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天朝以厚道待我(求推薦)
字數:2604 加入書籤
胡子睿知道,他們所謂的五大臣、八分之列,指的乃是滿人所謂的議政王大臣會議製度。原來,努爾哈赤登汗位以來,盡廢除滿洲原有的部落製度;努爾哈赤設立議政大臣五人,理事大臣十人,每五日與諸貝勒召集會議,處理政事,後來努爾哈赤又命八旗旗主貝勒也參與會議,會議成員雖由貴族、大臣們組成,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參與會議。
台吉阿巴泰曰:“我誠有過。”因伏罪,眾議罰阿巴泰獻馱甲胄一等、雕鞍良馬一匹,進汗騎用,馱甲胄次等、雕鞍良馬,進三大貝勒騎用,三等素鞍良馬,給入政諸貝勒騎用。奏於皇太極。皇太極曰:“即照諸貝勒所審結案。”遂冶阿巴泰之罪。青達爾漢額駙曰:爾身為收養之臣,見有過失,不行勸諫反而以具言奏汗,何為耶?”皇太極遂擬罪,解其固山額真之職。
此時,原遼東督師王之臣被牽連進閹黨案,新的遼東督師人選尚未產生,出現了一個短暫的空白期,因此趙率教等人暫時放棄了錦州、塔山、杏山一帶,將主力集中到寧遠一帶;皇太極一直對寧錦之戰失敗“耿耿於懷”,聞訊後派嶽托等人率兵三千,破壞了錦州、高橋、杏山三城,並毀掉十三山以東台站三十一處;
嶽托等人在回程的途中,聞古特依塔布囊部自察哈爾逃至蒙古之阿拉克綽特部舊址居住,截殺歸降滿洲國者等語。阿巴泰因遣八人往親之,回報得實,遂遣人以其事奏皇太極。皇太極遂命貝勒濟爾哈朗、豪格,率兵六百,往取古行依塔布囊,濟爾哈朗、豪格擒殺古侍依塔布囊,盡收其民,俘獲人口、駝、馬、牛、羊共計一萬等。
依著皇太極的本意,是想多派點兵馬以策萬全,然而,以前每次征伐大明時,建虜家中四五人皆爭先恐後,專為搶掠故也;在寧遠、寧錦二次大戰之後,建虜們損失慘重,如今聞有征調,各抱妻兒相哭,皇太極目睹此情景,不禁歎道:”昔日滿洲之勇健悍鷙,稍有間矣!“
插漢宰生等至宣府新平堡脅賞,初約五十騎,倏增至數百,參將方諮崑誘其入甕城,盡殲之;兀浪哈丈率眾自得勝路入犯,自洪賜、鎮川等堡拆牆入。忽報插漢至孤店三十裏,初不傳烽,以王喇嘛僧止戰也;急收保倚北關為營。遂圍大同,虎墩兔屯海子灘,代王同士民力守。虎墩兔憨乃分屯四營,流掠渾源、懷仁、桑乾河、玉龍洞二百餘裏,遣人至總督張曉所脅賞;曉遣西僧王哈嘛往諭。時苦旱,乏水草;援兵漸集,乃退。
塞上複警,廷臣多請召王象乾,崇禎皇帝召王象乾再起,王象乾已累加少師兼太子太師,命仍故官,總督宣、大、山西軍務。王象乾時年八十有三,力疾陛辭。崇禎皇帝慰之曰:“但煩卿臥治耳。”
於是王象乾至京,崇禎皇帝召見慰勞甚,又谘以方略,王象乾奏言:“插漢虎墩兔與順義王卜石兔、哈剌慎伯言、黃台吉俱係蒙古小王子之後。去歲,卜石兔為虎墩兔所襲,盡收其眾,勢益盛。今諸部惟永邵卜最強,眾三十餘萬,合卜石兔兵可禦插漢。“
崇禎皇帝曰:“虎墩兔不受款,奈何?“王象乾對曰:“當漸圖之。“崇禎皇帝曰:“我不款,又如何?“王象乾造膝密奏,語:“今日我大明危機重重,蒙古弱,滿洲強;蒙古近,滿洲遠;如放任滿洲與蒙古聯合,則其勢不可擋矣!皇太極有鑒於此,一直拉攏蒙古各部,但現在蒙古各部保持中立的有很多,而且招待虎墩兔汗等花費的銀兩相比於養兵的耗費很少,還請皇上拔一些用不著的綾羅綢緞給臣,他們很喜歡。”
崇禎皇帝命王象乾與閣臣計議,賜宴而出。廷議以王象乾老病,令大同巡撫張宗衡暫理督府事,陽和副使宋統殷代行文書,王象乾專撫事,不中製。每至處,王象乾輒臥幛中。北人聞王象乾至,皆不信,因假議和,將驗真偽,啟簾見王象乾坦臥,皆望榻伏拜,伸舌而退。
王象乾抵陽和,命宋統殷及總兵王牧民等詣殺虎堡,與議款,以重返遼東為條件,定賞銀八萬一千兩。卜石兔、永邵卜故有馬市,歲進馬五萬二千五百,易銀三十二萬。是時,卜石兔等人與虎墩兔爭戰,敗北後遂為插漢所逐,得其順義王印。
崇禎皇帝知道當年”隆慶和議“達成後,俺答受封為第一代順義王,三娘子受封為順義夫人(此節前文有述,不複述),此後明朝、俺答之間一直維持著和平;萬曆十年(公元一千五百八十二年),俺答汗去世,三娘子馬上向大明報告了這個消息,並呈上白馬、箭袋、弓箭等物,以示繼續忠於明朝的決心,萬曆皇帝特賜祭七壇、彩緞十二表裏、布百匹,以示優恤。
俺答指定其子黃台吉繼位,按照蒙古風俗:三娘子應該改嫁給黃台吉,然而,黃台吉之母素與三娘子有隙,三娘子慕漢風,對此陋俗頗感羞恥,再加上為求自保,遂帶手下萬餘精騎出走。萬曆皇帝深知此事如果處理不當,任由俺答部分裂、動蕩,剛剛穩定的中蒙邊疆又會迎來一場浩劫;
於是派鄭洛居中調解,鄭洛表態仍封三娘子為順義夫人,並表態曰:“汝歸王,天朝以夫人封汝;汝若不歸,則草原一婦人耳!”,三娘子權衡再三,毅然決定改嫁黃台吉,黃台吉遂成為第二代順義王。
萬曆皇帝也知道三娘子受了委屈,格外賞賜三娘子大紅五彩紵絲衣、彩緞、木棉布等物。
黃台吉決非善類,在隆慶和議未成之前,就曾經幾次帶兵攻打大明,雖然接受了明朝冊封,然而他內心深處卻不安分,經常埋怨俺答當年不該跟大明議和,更表態要整頓兵馬與大明一決雌雄,三娘子勸止他道:“天朝一向待我等甚為厚道,歲通貢市,坐享全利,而無後憂。孰與夫冒矢石,出萬死,幸不可知掠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