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崇禎十六年
字數:2662 加入書籤
整個崇禎十六年,雖然哪怕紐科門蒸汽機領域的突破也沒有什麽進展,被寄予厚望的電學更是因為成本和應用問題僅僅局限在實驗室裏,就如同這個時代的氣槍一樣。可是從工具農具領域的中高碳鋼推廣、噴汽船的局部運用,新式馬車的推廣、蜂窩煤的推廣、超過數千萬石糧食乃至更大規模文教資源的海外輸入都在很大程度上開始改變著原有社會的麵貌,讓勞動變的輕鬆或者高效,似如在並不算長的時間內從青銅時代進入到了鐵器時代一般。同時,沿著西北交通線不少馬匹的引進和推廣也讓勞動負擔進一步減輕。
年景不算太好的崇禎十六年,就如同突然之間遇到了一個豐年一樣。當然,僅僅是這些因素還不足以挽回這些日子以來蕭軒在文化政策家庭製度上同根深蒂固的各階層習慣對著幹帶來的巨大聲望損害。然而有一件事情卻讓這個時候的蕭軒的名望空前提高起來。
可以說在很早的時候,甚至可以上推到崇禎十年以前第一次戡亂戰爭剛剛結束的時候,蕭軒就提出過一係列假說:如細菌等微生物的廣泛存在,並且認為這種微生物是很多疾病乃至屍體腐爛的根本原因。廣泛的存在於世間的各個角落並集中於一些肮髒的地方。如果飲水或者起居的之後不加小心,不講衛生就很有可能染病。
這樣的說教其實就像民國時代的“新生活運動”一樣沒有起到多大效果,甚至可以說連“新生活運動”的效果都沒有。因為這些說辭在這個時代的人們認知中似乎玄而又玄,並不符合日常的經驗和邏輯。
然而經過十餘年的努力,第一架能夠放大四百倍的顯微鏡被製造了出來,能夠放大二百倍的顯微鏡也開始能夠進行小批量的生產了。這些小批量試製出來的顯微鏡在整個崇禎十六年的夏天和秋天大概一百五十天左右的之間內進行了廣泛的公演活動。這些日子裏每架顯微鏡之前每天都有有四五百人十二時辰輪流來利用這些顯微鏡觀察看到的景象。同全國各地基層抽選而來的百萬名基層民眾都親眼通過望遠鏡觀察到了一些平日裏常見的贓物上的細菌,盡管那些細菌在倍數並不算太高的顯微鏡之下似乎小的如同蟎蟲一般。
從這一年開始,幾乎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全國各地的衛生習慣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似乎發生了變化,即便在很多偏僻的鄉村,人們也懂得在幹完農活的時候不能用髒手輕易的去柔眼睛,不要輕易的喝生水,身上的泥太多了即便根本沒有條件去洗澡也要經常幹搓等等。
當然這些衛生習慣帶來的效果被真正的體會到似乎還需要一個延遲,不過蕭軒相信。就像新中國的前三十年一樣,雖然溫飽狀況相比舊時沒有太大的改觀,可當大眾都能夠認識到這一點之後。所謂“民間疾苦”中的疾字恐怕就要終究退居第二位的位置上了。
崇禎十六年發生的種種變化讓蕭軒可以確信,在這一年整個天下的財政收入也必然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提高。在臨近新年的消息匯總當中也終究如同蕭軒預料的那樣。
海外賠款和其他各種殖民收入,如果連泰西運來的規模不小的文具也算在內的話,總計價值就折合九千二百萬兩,折米價八千五百多萬石。等於在以前中原巔峰時候財政規模的基礎上突然之間多了一個“影子財政”
同時規模擴大到二十七萬人規模的官營工場和礦場,從紡織到采煤乃至運輸等各個領域的收入就高達三千萬兩上下的規模。東北的開發乃至不少地方在海內移民遷徙到海外之後的官營農場的收入規模也開始大幅度的增加了,這方麵的官田收入加上其他鹽酒類的收入同樣多達上千萬石。
再加上以商稅、農稅、國債等幾方麵的財政收入就這樣,海內的財政收入在這一年的時間內竟然猛增到一億一千萬兩的規模,整個財政所得超過了兩億兩或者一億八千萬石米價,完全不遜色於晚清末年最高峰時候的財政實際規模,甚至還要遠遠超出不少。
在這種情況下,不但教育投入和各種獎勵基金總計高達五六千萬兩的吃錢大項不再成為問題,行政體係和司法體係的完善不再成為問題,一時之間,整個政權還第一次擁有了規模不小的財政盈餘。道路交通的完善,馬政的發展也開始在這一年得到了上千萬兩的投入。
多年來的積累似乎在這個時候也開始進入到由量變轉向質變的階段。按照內情部乃至新親衛營多個單位的調查統計乃至大致估算,大軍展開遠征的崇禎十年前後的時候,全國的農業人均糧食產量應該在三百公斤上下的水準,大致四千萬噸左右的水平。工商業的總規模大概相當於農業五成,這還是戡亂戰爭之後喲就很多恢複的結果。
然而到了崇禎十六年,人均糧食產量估算在三百八十公斤上下的規模,國內的糧食產量接近五千萬噸,此外有四百萬噸上下的糧食輸入。工商業總規模開始明顯的超過了農業的大致產值,整個社會的總產值開始超過折算二十億石糧食。
為了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除了政府負責的教育體係之外,各種民間的培訓機構乃至自學考試培訓機構也開始在這個時候於民間興盛起來。經濟上的改善乃至海外獲得的大量利益開始真正讓很多人都意識到了除舊革新給人們帶來的並不都是巨大的內亂乃至痛苦。在經曆了劇烈的動蕩之後,整個天下也都開始變得有些不同起來。
在得到這樣一個基本麵的報告之後,長期以來蕭軒心中曾經擔心的事情也放下了不少。此時的蕭軒可以確定:如果有人在這個時候再掀起舊的意識形態並以這個為旗幟來進行公開造反,應該帶不來什麽大浪了。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