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花和尚

字數:5300   加入書籤

A+A-


    東京城的繁華,標誌性的地標之一,就有相國寺。

    相國寺曆史悠久,原是戰國四公子之一竊符救趙的魏公子無忌,也就是信陵君的故宅,北齊文宣帝天保六年始創建寺院,稱為建國寺,後毀於戰火。唐長安元年,僧人慧雲購地重建,故仍名建國寺,唐延和元年,唐睿宗李旦為了紀念他由相王即位當皇帝,遂欽錫建國寺更名為“相國寺”,並親筆書寫了“大相國寺”匾額,周朝建都開封後相國寺的繁華達到極盛。

    作為皇家寺院,相國寺不僅香火鼎盛,而且商業十分發達,僅廟會就每月開放五次,時人稱之謂萬姓交易。其中珍禽奇獸、家用百貨、果蔬糕點、文武用具、服裝飾品、禮佛用品,等等,無一不全。

    且說古浩天昨日在禮部報了名之後,便無要事,這日上午幾人便慕名朝相國寺而來。

    相國寺的大門外是一個很大的院子,此時擺滿了密密麻麻的商鋪,無一不在賣各種珍禽異獸,古浩天仿佛進入了一個龐大的寵物市場。而從山門到佛殿的通道上商鋪櫛比鱗次,各種商品琳琅滿目,而遊人買家更是川流不息。古浩天置身其間,猶如回到了前世的鄉鎮大集市。

    幾個人在相國寺裏繞來繞去,不覺到了後院一處清靜的所在,卻見眼前隔著是一道長長的圍牆,而依稀聽得牆那邊傳來一陣陣呐喊叫好的聲音,眾人不覺好奇,正在尋找出路之時。

    時遷突指著一個地方說“小官人那處有道門。”

    大夥看去,果然牆角之處有一個圓型的小拱門,於是幾人便走了過去,隻前眼前是一塊寬闊的菜園子,而邊上的一片空地上,一個肥大的和尚正在使著一把镔鐵禪杖,邊上幾個閑漢在大聲叫好。

    眼前的情景,古浩天突想起一個著名的人物來,可是按《水滸傳》的記錄,他此時應該還沒到東京才對。不過近一些時間來他已經見過太多與原著記載不符的事情,比如許貫忠等,所以對一些人物出現時間的偏差,也是多見不怪了。

    “大師,好利害的身手。”

    看著那和尚把一柄六、七十斤的鐵禪杖,飛舞的木棍一般,古浩天忍不住出聲喝彩。

    “爾等何人?如何到了這處來?”

    那和尚見來了好些生人,也停了下來,回身問道。

    “我等卻是外地的客商,聞得相國寺的名頭,今日過來遊玩,不想誤入此處,有幸瞧得大師的風采。”古浩天行禮回道。

    “爾等也懂得武藝,不如與灑家比試一番如何。”

    和尚見古浩天一行,彬彬有禮一麵正氣,不像是歹人。再說自從來到相國寺後,一個人閑的難受,如今見這幾個英姿勃勃,立時見獵心喜。

    “在下便陪大師過兩招。”

    卞祥見那和尚武藝不凡,早已心癢難受,從場邊拿起一根木棍,就走下場去。

    “端的爽利,卻是合了灑家的性子。”

    和尚大喜,拿起禪杖下到場子便與卞祥鬥在一處。

    且說這兩人都是武藝高強之輩,正是棋逢對手、將

    遇良才,霎時間便鬥的難分難解,激烈時隻見兩團人影在場中飛旋,便是古浩天和許貫忠這等身手不凡,也隻堪堪看的清招式。

    大約一柱香多一些的時間,兩人迅速的交手了百餘個回合,卻也不分勝負。其後,卞祥因兵器不稱手,且年紀尚輕,後勁不長,便稍顯吃力起來。

    “兩位暫且罷手。”

    古浩天適時叫喊了一聲,卞祥聞聲虛晃一招跳出戰圈,拱手說道

    “大師利害,在下不是對手。”

    “痛快,痛快,小子本領端得不凡,灑家若非占了兵器的便宜,恐也奈何不了你了,隻是在這破園子裏,這幾個月快閑出鳥來,難得尋一個好手,豈能不盡興,再來,再來。”

    那和尚卻意猶未盡,站在場子裏繼續邀戰。

    “大師既未盡興,便由在下陪你再走幾招。”

    古浩天見那和尚再三相邀,不由技癢,同時也存了給那和尚留些好印象的心思,拿起那條木棍,便走下場去。古浩天學得本是槍法,以棍代槍使的也是得心應手,而那和尚剛剛鬥了百餘合,難免氣力不繼,如此兩人又打鬥了七、八十合竟也不分勝負。

    看看時機差不多,古浩天便跳出戰圈,見禮道“大師武藝高強,在下不是對手。”

    且說那和尚連續打鬥了兩百餘合,此時已是氣喘籲籲,但心裏也是暗驚不已,本已為自己的本領難尋對手,想不到今日竟然連續遇到兩個強硬的對手。先前那個十七、八歲的小夥持木棍與自己鬥了百多合,尚可接受,不料後來這個隻有十二、三的小子竟然也拿一根木棍與自己打鬥了七、八十合,而且自己卻奈何不了他,實在讓他震驚不已。

    “兩位好漢子,高姓大名,灑家在這相國寺也有幾個月了,怎從沒聽說。”

    “我等卻是京東剛到京城的,大師自然不曾聽過,在下叫做古浩天,這位是我兄弟卞祥。”

    “京東——古浩天——”

    那和尚聽了,嘴裏卻念念有詞,似乎想起什麽似的,站在那裏一時竟忘了回話。

    你說他愣愣的站在那裏為著什麽,原來是想起了離開五台山文殊院裏,智真長老交待的一番話。

    “星降京東,重振漢家,汝相助於他,可逆天改命,成就功德。”

    “智真那老和尚莫非說的便是這人,俺被他騙到這鳥不拉屎的菜園子裏,憋屈了幾個月,想不到竟真來了個京東的人物。”

    那和尚自言自語的叨念著,不覺又看了古浩天一眼,卻見他劍眉星眸、龍潛鳳采,端得是一表人才,又想到他剛才一身好武藝,愈覺得便是老和尚所說之人。

    “灑家魯智深,五台山來的和尚,今日有緣結識幾位施主,心裏痛快,幾位莫嫌此處簡陋,且一起醉上一場。”

    說著,這個魯智深從懷裏掏出幾個銀角兒,扔給邊上的兩個閑漢,吩咐道

    “張三、李四,你倆且去買些酒菜來。”

    且說古浩三終於從這個和尚的嘴裏,聽到了他想聽的那個名字,心裏興奮不已,想不

    到在相國寺誤打誤撞,竟遇到這樣一尊大神。自己來到水滸世界數年,雖然籠絡高手不少,但原梁山上的強者卻一個也沒有,眼前的花和尚正是第一個。

    水滸一百單八將,魯智深的評價在後人眼裏卻是排在前幾位的。

    金聖歎評魯智深為一百單八將中上上人物,又道“寫魯達為人處,一片熱血直噴出來,令人讀之深愧虛生世上,不曾為人出力。”

    明代中後期的思想家李卓吾,就是從魯智深故事讀出狂禪精神的文化名流的代表。在容與堂本《水滸傳》的批語裏,他對花和尚的讚揚可說無以複加,稱魯智深為“仁人、智人、勇人、聖人、神人、菩薩、羅漢、佛。”

    又如台灣學者樂衡軍先生在《梁山泊的締造與幻滅》一文裏說到了魯智深,有一段話,飽含著感情,說道“魯智深原來是一百零八人裏唯一真正帶給人們光明和溫暖的人物。從他一出場不幸打殺鄭屠,直到大鬧野豬林,他一路散發著奮身忘我的熱情。……”

    而在古浩天的心目中,相較於委曲求全的林衝,魯莽衝動的武鬆,他的確更愛這個隨性率真的花和尚。

    當下見其掏出幾個可憐的銀角兒去打酒菜,便開言說道

    “大師不必破費,我聽說此去不遠便是禦街,我等正好沒有見識過,不如一同前往,尋個酒家吃上一頓,一則見識一下京城的氣派,二則也給在下一個作東的機會。”

    “既是郎君作東,灑家卻不客氣了,這些日來整日在此吃些濁酒爛菜,這嘴巴也沒個鳥味,正好去換換口味。”

    這魯智深果真是個真性情的人,也不客氣,吩咐那張三、李四拿著銀角兒自去尋樂,自己便要帶著古浩天一行往禦街過去。

    古浩天卻是心思細膩,他吩咐卞祥拿五兩銀子給張三等人,市井之人對他以後在京城鋪設情報網絡是有大用的,他必須極力籠絡好。

    五兩銀子,說多不多說少也是不少,在十幾文錢就能買上一道好菜的時下,對這些閑漢卻是一筆巨款,古浩天這一動作,果然贏得了這些閑漢們大大的好感,便是魯智深的心裏也有了一些觸動。

    相國寺西出不遠便是禦街,從巷口出去時,古浩天便被眼前的這條街道震撼了。隻見其橫向寬度足足有兩百來米,他記得後世都城的長安街最寬處也不過一百來米,眼前的那裏是街道,分明就是一座廣場。

    正在古浩天怔怔出神之際,耳邊突聽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遠遠而來。他轉頭看去,隻見十餘個貂帽錦服的漢子,騎著高頭大馬急馳而來。

    “巧兒——”

    便在此時,他的耳邊突然傳來一個驚慌的叫聲。古浩天尋音看去,隻見一個五、六歲的女童愣愣的站在禦街當中,而那馬隊洶洶而來,似乎沒有回避之意,眼看那女童就要為馬蹄所傷。

    古浩天未及多想,立即騰身而出,朝那女童越過去,隻一瞬間,他便抱起那個女童,隨即側身一個打滾,堪堪避過急馳而過的馬蹄。

    誰知這時上頭傳來一陣囂張的長笑,緊跟著一條長長的馬鞭落了下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