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放棄軍權
字數:7048 加入書籤
郭子興咬著牙寫了封信,在這種困頓的環境下,他別無選擇。
收信人是:朱元璋。
郭子興信裏的內容比較簡單,除了講述了一遍朱元璋離開之後的所發生的事情之外,更重要的是著重闡述了一番他的遭遇和現在的困境。
意思大致是:我親愛的女婿啊,救救我吧。以前我所做的那些事情都是郭天敘這混帳東西幹的呀,所做之事也都非我本意,看在我當年救你於危難的份上,您大人有大量不要再斤斤計較了。
現在我的處境您也應該有所耳聞,自從彭早住那個沒用的東西翹辮子以後,我的處境完全是孤立的,在群雄麵前,我一人無論如何也抵抗不過眾人的。
更重要的是我現在即便想要離開,趙均用那王八羔子和其餘幾個混蛋東西都不放手,他們擁兵自重,把我死死的困在了濠州城,現在我的可以說可以說是鍋裏的王八動彈不得。
看在我曾經救過你,怎麽說也是你的救命恩人,而且我還是你老婆馬氏的父親,不看僧麵您看佛麵的份上,就幫幫我,讓我快點脫離濠州這個苦海,隨你到滁陽去享兩天清福吧,也好過在這裏活受罪。
郭子興的這封信確實沒有讓他失望。
在朱元璋收到了郭子興的信件之後,朱元璋的確出手幹預了此事。
他寫了信給趙均用,裏麵簡單闡述了下自己的看法。
內容是:現在的天下已經混亂不堪,這時候的正是我們廣收天下豪雄的大好時機。您當初在徐州兵敗逃跑到了濠州之後,我家老丈人郭子興沒有嫌棄您吧,也沒有把您拒絕在城門之外吧。
他老人家是開門接納了您的,不僅如此,他還屈尊在您的管理之下,聽從您的指揮。從這一方麵來說,我嶽父對您是有很大恩情的。(《明實錄》記載:郭公開門延納,推誠相待,既不見疑,又屈己以事公。郭公之德於公甚大。)
現在我的嶽父大人勢單力薄了,反過來現在看看您的做法是怎樣的呢?
您不但不回報他當初對您的恩德,反而聽從那些小人的讒言,想要將他置之於死地,您這麽做等於是片麵的成就了那些小人的利益,等有朝一日他們成長壯大了,他們反過來會不會拿您開刀呢?
您如果真的這麽做了的話,那就等同於作繭自縛,養虎為患,這樣做不僅成就不了大事,反而會令群雄心寒。他們會在心裏說您無德不報恩。(有德不酬,是謂悖德;有恩不報,是謂孤恩。)
即便是我們拋棄恩德夙願不說,郭公現在雖然勢單力薄,但是他手裏起碼還有一萬多名部下,您如果真的想要將他一網打盡,那到時候他必然會奮力抵抗,即便最後事情真的成功了,那您的實力也肯定會大打折扣,到時候其餘幾位如狼似虎的元帥們,還會像現在一樣聽從您的號令麽?
我想應該不會吧!
所以我給您提一個一舉兩得的意見,您不妨先聽聽。
您從現在開始善待我的嶽父大人,並主動放他老人家出城離開,讓他給您和您的將士騰出地方來,這麽做您不僅能夠收攏群雄的芳心拉攏人心,還可以為您博得一個好的名聲,讓您不損失任何利益的同時,在群雄中獲得崇高的身份和地位。
這麽做下來的話,您所在的濠州城就更加堅固了,您的地位也就更加穩定了。
否則的話,唇亡齒寒,您不僅沒有收拾掉郭公,還得把自己給賠進去。
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買賣恐怕您也不相幹吧。
您不妨考慮考慮我的意見!
我也是為您好!
史書上朱元璋給趙均用的信內容就這麽多,但是我覺得這裏麵肯定有一些朱元璋拿他現有的軍隊來恐嚇趙均用的話,或者出現一些“孫子兒,招子給爺放亮點,識相的就速度給爺放人,否則爺放個屁都能崩平了你丫的!”之類的話,隻是史書上鑒於朱元璋的權威,沒有寫出來。
因為從:均用聞上入滁州,兵勢甚盛,心頗恐,待子興稍以禮,這句話裏麵就能看出端倪。
朱元璋一方麵寫信給趙均用的同時,另外一方麵賄賂郭子興身邊的手下,讓他們幫忙說一些郭子興的好話。
就是在這種又是棒子又是棗的雙重壓力下,趙均用終於答應放郭子興一馬。
讓郭子興帶領他的一萬人馬離開濠州城。
在離開濠州城之後,郭子興就馬不停蹄的帶著他的所有東西和家眷,投奔到了朱元璋的麾下。
但是這時候誰也沒想到的是,朱元璋的一個做法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在脫離了趙均用等人控製的濠州城後,郭子興興高采烈的來到了滁陽,與他一同而來的是郭子興的家眷和他的一萬多人馬。
在這一萬烏合之眾的人馬麵前,赫然站立的是三萬號令嚴明,軍容整肅的淩厲之師。
見到這一幕,郭子興自然是高興的。
郭子興高興,但是有人卻不高興,而且很不高興。
他們分別是郭天敘和張天佑。
在這裏我想簡單說一下我的看法,我把世上的人大致分成以下幾類:
一類人是聰明的,這類人能夠看清楚其他人的內心,感覺到對方殺意的時候及時撤出,舍大取小,這種人最為難得,比如湯和;
二類人是明智的,這些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更知道自己的能力範圍所在,在物質上不該拿的絕對不拿,比如徐達;
三類人是無欲的,這些人不在乎任何的利益,他們在乎的隻有自己的奉獻,舍己而為人完全不在乎任何物質上的享受,比如常遇春;
四類人是貪婪的,這種人是什麽便宜都想沾,唯利是圖,但是他們卻相對聰明比如胡惟庸(我們後麵會講);
最後一類人是極度愚蠢的,這些人即沒有腦子,還特別的貪婪,是集無恥、貪婪與野心為一體的人,是在油鍋裏都敢撈銀子的主,可以這麽說,這世間沒有他們不敢幹的事,沒有他們不敢拿的錢,但是壞就壞在他們隻有膽子,沒有腦子,是一群此地無銀都能挖出三百兩的憨貨。
恰恰不巧的是,郭子興就是第五種人,他的兒子和小舅子更是這種人。
按照我們思維常理來講,在自己最難過的時候別人幫你一把,你應該記住他人的好,日後有機會好好報答。
但是郭子興不這麽認為,他的兒子郭天敘和小舅子張天佑也不這麽認為,在他們眼裏,朱元璋救他們於水火似乎是理所應當的事情,這麽做是他朱元璋份內的事,自己沒有什麽可報答的。
也不需要報答。
在來到滁陽之後,三人似乎是忘記了前幾天自己所受到的恥辱,也忘掉了自己在濠州城內所遭到的打擊。
“我有在濠州城待過嗎?”
“好像沒有吧,我記得我一直在滁陽待著來著!”
“濠州城在哪裏呀?我怎麽一點印象都沒有呢?”
“這滁陽城多好啊,有山有水有美女的,我在濠州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待著幹嘛呢!”
在來到滁陽城沒幾天功夫,郭元帥的老毛病又犯了,因為當他看到朱元璋三萬整齊劃一的部隊時,郭子興好聽讒言的毛病又開始犯了。
在另外兩人的鼓搗和老婆大人的枕邊風的狂轟濫炸之下,他先是起疑心,覺得朱元璋並不是真的想要將留在這裏,之所以留下他就是想著那天要害自己。
為了消除疑心,他先後將朱家軍軍隊中幾個很重要的職位安排成自己人,隨後又要求將李善長下放到郭子興的麾下,供他使用和調配。
郭子興認為這麽做就等同於斬斷了朱元璋的左膀和右臂。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在李善長眼裏他是打心眼裏看不上郭子興的,郭子興這個廢物點心哪裏能和朱元璋相提比論。
如果朱元璋是條真龍的話,郭子興就是一條隻會嘚瑟的蟲。
如果說元軍是廢物點心的話,那郭子興連廢物都算不上。
他除了會花錢之外,簡直一無是處。
所以李善長很聰明的摸著鼻子掉眼淚,哭著向朱元璋訴苦,不想離開。(明實錄:善長弗肯行,涕泣訴於上。)
但是朱元璋似乎沒有阻攔郭子興的意思,也沒有滿足李善長的請求,他答應了郭子興的要求。
朱元璋非但沒有任何的怨言,而且在郭子興到達滁陽之後,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決定。
等到郭子興一切安排妥當後,朱元璋就公布將令,將現在朱家軍所屬的三萬人馬全部交由郭子興統轄和調配。
此令一處,所有人為之震驚。
因為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郭子興除了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富二代之外,別無長處。
他不會帶兵,更不會打仗。
會的隻是花錢,花他老爺子留給他的家產。
這種人和一個紈絝子弟沒有什麽區別。
如果不是朱元璋出手相助,郭子興應該現在還窩在濠州城內當著無能的癟三,每天哭爹喊娘,請求哪位神仙姐姐出手幫忙。
朱元璋能夠不計前嫌的幫他脫離苦海,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根本沒有必要將自己辛辛苦苦拉起來的兵權交到他的手裏。
讓這樣一個連廢物都算不上的人來指揮他們這群虎狼之師,他們怎麽可能服氣呢。
但是眾人看朱元璋的表情,卻又似乎不像是在開玩笑。
這時候大家似乎看出了朱元璋的決心。
在軍隊中說一不二,殺伐無情的朱元璋在他們心裏猶如神靈一般,惹了閻王(元軍)興許有活命的機會,但是惹毛了神靈那隻有死路一條。
見朱元璋主意已定,眾人也都不敢再多說什麽,這件事情也就這麽定下來了。
但是我覺得這裏麵有一些怪味存在,首先從後來的種種表現來看,朱元璋的聰明絕對是在很多人之上的,從他當了皇上以後大肆殺戮功臣來看,他也是一個絕對不容許別人染指他軍權的人。
在這樣一個智者和占有欲極強的人心裏,他真的會毫無怨言的把兵權交給其他人,把自己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拉起來的隊伍改名換姓白白送給他人,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腦袋上懸上一把隨時會要他小命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而這個人隻是他的嶽父,不是自己的親王老子,而且還是曾經預將他除之而後快的老丈人,一個雙方本來就是矛盾重重的宿主。
朱元璋真的能夠絕對放心麽?
我覺得不會,起碼道義上來講有些行不通。
合乎情理的解釋就是,朱元璋這麽做無非就是不想讓事情變大變遭,因為在郭子興來到滁陽城後不久,元朝大軍就把滁陽給圍了起來,在這種大戰在即之時,如果城裏的兩方人馬再進行內訌的話,敵人都不用打,自己就先搞掉了自己。
另外一方麵,朱元璋應該從心底也是不拿郭子興當人物的,在他眼裏救郭子興於濠州的危難是在報恩,報曾經的救命之恩。但是當他來到滁陽之後,自己彼此雙方的恩怨已經了結,誰也不再欠誰的了。
而郭子興既然來到了自己的眼皮底下,這個廢物點心對他來說就再也構不成任何威脅,在自己的眼裏現在的郭子興就如同是自己嘴邊的一塊肥肉,自己想什麽時候吃掉它就什麽時候吃掉他。
在吃掉它的同時連同他手下的一萬多人馬也得乖乖改姓為朱。
這種解釋才真正符合朱元璋的心理。
現在兵權表麵上是交給了郭子興,但是實際上這支三萬人馬的軍隊真正的領導者還是自己,還是那個率領二十四人一步步拉扯起來的統領級人物。
那個統領群雄,卻又一言九鼎的神一般的存在。
朱元璋。
這支隊伍真正的大姓,還是姓:朱。
郭子興,先讓他嘚瑟兩天,等哪天有機會……哼哼,殺你,我連眼睛都不帶眨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