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采玉人(二)
字數:5846 加入書籤
出了於闐國的王城之後,馬車沿著於闐河畔胡楊茂密的古道,一路噠噠噠小跑著向大河的上遊疾馳而去。
正是夏秋時節,昆侖山脈豐沛的融水讓於闐河洶湧澎湃,一路奔騰的投入了清風澤的懷抱,很有點老家金城郡黃水大河的氣勢。
馬車在沿途的一處驛站土城稍作休息後,就離開了河岸,向更遠處與大山相連的蔥蘢地帶進發了。
蔥嶺就是這樣一眼望去綠綠蔥蔥的高地山野,爺爺終於明白中土漢人把這片區域稱為“蔥嶺”的緣故了。
慕容前輩的先人們不遠萬裏來到這胡地,在居家選址上仍然沿用了漢地居民背山麵水的風水哲學,讓爺爺很是欽佩。
“少爺,太漂亮啦這地方!”盧羽的感歎聲打斷了爺爺的思緒,他也被眼前的景致所震撼。
馬車此時正在一片沙柳、花草礫石遍地的荒原上奔走。一邊是連綿起伏、壯闊雄渾的昆侖大山、一邊是一望無際、萬籟俱寂的黃龍沙海。
在金色的夕陽下,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異域風情撲麵而來。
爺爺和盧羽禁不住從馬車上站了起來,對著大山和沙海一整狂吼,他倆已經很久沒有這麽的爽快過。
“後生們,當年咱大漢鼎盛之時,出使西域的張騫大人、班超大人都從這條道上走過!哎!誰能想到那麽富庶強大、萬國來朝的漢人天下,會淪落到今日任由胡人宰割的境地!可悲可歎啊!”
坐在一旁的慕容老人幽幽的歎息道。
回想昔日的繁華,再看看今天的亡命天涯,兩個人情緒一下子低落了下來。
落日之前,馬車終於駛入了的慕容山莊。
整個莊園依山建在一處花崗岩體的高台之上,遠處的於闐河一覽無餘。
圍牆、碉樓、居所、地麵、家具全部都是就地取材,用胡楊木、石磚和河裏巨大卵石壘砌而成。
建築風格上主要選擇吐火羅人民居的一般樣式,平頂無脊、通風開闊。而屋內的擺設,則完全繼承了隴西漢地的一般風格。
夥計們已經從河裏收工回來了,此時正都光著膀子圍在場院上一個巨大的石桌周圍吃晚飯呢!
看到莊主前來,還帶回兩個年輕的漢人,夥計們都放下碗筷,好奇熱情的圍了上來。
這些人大多是本地的吐火羅人,也有幾位是商路不通、生意失敗有家難回的雲海西國、安息諸國的客商。
慕容秋用本地土語,向他們介紹了爺爺和盧羽二人。然後把每個夥計的來路、特長、姓名一一告訴了爺爺他們。
從這一天開始,爺爺、盧羽二人就在昆侖山下的慕容山莊安頓了下來。
這段時間裏,他從老管家和慕容秋老人那裏學到了鑒別寶玉、勘測玉脈的所有竅門。
於闐河的美玉自古以來天下聞名。
從盤古開天辟地的時候算起,昆侖山上融化的雪水把無數塊曠世奇珍的玉石帶到了這塊土地上。
年複一年日複一日,一層一層的累積起來。
所以這一時期,在於闐河沿岸采玉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每年的豐水期,在河邊的沙地上隨便挖個坑,就夠十幾個人幹上一個夏季。
於闐河冬春季節的枯水期,則是在河床的亂石堆裏直接找尋,這樣就簡單多了。
玉石遍地都是,但找到那些毫無瑕疵、足夠分量的美玉毛料,是要靠緣分和運氣的。
慕容秋老爺對於玉石籽料的要求的挑剔,他家長安坊裏打磨雕琢出來的每一塊玉件,都是可以傳世的絕品。
王城裏運料的馬車,一般每個月過來一次。
慕容秋拿了個小錘,在爺爺他們辛苦運回的玉石堆裏敲敲打打了老半天。
或者叫來幾個夥計,把大的石材抬起來,對著太陽看看裏麵的成色。
最後慕容老爺的馬車運回王城的玉材,不及他們采上來的百分之一。
剩下的在慕容老爺的眼裏,都是沒有價值的次品。
爺爺他們還要費好大的勁,把這些石材運到旁邊的玉山上去。
真是名副其實的“玉山”啊!
慕容山莊的旁邊,由次料、廢料日積月累堆積起來的石材,已經成了一個很大的山包。
在晴日陽光的照射下,發出了璀璨奪目的光芒,從很遠的王城那邊都能看得見。
“小哥不要心疼,玉石這行就是這樣,寧缺毋濫!隔往年太平年景商路暢通的時候,我們長安坊一個大件的價錢,夠我們這些人吃上好多年!”
看著爺爺滿臉惋惜的神情,老管家寬慰道,在他們這些老夥計眼裏,這早已是稀疏平常的事情了。
當年武威郡慕容家族興盛了幾十代的美玉生意,看來不是浪得虛名。
慕容秋老爺之所以在這遙遠的西域王城能夠立足,靠得就是這鑒別美玉的祖傳本事。
能夠進入他法眼的玉石毛料,都是精品中的精品,這樣的絕活整個於闐國無人能出其左右。
初到慕容山莊的時候,原來的老夥計們有些欺生,這些人高馬大的西域壯漢根本不把爺爺和盧羽放在眼裏。
在他們看來,這兩個中土的少年就是慕容老爺發善心收下的小叫花子,隻配做些倒洗腳水的活計。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每個人都可以隨意的使喚他倆,沒事就拿他們尋開心。
有幾次做的太過分了,盧羽忍不住要爆發,硬是被爺爺摁了下來。
強龍不壓地主,初來乍到的隻可示弱不能逞強。
這些人都是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家夥,沒有真本事是無法讓他們信服的。
如果強行出手,雖然把他們的氣焰打下去了,但也失去了人心,今後在一起更不好相處。
這樣的話,不要說做工頭了,兩人在這個山莊立足下去都難,而且還辜負了慕容秋老爺的一片苦心。
因此,爺爺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陪笑臉忍耐,虛心向眾人學習,一邊在等待出手表現的時機。
終於有一次在采玉的於闐河灘上,這樣的機會終於來了。
夥計中間,有一位來自柔然國的小夥阿米爾,碧眼棕發、力大無窮。
他指著身旁一塊兩百來斤的橢圓形巨石毛料,向爺爺和盧羽示意著。
阿米爾的意思是他們二人抬起巨石,再由他一人抱到岸邊的車上去。
這既是在炫耀自己的氣力,又是想讓爺爺他們難堪。
爺爺微笑著走過去,稍作運氣,很輕鬆的把巨石抱了起來,慢悠悠的走回岸上,把石料穩穩的放到了牛車裏。
整個過程爺爺臉不紅心不跳,引來了眾夥計一片叫好之聲。
他們不知道,金城郡易氏幾百年來一直都有習武修身的傳統,家族裏常年聘有教授子弟刀槍拳腳功夫的武師高人。
爺爺從十來歲開始,每天就在老師的指點下舉石鎖、蹲馬步了。
所以這樣抱巨石的力氣活,對於爺爺來說根本就不是個事。
晚上回到山莊後,阿米爾還想挑戰爺爺比試力氣,好挽回白天的麵子。
爺爺對同是漢人的老管家說道:“阿爺,跟阿米爾說說,大家在一起都是兄弟,誰傷了誰都不好。要不這樣吧,我來表演一套漢地的棍法,給大夥助助興怎麽樣?”
老管家把爺爺的建議翻譯給了眾人,眾夥計都表示讚同,或蹲或坐在場院石桌的四周,等待著爺爺的表演。
爺爺找來了一根胡楊木,稍作處理後就如風般的舞動了起來。
熟悉爺爺棍法的盧羽特地端來了一碗清水,向著爺爺灑了過去。
等揮舞的棍棒停下之後,人們驚訝的發現,爺爺的身上盡然一滴水也沒沾上。
棍棒的飛舞,盡然形成了一個密不透風的大網,把所有的清水都擋在了棍影之外。
原本善射的盧羽爺爺也乘興給大夥表演了馬上百步穿楊的箭術,又贏來了一片叫好聲。
年紀輕輕有著如此身手的倆位爺爺,徹底把大夥震懾住了,從此眾人對他倆刮目相看、心服口服。
老管家更是把他們吹噓為落難的大漢將門之後,現在隻是虎落平川,將來終有發達之日。
從此,爺爺他們成了老管家的左膀右臂。
除了帶領眾人給慕容秋老爺采玉之外,爺爺還多了一個差事。
空閑的時間裏,作為教頭向眾人傳授漢地的功夫。
在慕容山莊兩年多的時間裏,爺爺收獲了他這輩子最可驕傲的幾件財寶。
第一件是在於闐王國生存發展下去的人脈。
眾夥計先後離開了慕容山莊,有的回到了自己的家園,重操東西商貿的舊業,成為我們於闐易氏清風澤客棧最忠誠的一批常客。
也有人選擇在於闐王國及其周邊發展,若幹年後都成了當地的頭麵人物,但他們始終視我爺爺為他們的頭人安達。
另外,聰明絕倫的爺爺在這段時間,從眾夥計那兒學會了西域諸國、甚至包括雲海西國、薩珊、安息的土語。
這為他以後的事業,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當然,所有這些財寶中,最最寶貝的應該是迎娶了他一生的伴侶,我的奶奶慕容瓊琳公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