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興風作浪(求收藏)

字數:2808   加入書籤

A+A-


    原來吳之榮早知道莊允成素來看重兒子編輯的這本《明書輯略》,心道:“我早有耳聞,這莊允成為了發行兒子編的這本《明書輯略》,連虧本的生意都願意做,俗話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我且說說這本《明書輯略》的好處,想來這莊允成被我說動,自然會將白花花的銀子捧出來給我!”

    吳之榮心裏有了盤算,便換上一付笑臉道:“莊翁如此好意,我笑納了。”接下來,他又用了惋惜的語氣道:“吳某離開湖州,可惜的是不能將湖州的寶貝帶到故鄉去啊!”

    莊允成把吳之榮的這番話勾起了好奇心,忙道:“且慢,你說的湖州寶貝是什麽?難道說的是湖州出產的蠶絲和毛筆?”

    吳之榮喝了一口水潤潤嗓子,慢條斯理地道:“湖州本是絲綢文化發源地之一,所產的絲綢已有四千多年曆史,可謂‘湖絲衣天下’;湖筆製作精良,更以筆尖端一段整齊而透明發亮的‘湖穎’的獨特特正而聞名天下,有‘湖穎之技甲天下’的美譽,然而我說的湖州寶貝卻不是這些!”

    莊允成臉上露出一絲疑惑的表情道:“湖州出產的蠶絲和毛筆如此有名,你卻說不是這些,那你到底說的是什麽?不要賣關子了好麽。”

    吳之榮臉上堆出媚笑道:“莊翁,我說的湖州寶貝,乃是令郎莊廷瓏親筆所撰寫的《明書輯略》啊!”

    莊允成明知這本《明書輯略》不是莊廷瓏一個人編寫的,然而,莊允成畢竟最痛愛莊廷瓏這個兒子,《明書輯略》如此紅火,莊允成的內心深處也難免有些“自欺欺人”的想法。吳之榮當著自己的麵,說《明書輯略》是莊廷瓏親筆所撰寫的,正說中了莊允成的心意。

    莊允成心道:“往日隻聽說這吳之榮是個無恥之輩,沒想到他也有’知情識趣’的一麵。”

    莊充成對吳之榮有了幾份好感,笑著問道:“吳翁,此話是如何說起啊!”

    吳之榮見這“投石問路”之計起到了作用,於是“添油加醋”地道:“莊翁,你還不知道麽,如今士林的朋友都稱讚這本《明書輯略》,乃是繼左丘明著《春秋左氏傳》,司馬遷著《史記》之後的煌煌巨作呢!”

    莊允成平日裏結識清流名士,對於史書也知之頗深,見這吳之榮給兒子的這本書如此之高的評價,欣喜有餘,又有點不敢確信地道:“這本《明書輯略》難免比《漢書》,《資政通鑒》還要寫的好麽?”

    《漢書》的作者班固,《資政通鑒》的作者司馬光都是當時”學富五車“的大學者,而《漢書》、《資政通鑒》也是得到朝野一致公認的良史。

    吳之榮也是個無恥之徒,他味著良心,繼續猛誇道:”不光是士林的朋友這麽說,連官場中人也是這樣說,班固,司馬光雖然有才,但終究是古人,那有令郎莊廷瓏的才情、見識高呢!“

    莊允成聽了吳之榮如此稱讚莊廷瓏,自然也是滿臉歡喜。吳之榮來個“打蛇打七寸”道:”我來湖州做官,可謂‘兩袖清風,一身正氣’,今天我要走了,厚著臉皮向莊翁求一部《明書輯略》,一來鄙人可以慢慢鑽研欣賞,二來也好讓家鄉的父老鄉親們知道湖州出了這麽一個寶貝!三來鄙人的子孫得到這本寶貝之後,隻要稍微沾染些令郎莊廷瓏的才情、見識,他日定可高中三甲,光宗耀祖。“

    莊允成笑道:”請吳翁稍坐片刻。“說完,他徑直回了內堂,吳之榮枯坐著等了好久,才看見莊府的家丁拿出一個包裹,擺放在桌上,吳之榮看那家丁提著包裹,顯得好不費力,顯然包裹裏麵沒有銀子。

    吳之榮如此恭維莊廷瓏,本指望莊允成在高興之餘,打發幾十兩銀子,也好回鄉做個盤纏,如今見莊允成如此小氣,便不再多言,直接告辭回了客棧。

    吳之榮打開包裹一看,果然是湖州的寶貝--蠶絲、毛筆和《明書輯略》,吳之榮這下聰明反被聰明誤,心中不由得悔恨不已,他橫豎總是睡不著,便打開這本《明書輯略》來看。這吳之榮畢竟是個讀書人出身,他從這本《明書輯略》發現了諸多違禁之處。

    原來這本《明書輯略》,記載了從明太祖朱元璋到永曆帝朱由榔的明朝曆史,自清軍入關之後,仍沿用的明朝皇帝年號,而非滿清年號,這樣做等於在清軍入關之後仍是奉明朝為正朔;朱國楨作為萬曆、天啟間的閣老重臣,在明朝、滿清並立的這段曆史時期,自然是心向明朝;在後朝的補錄中也如實地記載了清軍入關後的殘暴行徑。

    莊廷瓏請來的先生們有些人對部分章節隻是修訂、潤色,沒有見過全篇;全書的總編輯又是心向大明之人,莊廷瓏畢竟是個盲人,身體也不好,對於這部煌煌巨著,有些地方也有所遺漏。

    滿人剛剛平息了中國大陸上長達二十年的”反清複明“武裝鬥爭,他們馬上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文化這條戰線,想從思想上禁錮漢人,讓漢人不敢興起反抗滿人的念頭。在這樣一個嚴酷的曆史環境下,這本《明書輯略》給了吳之榮這種小人“興風作浪”的機會。

    吳之榮通宵研鑽了這本《明書輯略》,從中檢閱出數十條違禁之處,他先將告密的對象鎖定到了湖州府學,湖州府學乃是當時官辦的學校,有監督輿論的作用。吳之榮在湖州府學門口貼大字報,揭露這是本反書,同時向學道大人舉報莊允成刊印反書,誣陷他要造反。

    莊允成在湖州“手眼通天”,很快就得到了消息。這莊允成也是個聰明人,麵對吳之榮這樣一個小人,他采取了“雙管齊下”的策略,一方麵花了巨資打發從杭州將軍鬆魁、浙江巡撫朱昌柞以下各級官員、幕客,讓他們不要聽信吳之榮的言論;一方麵又請人重新校對,刊印《明書輯略》,將原有的《明書輯略》通通回收,目的是為了銷毀罪證,來個“死無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