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裴邃

字數:5577   加入書籤

A+A-


    這段日子,梁帝的心情非常好,如同建康的天氣一般,風和日麗,晴空萬裏。

    但對於陳慶之來說,卻是一段無比煎熬的歲月。

    今天,他再一次硬著頭皮,前往梁帝的禦書房求見。

    梁帝與朱異正在清談經史典籍,興致正濃。

    聽到內官的稟報,梁帝樂嗬嗬的對朱異說道,“瞧瞧,這年輕人就是耐不住性子,子雲又來了。”

    “子雲的報國之心,過於急切了。微臣也規勸過他,讓他等待時機,要理解陛下的一片苦心呐。”朱異也說道。

    “讓他進來吧。”梁帝吩咐內官。

    陳慶之進來,叩拜行禮之後,剛要說話,梁帝卻搶先一步開口了。

    “子雲,朕知道你想說什麽。但是朕也給你說得很清楚了,你是初陣,必須要慎之又慎!”梁帝一副苦口婆心的口吻,“朕給你實說了吧——你那支部隊,不論初陣勝敗,對戰事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卻關乎朕的顏麵!如果貿然讓你上陣,萬一敗了,朕豈不是要讓人笑話?”

    “是啊,子雲,你要理解陛下的苦心。”朱異附和著說道,“咱們都是寒門出身,卻受陛下知遇之恩。陛下更是不顧非議,默許你私自募兵,如此天大的信任恩寵,我大梁再無第二人啦。”

    “彥和說得沒錯。”梁帝點點頭,“朕之所以默許你募兵,一是你自幼跟隨朕,朕知道你喜歡研習兵法,從棋路中也能看出,你總能不循常理,出奇製勝;二是永昌侯生前曾對朕說,他在你身上,總能看到自己年輕時的影子,而且他認為你有天賦,對於統軍作戰有自己的見解,絕非紙上談兵之輩。”

    “所以,朕對你是有期待的!朕期望,能一手將你培植成第二個永昌侯,你還年輕,足以護衛我大梁數十載。”

    第二個永昌侯?!

    陳慶之對梁帝這話並沒有什麽特殊的反應,倒是朱異,在一旁眉頭一皺。

    “第二個永昌侯,那這陳慶之還能任我掌控?”朱異心中迅速開始了盤算,“如果他這支軍隊不能為我所用,那他陳慶之,對我而言將毫無意義……不!也許,我正在為自己扶植一個最強大的敵人!”

    想到這裏,朱異的額頭上,竟滲出幾粒細微的汗珠。

    梁帝卻並未留意朱異的異常,依舊一副和藹可親的語氣對陳慶之說著,“朕當年也是領兵之人,朕知道,初陣對於一名將領是何其重要,即使是微小的勝利,也能帶來巨大的信心與勇氣!所以,朕要選擇一個萬無一失的機會,讓你初陣立功!讓那些質疑的嘴巴,統統給朕閉上。”

    話說到這個份上,陳慶之也不好再強求,隻得無奈的叩首謝恩。

    看來繼續留在建康也沒有什麽事,陳慶之準備回義興軍營呆段時間,順便安撫一下將士們強烈的請戰之心。

    大家熱情的迎接了陳慶之。

    進到大帳入座,相互寒暄幾句後,徐晉便帶頭直奔主題了。

    “陳大哥,這開戰都快一年了,咱們什麽時候上陣啊?”

    “陳大哥,那楊昭有沒有上戰場?咱們先去取下他的首級再說!”惠澤迫不及待的詢問。

    “好了好了,”宋景休製止著大家的七嘴八舌,“讓子雲先喝口水,反正都打了這麽久了,不著急,慢慢說。”

    陳慶之臉上掛著無奈的笑容,“抱歉,各位兄弟,咱們現在還不能上陣……”

    “為什麽呀?”惠澤一臉訝異的問道。

    “是嫌咱們人少嗎?”徐晉不滿的嚷嚷起來,“但咱們這些兄弟,都是能以一當十的勇士啊!”

    “是啊,子雲,咱們辛辛苦苦的操練了這麽久,如今機會來了,弟兄們都迫不及待要上陣殺敵呐,怎麽就不能出陣啊?”魚天湣也忍不住摻和進來。

    “並不是不讓咱們出陣,是陛下覺得咱們出陣還不到時機。”陳慶之解釋道。

    “什麽時機?那要等到什麽時候才是時機?”魚天湣有些急了。

    “行啦,你們在這裏吵吵鬧鬧的,有用嗎?”宋景休倒是顯得淡定從容,“子雲,你慢慢說。”

    陳慶之將梁帝的考慮給眾人解釋了一遍。

    魚天湣撓撓頭,嘟囔著說,“這說到底,還是陛下擔心咱們實力不夠啊……”

    “陛下的顧慮,我可以理解,所以,咱們隻能靜候時機。”陳慶之說道,“不過幸好,如今戰事發展順利,相信咱們不用等太久,很快就會有機會的。”

    “對了,陳大哥,這仗都開打了,你給我們說說現在的戰況吧!”徐晉說道。

    “行,也該給大家說說現在的情形。”陳慶之答應道。

    “陛下決心北伐後,任命裴邃老將軍為帥,統領諸軍。”

    “這裴邃是誰啊?很厲害嗎?”徐晉插話問道。

    “裴邃將軍,字淵明,統軍有方,很有威望,在我看來,是不亞於永昌侯韋睿的名將!”宋景休替陳慶之回答了徐晉的問題。

    “宋大哥怎麽知道的這麽清楚?”徐晉疑惑的問。

    “嗬嗬,宋某當年就是在裴將軍麾下,當然清楚了。”

    “原來宋兄曾經是裴將軍麾下啊,怪不得一身的好本事!”陳慶之讚歎道。

    “但是裴將軍應該年事已高了啊,還能受得了這戰事的辛苦嗎?”宋景休有些擔憂。

    “嗯,在下對此也有些擔心,聽說裴將軍此次還是帶病出征……”陳慶之也不禁鎖起來眉頭。

    “陛下在選將的時候猶豫了很久,但永昌侯之後,能夠讓全軍信服,有足夠威望的,放眼我大梁,也隻有裴將軍了。”陳慶之娓娓道來,“裴將軍知道陛下擔憂他的身體後,專程派人從其駐地送了親筆信過來,說自己身體很好,尚有廉頗之勇,之前隻是偶感了一些小風寒,很快就會好的。”

    “而且裴將軍還表示,當年一同在鍾離血戰的戰友——韋睿、昌義之、馮道根,這些當世的名將都已先後辭世,而他還有幸能再為大梁北伐,死而無憾了。”

    “陛下被裴將軍的懇切言辭感動,最終下定決心,由裴將軍統軍北伐。”

    “裴將軍年事已高,本該安享天倫了,卻還有如此雄雄的報國之心,真是讓宋某汗顏呐……”宋景休讚歎道。

    “裴將軍不愧為名將,為了搶占先機,攻敵不備,親自帶了三千人,急襲壽陽!”陳慶之接著講述,“乘著夜色,裴將軍搶攻下了壽陽外城,魏將長孫稚率兵反擊,與裴將軍一日之內,連續交戰九次,皆被擊退;可偏偏在後麵率領援軍的蔡秀成,居然迷失了道路,以至沒能按計劃接援裴將軍。敵眾我寡,迫不得已,裴將軍隻得撤退。”

    “這蔡秀成太可惡了,居然能犯下如此愚蠢的錯誤,導致奪取壽陽功虧一簣,若不嚴懲,如何安撫軍心!”宋景休咬牙憤憤的說道。

    “裴將軍一向軍紀嚴明,當即便將蔡秀成斬了祭旗,連辯解的機會都沒有給他。”陳慶之繼續說道,“雖然壽陽暫時未能攻下,但裴將軍引軍掃蕩周邊,一舉攻下狄丘、甓城、黎漿等數城;又拿下新蔡郡,為我大梁拓境至鄭城及汝水、潁水一帶!”

    “這裴老將軍,果然厲害啊!”徐晉讚歎起來。

    “還有更厲害的呐。”陳慶之笑著說道,“北魏朝廷派河間王元琛率軍去支援長孫稚,可那元琛被裴將軍的軍威嚇破了膽,帶著軍隊一直駐紮在城父,龜縮了幾個月,半步都不敢出去。”

    “這長孫稚被裴將軍步步緊逼,頻頻向朝廷告急。據說北魏小皇帝元詡怒不可遏,派出親使,一手持著朝廷符節,一手提著長刀,前去催促元琛進兵。就這樣刀架脖子上,元琛才戰戰兢兢的朝壽陽而去。”

    眾人哈哈大笑。

    徐晉嗤之以鼻的說,“北魏這些貴族、大官們,就是這般膽小如鼠;但平日裏欺負壓榨起我們這些百姓來,倒是威風八麵的。”

    “子雲,接著說,後來呢?”魚天湣迫不及待的催促起來。

    “這長孫稚也是被裴將軍打怕了,一直在壽陽龜縮不出。這元琛到了壽陽後,可能是怕以後皇帝會怪罪,居然突然強硬起來,要長孫稚和他一起,傾巢而出,主動進攻裴將軍。”

    “魏軍雖然人多勢眾,但裴將軍假裝敗退,誘敵深入。元琛和長孫稚哪裏知道裴將軍的計策,結果被引入了埋伏圈,自然是丟盔棄甲,死傷慘重。”

    “元琛和長孫稚逃回了城中,從此堅壁不出。據說裴將軍已經在謀劃,準備一舉攻取壽陽了!”

    “看來此次北伐,真的有成功的希望啊!”魚天湣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目前看來,北魏確實被六鎮之亂牽製了不少注意力,”陳慶之也點著頭,“陛下選擇的這個時機,確實是聖明啊!”

    “我就關心我們什麽時候能上陣,”徐晉嘟囔著,“別都打到洛陽了,咱們還在義興這裏窩著呐。”

    “別著急,肯定會有機會的,咱們還是如往日般,盡力操練就行了。”陳慶之安慰著徐晉。

    回到軍營這幾日,陳慶之盡量表現得麵如平湖,但心裏無時不在考慮出陣的事情。

    這天,他正獨自在大帳裏,百無聊賴的隨手翻著一卷兵書,突然魚天湣急急忙忙的衝了進來,“子雲,剛剛有信使送來了急報!”

    陳慶之接過來,看來一眼,竟驚得雙腿一軟,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發生什麽事了?”魚天湣看陳慶之如此異常的反應,關切的問道。

    “陛下要急召我進宮麵聖——裴老將軍,在軍中病逝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