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淤地壩(下)

字數:5170   加入書籤

A+A-


        自明朝開始甘陝地區就出現因山體滑坡或者泥石流形成的天然淤地壩,當地農民在壩上種地獲得空前豐收,之後數百年當地民眾不斷自行打壩淤地。

        當地農民往往因為缺乏資金隻能就地取材,用黃土或者土石混合築壩,基本上都是原始壩體,很容易被山洪衝毀。

        鍾躍民提出的辦法確實可以讓石川村和王村上下遊形成壩係,共同抵禦夏季爆發的山洪,但是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沒有水泥。

        修建溢水通道和泄洪道必須要用水泥,農村砌牆經常用的石灰砂漿很難在水裏維持強度。

        老趙頭、常貴和鍾躍民三個人蹲在地上直撓頭,邊上的村民都在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趙爺,還幹不?”一個愣頭青等得不耐煩喊道。

        老趙頭虎目一抬:“你個驢撓,天天就知道幹,莫看見額們在這商量事情!把鄉親都帶回去!”

        年輕後生屁都不敢放,脖子一縮,嘟囔道:“那咱這壩還修不修咧?”

        “修!人家bj的知青腦子活,想到好法子,咱們這回一定要修個山水衝不壞的壩!”老趙頭站起來,擲地有聲道。

        “真的?真是毀不掉的壩?”這個天大的好消息刺激得王村村民們臉上通紅,王村的淤地壩打得實在是太艱難了,年年爬起來滿懷希望,年年又失望,再硬實的心也經不起折騰。

        常貴站起來問道:“咋?你有辦法弄到水泥?”

        “額去公社要,去縣裏問領導要,這水泥額一定要想辦法要回來!”老趙頭緊緊身上披的羊皮襖,堅定道。

        “怕是不易,現在公社h縣裏也到處要用水泥,哪能顧得上咱們鄉下。”常貴明顯不看好老趙頭的想法,滿臉憂愁道。

        老趙頭眼睛一瞪:“額就不信哪個領導敢不顧額們幾百口子吃飯!額就是求也要求到!”

        常貴啞了半天,最後隻能歎口氣,低頭繼續抽煙鍋子。

        鍾躍民站起來,“趙爺爺,我跟你一塊兒去!”

        “中!你個娃娃倒是好樣的,咱爺倆這就走,帶上鋪蓋卷,要是這公社領導不批給咱們水泥,額們就住下。”老趙頭看著鍾躍民滿眼欣喜。

        “趙爺爺,咱們要去就去縣裏,縣裏有水泥廠,咱們說不定直接能從廠裏把水泥拉出來!”

        “你們這些後生就是腦筋轉的快,就照你說的,咱們直奔縣裏,腿腳快些,天黑就能到。”

        常貴趕緊道:“額讓杜老漢用大車送你們去,這樣快些。”

        “常支書,杜老漢年紀大了,讓鄭桐去吧,路上還有個伴。”鍾躍民建議道。

        “中,就聽你的,讓鄭桐去,額給你們都算工分。”常貴又衝鄭桐道:“願意不?”

        “願意,願意!”鄭桐連忙點頭,傻子才不去呢,縣城再小也是個城,總比石川村這荒涼地方好多了。

        於是三個人套上大車,一路就往縣城裏趕。

        “躍民,剛收拾東西,你怎麽翻箱倒櫃的,找什麽呢?”

        鍾躍民把書包打開,拿出來本書,“這次去縣城能不能弄到水泥,十有就要靠這本書了。”

        鄭桐拿過來一看,《華北水利月刊》,“這是哪一年的書啊?怎麽這麽破?”

        “你可小心點兒,這本雜誌可是民國時候的出版的,我在圖書室那一大推垃圾裏麵翻出來的。”鍾躍民小心翼翼地把書捧回來,生怕被鄭桐弄壞了。

        “你至於嗎,這本雜誌有這麽重要?”鄭桐不以為然。

        “讓你丫多讀書,這本雜誌其他都不重要,就裏麵一篇最重要。”

        “哪一篇?”

        “水利大師李儀祉先生寫的黃河之根本治法商榷。”鍾躍民小心地把雜誌翻開。

        “真有這麽神?”鄭桐一臉不信。

        坐在車上打瞌睡的老趙頭卻突然出聲問道:“關中的李儀祉?”

        “趙爺爺,您知道他?”

        “哪能不知道呢,這些年咱們說的少了,可是年紀稍微大點的都知道李先生修關中八惠。”老趙頭卻又歎了口氣:“本來李先生也準備修咱們這無定河,可是還沒來得及先生就過世了,要不然咱這老百姓也不會這麽苦。”

        鄭桐驚歎:“真這麽厲害啊!那我得好好看看書上說什麽。”

        “你丫歇了吧,你看也看不懂。”鍾躍民小心地把雜誌收起來,“我還指著他問縣裏當官兒的要水泥呢。”

        “你怎麽這麽小氣!”鄭桐沒好氣地往大車裏一躺,“不趕了,我先躺會兒,你趕車吧。”

        鍾躍民隻好接過鞭子,趕著小毛驢往前快走起來。

        到縣城的時候,天已經擦黑,鍾躍民趕著大車就往縣委大院兒裏麵闖,看門的老頭都沒來得及攔著。

        “嘿嘿,你們是幹啥的?這麽直愣愣地就往裏麵闖!”

        “大爺,這是縣委吧?”

        “是啊。”

        “是縣委就行了,我們是土城公社的知青,這是王村的找村長,我們來找縣革委會主任。”

        “真是笑話,縣裏領導也是你們想見就能見的?趕緊出去!”

        鄭桐嚷道:“嘿,你這老頭兒不是讓領導犯錯誤嗎?”

        “我咋讓領導犯錯誤了,你別瞎說!”看門老頭兒讓扣個這麽大帽子,急切反駁道。

        “咱們縣裏領導是不是為人民服務的?現在咱們這麽人民有困難了,來找縣領導幫忙,你在這攔著,不就是讓領導離我們這些人民遠遠的嗎?”

        鄭桐伶牙俐齒,一通掰扯,唬的老頭一愣愣的。

        “縣領導在辦公室裏麵嗎?”鍾躍民問道。

        老頭道:“今天有一批知青來了,縣裏領導都在招待所呢。”

        “那你早說啊,瞎耽誤功夫!”鍾躍民抱怨一句,趕著小毛驢就奔招待所去了。

        老頭看著他們走了,往門房走了兩步,嚷道:“不對啊,那要是全縣的人民都來找縣領導,那領導還用幹其他的嗎?”

        招待所食堂裏麵,停火通明,縣裏領導正在慰問新來的知青。

        “這快要過年了,知青們遠離父母到我們靖邊來插隊,縣裏領導都非常歡迎,今天特地來看望大家。”知青辦的馬主任正在發言。

        “砰···”的一聲,食堂大門被推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