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擁立信王作天子(求收藏)

字數:2589   加入書籤

A+A-


    兵部署部事、都察院右副都禦史霍維華為袁崇煥抱不平,上奏曰:“撫臣袁崇煥置身危疆,六載於茲,老母妻子,委為孤注,勞苦功高,應照例蔭錄。前樞臣王之臣出都之日,麵語微臣從優擬敘,臣謹照往例酌之,與督臣、鎮臣一體擬升蔭賞,以聽聖裁。茲奉明旨,督鎮諸臣俱蒙二級之升,延世之蔭;獨袁崇煥一人止予銜一級,而遺其世蔭。

    微臣冒濫於格之外,崇煥反靳於例之中,其何以示公而服邊吏之心?乞皇上即以畀微臣之世蔭,量加一級以還崇煥。在朝廷未嚐再多一錦衣之官,而兩臣遂各得其固然之分,亦甚便計也。又崇煥以侍郎銜加服俸一級,蒙恩複加銜一級,查九例無從二之官。並乞將濫加微臣一級移加崇煥,俾得以正卿歸裏。“

    天啟皇帝閱後曰:“袁崇煥談款一節,所誤不小,朕不加譴責,尚著敘賚,分明念久在危疆,姑使相準耳。恩典出自朝廷,霍維華何得移蔭市德?好生不諳事體。”

    天啟皇帝以前曾經在西苑遊玩時落過水,雖然冶愈,但那時就已經留下病根,如今為了操勞國事,“積勞成疾”,病情更加嚴重,太醫們也對天啟皇帝的病情“束手無策”,不多久,天啟皇帝竟然架崩,臨終前命信王繼位,客氏“哭哭啼啼”地對魏忠賢道:“信王繼位,自然是用不著我這個乳母了,這宮裏眼看就呆不去了,你要給我拿個主意。”

    魏忠賢也懼怕信王繼位,對自己不利,便起了自己攝政的邪念;他想到英國公張惟賢在勳貴之中地位最尊,於是便請了英國公張惟賢前來商議。魏忠賢與張惟賢閑聊了幾句後,便“開門見山”地道:“如今皇上病重,不能理事,如是天下太平也罷了;奴酋對寧錦虎視眈眈,安、奢之亂也未平定,西虜也時常滋擾,這些俱是緊急軍情,延誤不得,要不,先由咱家先行處理?“

    張惟賢平日裏早就看不慣魏忠賢把持朝政,隻是由於天啟皇帝寵信於他,自己也不好多言,此時聽到魏忠賢居然敢提出攝政的要求,真把自己當成九千九百歲了;張惟賢知道此時是要緊關頭,不能退讓,慨然道:”論起攝政之事,本朝英宗、景泰年前早有成例,須得親王方可做得,老先生若是攝政,反倒引起眾議紛紛,把先前公忠體國的心思都衝了!“

    魏忠賢被張惟賢一頓搶白,刺得他滿臉通紅,拂?而去道:“咱家瞧張國公往日是個明白人,才來與你商議這等大事,沒想到,你見識居然如此短淺!”

    張惟賢拒絕了魏忠賢,魏忠賢沒奈何下隻能召崔呈秀商議,此時文、武百官都在外麵侯著,見魏忠賢獨召崔呈秀,不禁議論紛紛,有人說是這是老子訓兒子,還有人說是魏忠賢要廢長立幼,百官在英國公張惟賢及閣臣的領導下,取得統一意見,齊聲喊道:“聖上賓天,唯有擁立信王作天子,此乃公議!”

    傳命的內待眼見朝臣們如此聲勢,嚇得抬腿便跑,崔呈秀也嚇得“魂不附體”,不敢迎合魏忠賢的奸謀;於是內閣大臣們與英國公張維賢等商議,一方麵準備天啟皇帝的遺詔等後事,另一方麵上表給信王勸進,魏忠賢見朝臣們都不支持自己攝政,於是他也隻能退而求擁立信王之功。

    客氏有一子名侯國興,因為客氏受寵之故,被天啟皇帝封為錦衣衛千戶;客氏見魏忠賢攝不成政,於是找他來商議:“若是魏忠賢攝政,我們在宮裏還立得往;如今,眼看新皇登基,我們在宮裏是立不往腳了,不如,趨亂運些寶貝出去,日後也好作些生意糊口。”

    侯國興眼珠一轉道:“如今聖上賓天,宮裏人都是些勢利眼,隻憑咱們恐怕拿不到,反正,皇宮寶貝多,不如叫上魏良卿來,一齊搜刮。”客氏拍掌叫絕,魏良卿也是個掉到錢眼裏的貪婪之輩,兩人果然一拍即合,公然把皇帝內庫裏的錢財、寶貝統統搬到自家,宮裏管庫的太監都懼怕魏忠賢,任由他們胡作非為,無人敢出麵阻止。

    英國公張惟賢為防魏忠賢“狗急跳牆”,此時親率禁軍圍往皇城戒嚴,眾閣老們著禮部具賀表文;第二天一早,張惟賢領著閣臣、宗伯至信王府邸中,躬引法駕至天啟皇帝的靈柩前受了遺詔:“朕以眇躬,仰紹祖宗鴻業七年於茲,深惟皇考取法堯舜之訓,兢兢業業,不敢怠遑。邇者三殿告成,光複堂構,夷氛屢挫,邊圉漸安。方銳意治平,與民休息。不謂稟賦虛弱,自青宮已然,及臨禦以來,東西多警,朝夕在念,益用憂勞,多思傷脾,遂致綿惙。今乃複觸夙恙,衄血陡發,憑幾彌留,殆不能起,有負先考顧托之命,朕用盡傷。若夫死生嚐理,人所不免,惟在繼統得人,宗社生民有賴,全歸順受,朕何憾焉。”

    天啟皇帝明確由信王朱由檢繼位:“皇五弟信王,聰明夙著,仁孝性成,爰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丕紹倫序,即皇帝位。勉修令德,親賢納規,講學勤政,寬恤民生,嚴修邊備,勿過毀傷,內外大小文武諸臣,協心輔佐,恪遵典則,保固皇圖。喪禮依舊製,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釋服,毋禁民間音樂嫁娶,宗室親郡王藩屏為重,不得輙離封域。

    各處總督鎮巡三司官地方攸係,不許擅離職守,各止於本處朝夕哭臨三日,進香差官代行。衛所府州縣官土官,俱免進香。於戲!兄弟大倫,幸社稷隻有主;君臣至義,期夾輔以為忠。尚體至懷,用承末命。布告中外,鹹使聞知。”

    天啟皇帝的遺詔宣誦完畢,簇擁著朱由檢(為增加代入感,直接稱胡子睿為朱由檢或崇禎帝,下同)更換了皇帝的冕服,朱由檢一拜天地,二拜列祖列宗,然後正式禦極,文武百官拜賀完畢,朱由檢入喪,次行哭臨禮,閣臣、文武百官也日夜入哭,朱由檢又差人以天啟皇帝遺詔告知兩京十三省諸王府、衙門,輔臣即擬即位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