班”的稱號。胡子睿產生了興趣,就專門查了一下,原來以蒯祥的後人為首的香山幫古建築團體,從明朝一直活躍到現代社會,甚至走出國門,在美國等多個國家留下了很多精美的中式古建築。
嘉靖三十六年,皇帝因為正陽門年久失修,便問計於當時的工部尚書趙文華,趙文華那裏懂得這些工程維修的事情,他說話吞吞吐吐,含混躲閃。嘉靖皇帝是多麽聰明的一個人,他看出了趙文華是在糊弄自己,一怒之下便將他驅逐出宮。胡子睿知道像營建紫禁城這麽高難度的工作,一般的舉人、進士們那裏幹得了,所以他們即使不服,也是無計可施的。
“嘉靖年間,匠役徐杲以營造之功頗受皇帝賞賜,皇帝讓他擔任工部尚書,還準備給他加太子少保銜,當時的閣老徐階等人竭力阻攔皇帝此項任命,認為徐杲不過是做了本分的工作,這樣的賞賜太過分了。”
宋應星喝了口水,潤了潤嗓子,繪聲繪色的道:“嘉靖帝駕崩以後,徐杲被人彈劾革職,從此工匠中再沒有被授官職的了,縱觀我朝曆史,微臣認為工匠、官員不宜混為一談啊。”
宋應星不提這個徐杲還好,提起徐杲,反倒惹起胡子睿的回憶。原來徐杲雖不似蒯祥那樣有名,但能進入朝堂,確實是有真才實學的。
徐杲是揚州人,因為手藝高超而聞名兩京,他不僅自己手藝高,而且還能帶徒弟,確是個難得的技術人才。有一次,魏國公府裏麵的大樓傾斜,魏國公請了好多工匠來府裏查看,他們異口同聲地說這麽大的工程,沒有幾百金做不下來。
魏國公聽人介紹了徐杲,於是便請了他來。徐杲來了以後,便命人準備了好多口袋,盛了一千多石的沙子,堆起來放在大樓的兩邊。把這個工作做完以後,就已經到了中午,魏國公請徐杲吃酒,兩人把酒喝完以後。徐杲讓魏國公再去看看大樓,魏國公驚奇地發現大樓居然神奇地不再傾斜了,原本魏國公準備花幾百金做的工程,居然就這麽被徐杲輕鬆地拿下了,魏國公對徐杲佩服之至,隆重地把他推薦給嘉靖皇帝。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永壽宮失火被燒毀,皇帝讓徐杲重修永壽宮,修築的規格要超過從前。徐杲在施工之時,皇帝在旁邊的宮殿居往,沒有聽到一點斧鑿的聲音;工程很快就完工了,嘉靖皇帝視察後發現,不僅宮殿修造的“雄偉壯觀”、“富麗堂皇”,而且經過徐杲精密的計算,木材居然沒有一點浪費。
胡子睿聯想到前世時,居住的小區一搞裝修,那種刺耳的嗓音簡直恨不得在幾裏外都可以聽到。“可想而見”徐杲的手藝有多麽高超,像徐杲這樣一個難得的人才,嘉靖皇帝當然喜歡並重用他。
徐杲為人也很謙和,他身為工部尚書,與士大夫們經常會有聚會,每次聽到他們“高談闊論”,他總是“自我解嘲”的說我是靠木經起家的,每每引起他們的哄堂大笑。可就象徐杲這樣一個本分踏實的工匠,就不容於仕林之中,被罷官,被誣陷,最後發得一個發配戍邊的下場。
胡子睿想到這裏,不禁為徐杲的下場感到悲哀,他既然重生而來,就不能讓這些工程師們再受這些士大夫們的白眼,再蒙受不白之冤。
想到這裏,胡子睿滿麵通紅,“斬釘截鐵”地對宋應星、畢懋康說道:“製火銃的技術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本王意欲中興大明,豈可不用能幫本王冶理國家的工匠麽?”
說到這裏,胡子睿越說越激動,此刻的他竟如同太祖皇帝附體般,呈現出威猛無比的霸氣,他的目光中透視出睥睨天下的犀利氣勢,畢懋康、宋應星根本不敢與胡子睿對視。
畢懋康曾經見過天啟皇帝,他不僅將天啟皇帝與胡子睿相比較,此時的胡子睿更像是一位君臨天下的大帝,霸氣側露、不愧是太祖皇帝子孫,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啊!他心中一喜一憂,喜的是胡子睿如此看重這個工程師,自己以後可謂“前程無量”;憂的是宋應星頂撞了胡子睿,他身為好友,為宋應星如此不智而感到難過。
畢懋康沉吟片刻,“小心翼翼”地觀察了下胡子睿的臉色,幫宋應星解飾道:“王爺,長庚兄的意思是工匠也需要加強學習,才能成為工程師,並無小看工匠的意思。”
宋應星見胡子睿真的生氣了,心裏也頗有點後悔,自已的前程可全在胡子睿的手上,為何非要頂撞他呢?畢懋康既然幫自己說話,他也滿臉堆笑地對胡子睿道:“王爺,微臣一時‘口不擇言’,這是誤會啊!”
“宋先生,畢先生,你們是本王的左膀右臂,本王也視你們為肱股之臣,本王再次申明,一個優秀的工程師在本王的心目中是沒有上限的!”
胡子睿稍頓後又道:“《墨子》有雲:‘輪匠執其規矩,以度天下之方圓’,本王將此言送給兩位愛卿,希望你們好好琢磨其中的道理,以後,本王不希望再聽到有人再詆毀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