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叛變革命
字數:4639 加入書籤
朱元璋坐穩太平,等待兵馬牲口都恢複體力的檔口,一個不速之客來到了朱元璋所在的太平城下。
此人的名字叫做陳野先。
當朱元璋南下的時候,此時駐守在金陵的大軍有兩對人馬,一隊負責外城,一隊負責內院。
外城守將名為:陳野先,手下兵馬三萬餘人。
內城守將為元朝現任右丞相阿魯灰和中丞相蠻子海牙。
當他們正在坐擁金陵古城,宜享天年的時候,忽然聽說自己家的大門被人家一窩給端了,連帶著好幾萬的守城兵馬也被人家給滅了的時候,他們頓時驚呆了。
他們很早就知道有朱元璋這個死禿驢的這隻隊伍存在,但是當時他們並不把他們當回事。
畢竟那時候的朱元璋還身處在濠州,即便是地盤擴張也不過是在安徽那個南人所在的鳥不下蛋的窮地方折騰,任他再有能耐也不可能跑到江蘇來。
畢竟中間還有一條長江天塹在那擺著呢!
這群旱鴨子想要過河除非插了翅膀,動動腦子想了想,那不跟扯淡一樣一樣的麽。
不可能,這群旱鴨子且飛不過來呢。
可是沒過多久阿魯灰就聽說那個窮要飯的禿驢竟然跨過長江,並著手攻打采石。
這時候的他也沒有太當回事,畢竟采石那裏是有兵馬鎮守的,這群旱鴨子生平第一次坐船,暈船也夠他們喝一壺的,不可能拿下采石。
當朱元璋的大軍輕鬆拿下采石後,主將阿魯灰又把希望寄托在了太平身上。
為了金陵城外最後一道重要防線,阿魯灰特意派遣自己的親信完者不花來鎮守太平,以保金陵萬全。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完者不花這個表麵上看著魁梧彪悍的家夥,背地裏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陽痿不舉,這個廢物點心在見到朱元璋的淩冽之師的時候,首先被下破的就是他的膽子,在一方麵動員滿城的將士堅持抗敵的同時,自己卻在暗地裏打好了包袱,開始了跑路生涯。
麵對著這個鐵一般的事實,阿魯灰心裏不知一遍的慰問過完者不花的前輩,在恨得牙根直癢癢的關口,罵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王八犢子無能。
這個該死的棒槌,壞了大爺的好事。
你最好別回來,不然爺非扒了你的皮下酒。
心裏雖然生氣,但是問題還是沒有解決,那個死禿驢再不打掉的話就要逼到自己眼皮子底下了。
先是第一道大門被拆的,身後那隻藏在暗處的看大門的狼狗也被人家給幹掉了。
自家的大門破了不說,連最後的一直看門狗都被人家給幹掉了,兩道最根本的防線都被人家給拆了,首先暴露的就是身處最後方的大本營總部。
這時候置身在金陵的主帥終於醒悟了過來,從女人的身上爬了起來,在女人和城池之間他很是被動的選擇了城池。
在這等危乎及危的檔口,保護城池遠比女人的溫柔鄉要重要得多。
看著眼前這個婀娜多姿、媚眼連連卻又如花似玉的花姑娘,阿魯灰可勁的咽了口吐沫,女人呐,不能要,不能要,這模樣這身板,簡直要爺老命啊!
紅顏呐,真是禍水。
自己以前可是腰好腿好身板好,可是現在再看看,成了腰酸背疼腿抽筋。
女人呐,真是害蟲,還是離遠一點的好。
掉頭走出屋門,再不敢回頭看上一眼,生怕自己再把持不住壞了大事。
隨後迅速召喚傳令兵,喊一個人前來領命。
在聽聞太平被攻破的瞬間,阿魯灰就想到了讓一個人主動出城應敵。
這個人正是鎮守金陵外城的陳野先。
此刻金陵的軍事布局圖為內城由中丞相蠻子海牙統領,外城則有陳野先統領全軍。
從軍事防守安排上來說,防守太平的人員調配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因為陳野先並非是蒙古人,他是一名漢人,作為一個城市外圍的守軍,並且是鎮守太平這座軍事和政治要地,作為主帥的阿魯灰竟然沒有舍得調配一個本親族人來出城鎮守太平,這種做法從本質上來說就存在很大問題。
這種軍事調配的做法就好比是鬼子和二鬼子的排列,在那個烽火硝煙的年代,鬼子一向都是讓二鬼子前麵開道,自己則躲在二鬼子的身後給自己遮風擋雨。
一旦有炮火或者*幹過來,首先倒黴的隻會是二鬼子。
至於鬼子那是自家人,怎麽能讓他們跟著吃炮彈呢。
對於那些二鬼子,讓那些個狗腿子先做墊背,自己坐享其成,他們死不死的關我鳥事。
遭了秧也是他們活該,誰讓他們命短毛長,想吃大爺我這碗飯,就得付出點犧牲,隻要爺們毛事沒有就行,你們死不死的和我毛關係沒有。
此時的金陵就是這樣的排列風格。
在這種風格下,最大的弱點首先暴露了出來,那就是這外城的守軍必然不會賣力抗敵,他們往往隻會應付於差事。
幹一些打了就跑,早跑早了的買賣,決然不會奮死抵抗。
也許在他們的心裏都抱著同一個想法:你們是親生的,我們都是後娘養的!
想讓爺們兒們當你的炮灰,門都沒有。
當爺們兒和你們一樣都是棒槌麽,做夢去吧!
也就是在這種消極怠工的情況下,朱元璋的軍隊出城很快殺了過來。
麵對著寂靜無語卻殺氣騰騰的朱軍時,本就消極怠慢的外圍軍充分發揚了他們優秀的作戰風格,在一見到朱元璋的大軍之後,陳野先象征性的進行抵抗了片刻後,便臨陣倒戈,升起白旗,背叛了元軍。
並且在陳野先叛變之後,提出一個要求,一個可以說是可笑的要求:他希望朱元璋允許自己帶兵反攻金陵。
在這等猶如狗血劇一般的情況下,朱元璋竟然同意了他的請求。
並且指派兩個人隨他一起去進攻金陵。
這兩個人的名字分別是:郭天敘,張天佑。
指派這兩人協同陳野先一起進攻金陵的時候,朱元璋卻離奇的沒有給予郭張二人多少兵馬,隻是派遣了兩千人馬隨他們一同前去,但是在臨走的時候卻給他們下達了一個死的不能再死命令。
必須拿下金陵。
麵對著這壓力山大的命令,郭張二人似乎沒有多想,也似乎是沒有選擇的餘地。
現在擺在他們麵前的隻有一條路,也隻剩下了一條路。
軍令如山倒的情況下,郭張二人硬著頭皮協同叛軍陳野先和他的三萬兵馬帶兵出征。
在這郭張二人出征的時候,我覺得站在他們身後的朱元璋是高興的、是興奮的、也是無比歡欣雀躍的。
靜靜的站在大隊人馬之後,斜長的麵頰上冰冷如霜,低沉而幾近凹陷的鼻孔下血紅而有些泛黑的嘴角微微勾起。
平靜無瀾的眼眶中,黝黑而圓潤的黑眸泛著略微寒光。
這一天他等的實在太久了。
以至於他現在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可能發生的事情。
在他閱人無數的目光中,這兩人的結局似乎早就已經注定了。
你們不仁,休怪我不義!
曾經圈禁之辱,今天連本帶利的給我還回來。
我先提前預祝你們,一路順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