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噱頭

字數:4065   加入書籤

A+A-




    這一個消息無疑於晴天霹靂。

    原本還在慶祝的師兄弟臉色變得特別難看,就連燒烤的美味都沒辦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師兄弟幾人都是把自己的事業奉獻給武館的人,對他們來說,武館不僅僅是他們工作的地方,更是他們需要維持、相互扶助的家。

    沒有什麽比自己武館的學徒招呼都不打一聲就直接跳槽更讓人紮心了,這讓他們覺得自己就是這麽無用。

    武館出現經濟危機的那會是,現在僅剩的兩個學徒走人也是。

    有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師弟更是當場捂臉哭了出來,場麵特別心酸。

    譚睿瑤心裏很不是滋味,尤其是身邊原本很開心的館主似乎一下子老了十來歲的蒼老臉龐,更是讓她心裏難過。

    她是真的把館主、把一眾師兄弟當成了自己的親人,而且這麽多年來,館主對她也是照顧良多。

    “大家振作起來,現在難過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或許學徒走了也不是什麽壞事。”

    譚睿瑤突然道。

    劉師兄紅著眼睛:“瑤啊,你咋說這話,難道你不知道學徒的學費才是我們武館的主要經濟來源麽?”

    “是這個理沒錯。”

    譚睿瑤肯定得點了點頭。

    “但大家也別忘了,在那幾個學徒離開的時間正是我去參加武術大賽的時間,而那些學徒選擇這個時間離開,絕對是他們的損失。”

    “而對於我們武館來說,現在也並沒有陷入絕境,劉師兄你可別忘了,我可是剛給武館贏來了數目不小的獎勵金啊。”

    “可是,沒有學徒,武館也維持不了啊。”

    沒有學徒的武館還是武館麽?

    那麽武館一開始成立的意義在哪裏?

    劉師兄像是陷入了死胡同,腦海裏隱隱有什麽念頭閃過,但仔細回想的時候卻愣是什麽都沒想起來。

    這樣的感覺很讓人抓狂。

    劉師兄迫切需要可以捅破那層紙的導火索。

    譚睿瑤眉眼收斂了笑意,眼裏卻是含了一抹深意。

    “師兄,沒有學徒可以再招。”

    “我們武館現在是缺學徒的問題麽?”

    周圍一遭人反問:“難道不是?”

    他們武館之前雖然隻剩下兩個學徒,但對於他們這群教練來說,哪怕學徒隻剩下一個,他們也會盡心盡力教。

    而現在卻是一個學徒都沒有了。

    譚睿瑤豎起食指,連連搖頭:“當然不是,我們武館缺的是名,是讓大眾知道的名聲,隻要有了好名望,還怕學徒不會聞名過來麽?到時候我們再展現相應的實力,相信那些家長會樂意把孩子送到我們武館教學。”

    劉師兄用力一拍大腿:“說得可不就是這個理?瑤啊,還是你聰明,不愧是名牌大學出來的人,可比我們這些大老粗可想得細多了。”

    譚睿瑤謙虛:“哪裏,這些本來隻是淺顯的道理罷了,師兄沒想到隻是沒想到這層罷了。”

    先前奔潰大哭的師弟連連問:“到底是怎樣的法子?”

    居然能夠讓他們武館死而複生?

    劉師兄眼裏全是激動,眼底充滿鬥誌的光芒令人側目,他一大瓜子拍在那個師弟的腦門上:“平時讓你多讀書,你不聽,一天天隻知道練武,現在腦子都不太靈光了。”

    那師弟讓打了也不生氣,傻傻得揉了揉自己的腦袋,露出一嘴的大白牙:“師兄,你就別賣關子了,我們都想知道哩。”

    武館的人或者都可以說是傻,其實他們隻是把全部的經曆都放在了練武上,心思方麵都比較單純,沒有其他人的那麽多彎彎道道,這樣的人可以稱之為武癡。

    為武癡狂。

    自然沒能一下子想到譚睿瑤說的那個點子。

    “瑤瑤的意思嘛,就是把她武術大賽得了第一名的消息散播出去,充當我們武館吸引學徒的一個噱頭。”

    “那不是忽悠人麽?”

    有性子耿直的師弟瞪著眼睛道。

    他們行內人自然知道政府舉辦的這第一屆武術大賽,雖然打著武術文化交流的名號,但說到底隻是一場試水,其中參賽的選手水平不一,自然大賽的冠軍沒有多少含金量。

    也許運氣好,就可以走到決賽局。

    一眾師兄弟相互看了眼,氣氛有種難言的尷尬。

    劉師兄大腦刮子一個個拍在眾師弟的頭上:“多說了讓你們讀書,你們一個個都不聽,營銷手段懂不懂?”

    “誰讓你們去跟學徒說我們這個冠軍具體是怎麽得來的?我們要重視結果懂不懂?結果就是我們武館的瑤瑤,她拿了這個第一名,瑤瑤的實力有目共睹,她這個拿第一難道不是實至名歸?”

    “你要是質疑第一名的真實性,不如你也去捧一個啊。”

    劉師兄的話題不知怎麽的就轉到譚睿瑤身上,直麵劉師兄唾沫的師弟表情有點訕訕然,而在一旁聽著劉師兄言論的譚睿瑤嘴角卻是一陣苦澀,臉上也多了幾許尷尬。

    這個第一屆武術大賽的冠軍確實拿得比較容易。

    那不是譚睿瑤強到無敵手,而是因為參賽的選手水平有點水。

    像那種真正有水平的武術大師,不管是哪個流派的,心裏都會存在傲氣和清高,他們或許會為五鬥米而折腰,但絕對不會在第一屆大賽的時候就登場丟自己的臉。

    所有的人都還在張望,等待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或許等一開始的人嚐到了甜頭之後,後麵大賽的舉行會順暢許多,也會越來越多的武術高手放在自己的傲慢和偏見,參與到大賽之中。

    到時候,高手雲集,再想輕鬆地獲得大賽的第一名,就不是什麽容易的事了。

    譚睿瑤心裏想得通徹。

    “家長們送孩子來武館,首先要看的是武館的軟實力,而瑤瑤獲得了大賽的冠軍,這正是極好的噱頭,到時候一宣傳,我們武館的名聲就有了,這點正是我們是相較於其他武館獨有的優勢。”

    “要是放棄了這個機會,以後再想撿起這個噱頭就沒有價值了。”

    所以,好鋼還是要用在刀刃上。

    劉師兄說得激動,眉飛色舞的,特別有感染力,其他的師兄弟都像是開竅了一樣,點點頭:“說得很有道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