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許貫忠
字數:5081 加入書籤
大年初三,梁山莊園的人們還沉浸於新春的喜氣之中,而古浩天等人卻在金沙灘送別了朱貴等人。
初四日,馬強和古鬆帶著新收留的六百多流民回到了梁山,莊園裏又是一日的繁忙。
初五之後,古浩天便推掉了一切瑣事,一心籌劃東京之行來。
東京是周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這個時代全球最繁華的城市。即便是在日漸沒落的今日,它的富裕也無可匹敵,隻可惜在不久的將來,這一切都將成為別人的嫁衣,因此古浩天把此次的東京之行定位為劫掠之旅,他要把東京能為自己所用的一切東西都劫掠到梁山來。
首要的就是人才,古浩天根據自已的記憶列了一張名單。水滸傳裏最新出現的關於東京城的人物,他記得是十萬禁軍教頭王進,他受高俅迫害離開東京時,好像是1112年的冬天,也就是今年的冬天。其他的知名人物,比如林衝、魯智深、徐寧等。
不過讓古浩天十分記掛的還有一個並不知名的人物,便是轟天雷淩振,火藥專家啊!今後火器能否成功的關鍵人物,其作用其實遠勝於任何人。
另一個讓古浩天十分惦記的,卻是行政人才,梁山上目前除了聞煥章和蕭嘉穗,最高學曆的便是不第秀才蕭讓,當下隻是一個小莊園還可勉強運轉,將來若有拓展肯定無人可用。因此他的內心對治政人才的渴望,其實更勝於對武將的須求。
水滸傳裏頭對優秀文人的記載非常少,古浩天寄希望於真實曆史上優秀人物。前些天聞煥章就提到了中興名相趙鼎,他相信的周朝庭裏,必然埋沒著更多的失意人才,他覺得那裏有一座人才的富礦。
聞煥章對東京的士林了解甚深,古浩天這些天一邊與之交流,一邊寫著自已的人才招攬方案,不覺便到了元宵節。
“小官人,外頭熱鬧著那,滿街的花燈、燈迷,別悶屋裏了,趕快出去看看。”
傍晚時分,潘金蓮歡叫著跑進書房,拉著古浩天就往外走。
出了家門,正巧又遇上了聞煥章和蕭嘉穗等人,於是幾人便一起去逛燈市。
最新一批流民上山後,梁山的人口已近兩萬,後山陸續的建了六個村落,中心的大街已長達五、六百米。此刻隻見長街兩邊彩燈相接、遊人如織,卻是一派繁華景象。
“小官人,你看這盞燈正是太精致了,這觀音菩薩就像活了一般。”
潘金蓮驚喜的叫聲,把幾人的注意力一齊吸引了過去。卻見路邊的樹枝上掛著一盞五彩花燈,蓮花寶座上,立著一個觀音娘娘,她一手淨瓶、一手柳枝,倒也惟妙惟肖。也不知那匠人用了什麽技巧,那觀音竟然可以轉動,手裏的柳枝也一上一下的,好似活的一般,引得圍觀人們陣陣喝彩。
而看慣了後世高科技花燈的古浩天,卻並不覺得有多稀奇,反而對圍觀人群幸福的神情多了一分關注。便在這時他看到了人群外圍的一對母子,那位母親年約五旬,麵容有些消瘦,但神態端莊,自然的流露著一股優雅
和雍容。側後站著一個三旬左右的男子,他一手攙著婦人的手臂,一邊輕聲的和婦人說著什麽。隻見他紮一塊淺色頭巾,穿一件白色儒衫,舉止從容,氣宇不凡,在人群中卻似鶴立雞群。
古浩天正暗想著,這莊園裏幾時來了這樣的人物。便見那婦人與男子說了什麽,兩人便轉身回走。可是沒走幾步,突見那婦人屈身蹲了下去,隨即那男子驚慌失措的跪下把她抱了起來,卻茫然四顧不知往那裏地去。
“這位郎君,大娘可是身體不適?”
就在那男子焦急無措之時,古浩天出現在他的前麵。
“正是,此處可有郎中。”那男子急忙詢問。
“且隨我來。”
回春堂在後山的入口,本也沒有多少距離,隻是今晚街市上都是看花燈的人群,路上擁擠了一些。在古浩天等人的領路下,幾人好不容易擠了過去,幸好高大夫正在館裏。
“這位大娘心痛,應是經年舊疾,全然治愈一時艱難,但控製病情卻也容易,在下這裏先開一方服下,再調理數日,必定無虞。”
高大夫診斷之後,便開方煎藥,那男子方鬆了一大口氣。這時才回過神來對古浩天等人行禮致謝。
“郎君何時到了莊園,我好似不曾見過。”古浩天好奇的問道。
“在下正月初四方到了這處,對人物地方均未熟悉,其實此家醫館先前也是見過的,隻是適才一時慌張,且人多吵雜,失去了方向,幸得幾位相助,不然真是急死了。”
那男子此時鎮定下來,談吐也自如起來。古浩天聽其說是初四上山,便想到河北的流民,可怎麽看也不像流民的樣子,於是試探的問了一句。
“郎君來處河北?”
“在下正是河北大名府人氏,年內與老母本欲去往東京一遭,途中聽說京東人物風景俱佳,便過來一遊,不想機緣巧合到了這處莊園,不過這裏倒也是一個人物景致絕佳的所在,卻是不虛此行。”
“哦,卻不知郎君尊姓大名?”
那男子見古浩天問他姓名,微微笑了笑,然後盯著古洗下審視了一下,略帶神秘的說道。
“不如由在下先來猜猜郎君的姓名,若是我猜的沒錯,你便是這座莊園的主人,玉麵孟嚐古小官人。”
“在下正是古浩天,卻不知郎君從何看出?”
這下卻把古浩天弄糊塗了,自己這些日一直閉門不出,這個陌生人又從何得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等優美的詩詞,沒有靈性的人是寫不出來,況且是一個少年,小官人以為這莊園裏又有幾個這樣的人物。”
“卻是謬讚了,不知郎君是大名府那位高士?”
“在下許貫忠。”
“原來是許先生……”古浩天應和著,突然想起了什麽,他隻覺得自己的心猛地跳了一下,急促地又問了一句。“先生是大名府許貫忠?”
“正是。”
許貫忠見古浩天一臉困惑的樣子,心裏不禁奇怪,莫非還有一個許貫忠不成。隻是他不知道
的是,古浩天此刻的內心卻是翻江倒海。
許貫忠是什麽人,水滸傳稱他兵法、武藝、謀略樣樣精通,琴棋書畫無所不曉,精通各國語言,深曉天下地理,是一個全能型的頂級人才。
在古浩天的心目中,水滸傳裏堪稱高人隱士的,也就聞煥章、蕭嘉穗、許貫忠。前兩位已經加入了梁山,對於許貫忠,他本想擇空到大名府尋訪的,誰知他自己跑上山來了。難道主角的光環真有這麽利害嗎?古浩天都有些不淡定了。
“許先生,怎會到京東來?”古浩天對他剛才所說的,什麽‘京東人物風景俱佳’的理由是不相信的。
可是古浩天不知道的是,許貫忠正是被他這個京東的名人吸引過來的。
且說許貫忠年內離開河北本想去京城應舉,但在路上不斷的聽到京東玉麵孟嚐的傳聞,到了內黃縣之時,又傳來了《送別》之詞,於是內心對這個少年人愈加好奇,想想去京時間還足夠,便向東拐向鄆城而來。
母子倆一路且行且玩,到了鄆城縣時正好遇上古家莊在賑災,便跟隨人流到古家莊,可是傳說中的小官人並不在莊裏,但那一套賑災的流程卻引起了他的極大興趣,而此時有人征詢他是否去梁山莊園,他得知那個小官人正在莊園裏,也就欣然前來。
可是船入水泊,許貫思便被這座莊園奇特的地型驚詫了,他是一個通曉天下地理的人,自然看得出其中的奧妙。然後在金沙灘看到了雄偉的水寨,密密麻麻的民船、戰船,其後上山的關隘、馬道、寬闊的訓練場、整潔的營房,一直到了繁華的後山。
當拐過主峰進入街市的那一刻,他以為自已誤入了晉人所述的桃花源:但見屋宇重重,行人熙熙,老翁怡然自樂,童兒爛漫天真,更令人稱奇的是,往來行人談笑自如,全無頹廢之態,與山外的全然不同。
於是在民政處的安排下,許貫忠母子住進了“己”字村的一處院子,其後十餘天他有了更多更直接的感受,首先莊園裏提供了首批免費口糧,接著向他宣揚了就業的政策。他曾試著問,向他這種手無搏雞之力的書生,該如何就業。誰知那人說,書生在莊園裏最吃香,隻要有真能耐,到民政處報個名,必有大用,那收入也是最好的。好奇之下他又問,若是有幾分武藝呢?那人審視了他一下,說以他年紀若是去護衛隊當隊員卻有點大了,若有真本領去爭爭隊長、連長倒還可以。他本想再問問護衛隊是怎麽回事,那人卻到別處忙去了。
接下來的十餘日,許貫忠細心的觀察了莊園裏的一切。借著到民政處報名的機會,他感受到了中華堂的氣勢;從鄰裏交談中,他了解到這些人生活的富足以及對莊園和那個小官人發處內心的喜愛;最讓他震撼的卻是護衛隊,雖然不知道這是一支什麽樣的隊伍,但數日來在街市上零星遇到的一些,都是成行成列,整齊劃一,行如一人,他窺斑見豹,推知這支護衛隊必不是一般的護院。
於是他對這個莊園和那個小官人更加好奇了。可是山上數日,那個小官人卻似蒸發了一般,竟然一麵也未曾見到,一直到了元宵節的這次偶遇,隻不過許貫忠卻似有感應一般,一眼就認了出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