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5章 來曆不明的饋贈

字數:4961   加入書籤

A+A-


    “書記,我在客廳沙發底下發現的,我檢查過表麵,沒有異常。”
    李浩然嘴上這麽說,可仍舊站在距離厲元朗幾米開外。
    這是他保持警惕性的一種本能反應。
    在沒有確定木盒安全的情況下,盡量不靠近厲元朗。
    看他遲疑神色,厲元朗知道李浩然還有話要說。
    “小李,這東西有沒有問題?”
    “應該沒有。”李浩然隻能這樣說,“書記,我觀察今晚的領導裏麵,就李副省長拎著公文包。我猜測,木盒大小,正好可以裝在公文包裏。”
    聽了李浩然的分析,厲元朗輕輕點了點頭。
    本來,他宴請眾人,大家空手而來實屬正常。
    因為都了解厲元朗的脾氣秉性,他對禮物極其敏感。
    哪怕一瓶酒,一盒煙,厲元朗都會拒絕。
    然而,李賀卻拎公文包出現,顯然與其他人格格不入。
    不得不說,李浩然心思縝密,觀察力也強。
    “把它拿過來吧。”厲元朗朝著李浩然招了招手。
    征得厲元朗同意,李浩然這才小心翼翼將木盒放在厲元朗麵前的桌子上。
    “打開,看一看是什麽。”厲元朗吩咐道。
    木盒不大,也就煙灰缸大小。
    木質不錯,是黃花梨。
    盒蓋上的浮雕圖案栩栩如生,似是某種吉祥的瑞獸。
    李浩然輕輕轉動盒蓋上的小鎖扣,“哢噠”一聲,盒蓋緩緩打開。裏麵並沒有預想中的危險物品,而是一塊用紅綢包裹著的東西。
    厲元朗伸手將紅綢展開,裏麵是一枚古樸的玉佩,玉質溫潤,散發著柔和的光澤,玉佩上刻著一些細小的紋路,像是某種古老的符號。
    在玉佩旁邊,還有一張折疊整齊的紙條。厲元朗拿起紙條,緩緩展開,上麵寫著幾行字:厲書記,佩戴此玉佩,能夠提神醒腦,對您身體大有益處。一件小玩意,不成敬意,請您笑納,李賀敬上。
    嘶……
    厲元朗倒吸一口涼氣。
    李賀搞什麽!給他送禮嗎?
    他與和李賀平常素無往來,曾幾何時,李賀甚至還在會上公然和他大唱反調。
    卻不打招呼送他一塊玉佩,突兀不說,其目的足以讓厲元朗浮想聯翩。
    厲元朗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幾分警惕與不解。
    官場之中,無功不受祿,突然收到的這份“厚禮”背後,定有不簡單的緣由。
    更何況,送禮之人還是平日裏與他意見相左的李賀。
    他再次端詳起手中的玉佩,那溫潤的觸感與柔和的光澤,似乎在訴說著它的不凡,但此刻在厲元朗眼中,卻多了幾分不可捉摸的意味。
    玉佩上的古老符號,仿佛隱藏著某種秘密,又或是某種暗示,讓厲元朗陷入了沉思。
    “書記,這玉……”李浩然見厲元朗神色凝重,小心翼翼地問道。
    厲元朗輕輕搖了搖頭,示意李浩然不要多言。
    他將玉佩放回木盒,重新蓋上盒蓋,心中已經有了計較。這份禮物,他不能輕易接受,更不能隨意處置。
    它背後可能牽扯到的利益關係與複雜局勢,遠非表麵看起來那麽簡單。
    “小李,你先把這個收起來,放到安全的地方。”厲元朗吩咐道:“這件事,不要對外聲張。”
    李浩然點頭應允,小心翼翼地捧起木盒,退了出去。
    厲元朗則坐在書桌前,久久未動,他的心思已經飛到了更遠的地方,思考著這份突如其來的“禮物”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深意與目的。
    等李浩然返回,厲元朗正抓起電話,準備打給於海。
    可號碼撥了一半,他又放下,擺手示意,李浩然可以走了。
    厲元朗猶豫不定,有他深層次考慮。
    他原本計劃,把這塊玉交給於海處理。
    可思來想去,還是決定給李賀一個麵子。
    於是次日上班,把李賀叫來。
    指著木盒,麵色陰沉地說:“李賀同誌,你昨天把東西落在我家了。你現在把它拿走,不要讓這東西成為我們之間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我向來秉公辦事,對於任何形式的饋贈都持謹慎態度,尤其工作上的同事。”
    李賀聞言,臉上閃過一絲尷尬,但很快恢複了鎮定,他解釋道:“厲書記,您可能誤會了。我送這玉佩,並無他意,隻是聽聞您工作繁重,時常熬夜,想借此表達一點心意,希望您能保重身體,並無其他複雜想法。”
    厲元朗輕輕搖頭,語氣堅定:“李賀同誌,你的心意我領了,但原則不能破。我們作為領導幹部,更應該以身作則,遵紀守法。你如果真的關心我,就在工作上多支持我,多提寶貴意見,這才是對我最大的幫助。”
    李賀聽後,沉默片刻,隨即點了點頭,表示理解:“厲書記說得對,是我考慮不周。那這玉佩,我就先拿回去了。以後,我會更加注重工作上的配合,為南州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厲元朗滿意地點了點頭,語氣緩和了許多:“好,李賀同誌,我相信你。我們共同的目標都是為了南州好,為了群眾好。隻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李賀再次點頭,表示讚同,隨後拿起木盒,告辭離開了厲元朗的辦公室。
    就在李賀走後不久,龍民敲門進來。
    談完工作,厲元朗將幾張照片遞給他,說道:“你查一查,這個東西的價值。”
    龍民定睛一瞧,照片上是一塊精美玉佩。
    厲元朗沒說原因,龍民不好過問。
    表示盡快調查,把結果第一時間反饋給厲元朗。
    郝慶安離開南州不久,厲元朗接到倪德輝打來的電話。
    電話中,倪德輝提及郝慶安離任後,準備就地提拔接替人選。
    希望南州省委盡早確定推薦人選。
    厲元朗如實說:“領導,關於省委副書記的人選,我有個想法,請您定奪。”
    “你說吧。”
    厲元朗坦誠講道:“根據省紀委掌握的情況,安秉州委書記王瀟木,有很大的違法行為。”
    “王瀟木身兼省委常委,是您們管理的幹部。我已經和紀委方麵打過招呼,他們很快就會派人下來調查。”
    “領導,如若王瀟木的犯罪證據被坐實,那麽,他的位置會空出來。所以,是否將這兩個位置一並研究?”
    倪德輝那邊陷入短暫的沉默。
    好半晌,他才緩緩地說道:“元朗同誌,你的考慮有一定道理。王瀟木的事情如果屬實,確實會造成職位的空缺。”
    “不過,目前還是先集中精力把郝慶安離任後省委副書記的人選確定下來,王瀟木那邊等調查有了結果再說。”
    “對於省委副書記的人選,你心裏有沒有合適的人選?你要詳細說說你的看法和理由。”
    厲元朗直言道:“省委研究和考察,認為有兩位同誌符合要求。一位是組織部長張秋山,另一位是紀委書記於海。”
    “兩個?”倪德輝說道:“這麽說來,省委和你拿不定主意究竟該推舉誰更合適。元朗同誌,你對這兩位同誌的看法如何,能不能詳細談談,也好讓我們心裏有個底。”
    厲元朗微微頷首,神情認真地說:“張秋山同誌在組織工作方麵經驗豐富,他長期從事幹部選拔與培養工作,對各級幹部的特點和能力都有深入了解。在過往的工作中,他成功組織過多次大規模的幹部調配,為全省各個崗位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確保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而且他為人正直,處事公道,在幹部群眾中口碑良好。”
    “至於於海同誌,他在紀委工作多年,有著堅定的原則性和敏銳的洞察力。在查辦多起重大違紀違法案件中,他展現出了卓越的領導能力和專業素養,不畏權勢,堅決與腐敗行為作鬥爭,為全省的廉政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他善於團結同誌,工作作風紮實,深受大家信賴。”
    倪德輝聽後,思索片刻後說道:“這兩位同誌都很優秀,各有各的長處。不過,省委副書記這個職位責任重大,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麵因素。元朗同誌,你覺得從當前全省的工作大局出發,誰更能勝任這個崗位呢?”
    喜歡正義的使命請大家收藏:(正義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