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癡人說夢:石勒崛起

字數:3648   加入書籤

A+A-




    關於第十四章故事簡要:掌握西晉王朝政權的司馬越毒殺了皇帝司馬衷,立司馬熾為帝,麵對漢趙帝國的攻擊,司馬越領兵出戰,但司馬熾不滿司馬越攬權,又派兵討伐司馬越。司馬越腹背受敵,又病又氣,病逝於軍中,其所率西晉主力在王衍的帶領下被石勒殲滅,石勒又與漢趙大將劉曜合兵攻陷西晉首都洛陽,俘虜皇帝司馬熾,石勒實力大增,開始圖謀江漢地區。

    這個故事說明了,當皇室宗親總攬大權之後,不分血統的遠近,對於皇權的威脅是必然出現的,由於西晉王朝的內部,貴族地主階級之間的鬥爭過於激烈,導致整個朝政徹底崩潰,即使執政的世家大族有一些治國理政的想法和建議,也根本無法執行,而西晉王朝當務之急的民族問題,更是得不到很好的解決,最終演變成了西晉王朝一場災難,當掌權的司馬越知道國不將國之時,本想帶領王朝的主力迎擊,沒想被其擁立的皇帝司馬熾卻借其不在朝中,聯合外地兵馬,襲擊司馬越,司馬越在驚恐中病逝,而以王衍為首的世家大族根本沒有任何的統兵方略,隻知道安排家族後路,其想將司馬越靈柩送歸東海國,很有可能是想借機逃往江南地區,但最終被新興的漢趙帝國的大將石勒所擊敗,王衍被俘,本想投降卻被殺,西晉王朝也徹底的沒有了抵抗漢趙帝國的本錢,從此以後,西晉王朝對於漢趙帝國的攻擊也隻能進行被動的防禦,不出數年兩位皇帝被俘,西晉王朝也最終走向了滅亡。

    從石勒殲滅西晉王朝主力部隊的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到世家大族除了在政治上能夠有一些建樹外,其麵對軍事上的鬥爭,根本就是束以待斃。由此可見,以士族地主階級為主導的西晉王朝,麵對手握重兵的皇室宗親毫無應對之策,對於擁有強悍武力的遊牧民族更不可能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所以,當以士族地主階級為統治階級的封建王朝,麵對磨刀霍霍而又急切想自主建國的遊牧民族,十六國亂世的出現也必然是曆史的趨勢。

    當我們的漢族先民,把十六國時期這段曆史稱之為五胡亂華,可見這段曆史是我們民族的血淚曆程,但是我在這裏說一下自己的觀點。

    五胡亂華或者五胡十六國,這種叫法其實是不準確的,當時建立的政權,實際上遠遠不止十六個,同樣,參與戰亂之中的遊牧民族也不止五個,當然這可能隻是我們漢族先民的一個概數的稱謂。

    然而,亂我中華大地的真的就是這些遊牧民族的各個部族嗎?我看並非如此,其實真正擾亂整個中華大地的要數當時作為封建王朝統治階級的士族地主階級,正因為士族地主階級在政治上的短視,執政能力的缺陷,並將注意力過多的放在自己家族的利益上,最終導致了八王之亂的出現,同時,對於地方上的民族問題沒有精力和能力去治理,直接導致的天下大亂,五胡亂華的這個稱謂,隻不過是我們漢族先民不願意承認這段的曆史是自身的缺憾所造成的,所以把責任推給了遊牧民族,實際上造成北方大地百餘年動蕩的罪魁禍首就是當時執掌朝政的世家大族,遊牧民族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因為遊牧民族所建立的國家,封建製度並不完善,更何況還有亟待解決的民族問題,最終導致接二連三的改朝換代。

    封建王朝就好比駕校裏的訓練車,而統治階級就是教練,這些遊牧民族就是學員,貴族地主階級作為教練時,學員們還是一張白紙,什麽都不會,所以教學過程比較平穩,而士族地主階級成為教練後,學員們已經一知半解,甚至躍躍欲試了,而士族地主階級這個教練反而卻不務正業,總是坐在副駕思忱自己家的事,放任學員們單獨開車,那麽車不翻才怪,而庶族地主階級卻是一個非常認真負責的教練,最終把學員們教成了教練。

    所以說,十六國時期的這段曆史,在我看來根本就不是什麽五胡亂華。真正亂華的就是執政的世家大族。

    實際上,在庶族地主階級作為統治階級的封建王朝中,也就是隋、唐、宋、元、明、清六個朝代,在這六個朝代中民族問題依然存在,但是各個封建王朝基本上都保持了大一統的穩定狀態,即使有遊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情況,但其創建的國家也必須用庶族地主階級作為統治階級。

    因此,我自認為十六國時期的這段曆史,並非五胡亂華,而是士族亂華。所以在之前的文字中並沒有提到五胡亂華的字樣,隻將這一曆史時期稱作十六國時期,其實準確的叫法應該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因為我們國家的曆史是不可分割的,東晉時期與十六國時期同時存在於我國的南方和北方,而十六時期隻是我國北方地區的曆史,接下來我們所以說十六國時期的名稱由來。

    之前我們說過了這段曆史時期所出現的國家並非十六個,那麽為何卻要稱之為十六國時期?這就是因為北魏的史學家崔泓將東晉同時期,遊牧民族在我國北方建立各個國家的曆史編寫成了一本紀傳體史書,定名為十六國春秋,崔泓以安邦立命定國的標準,選出了十六個國家來命名這本史書,所以被後世史家一直沿用,稱這段曆史為十六國時期,對於崔泓的標準我們不太好理解,其實我認為也就是享國十年以上的國家,正好十六個,但是,這個時期,鮮卑族慕容部所建立的西燕恰好立國十年,但你要按月份算的話,應該是不到十年,而且西燕的影響力也比較低,建國前期並無固定疆域,而同為鮮卑慕容部所建吐穀渾和北魏的前身代國都離中原地區較遠,所以並未算在十六國之列,那麽在這一段時間內也隻有十六個國家享國時間超過了10年,並且疆域比較穩定,所以這段曆史被稱為十六國時期,也是情理之中的。

    公元304年,在這一年裏,氐人李雄建立成漢,緊接著,匈奴人劉淵建立漢趙,這一年也就成為了十六國時期的開始紀年,到了公元439年,北魏皇帝拓跋燾攻滅了盧水胡人沮渠蒙遜建立的北涼,北方大地重歸於一統,這也被看作是十六國時期的結束紀年,同時也是北朝開始的紀年,所以十六國時期在中國曆史上隻存在短短139年,這在我們中華民族數千年文明史中,僅僅是一個簡短音符,但是這段曆史留給我們太多的血淚,讓古往今來的人們不願提及,但是透過這層陰暗的清晨霧霾,我們似乎看到了徐徐出生的太陽,而這時的太陽似乎更為柔和,更有生機。

    在這個波濤洶湧的時代浪潮中,遊牧民族和定居民族湧現了無數個弄潮兒,他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英雄。我們說到的羯人石勒就是一個斯巴達克式的英雄,但其遠遠比斯巴達克更有思想和作為。

    當石勒徹底消滅了西晉王朝的主力大軍,攻占洛陽之時,其自身的力量已經開始增長,而當時的漢朝皇帝劉聰在俘獲了西晉皇帝司馬熾後,便也開始致力於對於關中地區的攻取,其主要精力消滅盤踞長安的西晉王朝貴族勢力,重新恢複自己的漢室,實際上這就把關東地區讓給了石勒。其實從這裏我們也能夠看到,作為遊牧民族出身的帝王,隻是急功近利的去完成自己想要的結果,實際上對於整個王朝的掌控,並沒有一個好的方法和製度,這也就最終導致了漢趙帝國的滅亡,當然,石勒作為一個遊牧民族出身的臣子,也完全沒有任何封建文化的底蘊,更不可能有忠君愛國的思想,當其勢力強大之後,自立是一個水到成渠的事情。其實你從這裏能夠看到整個十六國時期出現如此紛亂的局麵,也正是因為西晉王朝的不堪一擊,屢屢獲勝的遊牧民族沒有時間去接受漢民族的文化禮儀製度所導致的。

    隨著西晉王朝內部八王之亂的結束,遊牧民族便開始動用武力在戰火方熄的中原大地上與當地的漢族先民進行融合,一直到前秦皇帝苻堅統一北方之時,這個融合的過程才算結束。當淝水之戰過後,前秦帝國元氣大傷,北方大地重現戰亂,但這時,即使遊牧民族所建立的國家比戰前要多出很多,但是,各個國家的文武大臣對於皇權的尊奉,開始向我們的漢族先民學習,所以這也是一個再次融合的過程。

    當鮮卑人創建的北魏王朝崛起,開始了對北方各國的兼並,一直到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居於中原大地百餘年的遊牧民族,開始向往中原王朝的大一統文明,所以這個階段是民族融合的基本結束。這也是我將十六國時期的曆史分為三大部分的原因,這三個階段就是遊牧民族與我們定居民族的融合,再融合,融合基本完成的三個階段。(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