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帶動大家夥致富

字數:3514   加入書籤

A+A-


    郭福不肯帶郭寶珍去廣州找王廣財,而許氏的病又越來越嚴重,苗豔翠也脫不開身,去廣州找人的事便耽擱了下來。

    許氏在醫院裏住了半個月,最後帶著未見到兒子的遺憾離開了人世。

    許氏離開之後,苗豔翠一度痛苦消沉。等到她從喪母的悲傷中漸漸解脫出來,卻發現女兒郭寶珍的肚子已經瞞不住了。

    不知道何時,郭寶珍未婚先孕的事兒已經不脛而走,現在村裏人都在議論這件事。

    郭寶珍受不了那些人嚼舌頭的女人,便當街跟她們對罵,告訴她們自己肚子裏的孩子就是王廣財的,並且還聲稱,她早在廣州的時候就已經跟王廣財結婚了,讓她們不要再瞎猜測。

    她這樣做效果果然不錯,那些嚼舌頭的女人都安靜下去。

    既然女兒都在外麵承認她跟王廣財是一家了,大家夥也都信以為真,苗豔翠也就不急著讓女兒去廣州找王廣財回來了。因為她想著王廣財畢竟是跟苗豔樹在一起,他們遲早還是要回來的。

    另外就是她聽女兒說廣州很大很大,一條街都比他們鎮子大。女兒在廣州待過,對那裏熟悉一些,但她現在肚子這麽大,到哪裏都不方便,這趟出去要是有個閃失可怎麽辦?

    於是苗豔翠想著還是等女兒把孩子生下來吧,那時候如果王廣財還沒回來,再想辦法。

    然而過了幾天,外麵的人又開始議論了。

    他們說王廣財這個逛鬼又犯了鬼逛的毛病,現在正在外麵遊世界呢。不過這次,他們的話語中都是對郭寶珍的同情,他們說郭寶珍在走王廣財前一個老婆的老路。

    還說郭寶珍比王廣財前一個老婆更傻,因為王廣財前一個老婆並沒有給王廣財生兒育女,所以離開他是也是輕手利腳的,而郭寶珍現在肚子裏有了拖油瓶,以後的日子啊,等著難過吧。

    苗豔翠聽了這話是又氣又恨,氣的是村裏那些長舌婦嘴上沒把門的,亂嚼舌頭,恨得是自己閨女不爭氣,咋就看上王廣財這麽個不省心的主呢?

    這要王廣財能回來還好,要是他回不來,閨女以後可咋辦呐。

    一年後,杜昕月的新農場正式投入使用。

    農場開業這天,省裏、市裏、鎮裏的領導來了一大幫,光小轎車就排了好長的一排。村裏的大人、孩子都出來了,大人們站在家門口張望,小孩子跟在汽車後頭瘋跑瘋叫。

    鎮上的一個幹事找到宋金武,很生氣的樣子。

    “老宋,你是怎麽搞的?怎麽能讓那些孩子追著汽車跑呢?多危險啊?另外讓上麵的領導看到多失體統?”

    “啊,我這就讓人去把他們攆開。”

    宋金武連忙招呼旁邊的兩個給他幫忙的村民,讓他們去把孩子們都攆回家。

    村子裏很少有小轎車出現,所以孩子們見到小轎車都會感到好奇。尤其是一下子又來了這麽多的汽車。

    領導們來之前宋金武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他把該想的想了好幾遍,甚至還在家裏和老婆於淑芳模仿了跟領導見麵打招呼時的場景,但是他千算萬算,還是漏算了這一點。

    當前各地都搞招商引資,本地要是出了個企業家,領導們肯定都會像寶貝一樣對待的。

    杜昕月就是他們當地的寶貝。

    她已經連續幾年獲得省、市各級“優秀農民企業家”稱號了。優秀農民企業家的企業,自然少不了地方政府的扶持和幫助。這些年無論是在資金方麵還是在各項優惠政策方麵,杜昕月都得到了政府部門切實的幫助。

    當然,杜昕月是個勤勞守法的良心企業家,她從不謊報賬目,總是能按時納稅。

    不僅如此,她還通過自己的行動,帶動附近村屯的村民共同致富。

    本村大多數村民都加入了加盟養殖戶就不用說了,外村除了零散的加盟養殖戶外,還有像棒子村在杜昕月的建議和指導下開養魚場的唐大鍾。

    南廟村的生產隊長常順,現在正帶著幾戶村民為康莊糧食加工廠種植生產飼料所需的穀物和豆類。當然,常順是與加工廠簽訂收購合同的,價錢和數量什麽的都在合同上事先商定好了。

    任誠實說,這樣做可以消除農民們的後顧之憂。農民們普遍會擔心自己種的東西沒有人買,或者是賣不上價。現在合同上寫明白了,他們心裏也就踏實了。

    現在,經常會有附近村屯的農民來跟杜昕月請教,讓她幫忙指點自己辦副業。現在土地都承包到戶了,家裏的活兒都是固定的,幹完了自家地裏的活兒就沒活可幹了。

    尤其是到了冬天,大家夥地裏的活兒忙完了,除了三天兩頭去山上砍點兒柴回來蓄著外,剩下的時間就是在家裏貓冬了。

    有些農民沒有事做,便把精力投入到一些不該做的事情上。比如說賭博。

    賭博這項活動自古就有,而且不分性別等級,也不分年齡和地域。

    隻不過有錢的人一擲千金,沒錢的人小打小鬧。

    在農民中,小打小鬧賭博的居多,但也有一些鬧騰大的。到最後連來年春天種地買種子化肥的錢都搭上的,也不在少數。

    政府對賭博這種行為的打擊力度也很大厲,有幾個外村的農民,就因為聚眾賭博被抓進了鎮上的派出所。

    當然,這種情況隻能出現在外村,在康莊是沒有的。因為康莊的農民即便是農閑時節,也不會窩在家裏沒事做。他們除了在家裏飼養畜類,便是跑到杜昕月的廠子裏去打工。

    針對農民工勞動分農忙和農閑兩季的特點,杜昕月跟邢建國和任誠實商量,在農場和加工廠采取了農閑時節正常上下工,農忙時節輪流上工的辦法。這樣,農民們不用擔心一年幹不到頭,或者是進廠子打工會耽誤農活了。

    農場和加工廠也陸續有外村的勞動力加入,也有一些不想打工,想自己搞副業掙活錢兒的,就找杜昕月來取經了。

    杜昕月對他們的請教從不吝嗇相告。比如說有個外村農民來問她,他的一個外地朋友在養鵪鶉,他也想養,不知道可不可行。杜昕月便鼓勵他,說當然可以養。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