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棄宗弄讚的攘外必先安內

字數:3715   加入書籤

A+A-


    在李路籌劃著對象雄國發動攻勢的時候,另一個對象雄國虎視眈眈的主兒,棄宗弄讚卻在大發雷霆,原來他的大相娘·芒布支尚囊求親失敗從長安回來了,尚囊在長安被李二給奚落了一頓,尤其是當李二說是隻有休掉尺尊公主,把覺蒙之位讓出來才有的談的時候,尚囊臉色大變,他不清楚是誰把吐蕃的底細給說了出來,他可不敢替棄宗弄讚做主,所以隻能灰溜溜的滾回邏些,在回邏些的路上,尚囊就想好了,肯定是吐穀渾人在其中作梗使壞。

    於是乎,他在回到邏些之後,向棄宗弄讚匯報,說大唐本來是讚同和吐蕃聯姻的,是因為吐穀渾從中作梗,才導致求親失敗。聽到了這個消息,棄宗弄讚大怒,決定出兵吐穀渾,教訓一下這個李二在西域的小弟,順便讓遠在長安的李二看看他的拳頭硬不硬。

    棄宗弄讚立刻聯合李迷夏組成聯軍,大舉進攻吐穀渾,吐穀渾剛剛在幾年前被大唐滅國,國內百廢待興,根本無力抵抗吐蕃和象雄的聯軍,吐穀渾國王慕容順帶領殘部逃到青海湖以北,青海湖以南的大片牧場盡歸吐蕃所有,即便如此棄宗弄讚仍不滿足,繼續乘勝進攻吐穀渾在周邊的盟友,將白蘭、黨項等諸羌部落紛紛打殘,經此之戰吐蕃一躍而成為了高原霸主。

    在吐蕃和吐穀渾的戰爭中,吐穀渾多次向大唐求救,奇怪的是李二和大唐群臣卻抱著曖昧的態度置之不理,眼看著自己的女婿被吐蕃痛打,也可能是因為吐穀渾自武德年間以來多次襲擾河西走廊,李二也希望吐穀渾被再次削弱,以減輕吐穀渾對河西走廊的威脅,亦或者是李二的高原駐軍還沒訓練成,反正長安就是放縱了棄宗弄讚一把。

    棄宗弄讚痛打了慕容順的吐穀渾,結果發現大唐方麵居然無動於衷,看來光打小弟不管用,還得捋捋大唐的虎須才行。這廝和李路一樣,,也是膽大包天之人,棄宗弄讚從青海湖回來之後,就馬不停蹄的率兵進攻大唐的鬆州{今四川鬆潘},號稱興兵二十萬,還放出了“公主不至,我且深入”的狂言。

    棄宗弄讚進攻鬆州這個戰略選擇實在是令人費解,剛剛在青海湖南麵打完吐穀渾,再向北進兵翻過祁連山,直接就可以威脅大唐的命脈之一的河西走廊,而且青海湖周邊地勢平坦,適合吐蕃騎兵作戰,結果棄宗弄讚卻選擇遠去東方千裏之遙的蜀川重鎮鬆州進犯,雖然鬆州離長安更近,不過周圍群山環抱,道路偏仄難行,而且關隘重重利於唐兵防禦,莫非棄宗弄讚是想帶兵到美麗的九寨溝遊覽一番?!

    防守鬆州的唐朝將領們顯然對於吐蕃毫無認知,自從唐朝建立以來每戰必勝、攻無不克,也導致唐軍對於周邊蠻夷國家的軍隊很是輕視,大有一種老子天下第一,誰不也不敢惹的架勢。鬆州都督韓威得到吐蕃來犯的消息之後,更是心中暗喜,覺得軍功唾手可得,於是率軍與吐蕃野戰,結果大敗而歸。吐蕃軍隊圍攻鬆州城十餘日,這時吐蕃軍隊不善攻城的弱點就暴露出來了,棄宗弄讚看到鬆州城一時難以攻下,於是在城外紮營,圍而不攻。但是唐軍被吐蕃軍擊敗這件事,在周邊郡縣中產生了巨大的震動,導致羌族首領領導的唐朝廓州、諾州相繼舉州降蕃,周邊各羌族部落也紛紛投降吐蕃。

    西南邊疆的軍情震動了整個大唐帝國,貞觀十一年八月二十七日,李二命令吏部尚書侯君集為當彌道行軍大總管,又以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為白蘭道行軍總管,左武衛將軍牛進達為闊水道行軍總管,率步騎兵五萬人進擊吐蕃,同時李二給遠在碎葉的李路也發去了詔令,要求李路側擊吐蕃,進行戰略配合。九月初六,牛進達率前鋒抵鬆州城下,發現吐蕃軍隊毫無防備,於是果斷帶兵夜襲吐蕃營帳,斬殺千餘人,吐蕃軍隊大潰。棄宗弄讚看到唐軍很有戰鬥力,估計再戰下去難以占到便宜,而且這次征伐吐穀渾和白蘭諸國,軍隊出征時間很長,屬下厭戰情緒日高,加之為勸棄宗弄讚收兵,都有八個大臣zi sha死諫了,棄宗弄讚遂令撤軍。

    這是大唐和吐蕃的第一次交鋒,這次交手的結果是雙方都認識到,對方和自己是一種人,不好對付啊。棄宗弄讚對於吐蕃進攻大唐的舉動,完全可以看做是一次試探,所謂的號稱興兵二十萬,“公主不至,我且深入”等等都是嚇唬人的招數。以吐蕃的國力,興兵二十萬進攻鬆州根本就是天方夜譚,就是在21世紀從四川派二十萬人去la sa,後勤工作都是個足以令人崩潰的係統工程,何況是在這個時代呢,如果棄宗弄讚帶二十萬軍隊進攻鬆州,估計還沒走到鬆州,戰馬都得吃完了。

    他不得不撤兵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李路派兵殺到了蘇毗,掠走了數萬牧民和大量的牲畜,殺死了不少的蘇毗貴族,要知道蘇毗是吐蕃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讓棄宗弄讚認識到他的吐蕃不僅大唐鬥不過,就是臣服於大唐的堅昆國也非常厲害,現在跟長安還有碎葉鬧翻臉不合算,嗯,他要先忍下這口氣,至於長安那邊說是要覺蒙的位子,棄宗弄讚覺得也不是不可以,尼婆羅和大唐根本沒辦法比嘛。

    至於碎葉那邊,也要派人去通好,看看能不能把被掠走的那些蘇毗的牧民還有貴族給贖回來,總之棄宗弄讚就打算韜光養晦,裝孫子了。

    鬆州之戰還有蘇毗之戰,吐蕃被長安和碎葉給揍傷了筋骨,有了損失,就必須從別的方麵找回來,最後棄宗弄讚把目光看向了自己的盟友,他環顧四周,發現自己能動的隻有這個象雄國了,再加上自己妹妹嫁給那個李迷夏之後,過得很是不如意,不如自己打著替妹妹報仇的旗號,拿下象雄?隻要拿下象雄,那麽自己就有了能和碎葉一爭長短的實力。

    不過在對象雄動手之前,自己還必須解決內憂,漢人有句話,棄宗弄讚還是很認可的,這句話就是”攘外必先安內“,棄宗弄讚要安的內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大相,那位從長安回來的娘·芒布支尚囊,娘·芒布支尚囊當初一個人說服了蘇毗歸附吐蕃,他在蘇毗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此時的他在整個吐蕃幾乎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妥妥的二號人物。尚囊有勇有謀,同時對吐蕃王室忠心耿耿,算的上一號人物。

    但正所謂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啊,在棄宗弄讚身邊,就有這樣一個奸臣,這個人就是瓊保·邦色,一直以來瓊保.邦色就對吐蕃大相的位置充滿了渴望,但令他抓狂的是大相的位置屢次從他的身邊劃過,尤其是憑借勸降蘇毗的巨大功績而得到大相位置的娘.芒布支尚囊,更成了瓊保.邦色的眼中之釘。

    一般奸臣都是很有能力的,瓊保.邦色也不例外,他通過縝密的觀察,敏銳的發現了棄宗弄讚對娘.芒布支尚囊出身的娘氏在蘇毗巨大影響力的忌憚,於是便經常在棄宗弄讚麵前挑撥,說娘.芒布支尚囊秘密聯絡蘇毗舊貴族存有二心。娘.芒布支尚囊雖然從棄宗弄讚的父親南日倫讚時期就是吐蕃的股肱之臣,但南日倫讚被毒死的往事依舊曆曆在目,再加上娘氏集團巨大的的影響力始終是個威脅。

    雖然棄宗弄讚對於瓊保.邦色的挑撥將信將疑,在娘.芒布支尚囊去長安求親未果之後,就漸漸的開始對娘.芒布支尚囊越來越冷淡疏離。這正是瓊保.邦色想要達到的效果,挑唆權臣和君王的關係,重要的不是立竿見影的效果,隻要在雙方心中埋下猜疑的種子,這種猜忌的種子就一定會生根發芽,這幾乎是無解的毒計,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權臣名將因為這條毒計身死族滅,這一次娘.芒布支尚囊也不例外。

    娘.芒布支尚囊當然也感到了棄宗弄讚開始不在信任他,於是他開始下意識的逃離權利的漩渦,很多時候都托病不上朝,希望以此表示自己無意朝中重權,但他想的太簡單了,這反倒成了政敵們攻擊的口實。這時候又發生了一件事,這件事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娘.芒布支尚囊賄賂了棄宗弄讚身邊的一位侍衛,希望能通過侍衛了解棄宗弄讚的想法和對自己的態度,結果識人不明,這位侍衛因為盜竊宮內財物被捕,供出了娘.芒布支尚囊的賄賂,棄宗弄讚無論如何也不能容忍大臣將觸角伸到他的身邊。這件事發生後,無論娘.芒布支尚囊是不是有謀逆之心,結果都隻有一個。最終娘氏家族被以謀反的罪名徹底滅族,這個曆經兩朝的權力集團徹底煙消雲散。

    就在棄宗弄讚努力的安內的時候,碎葉那邊的李路終於按捺不住對象雄的野心了,他要幹掉李迷夏!(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