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上官雲飛的謀略
字數:4470 加入書籤
看見那人依舊坦蕩清澈的笑容,李裕心底泛上了一絲絲愧疚,對不起,上官,明知道這是強你所難,我還是沒有阻止父皇,因為沒有你的幫助,我便不會有十足的把握贏過李禊,打敗不了他,
我便——永遠無法獲取唐歌的心。
*
東宮,亥時
夏末秋初之際,夜晚沒了往日蛙鳴蟲叫,沒了難以忍耐的暑熱,漫天繁星沉浸在靜謐的荷池上,白日裏爭相鬥豔的百花此刻耷拉著,似是安睡,陣陣清風攜著空氣中清爽的露草之味,飄過月色,吹過湖上,而後越過重重屋脊,湧到院中裏那一雙精致的骨節分明的手中。
晚膳後,李裕邀上官賞月,院正中設一素色地毯,毯上置一小幾,兩人相對而跪,幾上紅泥小爐,爐上煨著一壺清茶,旁邊兩隻同色小杯,清淡雅致的環境,清淡雅致的人。
“你白日說的話,何意?”
執著茶杯的手微微頓了頓,而後,那雙手的主人才淡淡說道:“皇上今日之言,名為寵,實為防,皇甫傅和程異兩人恃寵而驕,在外無惡不作,早已是朝廷的毒瘤,而宰相崔胤……據我所知,他是皇上身邊第一人,皇上怎會為了兩個佞臣而失信忠臣呢?”
“上官是說,父皇這樣做有他自己的目的?”
“自然,”上官雲飛眸光依舊專注於手中小杯,他手微微晃了晃,杯中銀月晃了晃,他的聲音恍惚也晃了晃,
“皇上這番做法目的有三,一是除去屍位素餐現象,將二人升職,兩人均被調離原來的職位,那麽空出來的職位會被何人擔任,這就看皇上了;二是兩人升職過快,越級過多,自然會受到禦史台的彈劾,屆時皇上順應民心,想抓兩人的犯罪證據自然是手到擒來;三是敲山震虎,你我都知道這兩人背後的人是劉季述劉中尉,更別提皇上了”
李裕若有所思的接著他的話,“近些年,父皇一直想要掃除‘宦官’幹政的風氣,如今朝廷上下兵權,大部分都已收攏,隻餘下神策軍那一支,還掌握在劉季述手中,偏偏那支軍隊掌管著皇城安危,而劉季述近些年越發守規矩,竟抓不到他絲毫的錯處”
“往往看起來平靜的湖麵,總會醞釀著巨大的漩渦,”上官雲飛微微一笑,“一處錯誤也不犯,正是表明了此人心思深沉,掌控手下人的手段之高,久居上位者總會有些自傲,然劉季述身上從無此氣息,這本身就很不尋常,說明他對自己要求很高,對手底下要求更高,而這般自律的人不顯山不露水,卻在此時讓程異皇甫傅‘犯事’引起皇上注意,這是何意?”
“叮!”的一聲,頭頂上一片楓葉飄落下來,在兩人目光相交的上空戛然停住,空氣中流動著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
片刻後,李裕眨了眨眼,聲音有些寒意,“你是說,他想造反?”
風呼呼的吹過,那股別樣的氣流被吹散,那楓葉悠悠飄落,在空中劃過一道悠揚的弧度,上官雲飛的聲音也帶著一絲悠揚的旋律,偏說出的話令人心驚。
“不僅有反心,且造反之日亦在近幾月內,他拋出皇甫傅和程異兩人,便是為了試探皇上,同時令朝廷上下對他鬆懈,你們抓住他的錯處越多,到時候對他也越鬆懈,待他血洗宮廷那日,就是你們後悔之時”
“父皇不會如此大意,既然知道劉季述早有反心,怎麽可能不防備著他,”李裕搖了搖頭,溫朗的眉宇間一片愁緒濃濃,
上官雲飛笑了笑,李裕此刻的反應在他意料之中,他拿過李裕手中早已冷卻的茶杯,再次為其倒了一杯茶後,才緩緩說道:“那麽太子,皇上目前最防備的人還是他嗎?太子目前最防備的人……還是他嗎?”
李裕瞳孔豎起,倒吸了一口涼氣——是的,他忘了,自從虔王回來後,不論是自己還是父皇,鬥爭的矛頭早已指向了李禊,父皇擔憂著李禊的兵權,之前的大多時日裏全都是在算計著如何奪取李禊的兵權!
而自己,自己則是為了唐歌,才選擇插手朝堂政局,然終究是涉世不深,並沒有對劉季述過多關注,此刻經上官一提醒,這才猛然驚醒。
好一招調虎離山,借力打力!
上官雲飛觀李裕麵上神情,便知道他想明白了,“而虔王,想必對劉季述的心思早已了解,否則他也不會這般容易的任你們奪了他的兵權,否則以他的能力,皇上恐怕施再多的計謀也是不能辦到的,劉季述想看你們雙方鬥得兩敗俱傷,虔王又何嚐不是坐山觀虎鬥呢?”
“他‘安分’的交出兵權‘示弱’,皇上定然對他不再如之前那般防備,到時候兵權在手,刀鋒自然又指向了劉季述!”上官雲飛抬頭望天,歎息道:“此人心思之深,謀算之遠,草灰蛇線,不動聲色間便布局千裏,才走出一步,便算出了後邊的萬步,你我單獨均不是其對手!”
這下,李裕仿佛連自己的呼吸都找不見了,很久之後他才放下自己因太過震驚而一直擺在空中的酸麻的胳膊,
他想過自己與李禊之間的差距,論起才智謀略,自己隻是缺少些經驗而已,幾日前的對話也歸咎在自己太重感情一時心神失守而已,然而到了此刻才知道,差的不是才智,而是——玲瓏心思無雙謀算。
“不過太子你也不必失落,虔王他自小便孤身在朝廷泥淖中掙紮,早早培養了政治的敏感性,而後又去沙場曆練,征戰殺伐之氣漸濃,軍政兩方均有涉略,而你,雖說曆過不少朝堂風雲,但終究有皇上護持,比起虔王來,少經曆了一些波折而已,”
見李裕轉頭看向他,上官偏過頭,裝作沒看見李裕那一刻的軟弱,繼續道:“雖說虔王心思無雙,計策絕妙,然是人終究會有弱點,會有疏忽之處,既然他想借我們的力去鏟除劉季述,那我們便順著他的意去即可”
“嗯?”
“若我沒有推算錯,劉季述雖說有神策軍在手,以他的謹慎性格定然也是不敢貿然行動的,所以促使他敢於冒險的,自然還有背後的倚仗,”說話間,上官雲飛已經徑自擺弄這茶杯,依次向上羅列,形成一個品字。
“而這背後的倚仗,定然不在宮中,”他白皙修長的手執起紅泥小爐,爐中茶水溢出,自最高的那隻被子流淌下來,在三隻杯子均被灌滿之後,他轉回頭,一雙如雲遮霧繞般江南煙雨般朦朧眼眸望著李裕,眸子裏犀利光芒微微發寒,
“不知太子可知道東平王?”
許是今日震驚太過,到了此刻,李裕麵容上已經恢複了平靜,盡管心中早已驚濤駭浪,他強自鎮定的道:“上官是說,光啟二年間因平定黃巢之亂有功被封為東平王的朱全忠?”
“不錯,此人早年喪父,少年時黃巢之亂開始,其加入黃巢軍後,曾隨大軍攻過長安,而後叛離黃巢,投歸河中節度使王重榮,而後接連勝任左金吾衛大將軍,河中行營招討副使,並賜名全忠,而後昭宗即位,升任東平王”
“此人我倒是有所耳聞,我年少時曾在校場見過他的神勇,不過據我觀察,此人老實憨厚,自降唐以來便是忠心耿耿,且侍母至孝,朝廷如此厚待與他,當是不會生反心之人”
“太子隻說對了一半”
“嗯?”
“朱全忠因早年喪父,隨母親狠過了一些苦日子,直到路遇出使的蕭縣官劉崇家,日子這才好轉,而劉崇在幾年後因朝堂傾軋全家流放,其子劉尹則被沒入宮廷,成了一個太監,這個太監便是現在的劉中尉,劉季述”
李裕微微睜大了眼,這些資料上官敘述的詳細真實,單從時間年齡事件就知道,這都是真的,同時也說明了劉季述早已存造反之心,而其布局謀略亦在更早之時!
“你是如何知曉的?”不是不驚訝於上官的無雙才智的,隻是這些久遠的線索,他是在短短時間內整理出來的,還是說早就知道?
上官雲飛微微一笑,道:“不管你相不相信,在與你第一次相識之後,我便開始派人分插在朝廷各府中以探查消息了,這些年我走南闖北漂泊江湖,一方麵是為了生意,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幫你收集一些朝廷資料,本以為你不會用得到,沒想到還真的起了作用”
“隻不過,虔王府鐵桶一塊,我的人始終安插不進去,抱歉……”上官雲飛的話還未說完便被李裕打斷
------題外話------
嗯,從今天開始,保持日更3000!必須做到!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