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字數:2908   加入書籤

A+A-




    清晨,大雨早已經停歇,太陽還沒有出來,濕漉漉的晨風帶來了青草和泥土的清香。

    小秋穿著T恤和牛仔褲打開窗戶,迎麵一陣冷風讓她激靈靈打了個寒顫,連忙抱著胳膊縮著脖子折回來,打開行李箱取出那件薄羊絨開衫穿上,這才覺得身體舒服了一些。

    七月中的天氣,京城幾乎每天都是燒烤模式,三十五度以上的高溫天也不少見,可一場大雨之後的草原,氣溫卻突然降到了十三四度,小秋穿著羊絨開衫去食堂打飯,竟冷的她差點兒半路折回來。

    好不容易抱著飯跑回來,她連忙將那條厚實的羊毛大披肩也裹在身上,然後喝了半碗熱湯,才好不容易讓身體重新溫暖起來。

    鄭秋實斜眼看著裹得像粽子的小徒弟,笑著搖搖頭,繼續喝碗裏的羊肉湯。

    這種濕冷的天氣,沒有什麽比喝一大碗熱乎濃香的肉湯更令人愉快的了。一口一口喝下去,身體也一點點溫暖起來,溫暖了腸胃身體的同時,也讓人因為雨天濕冷鬱卒壓抑的心情,也一點點滿足愉快起來。

    吃過飯,車子再次來到小院門前,鄭秋實帶著小秋又去了療養院。

    鄭秋實提出的治療方案已經被批準,他今天過來一要開方抓藥,二要配合湯藥進行針灸治療。

    鄭秋實開好方子,交給王憲永去處理——這個方子在使用前,還要經過備案和核準的手續。

    這空檔,鄭秋實就帶著小秋一起到了屏風後邊,鄭秋實施針,小秋就是助手,鄭秋實下針前,會一一報出需要施針的穴位,小秋則負責選定穴位,並進行局部皮膚消毒。鄭秋實下針之後,小秋則進一步負責震針和維護。

    對於鄭秋實讓這麽年輕的一個小姑娘加入到治療工作之中,最初申請報上去的時候,王憲永和藺醫生都心存懷疑,報上去之後,負責這邊的工作人員、醫療專家組也沒人敢拍板,最後,還是報到高層領導那邊,領導考慮過之後給了一句話:“我信得過鄭秋實老先生的醫術,也信得過鄭秋實老先生的判斷力。”

    有了這句話,這才給鄭秋實師徒的治療開了綠燈。

    當然,王憲永和藺醫生仍舊不敢大意,自始至終,他們都守在屏風外邊,一旦有什麽意外,他們好第一時間出手救援(阻止)。

    不過,他們這次守候注定了是無用功,鄭秋實帶著小秋臨床實習操作了幾年,小秋的技術早就很熟練了。而且,小秋做事專注的優點,也讓她學習特別快,工作起來也特別投入和專注,病人的脈象千差萬別,她卻能夠辨別出其中極細微的不同。施治下針,她更是全神貫注在一枚枚銀針上,那細如牛毛的小小銀針,每一個細微的顫動,都不會遺漏,然後根據這細微的變化,來判斷在最好的時機,介入治療,或調整銀針的深度、或增強銀針的顫動、或用艾灸……種種措施手段,無不是為了取得最適宜治療效果。

    對,治病用藥不同於其他,多不得少不得,隻求‘適宜’。不至於治療力度太重,反傷了病人身體的根本;又不會治療力度不足,達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延誤了病情。

    鄭秋實看著小秋專注地操作著一套針,眼尾掃過那邊已經少了許多懷疑的兩個人,嘴角閃過一抹得意之色。再轉回目光落在小秋身上,他又禁不住暗暗歎息:這孩子做事認真專注是極難得的,別說與她同齡的孩子,就是五六十歲,經曆了幾十年風雨的老人,也能少能夠做到這般寧靜。

    隻是,這般容易用心專注某一件事,萬一將來感情上也如此,隻怕容易受傷……他可不想自家小徒弟‘慧極必傷’,或者‘為情所傷’。

    看來,以後,關注孩子學業的同時,還要多注意注意她的生活和感情了。

    中藥和針灸雙管齊下,這位老人的病情很快就有了起色。

    小秋初見到這位老人時,脈象弱氣血虛,神誌也處於半昏迷狀態,診脈施針一直都沒有醒過來。

    一套針紮完,提了針,這位老人竟悠悠醒轉過來,王憲永和藺醫生都激動不已,急急地趕到老人床前問詢。鄭秋實退後一步,小秋則直接用目光詢問師父,得到鄭秋實點頭允諾後,俏沒聲兒地退出屏風。

    外邊的桌上,辦事人員已經按著鄭秋實的方子取了藥回來。方藥沒有混合,而是按照鄭秋實的要求,一味藥一味藥地單獨包裝了。

    小秋將一味味藥的包裝逐一打開,鑒定藥材品種質量的同時,也判斷一下炮製合不合要求。

    數十年間,西醫興盛成為主流,流傳幾千年的中醫中藥反而被逼的一退再退。原本中醫中藥師徒傳承的傳承體係破壞殆盡,雖然有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學校,浩瀚淵博,卻又良莠雜陳的傳統醫學,又怎麽是短短幾年時間能夠吃透深入的呢?學校裏所教的就是那幾本教材,可臨床上病症萬千,而病機病因乃至病情的發作發展,更是千變萬化,學醫不精,甚至僅僅隻了解了個皮毛,又怎麽可能真的能看病,更不用說救命啦!

    辨證施治,辯證用藥,乃至施針用灸,種種手段,都沒有具體的明確的可以量化的標準,太多東西需要醫者用心體會用心把握,失之毫厘謬以千裏……醫學傳承破壞,就好像大樹挖了根,即便仍舊豎立,卻隻能一點點枯死。

    扯得有點兒遠了,再說小秋之所以如此費時費力地逐一檢驗藥材,也是為勢所迫。

    中醫中藥傳承破壞,在中醫是名醫越來越少,國手更是一日一日凋零,中醫後繼無人。體現在中藥上,就是中醫不知藥不識藥,隻知道照著書開方子。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