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霍七不高興

字數:13991   加入書籤

A+A-


    說起京城的熱鬧,一個是二皇子,雖說大家都知道有他的存在,可多少年都沒出現在眾人的麵前。
    這樣忽然憑空降臨,無人對他感到好奇,那是不可能的。
    再加上,明明都說要給他選親,最後偏偏不但選親宴上人不見,就是賜婚的旨意也都沒他的份,這又讓眾人添了份好奇。
    可京城安王府邸還沒好,二皇子也就隻那天正月十五的宴會上露了個臉,其他的時候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這讓眾人想要窺探都沒辦法。
    是以,好奇歸好奇,實在是無處可探。
    至於蕭徴身份這個事情,在勳貴之家其實是有流傳的,畢竟,現在的瑜貴妃在那裏擺著,在先承恩公世子死去沒多久,瑜貴妃就進宮去了。
    那個時候,如今的承恩公世子蕭徴可還在繈褓中呢。
    到底誰的頭頂綠油油的,私底下大家心裏都有一個答案。
    不過,私底下嘀咕,那是私底下的,誰也不敢拿到台麵上來。
    議論皇家是非,那不是覺得死的不夠快麽?
    可這一次,不是私底下的議論,是明明白白的,在台麵上擺出來說了。
    先是一個醉酒的漢子在茶樓裏聽書,把那個說書的先生揪下台來,自己上去說了一段關於皇家的風流韻事。
    這段風流韻事的產物,那就是承恩公世子。
    當然,醉漢沒有明擺著說是承恩公世子,隻不過事情的指向,裏頭的關鍵人物,那可都是影射他。
    更有,到了最後,醉漢在被轟下台時說了一句,“人家雖沒皇子身份,可是卻風光無限,如今正和一個雌雄莫辯的小王爺議親呢。”
    這不就是明明白白的說是蕭徴麽?
    皇家是最講究規矩的地方,也是最不講究規矩的地方。
    當初周家有二女,一女嫁給太子,是為太子妃,死在了當年那場政變裏。
    一女嫁到承恩公府,是為承恩公世子妃。
    那個時候人人都羨慕周家的好運,沒想到轉眼,長女亡故,次女殉情,再之後,宮裏多了個瑜貴妃。
    那個時候,蕭徴才出生多久?隨著時間越長,蕭徴長大了,一點也不像蕭家人,偏偏,除了個瑜貴妃相似,竟然與聖上也有幾分相似……
    這就有意思了,這也是京中這麽多年,大家私下嘀咕的原因。
    當然了,也可以說是外甥似舅,可這樣的說法,說出去隻是讓人隱秘一笑而已。
    皇家的事,威嚴無比,不讓百姓說嘴,可人就這樣,越不讓說的,越是要說,偷偷的說。
    身為舅舅,偷了外甥的老婆,還生了個孩子給姐姐養著,自己光明正大的把人弄進宮去當小老婆,這樣的事情,如何的能不讓人說?
    也怪道這些年淑陽長公主是在長公主窩著,從不去任何人家的宴會,這讓她如何有臉麵出去見人?
    不過,大家還是佩服淑陽長公主,那樣的大度,兒媳被弟弟弄進宮去,把個野種養在家裏。
    不僅僅傾心教導,還千嬌萬寵的,說是在京城橫著走都不為過。
    一想到此,眾人又是隱秘一笑,也是,到底是他們柴家的人嘛。
    不過短短的十幾日,這個關於蕭徴身份的流言不僅僅沒有平息,還傳的更為離譜了。
    就連北征軍凱旋歸朝的消息都沒能將這個流言壓下去。
    平民百姓,熟悉的人見麵,那都是相似一笑,然後說起最近的傳聞,
    “蕭世子怎麽可能是皇家人?這太離譜了吧?他爹可是蕭家的長子,不死的話就是如今的承恩公呢,人家可是有身份有來曆的,不是什麽阿貓阿狗……”
    “有什麽離譜的?他祖母是淑陽長公主,誰不知道淑陽長公主作為最年長的姐姐,可一直對下頭的弟妹們很愛護的。”
    “要是真有這樣的事,她能夠容忍不也是很正常的麽,反正那蕭家老大也是要香火傳承的……總比領個嗣子要好吧……”
    旁人聽了,嘖嘖兩聲,又是頻頻點頭,“說起來,倒也是這個道理。”
    “說起來,先太子妃也是周家姑娘,和從前蕭家的長媳那可是姐妹……”
    “咦,宮裏的那個不也是周家的姑娘嗎?”
    有人露出曖昧的笑容來,“聽說啊,那宮裏的就是蕭家長子的遺孀呢,也就是蕭世子的母親。”
    “難道……”
    雖然誰都沒說出那句話來,可意思人人都明白了。
    這樣的八卦,這樣的隱秘陰私,流傳的尤其的快,根本不用推波助瀾,民眾自己就恨不能傳到天上去。
    皇帝當然聽說了這個流言,於是府衙出動了,酒樓,茶樓裏的人抓了一波又一波,把個京城大牢原本空曠的牢房弄了個人滿為患。
    總算,輿論是壓下去了些。
    可明麵不敢說,私底下更是暗潮洶湧了。
    如果這個事情是假的,為什麽皇帝要生氣?他不是仁君,不是明君麽?
    從前如果不是罪大惡極的罪犯,那可都是從輕發落的,這回大家不過是議論兩句,以前又不是沒有議論過,不過是沒拿到台麵來說罷了。
    這回拿到台麵上來說了,就生這樣大的氣,裏頭就是有不可告人的原因吧!
    皇帝聽了錦衣衛的稟報,麵色陰沉的能夠滴出水來。
    太子去禦書房見皇帝的時候,看到的就是皇帝陰沉的臉。
    見太子過來,崔海連忙走了過去,“殿下。”崔海笑吟吟的行禮。
    太子麵帶微笑的朝崔海頷首,進了大殿,皇帝正撫著額頭。
    “兒臣拜見父皇。”太子給皇帝見禮。
    皇帝放下手中錦衣衛呈上來的折子,道,“起來吧,坐。”
    太子謝過,在小太監端來的錦凳上坐下,聽皇帝問道,
    “你這麽晚過來,是有什麽話有和朕說?”
    自從太子不被皇帝待見,太子妃又去皇覺寺修行,除非必要,鮮少會主動求見皇帝。
    太子雙目微垂,半響才道,
    “是關於外頭的流言,兒臣本不該這麽晚還來打擾父皇,然而,外頭的傳言……兒臣不想父皇如此的煩憂下去。”
    太子很小的時候就被封為太子,一直以來,他都以為自己是父皇最愛的孩子。
    哪怕父皇和母後感情單薄,但對他從未冷落。
    不論哪一個弟弟妹妹,都沒有他得的那份寵愛更多。
    這種情況,不知什麽時候變了。
    也可能是瑜貴妃進宮後,那個時候長公主姑母時常帶著那個美得不像話的孫兒進宮,因為生得好,所以人人都愛的不行。
    他其實也是很喜歡的,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他比那孩子大了不少,又是叔叔輩的,自然願意寵愛著。
    可是後來,母親身體不好,臥床不起,他日夜在病榻前守候著,親眼看著母後整個人頹敗下去,仿佛失去養分的花朵,枯萎了。
    母後性情溫和,一輩子不爭不搶,哪怕父皇寵愛瑜貴妃,她也不急不躁。
    隻是,在那個淒冷的夜晚,母親仿佛瘋了一般,他後來想,那大概是回光返照吧。
    母後又哭有笑,又笑又罵,她把這一輩子的委屈都給罵了出來,她罵天罵地,罵外祖家,罵父皇冷心冷情,毫無夫妻之情。
    她罵瑜貴妃,不知廉恥,勾搭丈夫的舅舅,生下野種。
    那個時候,太子都忘記自己是多大了,他驚呆了。
    他不是傻小子,他也曾聽說過,隻是聽說,並沒人敢在他麵前說。
    他看著溫和的母親,麵容扭曲的咒罵著瑜貴妃還有那個他曾經愛的不行的小男孩。
    那天,他明白了,父皇為什麽喜歡那個小男孩,不是因為他是長公主姑母的孫兒,而是因為,他是他的弟弟。
    他當即將隔夜飯都吐了出來。
    他沒想到,真相竟然是如此的惡心,他為自己的愚昧,為自己付出的那些疼愛感到惡心。
    他甚至知道,這個秘密,並不是秘密,在勳貴之家早就流傳開了。
    隻是,這是他親生父親的醜事啊,他一個做兒子的能怎麽樣?
    他隻能不理,不問,他把這些都埋在心裏。
    他沒有不忿。
    他覺得惡心,更為那個小男孩憐憫。
    因為,那個小男孩什麽都不知道!
    他享受來自‘姨母’的寵愛,來自‘皇帝’看著是寵愛的寵愛,就仿佛是小貓小狗一般的寵愛。
    是的,他並不嫉妒蕭徴,隻是憐憫。
    所以,他才會在蕭徴靠過來的時候,那樣輕易的接受他。
    他們不過是同病相憐之人罷了,都是被父親拋棄的人罷了。
    所以,他有什麽好妒忌的?
    太子的心情,可謂複雜極了。
    皇帝在上首,見太子說了一半就停住了,帶著幾分晦澀不明的語氣問道,“怎麽,你是想要為誰說話?”
    “你想說就說吧。”
    太子歎了口氣,“父皇,他從生下來,就沒有享受過王孫之名,為何要承擔外頭這些人的惡意?”
    “就算是殺人不過頭點地,可現在,不僅僅是他,就是姑母,都被眾人放在嘴上不斷的嚼著。”
    “姑母已經老邁,她不應該這樣被人說嘴……”
    “如果可以,為何不恢複他的本姓,回歸本宗……”
    皇帝眯起了眼睛,眼皮跳的厲害,聲音莫明,
    “是誰讓你來做說客的?是蕭徴?還是你姑母?”
    太子苦笑,搖頭道,“沒有任何人,是兒臣自己,因為兒臣於他,不過是同病相憐。”
    皇帝氣極反笑,“同病相憐,好一個同病相憐。”
    “你有何可同病相憐的,你是為太子,是將來的儲君,他不過是個出生不明的孩子,有的不過是微薄的寵愛。
    你如何與他同病相憐?”
    皇帝意味不明的看了他一眼,冷漠的問道,“你勸朕讓他歸宗,你就不怕以朕對貴妃的寵愛,起了易儲之心?”
    太子看著大殿空寂的角落半響,忽然幽幽地吐了口氣。
    太子這把交椅,他坐得太久了,久到已經有些發膩,如果蕭徴真的能夠接替他。
    那會是一件很大快人心的事!
    不過麵上,他並未露出來,隻是平靜地道,“易儲會動搖國本,兒臣並未有任何的差錯,更何況,父皇就是想要易,也是幾年之後的事情。”
    “如今需要的是先度過眼前,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
    這樣的話,聽的人心灰意冷的,實在不像一個太子該說的話。
    皇帝不氣不怒,平視前方,
    “你登基後想把蕭徴如何,朕管不著,但是,隻要朕在一日,他就不要想著歸宗之事。”
    太子無語地看著他,不知道他是什麽意思。
    這一瞬,太子甚至產生一種荒唐的念頭,是不是他和大家都錯了,蕭徴其實並不是他的弟弟。
    否則,作為一個父親,為何會在說到歸宗的事情,如此的冷漠。
    就算是私生子,可既然能做出將人家母親搶進宮做妃子,又如何不能承認這個孩子呢?
    畢竟,隻要借口得當,完全可以做的很完美。
    偏偏,皇帝說死都不會說蕭徴歸宗的事情。
    他對蕭徴的態度,可謂是十分明了。
    太子不是非要皇帝把蕭徴歸宗,而隻是從倫理的角度來講,皇帝此舉未免有些不通人情。
    什麽事情使得他一遍疼愛著蕭徴,一邊又如此的排斥他!
    他對蕭徴這個‘兒子’,真真是說防賊也不為過了。
    他為何要如此的固執?就絲毫不顧及到後宮的瑜貴妃嗎?
    太子心頭冷笑連連,所謂的寵愛,不過是如是,所以,這個皇家,有什麽好?
    皇帝父子這裏正在談論蕭徴的事情,那邊,許晗同樣也在見剛剛凱旋歸來的許均。
    許均的氣色很不好,許晗回京後也和邊疆那邊有書信往來,也知道許均的病還沒有起色,正在將養,可沒想到竟然是這個地步。
    他進城的時候並未騎馬,而是乘坐馬車,最後下馬車都需要人攙扶才行。
    鎮北王府,許均躺在床上,臉色一片青白。
    屋內隻有許晗,許均,以及許昭,沒有外人。
    許晗端著藥碗用湯匙給許均喂藥,喝了兩口,許均把碗拿了過來,“這藥苦死了,我還是一口悶了吧。”
    “好好的,怎麽父親病的如此嚴重了?”許晗問許昭,語氣雖然控製著,但是仍能聽得出焦灼之意。
    許昭道,“邊疆寒冷,父親得了風寒後,就一直沒好起來,回京後好好將養,應該沒大礙的。”
    “那不然咱們和陛下請旨,去江南養病吧。”許晗道。
    “不可。”許均把藥一口悶了之後,拜拜手,臉色看起來正常多了,
    “這個時候,父親那裏都不去,你即將大婚,我沒事。”
    許晗默不作聲,隻是倔強的看著許均。
    她並沒有在許均對待徐丹秀那樣的這件事情上徹底原諒許均,可這不妨礙她關心下許均。
    許均見她這樣,仿佛想到她小的時候,那個時候許城要罰她,她不肯受罰,就是這樣的眼神。
    他抬手拍了拍許晗的肩膀,道,“父親這個年紀了,你也得作好準備。”
    “年紀大了,早晚總會有這樣一日,到時,你們兄妹幾個相互扶持,把許家好好的延續下去。”
    許晗落下淚來,倔強地道,“你哪裏年紀大了,我可還沒原諒你呢,你都還沒好好疼愛我。”
    許均無奈地看著許昭笑了笑,“你看,她是不是從小就是這個脾氣。”
    許昭垂眸,笑道,“妹妹的性子最是難得,也確實,父親你可還沒好好疼愛妹妹,等她讓你抱孫子。”
    許均長長歎了口氣,撐著身子坐起來,說道,
    “這些日子,是我這許多年最開心的日子,你們都是我的心肝肉,父親何嚐不想多活些日子,看著兒孫滿堂。”
    “我答應別人的事情,可都還沒做到呢。”
    許昭和許晗均以為許均說的是徐丹秀,許晗抿了抿唇,如今安向初和母親的事情並未泄露出去,她不知道是否應該和許均說。
    畢竟,以徐丹秀的性格,說了死也不會吃回頭草,她不可能和許均這樣一個傷害她至深的人複合。
    而她也不是一個小孩,非要父親母親和和睦睦的在一起,她知道,那不過是表現。
    回不去,就是回不去。所以她不可能強求。
    可如果說許均還有心思和徐丹秀複合,那就隻能是鏡花水月一場空。
    許晗實在是不忍心打破他這樣美好的想法。
    許昭遲疑的看了眼許晗,眉眼間更是浮起絲無奈,卻仍是微笑道,
    “父親,母親……”
    許均眉頭微凝,搖頭,“不是你們的母親……”
    許晗見狀,心頭微微一動,許均回來這些天,不是沒想過問許均關於福寧寺在老和尚哪裏聽到的話。
    可許均一直躺在床上,湯藥不斷,是以一直沒問出口。
    現在許均主動說起遺憾的事情,會不會就是蕭徴身世的事情?
    許均看了眼許昭,道,“昭兒,你先下去吧,為父和你妹妹有話要說。”
    許昭點點頭,退了出去。
    “晗晗,從前為父並不願意你和承恩公世子處在一塊,如今我依然不願意,可沒辦法,那是你想要的,如今皇帝更是下了聖旨。”
    許晗當然知道許均複雜的心思,她輕聲道,“父親,為何呢?”
    許均歎了口氣,苦笑道,“因為,他的處境一直都很險惡,他這十幾二十年來,可以說一直就停在懸崖邊上,隻要有人輕輕推一把,他就會摔下去,死無葬身之地!”
    許均幽幽的長歎一聲,“人人都說許家在我的手上開始沒落,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當年,我也曾經有過雄心壯誌。”
    “我自少年時,就開始遊曆天下,四處拜師,否則也不會去道蜀地,遇見你母親。”
    “我遊曆之時,不僅僅碰到了你母親,同樣的,我也碰到了一個人,他和我的年紀相仿,氣質豪放,舉止閑雅,滿腹經綸。”
    “當時年少氣盛的我,心裏不服氣,在偶然的一次相遇裏,因為他的詩詞勝我一籌,我就要和他爭個勝負。”
    “當時那個人並沒有不高興,反而一項一項的和我比試,最後,當然是我輸了,就連我引以為傲的武藝,也輸在他的手上。”
    “他真的很優秀,你應該知道這個人是誰吧。”
    許晗抿唇,和許均年紀相仿,很優秀,氣質豪放,舉止閑雅,滿腹經綸,她知道的。
    因為她曾在父親霍錚的口中,也聽過這樣的一個人,霍錚曾給那個人做過伴讀。
    那就是先帝朝的太子,後來的諡號為奉賢,不過,霍錚口中說的從來都是太子。
    許均停頓了下,往後靠在床頭,他的姿態很閑適,如果不是生病,大概他會翹個二郎腿,做些沒正行的動作。
    “那個時候,我想要做一個鎮北王府的悠閑公子,憑借自己的本事去闖出點名頭來,更不要說什麽投靠在什麽太子的名下了。”
    “我是要做這天下最有名的遊俠兒的,如何能夠陷入到肮髒的皇權裏去呢。富貴如浮雲,金錢如糞土。”
    許晗,“……”
    她真沒想到自己的父親,竟然還有這樣一麵,她以前真的不知道許均竟然是這麽個人。
    有這麽誇獎自己的嗎?
    許均望著帳子頂,繼續幽幽地說道,
    “後來,我又認識了霍錚,那個驃騎大將軍,你知道吧。”
    “那些都是風華人物,可惜啊,都死在了那些肮髒的皇權裏。”
    “我被霍錚給拉到了太子的陣營裏,那個時候皇權爭鬥很激烈,因為皇子們一個個的大了,心也逐漸的大了。”
    “再後來,我娶了你母親,然後發生了意外,做了那個隱匿在幕後的王爺,我依然和太子有聯係。”
    “在你還沒出生的有一年裏,皇子的爭鬥越發激烈,有人說太子抱怨自己做了那麽多年的太子,還沒到頭。”
    “先帝一怒之下,貶他一家為庶人,遷居到荒涼的北邊去。”
    “可沒過多久,太祖皇帝又被人點醒了,知道太子是被冤枉的,於是派人去接他回京。”
    說道這裏,許均眼睛死死的盯著帳頂,仿佛在回想什麽,又仿佛是悲傷太過,身子有些微的顫抖。
    他的聲音有些不穩,
    “我收到了遠在邊疆的霍錚傳給我的信,讓我去接引太子一家,我去了,也接到太子了,可是……”
    他的聲音很是苦澀,“也遇到了那場劫殺。”
    許晗始終沒有說話,隻是靜靜的聽著,她輕輕地道,“父親,這些陳年往事從沒聽你說起過,後來呢……”
    許均抬起手,用手捂著臉,
    “是啊,這是陳年舊事了,人也死去多少年了……可是……”
    許均仿佛又想起那一年,在那一片血海裏,那個人一身是血,他滿是鮮血的雙手舉著一個繈褓,將那個繈褓塞到了另外一個人的手中,然後顫抖著手,從懷裏拿出一封被血染紅的信箋,對他說道,
    “我贏了你那麽多場,以後再沒人能贏你了,這個,你收好,如果將來,他……請你庇佑他一次……”
    許均抬起頭,撇過去,眼角的餘光閃耀,他曾經是一個風華人物,本該有最好的人生。
    可一夕變故,變得人不人鬼不鬼,渾渾噩噩的。
    可是現在,他糟糕的人生,竟然還要承托著另外一個人的人生,這簡直太荒唐了。
    隻是荒唐又如何,他任由許城在前頭胡鬧,任大家看著王府式微,他把自己隱藏起來。
    這事,他以為這輩子都不會翻出來了,沒想到……
    ……
    霍七進京後,因為許均病重,無法進宮述職,於是就換成了他去。
    從宮裏出來時,天色已經晚了,他牽著馬,想著應該是先回去看宓兒,還是先去王府那邊見許晗,沒曾想斜裏衝出一個人來,竟然是上次他在邊境看到過的那個灰衣人。
    他冷冷地看了那人一眼,牽著馬,不遠不近的跟著他,去了一棟宅子前。
    真是躲在陰暗之處的鼠輩,總是在這樣拐彎抹角的地方見麵。
    進了宅子,他看到了正在院子裏賞月的徐閣老,麵前擺著一個茶幾,上頭擺放著糕點,邊上有一個紅泥小火爐,上頭的水壺微微冒著熱氣。
    霍七心頭冷哼,看起來人模狗樣的,懂得風雅,其實不過是滿肚子的陰謀詭計。
    “七爺來了。”徐閣老起身施禮,示意霍七落座。
    見霍七背著手站在那裏,徐閣老摸著胡須笑道,“也好,一會還有一個朋友要過來,大家到時候再一起吧。”
    霍七蹙了蹙眉,從他在邊境被救起,他見過的就隻有徐閣老,也知道他的目的是什麽。
    也是,畢竟徐閣老要做的事情可是推翻如今的柴氏王朝,如果沒有幫手怎麽行。
    他隻以為那個朋友是和徐閣老一樣的朝臣,隻是,當他見到門外進來的那個人,還是怔楞住了,忍不住脫口道,
    “你不是……”
    “你怎麽在這……”
    霍七看到的那個人竟然是溧陽長公主。
    隻見溧陽長公主在丫鬟的服侍下卸去外頭的薄披風,朝霍七笑了笑,
    “七爺。”
    對著一臉驚愕的霍七,徐閣老很是滿意地掉,“殿下就是某說的朋友。”
    霍七內心翻湧,溧陽長公主,竟然和徐閣老攪和在一起,謀劃著大逆不道之事,這……
    見霍七沒說話,徐閣老和溧陽長公主對視一眼,微笑道,
    “七爺,還請見諒,這次在蕭徴的事情上,殿下可是功不可沒,要不是她,這滿城流言也不會如此的塵囂而上。”
    霍七微微頷首,冷著臉坐下,和兩人對坐。
    原來蕭徴的身世竟然是溧陽長公主給捅破的。
    本來,如果不牽扯到許晗,蕭徴的身世如何霍七管不著,可現在,晗晗已經被賜婚給蕭徴。
    哪怕自己家的大白菜要被豬拱了,可那豬也馬上成為自家的豬了,偏偏,有人竟然打這豬的主意,這讓霍七很不高興。
    他不高興,那自然要搞點事情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