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兩個棒槌
字數:7561 加入書籤
將軍權交到郭子興手中之後,一個真正的麻煩到來了。
因為在郭子興身後,一群不速之客來到了滁陽城下。
在他們身下,鐵馬彎刀是他們的常備武器,殺氣騰騰是他們的優良品德,破城之後雞犬不留、全部屠城是他們的一貫作風。
這種內憂外患之下,稱得上識時務而為之俊傑的朱元璋果斷的選擇的禦敵。
郭子興算個什嘛東西,和磨刀霍霍的元朝大軍來說,他就是條隻會蹦躂的小菜,遠不足為懼。
在將滁陽城圍了個水泄不通以後,元軍主將迫不及待的下達了攻城的命令。
元軍心裏,他們是不高興的,甚至可以說是憤怒的,原本他們可以在軍營裏吃香的喝辣的,玩骰子泡馬子,過著神仙一般的生活,但是就是因為眼前這群刁民,這群膽敢犯上作亂的紅匪,嚴重破壞了他們本該享福的生活。
在他們眼裏,這群人是可恥的,可恨的,是該殺的,該殺之而後快的。
先幹掉這些個頭戴紅巾,猶如跳梁小醜一般的螻蟻們,然後再攻破城去,奪他們的金銀,住他們的房子,睡他們的女人,順帶著殺掉城中所有的百姓。
換句他們的話說,那叫:滿門抄斬,誅滅十族。
最後,連根毛兒都不給他們剩下。
讓你們這群癟三再給我造反。
今天就拿你們這些個不知死活的東西祭刀。
給那些還抱有造反心理的刁民,一個徹徹底底的反麵教材。
“罕撲,罕撲(進攻,進攻)!”
為幹掉這些不知死活的東西進攻!
為搶得他們的金銀珠寶進攻!
為睡得他們的女人進攻!
而在滁陽城內,主動交出兵權的朱元璋似乎是真的把自己當成了一名小卒一般,在元軍大舉進攻之時,不畏艱險,主動應敵於戰爭最前沿。
史書上說他是:上每戰不力(上將軍每一戰都不勞辛苦,自己親力親往)。
在這種悍不畏死的表現下,原本戒心重重的郭子興終於放下了自己的戒心。
他開始漸漸相信朱元璋的真心。
這時候我們延續一下上一章的猜測,如果上一章的猜測是正確的話,那朱元璋除了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之外,他還是一名很好的表演家,因為他的種種表現獲得了老丈人郭子興的信任,也消除了郭子興的戒心。
同時另外一方麵更重要的是,主將身先士卒的抵禦敵軍,也是給自己的軍隊提振士氣,為自己拉攏士兵的內心做足了文章。
在與元軍對敵之時,郭子興要求朱元璋與另外一名大將出城禦敵。
朱元璋欣然同意。
但是誰也沒想到的是,與朱元璋一同出城應敵的大將剛剛出城十步,便被箭矢射中,與此同時的還有他被下破的膽子,慌不擇亂的他匆忙掉頭回城躲避。
這時候出城迎敵的隻剩下朱元璋一人。
他會怎麽做呢?
他並沒有選擇逃避。
也許在他的眼裏現在的元軍早已非曾經的鐵馬彎刀,眼前這些個耀武揚威的元軍早已被酒色掏空了身體,成為了一具具有皮無魂的行屍走肉,一群隻會花天酒地的酒囊飯袋。
對於這群廢物,自己根本就沒有必要怕他們。
那個廢物不是跑了麽,跑便跑吧,反正我也沒有指望他,朱元璋隻是在心裏給這個混賬東西下達了一個死命令。
一個讓他死的連渣都不剩的命令。
等爺回去了,看我不宰了你個狗日的。
緊了緊握在手裏的長刀,有些黝黑而拉長的臉頰上泛露出縷縷平靜,深邃而黝黑的眸子中閃過道道淩冽的寒光。
雙腿狠夾胯下的駿馬,一聲淩冽的低鳴下,在朱元璋的催促聲中如風一般的衝向了不遠處的敵軍。
雖敵眾我寡,奈吾悍不懼死,又有何懼焉?
讓元軍這些個蠻夷之人也嚐嚐我的厲害!
讓你們這群禍害眾生糟蹋婦女踐踏百姓的畜生也嚐嚐死的味道。
正所謂,沒有生何談死,生死相伴,讓他們早些投胎,也好過再為禍人間。
這一刻,朱元璋如同來自地獄的勇士。
隻身衝至敵營。
殺伐之中,快意恩仇。
今日之劍,父母大仇得以還報,姐弟之仇得以還報,兄弟之仇得以還報。
人生至此,夫複何求。
而在這種絕對劣勢的情況下,一個人的表現讓朱元璋真正看在了眼裏,記在了心中。
這個人的名字叫:徐達。
在朱元璋衝入敵營之後不久,徐達充分表現出了他傑出的軍事才能,率領軍士橫刀跨馬的也衝入到了敵營之內,猶如刺客一般的衝到在元軍大軍之中,卻又奇跡的與朱元璋回合。
最後的結果是朱元璋和徐達如同走過場一般,在敵人陣營中走了個來回,兩人卻毫發無傷。
(《明實錄》記載:上猶直前奮擊,眾皆披靡。上徐還,了無所傷。子興乃愧歎。
一場絕佳的單兵直入戰,就此告捷。
而在兩人退出元軍的軍營之後,常遇春帶領著三百將士出城迎接,城上顧時拔箭將敵方射來的箭矢全部擋在的隊外。
此番戰爭不可謂不艱險,卻又不可謂不精妙。
元軍戰力如此,國破尚不久矣。
奈何,奈何!
而在朱元璋和徐達的聯手突擊下,元軍的士氣必然大受挫折。
在朱元璋與徐達回撤到城中之後不久,原本氣勢如虹的元軍也宣布撤退。
滁陽危機,就此解除。
在元軍攻城失敗撤兵之後,朱元璋安然無恙的回到了滁陽城。
滁陽危急過後不久,還發生了幾起小規模的戰鬥,朱元璋也都以完勝告終。
朱元璋在這幾次戰鬥中廣獲大家讚賞,朱軍所打之仗所向披靡,收獲也相對豐厚。
史書上說他:上每遇敵,智勇奮出,身先士卒,故所向克捷。
為了拉攏人心,也為了落得一個好的名聲,宣揚教化,朱元璋在獲得戰利品之後,從來沒有獨吞,每次都會把戰利品分發給臣子部下。
這麽做本來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即落了好人情,自己的兵也都聽自己的指揮,還間接的架空了郭子興。
一舉三得的事情,朱元璋的算盤打的挺好,但是壞就壞在朱元璋有一個廢物老丈人。
這個沒用的東西在得知自己的女婿廣獲戰利品而全部分散的時候,這個棒槌心裏再次犯起了嘀咕,因為他遲遲都沒有收到朱元璋的上貢。
在得知朱元璋已經把所有戰利品全部分發一空的時候,郭子興開始不高興起來。
他非常的不高興。
恩,從這一方麵來說,郭子興確確實實是一個棒槌。
在我看來,郭子興就是一個記吃不記打的笨蛋。
有這個憨貨的存在,真的是礙手又礙腳,再好的事情也能讓他搞砸。
這時候的郭子興覺得自己這個女婿真不是個東西,在軍中群龍為首的自己竟然還不如那些個隻會拚殺如同拚命三郎的莽夫,自己這些手下都全部獲得了好處,自己這個做主帥的竟然一點好處都沒有撈到,太不把爺放在眼裏了吧。
感覺到這些,他很是憤怒。
看著自己的手下一個個的囊包鼓鼓的從自己眼前走過的時候,郭子興覺得這些個癟三就是在自己眼前顯擺,就是在自己麵前炫耀。
顯擺吧,炫耀吧,先讓你嘚瑟幾天。
憋足了屁的郭子興臉色陰沉,似乎又開始打起了壞主意。
看朱元璋的眼神都開始變味了起來。
似乎是感覺到郭子興的異樣,郭元帥身邊的佞臣又開始不失時機的挑撥。
郭子興為人除了仗義和有錢之外,確實隻是一個胸大無腦之徒。
剛剛過去的滁陽危急被他拋在了腦後,再次聽信的讒言的他,竟然準備離間朱元璋。
不過我們從另外一方麵也能夠看出,朱元璋應該也是打心眼裏看不上自己這個老丈人的,不然憑借他對自己老丈人的認識和他的聰明智慧,斷然不會做出這等幾乎是愚蠢的事情來。
他這麽做不是等於當眾打自己老丈人的臉麽。
這個事情朱元璋做得確實很不圓滿。
但是當朱元璋發覺到郭子興情緒變化的時候,他果斷改變了策略,他並沒有傻傻的再拿東西去完成這種遲到的孝敬,而是退而求其次,將目光轉移到了另外一個人身上。
這個人是:郭子興的二夫人,張氏。
史書上說送禮的人是朱元璋的現任夫人馬氏,也就是後來的馬皇後。
不過我覺得真正的幕後指使應該是朱元璋,當然也有可能是馬氏為了讓朱元璋與郭子興兩人之間減少沒必要的摩擦,故意接近郭子興最疼愛的張夫人,並借機從他口中探聽到一些郭子興處的情報,以此來緩和兩人直接的關係,片麵的幫助朱元璋,
不管如何,在得知郭子興開始生氣,再次準備做出下三濫手段的時候,馬氏充分表現出了她做為賢內助的人格魅力,她果斷的做出了反應,非常主動的將很多東西送到了張氏的手中。
別人給自己送來了好處,張氏必然是高興的,她老人家也沒有含糊,一口氣全部照單手下。
馬氏看著眼前如同妓院裏麵的老鴇一樣的女人,滿臉賠笑。
媽媽,這些東西早就該給您送來的,但是最近女兒有事在忙就給耽擱了,現在才給您送來,實在對不起哈。
沒關係的,乖女兒,以後有什麽好東西,千萬不要忘記媽媽我呀。
我這個人呐,別的不喜歡啊,就喜歡一些金啊銀的,至於銅的那些個破爛玩意兒就算了,留在女兒手裏好了,讓它給你下崽吧,最好傳宗接代,我就不要了。
恩恩,媽媽放心吧,女兒記下了,我那天啊讓我家老公打兩對金的棒槌給您送來。
您和您的夫君啊就嘛事也別做了,每天呢就掛著這對棒槌巡查隊伍吧。
也讓我們的將士們知道,這就是我們的元帥和夫人。
郎才配女貌,就是他媽兩個徹頭徹尾的,棒槌。
好好好,謝謝女兒的好意。
那好吧,媽媽您忙吧,您一定要把話幫我給父親送到啊,女兒先謝謝您了。
放心吧,隻要女兒再多多送東西來就好了,我一定替你美言。
那好,我走了,就不打擾您了。
恩恩,不送,走好。
晚上等郭元帥回到家之後,張氏則在床上開始劈裏啪啦的開始吹起了枕邊風。
一番狂轟濫炸之後,郭元帥才終於幡然領悟,原來是自己誤會自己的女婿了。
自己沒有收到貨的原因,竟然是女婿把好處直接送到了後衙。
嗯,失誤失誤,誤會呀誤會。
老婆大人收到了,還不就等於是自己收到了麽。
還好還好,自己沒有聽從手下的讒言,自己這麽做真是太聰明了!
我真是個天才!
媽的,明天上班了就先把那幾個在背後使壞的混蛋給砍了,敢離間我家女婿,不想活了。
對,就這麽做,不殺他們難解爺心頭之恨。
至此,一場大的危急在朱元璋的安排之下,在夫人馬氏的聰慧之間得以消除。
翁婿二人的又一個矛盾得以妥善解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