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驅逐出境
字數:4065 加入書籤
“嗬嗬嗬,孤不是什麽金銀,也不是什麽開元通寶,做不到讓人人都喜歡孤…..再說了孤一路走來,得罪的人和勢力多了去了,劉思道,你特娘的算老幾啊?”李路心說要不是看你也是個在曆史留下名號的主兒,早把你掛電線杆了。
“你這個桀紂之君,你會遭報應的…..”劉洎見說服不了李路,就對李路破口大罵,“你等著,老夫一定在陛下好好參你這個無道之君…..”
“哈哈哈,還真是新鮮,孤成了桀紂之君了?孤倒是想聽聽孤是怎麽成了桀紂之君了?”李路差點沒被氣笑了。
“你不顧治下百姓疲敝,民生凋零,多次對友邦用兵,擅開邊釁,使我大唐仁義之名受損….你屠戮他國王族….你不尊賢聖之言,寵信妖妃…..開婦人為官之惡劣先例…..你不是桀紂一樣的暴君是什麽?”劉洎氣憤的說道。
“劉思道,你特娘的眼睛瞎了,你那隻眼睛看到孤治下民不聊生了?不是孤自吹,就是長安的百姓也未必有碎葉百姓過得好;至於仁德就更好笑了,孤一向認為仁德隻能用於自己人……那些異國王族死了,那是活該…..至於婦人為官,更是不值得一駁,連你們儒家的聖王之一的武王姬發的妻子邑薑都可以做大臣,孤為什麽不可以任用婦人為官…..”李路逐條進行了反駁。
“你在胡說,紂王的一大罪名就是寵佞妲己,姬發乃是一代聖君,怎麽會犯這等錯誤?”劉洎聽到李路提起來了武王姬發,氣的連那個殿下也不說了。
“孤胡說?你還真是張口就來啊,這可是你們的老祖孔老先生說的,他怎麽說的來,要不要孤背給你聽聽?”李路看也不看劉洎,就自顧自說道,“夫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劉思道,需不需要孤告訴你這句話的出處啊?”
“不用你告訴,老夫自然是知道這句話出處…..”劉洎臉色變得極為難看,他心裏甚至開始埋怨自己的祖師,你亂說什麽啊,這下好了,讓這個異端給利用了,“英王殿下,這說明不了什麽,泰伯篇本就存疑,是不是孔聖說的還兩說…..”
“那孤是不是可以認為你們儒家的經典全是後人為了他們的利益偽造的。你們儒家的春秋筆法厲害的很,嗬嗬嗬,你們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撒了多少彌天大謊?”李路一笑,“不要以為孤久在塞外,就不知道中原的事情,魏襄王墓裏出土的《竹書紀年》十三篇,相信你不會不知道吧?”李路說的《竹書紀年》是晉朝太康年間,有人盜掘戰國魏襄王墓,發現了一批寫在竹簡上的古書。《竹書紀年》是其中較完整的一種。竹簡長度為古尺二尺四寸,以墨書寫(或作漆書,亦即墨書),每簡四十字。《竹書紀年》一共十三篇。《竹書紀年》有不少地方與儒家經典大異,但有的卻與甲骨文、金文符合,足見其真實性。
顯然劉洎是知道《竹書紀年》的,他的臉色一下變得極為難看,李路卻不給他反擊的機會,“你們總是說堯舜禹三代禪讓,可是《竹書紀年》上說的清清楚楚,以為堯之末年,德衰,為舜所囚。舜既囚堯,偃塞丹朱於此,使不得見。放帝丹朱於丹水。用不用孤給你翻譯翻譯?”《竹書紀年》衝破了儒家精心編造的古代曆史體係。就拿禪讓為例來說明這一點。禪讓在儒家倫理道德治國體係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是以禮以仁治國的典範,但禪讓卻是孔老夫子編造的,所以李路就拿這件事來打擊劉洎,你看你們記載的聖王舜明明是囚禁了堯,放逐了堯的兒子,才登上帝位的,這哪裏是你們鼓吹的禪讓?
“這本《竹書紀年》乃是戰國之人偽作,當不得真……”劉洎一副你說的不對,我說的才是正確的樣子。
“嗬嗬嗬,韓非子也說過,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著也…..不知道你怎麽看啊?”李路笑了,隻有你們的是真的,別人家都是偽作,還要不要臉了?
“韓非乃是法家,儒法當年乃是死敵,他說的話不足為據…….”劉洎斷然說到,“區區一家之言,怎能服眾?”
“嗬嗬,你儒家在春秋戰國之時也不過是一家之言,儒家又怎能服眾?”李路把這問題給反推了回去,“你們儒家的祖師爺孔老先生都說要為尊者諱,他刪節的春秋讓人不忍直視……咱別的不說,就拿你們儒家推崇的伊尹來說吧,你們儒家說他兢兢業業,輔佐兩代君王,是後世一切臣子的榜樣。可《竹書紀年》上卻說伊尹是個篡位的陰謀家,最後事敗身死。噢,對了,你們還說伊尹是個廚子,可孤看過一本叫《清華簡》的古書,裏麵提到了商湯與伊尹的盟誓,別急著反駁,《呂氏春秋》也提過伊尹與商湯的盟誓,嗬嗬嗬,一個能與商湯會盟的人,是個廚子?這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劉洎的臉色已經變得極為難看,他半天沒吭出一句話來,李路卻是毫不留情的繼續窮追猛打,“《竹書紀年》是戰國中期的史書,而你們的祖師爺孔老夫子是春秋末期的人物。這就意味著:如果《竹書紀年》記載的曆史是真實的話,那麽這些事實孔老夫子他是知道的!而他的學說卻完全忽略了這些曆史,隻是不停的宣傳‘堯舜禹湯’。這說明了什麽,說明從你們祖師爺孔老夫子作《春秋》開始,你們儒家就在有意識的篡改曆史!”
“你們的祖師爺孔老夫子他自己也說過,要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聽聽,兒子幹了壞事,老子替他隱瞞;老子幹了壞事,兒子替他隱瞞。這才是我們大家要的和.諧.社.會嘛…..按照你們的理論,孤是不是可以這麽說,孔老夫子當時刪節春秋的時候,是不是這麽想的;為了讓大家保持高尚的道德,我們可以‘善意’的隱瞞很多事情;我不告訴你真相,都是為了你好,為了不汙染你純潔的心靈。”李路笑的很是那啥,他這話中有話,那意思就是孔老夫子記錄的《春秋》和儒家的經典書籍是不是也可以認為是假的呢?
李路心說老紙可是上輩子可是見到《清華簡》的人,老紙還知道後世的各種渠道文獻上麵的內容跟《竹書》都可以互相印證,還有天文學上的推算也能證實《竹書》的真實性,所以《竹書紀年》是戰國時期的史書這一點是可以確認的,不存在偽造的可能。
“你這全是無稽之談,孔聖乃是天生聖人,怎會出錯?你否認儒門就是與華夏為敵,你口口聲聲為華夏開疆拓土,實際上你行的還是蠻夷之道,雖然你祖上乃是漢人,但是華夏入夷則夷之,何況你的母係是妥妥的胡人,你怎麽能是華夏漢人?”劉洎見說不過李路,幹脆搬出來了血統論,妄圖在血統上辯倒李路。
“嗬嗬嗬,理屈詞窮了是不是?孤該怎麽說你們這些腐儒呢?”李路看看劉洎,“劉思道,孤的碎葉不歡迎你這樣的儒家死硬派,你哪來的回哪兒去吧!”李路這是要把這位來自長安的大佬驅逐出境啊。
“暴君,你不會有好下場的……”劉洎衝著李路大喝一聲,“李路李知遠,老夫可是太子派來的使節,你要驅逐老夫,是不是想造反?”
“孤再說一次,孤的碎葉不是你這樣的腐儒可以作威作福的地方……”李路直視劉洎,“孤也用你們儒家的那一套說一下你,你口口聲聲說禮製,那孤問你,你尊重過孤沒有?孤好歹也是一國之君,你既不是孤的老師,也不是孤的臣子,你有什麽資格教訓孤王?”
“李知遠,你,你這個豎子!”劉洎被李路說的隻能用豎子來表示他的氣憤了。
“來人,把這位膽敢對孤不敬的左庶子給孤拿下,驅逐出境……”李路也很生氣,劉洎劉思道,你也太不知道好歹了吧?
“哼,老夫不會和你罷休的,李知遠,你給老夫等著…..”劉洎最後色厲內荏的說道。、
“孤倒是想看看你能翻出個什麽水花來……”李路衝著李鬆益一揮手,“把劉洎給孤趕出去…..”
“喏!:李鬆益領著幾個錦衣衛就如狼似虎一般圍了上來,把這位大唐的東宮左庶子給轟出了碎葉城。
在回長安的路上,這位劉洎怒不可遏的奮筆疾書,他要好好的參一下李路,至於參了這位名義上的藩王,實際上的一國之君有什麽後果,劉洎連想都沒想,他被李路之前的一句“道不同不相為謀”給氣壞了,就算你是正一品的親王,就算你是實際上的一國之君,就算你為漢人開疆拓土,功勳卓著,但是那又怎麽樣,你李路不按照我們儒家的那一套做,你就是暴君,你就是大壞蛋……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