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曹娥江女屍

字數:3134   加入書籤

A+A-


    “你的書,”曹正發問道:“怎麽被盜了?”

    “回知縣老爺的話,”孫世貴道:“《白蛇傳》付梓刊印後,書市上忽然多出盜版,照式刊行,或增減一二,或稍變其形,即以他人之功冒為己有,食我之利而抹煞我名,此等小人,實在是有如中山狼一般,我吳鉤書坊定與他不共戴天!”

    “你的書,叫《白蛇傳》?”曹正問道:“這是本什麽書?”

    “這是一部曠世奇情傳奇,”孫世貴說這個的時候的確是發自內心的誇讚:“前無古人,可使《鶯鶯》減色,《水滸》汗顏。”

    “哈哈哈,”曹正大笑道:“你這書坊主人,盡多不實之詞。如果真有這樣的奇書出來了,天下豈不風靡一時?”

    “所以我吳鉤書坊,刊印此書不過數十本,”孫世貴道:“已經被萬人哄搶,不過兩天,盜版橫行啊。”

    曹正心道,你這書若是出名,本縣早就該風聞了。

    “算了,”他一揮手道:“你這書當初怎麽不來縣衙報備?”

    按照規定是,除了國子監刻印的一般經書而外,如有“新刊行文字”,必先將副本呈送官府看樣,一方麵是防“異端邪說”,另一方麵也是怕有人以刻新書為名,幹那盜版的勾當。這是政府對出版業的保護,書商報備官府後,就可以提請官府事前張貼榜文,說明某書由某處某人所出,他人不得“專一翻版”。這樣的榜文,既是事前預告出書信息,也是給盜版者一個警告。

    但是,書商每年出版不知道多少本書,有多少是專門去政府報備過的?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因為一來,報備比較麻煩,容易惹上不必要的官司,比如某某和你是死對頭,你的書報上去,他那裏使了手段給你安一個“異端邪說”之名,你別說是出版了,就是連命都保不住了。二來這樣的流程,其實是官吏榨取銀子的途徑,你得給他們上下打點,掏出令他們滿意的數目之後,他們才會給你張貼一紙文書。

    第三就是誰也脫不出去的窠臼了。每個書商,對盜版都是深惡痛絕,他們最恨自己的書被別人盜走,但是同時卻也不遺餘力地盜版別人的書,你去官府告人盜版,你自己身上洗得幹淨嗎?

    這就是行業規則了,官府也懶得理會這樣的事情,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初有一個有名的案子,司天監每年印有曆本公開發賣。很快市場上有私人印的曆本出售。各本的月大月小不一樣,與政府發賣的標準本有別,而賣的人都說自己的曆本是正確的。當地人把他們送到官府究罪。官府一聽就說:“你們不是爭月的大小嗎?差個一天半天有什麽關係?”於是把當事人趕出了公堂。

    “小人是一時混忘了,”孫世貴堂而皇之道:“還請大老爺恕罪。”

    “罷了,”曹正道:“既然如此,本縣就為你主持公道。貼出文書去,說吳鉤書坊《白蛇》一書,不得盜刻,違者吃罪。”

    “大老爺,”孫世貴一聽,卻道:“草民想請大老爺緝捕盜賊,追板劈毀。”

    遇到盜版最嚴厲的懲罰,就是“追人毀板”,衙門發出海捕文書去抓盜版者,把他們印刷的板子砍斷,再把這些盜版之人當做盜賊,關押一陣,並判處一定金額的罰金。

    這一條幾乎很少用,因為書商之間,隻有一時之氣,沒有這樣的深仇大恨,非要把你弄牢裏去,如果你真把同行弄進去了,你早晚也有被他們弄進去的一天。

    所以曹正一聽,露出驚訝之色:“孫世貴,你的新書,到底有何異處?”

    “草民的書,不光風靡會稽,”孫世貴到這時候隻能往死裏吹:“不多時定然要風靡天下,如果傳到達官顯貴之家,鍾鳴鼎食之府的是盜版,豈不是毀了這一本曠世名作?”

    曹正越發奇怪了,“你的書,我著實未曾聽聞,你且拿來讓我看一看。”

    孫世貴根本還沒有刊印呢,當然要說:“大老爺明鑒,等草民把這書重新付梓刊印,定然送到老爺案前。”

    曹正點了點頭,抽出簽押:“那就快去吧。”

    孫世貴擦了一頭汗出了縣衙大門,整個這一出就是子虛烏有,是陳惇想出來的主意,說不要急著刻印《白蛇傳》,先跑到衙門說有人盜版,衙門發出海捕文書去抓盜版者,把其他書商狠狠嚇一頓,趁機再上市,又保護了版權,還打響了名聲。

    真不知道這個少年的腦子是什麽做成的,能寫出這樣的佳作,也能想出如此陰損的法子。

    聽陳惇說,這個辦法隻能防止一時的盜版,當《白蛇傳》風靡的時候,就是冒著殺頭的危險,那些書商也會翻刻的,吳鉤書坊必須還要有後招。

    而此時的公堂上,曹知縣卻得到了一個消息。

    “你說什麽?”曹正道:“曹娥江發現了一具女屍?”

    曹娥江飄上來一具女屍,容貌尚且不算腐爛,可以辨認,這算是一樁不小的案子,曹知縣立刻張出告示,命衙役急速趕去,確認女屍身份。

    陳惇回到家裏,卻沒有看到尚薇的身影,他出去在街市上找了一圈,左鄰右舍都說沒看見,隔壁的嬸子提醒道:“剛才聽人說,曹娥江撈出一具屍首,人都去看熱鬧了,你家丫頭莫不是也去了江邊?”

    陳惇聽到之後也去了曹娥江,果然江岸邊上圍了許多人,有看熱鬧的百姓,還有正在搭草棚的官差。

    “讓讓,都讓讓——”陳惇喊了幾聲薇兒,也沒有聽到回聲,他覺得薇兒的小身板,約莫是叫人擠到了裏麵去。

    “擠什麽,”旁人不樂意了:“有這麽看熱鬧的嗎?”

    “難道是來認屍的?”有人道。

    一聽到認屍兩個字,人群頓時分開一條道路,讓陳惇進去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