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彈劾

字數:4125   加入書籤

A+A-


    “咳咳咳….”碎葉離著長安萬裏之遙,劉洎就是被驅逐出境,也要走很長一段時日,且說他被押解到高昌的時候,病倒了,押解他的士卒本著人道主義的精神,就帶他去了當地駐軍的醫館,當進去之後,劉洎看到坐堂醫生竟然是一個年輕女子之後,他不願意了,“老夫不是婦人,哪裏需要女醫?”

    這個劉洎以前是魏王李泰集團的核心人物,這個小集團無一不是儒家的死忠,劉洎更是其中的翹楚,他時刻以所謂的“禮製”來要求自己還有他人,他看不慣的他就要噴,才不管什麽後果,這一點與已經死去的魏黑子魏征有很大的區別,今天他一看竟然是一個女醫要給他看病,這廝馬上就受不了,男女授受不親嘛,讓是讓這女人摸了自己,他的臉麵往哪裏放?

    “劉庶子,不要給臉不要臉啊,史醫生是高昌城裏有名的醫生,她怎麽不能給你看病了?”帶隊押解他的錦衣衛軍官周正剛不幹了,你劉洎擺什麽譜,給你找的醫生很有名氣啦,說罷他看向那個史醫生,“阿奴,這老頭不願意你給看病,你找個學徒給他看看算了….”

    咦?周正剛怎麽認識這個史醫生的?原來這史醫生就是周正剛的同僚史思蒙的幼妹史阿奴,當年的突厥小蘿莉已經長大成人,她因為學習成績出色,被保送進了碎葉大學醫學部,畢業之後史阿奴選擇了從軍,她成為了英軍的軍醫,被分配到了高昌駐軍,因為她醫術高超,在為英軍士兵服務的同時,也給高昌當地百姓看病,救死扶傷,活命無數,甚至有了一個“素衣仙子”的雅號。

    “老頭,你不願意仙子給你看病,那你趁早滾蛋,別特娘的耽誤我們看病…..”在李路治下的英國,這些年日積月累的潛移默化,好不容易讓百姓們養成了什麽都要排隊的習慣,排在劉洎後麵百姓一聽這個來自中原的老頭竟然敢對他們心中的仙女不敬,就怒了。

    “哼,男女授受不親,女子給男子看病,成何體統?荒唐,咳咳….”剛說完荒唐,他又咳嗽了幾下,那些排在他後麵的百姓,頓時離劉洎遠了不少,唯恐他會傳染到自己。

    “你們這群賤民,我家老爺乃是太子府左庶子,你們見到後不僅不行禮致敬,還惡言相向,你們是不是活膩歪了?”劉洎的仆人劉三同跳出來說道。

    “太子府?我們英國有太子府這個機構嘛?“排在後邊的一個人說道,“我記得報紙上隻是說王上立了太子,並沒有為他配備屬官啊?”

    “咳咳,老夫是長安太子府的左庶子….”劉洎一聽勃然大怒,這群賤民,怎麽隻知道英國,不知道大唐了,“時間隻有一個太子,那就是長安的太子,按照禮法,英王的繼承人是王世子,怎麽能是太子,荒唐可笑!”

    劉洎現在是氣急敗壞,他眼中的英國就是一個不尊孔孟,不守禮法,心懷鬼胎,陽奉陰違的邪惡之國,“咳咳,你們知不知道,你們還是大唐的子民?你們還守不守禮法?你們…..咳咳….”

    “得了吧,老頭,我們都是王上的百姓,王上護佑我們,在他的幫助下,我們這些昔日的奴隸還有庶人都過上了好日子,不僅吃飽了飯,家裏的娃子都有學可上;我們願意為他賣命,給他交稅,甚至願意為他去死…..你說的長安,我們沒去過,我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一群刁民,一群刁民……”劉洎沒想到李路治下的百姓竟然是這樣的,這還是離著長安算近的高昌,“知華夏不知大唐,這樣的宗藩要之何用?”劉洎心裏對李路,對李路治下的英國的惡意頓時max了,他決心一定要說服李二,鏟除這顆他認為的毒瘤。

    “咳咳….老夫不治病了,老夫要回長安…….”劉洎生氣的走出了駐軍醫館,周正剛搖了搖頭,剛要走史阿奴叫住了他,“周大哥,這個老頭,你們趕緊送走,他日子不多了….”

    “阿奴,你說什麽?”周正剛嚇了一跳,“我說他頂多還能活半年,他時日不多了,我剛才仔細觀察了他的氣色,老頭身有沉珂,你明白了吧?”史阿奴抿著小嘴忍著笑意說道,這個老頭她非常的不喜歡。

    “我去,這樣啊,那必須趕緊把他送回關內,隻要過了瓜州,就是死了也與我們無關了…..”周正剛急匆匆的出了醫館,去押解劉洎去了。

    且說劉洎自過了瓜州之後,白天趕路,晚上寫奏折終於在抵達大唐帝都長安的時候,他的奏折已經寫好,至於他的病,嗬嗬嗬,也不咳嗽了,劉洎據此得出了結論,那就是在李路統之下,連空氣都汙濁無比,要不他怎會生病?其實他不知道的是這隻是他身體的回光返照而已。在回到長安之後,劉洎並沒有去見他的新主子李治,而是直接去了太極宮,求見了李二,“啟奏陛下,老臣要參英王李路…….”

    李二一聽劉洎要參自己女婿,好懸沒從禦座上掉下來,“劉愛卿,你說啥?”

    “老夫要參,要彈劾英王李路…..”劉洎拿出自己的奏折雙手舉起,高過自己的發冠,太監過來拿過奏折,遞給了李二,李二打開奏折,這麽一瞧,好家夥,這劉洎竟然開篇就說李路是桀紂之君,還引用了李密的名言,說李路是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這罪過就大了啊。

    李二仔細瞧看劉洎的奏折,就看到劉洎在奏折裏寫道,“自古以來,立國之道,在於孔孟之書,堯舜之道,英藩不立孔廟,不尊孔孟,打壓儒學…..英王李路放縱商人,以致英藩舉國向商,遍地銅臭,道德日下,世風日下…..英藩之人無禮樂教化,無典章文物,而沾沾焉惟刑是視,好勇鬥狠,恃其心理技巧,以次為富強之計…..英王重奇技淫巧,不重儒學…..自古聖人唯孔子,今英王立先賢祠,百聖閣,卻以女媧,伏羲,炎帝,黃帝,李耳,周公,薑尚七人為尊,此大不敬也…..英藩百姓多知英王而不知大唐,不知陛下…..敢問陛下,英藩非大唐之地否?英王非大唐諸侯王耶?”

    李二看完了劉洎的奏折,心裏波瀾起伏,對於李路治下的英國,他甚至比劉洎知道的還要多,他還知道李路與波斯還有東羅馬甚至阿克蘇姆來往的一些情況,對於這個英藩,李二也覺得甚是紮手,不處理吧,那邊與長安走的就根本不是一條路,處理吧,搞不好還打不過這個名義上的附屬國,因為他的百騎告訴他,李路的英國綜合國力遠超原來的東西突厥,根本就不好打,這是個紮手的事情啊。

    “那劉愛卿,你說朕該怎麽處理此事?”李二看看劉洎,心裏大罵,你這個刺頭,你知不知道朕現在還有求與碎葉?你這個愣頭青,就沒考慮後果嘛?

    “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李路既然是大唐的親王,他就要以身作則…..好好用儒學教化百姓,使得百姓通曉禮製…..他就應該…..”劉洎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應該,然後說道,“而今李路名為大唐藩王,實則與夷狄之主無異,請陛下召其來京,責其整改.......”

    李二皺起了眉頭,他那個女婿可是聰明的緊,真惹惱了他,恐怕事情就麻煩大了,眼下自己正準備出征高麗,正是有求於他的時候,這個時候,劉洎給自己上這個折子,嗯?雖然說李二看了裏麵好多東西,他也覺得不舒服,但是李二知道這不是個例,別說是英藩了,就是嶺南,那邊的百姓也是隻知馮家不知道他李二啊。

    “劉洎,朕知道你性情剛直,眼睛裏揉不得沙子,可是你有沒想到過,阿棧那孩子若是認為你這是在削他的麵子,不肯奉召……一旦要是逼得他起兵造反,這責任你擔得起?”李二突然一拍禦案,厲聲對劉洎說道。

    “陛下,英王李路不臣之心,早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何況英藩隻知道他李路,不知道大唐,更不知道陛下,這樣的藩國要之何用?與那高句麗何異?”劉洎梗著脖子說道,“當年陛下就不應該放李路回碎葉,縱虎歸山…..若是他一直在長安,哪能有今日的隱憂?”

    “哦,你的意思是朕當年的決策錯了?”李二噌的站了起來,“劉洎劉思道,朕問你,朕要是留下了阿棧,他的那些兵將當年就造反了,你知道不?朕告訴你,他的實力覺不小於朕,你要朕逼反了他,你擔得起這個責任?”

    “這個…..”劉洎一下啞住了,是啊,刀兵一起,到時候怕是李二會把他當晁錯殺了的,他劉洎還沒活夠呢,不過想到了晁錯,他又想到了七國之亂,他心裏又堅定起來,“陛下,前漢七國之亂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嘛?如果陛下覺得自己不如漢景帝,可以把老臣的頭顱拿起給李路獻媚….”這個劉洎吃準了李二不會殺他,就肆無忌憚起來。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