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極端癖好

字數:4459   加入書籤

A+A-




    這時候的他當機立斷,決定棄暗投明,來和州投奔朱元璋。

    好了,說了這麽多,讓我們先一起認識這位可怕的人物吧!

    此人的名字叫:常遇春。

    常遇春,字伯仁,安徽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大明王朝第二開國名將。

    元順帝至正十五年歸附朱元璋,自請為前鋒,力戰克敵。

    外號:常十萬!

    民族:漢族;

    口號:隻要給我十萬兵馬,我便可以橫行天下;

    官位:官至中書平章軍國重事(相當於現在的副將軍);

    封號:鄂國公;

    死後追封:開平王。

    此時的朱元璋正在為攻取和州犯愁,每天人吃馬嚼的情況下糧草迅速消耗,如果不能夠及時得到供給,必然會出現很大問題。就在這個讓朱元璋頭腦發熱兩眼發青的時候,聽說有人來投靠自己,朱元璋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對方的是不是敵人派來的奸細。

    在這個結構眼上,這個家夥是不是敵人派來的探子,專門挑幾個隻會吃飯不找活幹的大胃王來爺們軍營裏蹭吃蹭喝的呢?

    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吃窮自己!

    等把大爺私藏的東西吃的精幹嘛淨了,再拍拍屁股走人!

    為了以示公平,朱元璋還是接見了他。

    在朱元璋見到常遇春的第一眼,朱元璋態度是很冷淡的。

    上下打量了一番站在眼前的這個長得跟黑熊一般的牲口,看著這個長得人高馬大虎背熊腰的牲口一看就不是什麽好鳥,黑黝黝的麵孔下麵帶不善,兩米開外的個頭下粗壯的手臂比爺們的大腿都粗。

    鼻孔粗大,兩眼發綠猶如半個月沒吃過東西的牲口一般的人物出現在朱元璋的眼前的時候,朱元璋心裏是發怵的。

    如果讓這個長得跟個熊瞎子似的牲口待在自己軍營裏,不出兩天自己僅有的那一點點連人帶牲口的存糧,就得被他一塊吃幹。

    這時候朱元璋率先問常遇春:“你是不是挨了餓,想到我的隊伍中找飯吃的呢?”

    首先我先說好,爺們這兒可是隻收壯丁,不收牲口!

    言下之意怕是想說:你個熊瞎子,是不是餓的沒食了,到大爺我這裏討飯來了!

    被人把自己當成牲口的看,而對方語氣的不屑就猶如是打發叫花子一般的聲音,落在他的耳朵裏麵的時候,常遇春回答道:我在劉聚手下打家劫舍,並不愁吃穿,隻不過劉聚隻知道搶掠和盜竊,心無大誌。我是聽說將軍是位賢明智者,所以前來投奔,想為將來的前程效力。

    朱元璋再問:“你能跟著我過江打仗嗎?”

    常遇春回答:“將軍指到哪裏,我願打到哪裏,渡江之日,我願做為先鋒,開疆辟地。”

    朱元璋抬頭凝視著眼前的家夥,眼前這個足足高出自己兩個腦袋的牲口眼神中流露著濃濃的堅定目光,斬釘截鐵的口氣中鏗鏘有力,看他的表情似乎並不像是在開玩笑。

    這時候的朱元璋對眼前的大漢重新定義了一番。

    在常遇春慷慨激昂的演說下,朱元璋答應了他的請求。

    雖然他能吃,但隻要能打仗,就先忍痛留下他。

    如果這小子隻會嘴上的功夫,那爺們明天就轟他離開。

    轟他離開的同時,也要讓他把這幾天吃的喝的連本帶利的一起給大爺我吐出來。

    爺們這兒不缺隻會浪費糧食,消耗空氣的造糞機器。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常遇春跟隨了朱元璋,並一直竭盡全力的奉獻付出,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可怕原因第三點:常遇春之屠城癖好。

    首先對於常遇春能打仗的能力我是絕對沒有異議的,在攻破陳友諒,平定張士誠,北伐元順帝,擊潰王保保,這樁樁件件的打仗中,他都做出了不凡的功績。

    但是在他極度好戰且勝戰的作風下,有一個極度可怕,甚至令人膽寒的癖好。

    那就是……屠城!

    破城之時,雞犬人畜一個不留。

    元至正十八年九月,常遇春與陳友諒軍隊在九華山大戰,後設計打敗陳友諒軍隊,並俘獲人馬三千餘人,在獲得降兵之後,本應勸服的他這時候卻下達了一個可怕的命令,活埋降軍。在請求主將徐達未批準的情況下,常遇春擅自越權,連夜坑殺了這三千降兵。

    洪武元年,常遇春收取泰州後全城盡屠。

    帶病北上滅元時,常遇春下令將魯中重鎮濰縣的全部元軍及大部分城內居民全部殺死,免留後患。

    又在北伐時,東昌屠城,城內和附近村莊幾近斷絕人煙。

    1369年,征討平饒,血腥屠城。

    1369年,明朝名將常遇春英年早逝,後世對他的評價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常遇春的早逝是一種天譴與報應。雖說這種因果論不能全然讓人信服,但常遇春的殺降與屠城卻是鐵一般的事實。

    很多教授學者說起常遇春這個人,都是持有貶低含義,也是因為他的屠城的癖好。

    但是我覺得並不能因為他的這個癖好就完全遮蔽他的成就。

    我個人覺得常遇春之所以有屠城的癖好,是和他從小的人生經曆有很大關係的。

    首先他從小因為家庭困難,受人欺負,後來學武入堂,為了能夠學得精湛的武術,他備受師兄弟的欺辱,為了湊足學武經費,他不惜賣力打工,在這種可以說是寄人籬下的悲慘童年中,他的內心必然是自卑的,對那些高高在上的財閥必然是極度憤恨的。

    在他的眼裏,這些個統治階級的人群統統該殺。

    那些個欺負老百姓的人們統統當誅。

    那些個不歸服於我且阻撓我大軍前行的百姓統統該滅。

    也正是這個原因,常遇春當初才會毅然決然的離開山大王劉聚,跟隨朱元璋。

    從性格和經曆方麵來說,常遇春和朱元璋屬於同一類人。

    他們兩人小的時候都有著幾乎可以說是悲慘的童年,在成年之後,也都有著同樣痛苦的求生經曆。

    在社會最底層,人類夾縫中謀求生存的他們一旦得到施展才能的機會,他們都會奮不顧身。

    隻是兩人也有著很大的不同。

    不同點在於朱元璋他懂得隱忍,懂得取舍,在必要的他能夠控製自己的殺欲,在最後一統全國的時候,才真正顯露出他的可怕欲望。

    但是常遇春卻沒有這些優點,他性情過於耿直,不會控製自己的欲望,所以在憤怒的時候隻想著殺人泄憤,完全不知道隱藏自己的缺點。

    這也是為何朱元璋能夠完全控製常遇春的關鍵。

    可以說,在軍中能夠完全壓製住常遇春的人,有且僅有一人。

    他就是:朱元璋。

    好了,幾位大將已經基本聚齊了,轟轟烈烈的篇章在等著他們。

    輝煌序幕即將拉開,讓我們拭目以待!(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