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一個人的孤獨
字數:3797 加入書籤
鄒皓辰心中何嚐不是同等的沮喪,百分之四十的分紅一出,除了自己背後的團隊都來有意無意地告誡自己,同時也提醒自己和扉兒的關係。
可是難道就沒人替鄒皓辰想想嗎?僅僅是一個簡單朋友的關係,卻被鬧得這般田地,難道譚煌自己就沒有考慮過自己這麽任性之後的後果嗎?
除了自己的團隊是真心為自己著想,那些譚煌派來的,又或者那些甘願自做說客的人,難道就沒有責備過譚煌嗎?
自己承認40的分紅的確有些過分,但是畢竟是譚煌理虧,再說了,自己的團隊的確當時給了自己很大的震撼,要是今天不為他們撐起場麵,那以後又會是誰來踢自己撐起場麵呢?
但是唯一動搖鄒皓辰的還是扉兒,從鹿魅的口中得知扉兒因為自己被誤以為的跨界而被限製了自由,當然鄒皓辰很清楚鹿魅的話不能全信,畢竟鹿魅是向著譚煌的。
不過始終鄒皓辰是不願意給扉兒帶來任何的麻煩,況且不論自己和譚煌發生了多少事,如果最後娛樂曝光,責備的還是自己,這個做善事的人。
你鄒皓辰可以說現在是進退兩難,不過從接二連三的說客看來,譚煌現在的處境也不比自己好的哪裏去。
鄒皓辰覺得自己和扉兒的遇見,或許隻會給二人帶來麻煩吧。
古往今來,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寫著各種各樣的遇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撩動心弦的遇見
"這位鹿魅,我曾經見過。”這是寶玉和黛玉之間,初見麵時歡喜的遇見
“幸會,今晚你好嗎”這是《羅馬假日》裏,安妮公主糊裏糊塗的遇見
“遇到你之前,我沒有想過結婚,遇到你之後,我結婚沒有想過和別的人。”這是錢鍾書和楊絳之間,決定一生的遇見。
所以說,遇見仿佛是一種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開始。
不過縱使這樣,古往今來,在中華近5000年的文化長河中,又有多少對情侶,多少情真意切之人,多少相思之人,是真正得到自己心中所愛的呢?
或許說愛情就是一個折磨人的東西,它是一件奢侈品,是人與人之間一件很奢侈的東西。
或許真的像那句話說的那樣,餘生就是在心愛之人離開之後度過的日子。
不過從這件事中,鄒皓辰也漸漸悟出了所謂愛情的樣子。
看見扉兒幸福的樣子,是鄒皓辰最大的幸福,感知扉兒幸福的時刻,是鄒皓辰最大的幸福。
或許鄒皓辰現在能做的也就隻有這一些了。對於有些人而言,特別是談得來的異性之間而言,愛情並不是錦上添花的東西,這隻能說,你要看緣分也要看命運。
愛情本是一個不死英雄的夢,最應該無視世間的飛短流長,代表著人性最崇高的那一部分。是靈魂終於可以飛翔的機會,但是不是所有人的靈魂都可以飛翔。
畢竟城市之間總有因為生活瑣事,柴米油鹽而被禁錮的靈魂。
最初的愛意總是明麗純淨的,但是不是所有的愛意都有結果,漸漸的有一些愛情會研發成一種友情。
能否把握準確的時機,將愛意的美好最大化真由愛易引發出來的仇恨,甚至憤怒最小化,這是兩人之間的相處之道,也是決定二人友情是否長久的關鍵步驟。
我先前偶一想到愛,就覺得慚愧,怕不配,也不敢愛某一個人,但看清了她的言行內幕,我便更自信,我絕不是必須把自己貶低的人,我可以愛,愛你,我便擁有完整的靈魂。
無論在哪個時代,文字所能代表的含義和情感,總是最有分量。
尤其對不善表達情感的中國人來說,手寫一封情書,足以承載所有的愛意,鄒皓辰用鋼筆記錄著…
“今天看到一則娛樂新聞,想要跟你分享…
1984年,蔡琴和楊德昌因為電影結緣相愛結婚,但十年他們保持著無性的婚姻。
1995年,楊德昌向蔡琴坦白愛上他人,結束了兩人10年的婚姻。
楊德昌對這段婚姻的結論是:“十年感情,一片空白”。
蔡琴回應:“我不覺得是一片空白,我有全部的付出。”
蔡琴的回應用情至深,坦坦蕩蕩。
這也是所謂的愛情…
一個是“隻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再也沒有忘掉你容顏”的絕美初遇。
一個是“我怎麽就失去你了呢?你的好,我都想起來了”的臨別歎惋。
我愛你,包括你的一言一行,你倦怠的神情。如果你能明白我的感情,並且不準備對其漠然處之的話,我的愛將像大海一樣泛起波濤來。
我的信仰是愛的信仰,它不是祈求和憐憫,也不是哭泣,而是高貴和快樂。
如果你願意,我可以使每一處地方都充滿快樂的氣息,使每一扇窗戶都灑滿月光。
而如果我們真心相愛,我們就可能徹底改變我們的現在與未來,讓我們的生命一掃世俗的黯淡,呈現出絢爛的色彩。
相信我吧!我本是火的種子,隻需要你一句話,就可以燃燒!我不會沒有時間和你在一起,不會在授課時分心或矛盾,我要讓你看到我的肩膀可以負載多重,我的每句話可以有多真。
生活如果沒有愛,該多麽蒼白無力啊,即便你不相信我,也一定要相信愛。我在每一個深夜和清晨祈禱,感謝我的愛之窗門已被打開,使我有機會尋獲幸福。
對於你我現在而言,我們都在人群中慢慢蛻變。一會兒這個人攔住我們說教幾句,一會兒那個人走到我們旁邊同行一段,少有人逆行,多數人都朝著一個方向緊趕慢趕,想要盡早遇到自己的精彩人生。…
因而失去不是病因,沉默才是我們的“命門”。習於為失去的事物而惋惜的人,亦習於順從生活的指向,沉默不言。其結果自然是“從未想過要迷失,隻是沒有了路”。此時,也許生活取走一切隻是一道人生關卡。
度過關卡的人不再怕失去,生活取走他們的“沉默”再贈予其勇敢。而勇敢的人——即使還未開始就已知道自己會輸,可依然要去做。
但我現在卻不知道如何是好,我不知道我現在對你的失去,是否是因為自己的沉默,然而我也不知道,倘若自己此時發聲,是否會奪走你的幸福。
或許我就是一個懦弱的人吧,我沒有勇氣麵對你,麵對你所經曆的一切,麵對你所承受的一切。”(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