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逛書房
字數:4061 加入書籤
有時,我撫今追昔,要搜尋一些記憶,以便敷衍一段故事。我在其中卻幾乎認不出自己,而我的生活卻充滿故事。我感覺自己生活在一種不斷更新的瞬間。
扉兒吃完飯也沒有和吳姨多說幾句,便直接上樓,洗漱好之後,扉兒看了一眼時間,已經快八點了。
本想給哥哥打個電話,嘮幾句家常,卻沒有發現自己手機的蹤跡,把整個房間都翻了個遍,還是沒找到也就放棄了這個念頭心想,也不知道自己,把東西放哪裏去了。
說不定是和譚煌吵著吵著,手機被自己丟到一邊,掉到哪個縫隙裏麵去了。也說不定譚煌現在正給自己打電話,算了,還不想接他電話呢。
最近也沒心情下樓,讓吳姨幫忙找自己的手機,幹脆就直接躺在床上,呆呆的看著天花板,可能因為夏季來臨的原因,房間裏已經有些燥熱了。
扉兒輕輕地打開窗,讓風進來一點,當然也讓月色和黑暗更透進來一點,起碼讓這房裏的元素更多一點,自己也不至於那麽孤單。
無數閃爍的光線凝聚在我的心頭,我以種種細微的“感觸”來紡織那奇妙的感覺。
現在房裏又隻剩下扉兒一個人,沒有譚煌的壓迫感,扉兒又不經想起了,當初在小湖邊自己,眼前的那個模糊不清的男人。
這是自己不願意向譚煌提起的事情,也不知道當初自己為什麽會做出那樣的事情。
細細想來,人生路上的任何一個抉擇都像一場賭局,選擇了就很難再有回頭的餘地。
以至於任何選擇都令人生畏,因此身處其中的人不免陷入當局者迷的困境,往往因為顧忌太多,舉棋不定。
但時光如水,歲月無聲,因為猶豫、顧慮,我們反而容易錯過最佳時機。想見的人走散了,想完成的心願變成永遠的遺憾……
扉兒看著外麵的天幕並非湛藍,而是灰暗,就像扉兒現在的心一般,看不出任何清晰的東西。剛剛譚煌的反常的確讓扉兒不解,不知道如何去解釋。
是譚煌工作上遇到什麽煩心事了嗎今天好像鄒皓辰也是碰到了難題,他們一直有工作上的往來,不會和鄒皓辰有關吧。
想到這裏,扉兒更是有些堅信,不過現在扉兒手上並沒有手機,自己也沒辦法一時間內找到,扉兒也想不出什麽辦法聯係到鄒皓辰。
不過扉兒的確想知道譚煌身上發生了什麽,再加上今天鄒皓辰也沒把事情說的太清楚,扉兒將兩件事聯係在一起,更是覺得不對勁。
扉兒看了看桌上的文件,忽然心生一計。走出了自己的房間,躡手躡腳地走進了譚煌的書房。
剛打開房門扉兒就被房間裏一股壓抑的氣氛所攫住,說來也奇怪剛剛自己送花茶進來時,並沒有感受到,反而現在譚煌不在,卻讓這種沉寂更加瘋狂。
扉兒打開了房間裏的燈,慢慢走到書桌前,打開了台燈,一盞微黃的燈照亮了整個桌麵,說實話微黃的燈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
扉兒也是十分慶幸,譚煌可能會因為這微黃的燈在黑夜裏多一些溫暖。雖然現在快夏天了看不出來,到了冬天不知道譚煌會怎麽樣在這書桌前,展現自己的雄心壯誌。
扉兒裝作譚煌的模樣,坐在了椅子上,拿起了桌子上的文件,一大疊一大疊的,密密麻麻的文字看的扉兒頭疼,也不知道譚煌是怎麽看的。
扉兒粗略地看了看桌上的文件,大致了解了譚煌今天處理的事務。不過,並沒有發現任何和鄒皓辰有關的東西。
扉兒心想,會不會在電腦裏麵呢不過,這麽重要的東西怎麽可能沒有密碼呢像譚煌都不會輕易放在自己家裏的文件,自己又怎麽可能找到呢
仿佛一切都功虧一簣,在譚煌回來之前,自己難道隻能被禁錮在這房子裏麵嗎或許是白天睡的太多了,又或者說是譚煌遲遲沒有回來,扉兒心緒不寧,也沒有辦法入睡。
房裏也有很多書,扉兒就像又發現新天地一般,從書架上的書,看來並不是當代,更多的是民國時期的著作。當然扉兒一眼看見的就是,自己最喜歡的沈從文。
20世紀的華語文壇,光芒被民國占了大半。
無論後來的作家多麽努力,在民國的經典麵前,光芒也微弱了些許。
那時候的作品,就如美酒,隻要嚐過一次,就足夠在甘醇氣息中,著迷不已,終生難忘。
既有被賈平凹稱為“文狐”的汪曾祺,看他寫花,寫雨,寫蟲魚鳥獸,將灰暗和嘈雜變成一碗人間煙火,將人心暖熱。
又有文美、畫美、愛情更美的沈從文,帶你走進湘西水鄉,人間至美的情書,體味浪漫意境和唯美情調。
還有美學巨匠朱光潛、散文宗師梁實秋,哪怕隻是隻言片語,也足以令人潤澤心靈,涵養智慧。
在這些撐起文學一片天的大師筆下,再平淡的生活,也變得意趣豐盈;再浮躁的內心,也將重新變得寧靜。
從書架上拿起一本書,看得出來,譚煌絕不是用來擺設的,輕輕翻看了幾頁,扉兒看見幾乎每一頁都有譚煌的筆記。扉兒由衷地欣賞那個躺在自己身旁,飽讀詩書卻被自己叫做文盲的男人。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穿梭在車水馬龍的繁華街頭,被生活中各種壓力磨平了棱角,沉默地低著頭被手機屏幕所困,卻忽略了路邊盛開的鮮花、清晨溫暖的陽光和生活中細微的感動。
尼采說,“讀書就是沿著作者的腳印去看沿途的風景。”我們生活中忽略的都可以在文學中找到。
有人說,文學是人類精神的避難所,事實上我們隻是靠攝取它的能量獲得心安和自我更新。
經典的意義,不是守舊,而是不斷煥發新生。即使歲月流逝,經典的價值永存。在經典中找到浪漫的資源,讓它滋養我們此後一生。
但是,我們的生活實在是太忙碌,時間太過珍貴經不起浪費。
拿起那本書,扉兒就坐在了譚煌書房的沙發上,依靠著沙發就這樣看起來,就著微黃的燈光,就著窗外的月光,還有院子裏那些巡邏的黑衣人。
時間就這樣過去,直到扉兒抬頭看了看房間裏的鍾,已經接近十點,直到外麵的磅礴大雨,打斷了扉兒的。
雨來則氣勢滂沱,去則晴空萬裏,毫無半點陰霾……我們從暴風雨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威力,也從烏雲遁去的天地間,望見了新的光輝。
其實,在每片烏雲裏,都沉浮著不同的故事,也翻滾著各自的驚險。
人生旅程,有時就是這樣,在大把的時間中仿徨,在幾個瞬間裏成長,生命裏搖搖晃晃的苦難太多,但總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解藥。
經曆暴風雨有什麽意義?
村上春樹說:“當暴風雨過去,你不會記得自己是如何度過,你甚至不確定暴風雨是否真正結束,但你不再是當初走進暴風雨裏的那個人。”
每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都會喚醒並醫治人心。某個階段的困境,就像溶解在“暴風雨”中的鹽巴。往前看,會鹹苦無助;往後看,竟這麽挺過來了……
扉兒關好譚煌書房裏的窗戶,拿上了那本書,走出了譚煌的書房,走進了自己的房間。(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