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萬古不傳之秘(求推薦)
字數:2437 加入書籤
依胡子睿看來,同是進諫,海瑞同楊繼盛、沈煉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他把進諫的對象直接指向了嘉靖皇帝本人,這點是很難能可貴的,在大明王朝,講的是天、地、君、親、師;君的地位隻有天地之下,一般人隻敢仰望,那敢勸諫。
海瑞發筆疾書道:“漢賈誼陳政事於文帝曰:“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夫文帝,漢賢君也,賈誼非苛責備也。文帝性頗仁柔,慈恕恭儉,雖有愛民之美,優遊退遜、尚多怠廢之政。不究其弊所不免,概以安且治當之,愚也。不究其才所不能,概以政之安且治頌之,諛也。
陛下自視,於漢文帝何如?陛下天資英斷,睿識絕人,可為堯、舜,可為禹、湯、文、武,下之如漢宣之厲精,光武之大度,唐太宗之英武無敵,憲宗之誌平僭亂,宋仁宗之仁恕,舉一節可取者,陛下優為之。即位初年,鏟除積弊,煥然與天下更始。舉其大概:箴敬一以養心,定冠履以定分,除聖賢土木之象,奪宦官內外之權,元世祖毀不與祀,祀孔子推及所生。天下忻忻,以大有作為仰之。識者謂輔相得人,太平指日可期,非虛語也,高漢文帝遠甚。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節用愛人,呂祖謙稱其能盡人之才力,誠是也。一時天下雖未可盡以治安予之,然貫朽粟陳,民物康阜,三代後稱賢君焉。“
海瑞雖是進諫嘉靖皇帝,但這篇文章並不是一味否定嘉靖皇帝,海瑞首先樹立了一個與嘉靖皇帝比較的對象,那就是漢文帝,”文、景之冶“是中國曆史上是很有名的盛世;然而,海瑞認為嘉靖皇帝是可以做堯、舜的皇帝,是超過漢文帝、漢宣帝、漢光武帝、唐太宗、唐憲宗、宋仁宗等一係列中國曆史上的明君,接下來又通過嘉靖皇帝即位後的一係列作為,來增強文章的說明力,忽必烈原來也在曆代帝王祭祀之列,是嘉靖皇帝把他拿了出來。
海瑞在給了嘉靖皇帝一個甜棗後,接下來就痛斥了他一頓,他飽含脾氣的說道:”陛下則銳精未久,妄念牽之而去矣。反剛明而錯用之,謂長生可得,而一意玄修。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興土木。二十餘年不視朝,綱紀馳矣。數行推廣事例,名爵濫矣。二王不相見,人以為薄於父子。以猜疑誹謗戮辱臣下,人以為薄於君臣。樂西苑而不返宮,人以為薄於夫婦。天下吏貪將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時,盜賊滋熾。自陛下登極初年亦有這,而未甚也。今賦役增常,萬方則效。陛下破產禮佛日甚,室如縣罄,十餘年來極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號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
邇者,嚴嵩罷相,世蕃極刑,差快人意一時稱清時焉。然嚴嵩罷相之後,猶之嚴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不及漢文帝遠甚。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內外臣工之所知也。知之,不可謂愚。《詩》雲:“衰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今日所賴以弼棐匡救,格非而歸之正,諸臣責也。夫聖人豈絕無過舉哉?古者設官,亮采惠疇足矣,不必責之以諫。保氏掌諫王惡,不必設也。木繩金礪,聖賢不必言之也,乃修齋建醮,相率進香,天桃天藥,相率表賀。建興宮室,工部極力經營;取香覓寶,戶部差求四出。陛下誤舉,諸臣誤順,無一人為陛下正言焉。都俞籲咈之風,陳善閉邪之義,邈無聞矣;諛之甚也。然愧心餒氣,退有後言,以從陛下;昧沒本心,以歌頌陛下,欺君之罪何如?“
胡子睿看到”嘉靖者言家家幹淨!“,也不禁”拍案叫絕“道:”好一個海剛峰,雖然不像嚴嵩、徐階那樣會讀書,但他確定有一顆赤膽忠心,敢於將朝堂眾臣們人人‘心知肚明’,卻不敢明言的事情說出來!“
海瑞沉思片刻後,指出嘉靖皇帝的最大失誤,是因為急於修仙,而上了奸人之當,並指出不敢讓朝臣們明言過失的危害性:”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人未有不顧其家者。內外臣工有官守、有言責,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也。一意玄修,是陛下心之惑也。過於苛斷,是陛下情之偽也。而謂陛下不顧其家,人情乎?諸臣顧身家以保一官,多以欺敗,以贓敗,不事事敗,有不足以當陛下之心者。
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遂謂陛下為賤薄臣工。諸臣正心之學微,所言或不免己私,或失詳審,誠如胡寅擾亂政事之說,有不足以當陛下之心者。其不然者,君意臣意偶不相值也,遂謂陛下為是己拒諫。執陛下一二事不當之形跡,億陛下千百事之盡然,陷陛下誤終不複,諸臣欺君之罪大矣。《記》曰:“上人疑則百姓惑,下難知則君長勞。”今日之謂也。
為身家心與懼心合,臣職不明,臣以一二事形跡既為諸臣解之矣。求長生心與惑心合,有辭於臣,君道不正,臣請再為陛下開之。陛下之誤多矣,大端在修醮。修醮所以求長生也。自古聖賢止說修身立命,止說順受其正。蓋天地賦予於人而為性命者,此盡之矣。堯、舜、禹、湯、文、武之君,聖之盛也,未能久世不終。下之,亦未見方外士自漢、唐、宋存至今日。使陛下得以訪其術者陶仲文,陛下以師呼之,仲文則既死矣。仲文尚不能長生,而陛下獨何求之?“
海瑞進一步指出河圖、洛書、八卦已經是天賜神物,研究這些就足以掌握天地之秘:”至謂天賜仙桃藥丸,怪妄尤甚。伏羲氏王天下,龍馬出河,因則其文以畫八卦。禹治水時,神龜負文而列其背,因而第之,以成必疇。河圖洛書實有此瑞物,以泄萬古不傳之秘。天不愛道而顯之聖人,借聖人以開示天下,猶之日、月、星辰之布列,而曆數成焉,非虛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