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柳家

字數:8173   加入書籤

A+A-


    林景一開始寫這個劇本, 想寫的是原主的故事。他要在電影裏記住他,幫他完成做科研的夢想。

    然而動筆之後, 他卻越來越控製不了自己, 越來越忍不住, 把自己的感情和願望發泄於筆下。

    甚至控製不住地想,如果是這個世界的林景, 肯定也會做出像他一樣的決定。捐身實驗,將自己最後保留的一點對生命的熱忱, 贈予他人。

    最後故事成篇, 他埋頭看去——

    通篇是原主的夢想。通篇是他自己。

    奇異的是,在故事成型的那一刻,他仿佛進入原主那個幻想中的世界, 聽到他對他說了四個字——感同身受。

    所以,對張三說出“傳記”兩個字的時候,他自己也根本分不清,劇本裏寫的這個人,到底是誰。

    但這不重要。網友們隻會知道一個答案, 而永遠都不會發現,那些深埋其中的裏層真相。

    林景已經把該說的說完, 他微笑著看向張三,等待他的答複。

    張三很想拒絕, 能讓他拒絕這部戲的理由太多了——新項目早就開始籌備、這部戲連劇本都不完善、團隊毫無經驗、拍攝難度太高……

    一萬個理由在他腦海裏呼嘯衝撞著, 他卻脫口而出:“我拍!”

    林景沒有直接答複, 而是說道:“張導, 還有件事想告訴您……這部戲,恐怕不能讓單人執導筒。它將會有三個導演。”

    張三聞言,竟並不覺得有什麽不對,隻問道:“是哪三個人?”

    “您是一個,我是一個。”林景說,“最後一個,是專門負責把控喜劇內容的,我打算請陳武安導演。”

    張三一時竟想不起來,“陳武安,那是誰?”

    “是《名偵探俱樂部》的導演。”

    張三:“……綜藝節目導演?”

    林景笑道:“雖然是綜藝節目導演,但他對喜劇元素有非常獨到的把握。其實我是這樣設想的,雖然由三人共同執導,但我和陳武安相當於副導演,整個拍攝流程還是由您主導。”

    張三聽明白了,林景想讓陳武安來把控電影的喜劇內核。

    而他自己,則把控電影的……張三想了想,覺得不能用“把控什麽內核”來形容林景,因為林景就是這部電影的核心,當之無愧的核心。

    說實話,在林景麵前,這個正導演的位置,他還真不敢占。他說:“既然你已經做好決定,我沒什麽意見。那麽我還有一個問題,這部戲的劇本,該如何完善?”

    這部戲的拍攝難度之大、對劇本要求之高,是電影界前所未見的。

    劇情內容該怎樣安排,才能保證正敘倒敘都能銜接?台詞該如何設置,才能既幽默又辛酸?那些填充全戲的細節,要如何規劃,才能巧妙地讓觀眾在第二次觀看時發現?

    這部戲雖然真情流露,說到底也極其炫技。如何平衡全片的技巧和真情,更是寫劇本時的一大難點。

    而且,最讓張三擔心的是,“恕我直言,這部戲的主角,是你嗎?”

    林景前陣子新聞鬧那麽大,全華國上網的人,都知道他的演技有多爛。

    林景首先回答了劇本的問題:“這部戲的劇本看似難寫,其實故事取材於現實,全都擺在那裏。編劇需要做的,不是造城堡,而是搭積木。”

    “我打算請兩位編劇,一位專門編排結構,一位專門鑽研台詞。加上你、我,以及這部戲的原導演,我們五個,一起來做這部劇本。”

    “至於演員方麵,”他很幹脆地說下去了,“多半會選用新人,這部戲雖然很需要演技,但更講究自然動人,新人不加修飾地流露真情,有可能會產生驚豔的效果。”

    他頓了頓,無奈地說:“畢竟演技這東西忽...高忽低,您是知道的。”

    張三作為導演也清楚,演技是一種極富彈性的東西,演員的狀態、入戲程度、導演調教……影響因素太多了。

    可如果僅僅是這樣,好演員爛演員又是怎麽區分的?說白了演技雖然忽高忽低,到底也是硬核實力。

    他懷疑林景的演技連及格線都沒達到,除非演那種極其容易入戲、容易共情的戲,否則隻會尷尬。

    林景隻好把自己的病曆單拿了出來。

    張三接過病曆,隻一眼,怔在那裏。

    “這是……真的?”他不敢置信地問。

    “嗯。”林景說,“接下來的半年時間,我會入院接受手術。我們的電影,就在這個時間段裏拍攝。”

    張三沉默良久,不知該說什麽。

    至此,他對這部電影,再也沒有任何疑義了。

    *

    說服張三後,一切都變得簡單了。團隊有人組,籌備工作有人做,電影由嘉映全權出資,整個劇組的生殺大權都掌握在林景手上。

    隻等解決賈元勳那邊的事,就可以全心投入電影的拍攝。

    見過張三的當天晚上,他請紀帆和邊長霄一起吃飯。

    紀帆開車,邊長霄坐在副駕駛上。嘉映的大總裁和經紀部總監,兩個平常拽了吧唧的公司高管,此刻就像普通的小助理一樣。

    林景坐在後座,姿勢輕鬆,悠閑地翹著二郎腿,“小紀帆啊……”

    紀帆從後視鏡裏詭異地看他一眼,“我比你大八歲好嗎?”

    林景一笑置之,“過陣子我想參加一個綜藝節目,不過資源有點難拿,你幫我去爭取爭取。”

    紀帆詫異地說:“你還有難拿的綜藝?現在誰家不是搶著要你……不對,你不是把那些邀約都推了嗎,怎麽突然想參加綜藝?”

    她說完這句話,不由自主地想起剛剛見到林景時,後者信誓旦旦地表示不接戲不接綜藝用不著紅……emmmm她現在想穿越回去打死當時傻白甜的自己。

    林景的確不是很想紅,然而……他幹的那些事無一不是捅翻半邊天的那種。

    紀帆真的不信,現在還有什麽綜藝不想要林景。

    林景下一句就說:“就是那個《表演之旅》。”

    紀帆:“……”

    她理解了。

    同時她又很詫異,“你怎麽突然想參加那個綜藝?”

    林景輕描淡寫地說:“快拍戲了,去提升提升演技。”

    《表演之旅》是個挺特別的戶外真人秀,它最大的特色就在於,把戶外旅行和演戲兩件事結合在一起,直觀地展現出影視拍攝的過程。

    這檔節目有三個核心的賣點。

    第一是旅行,第二是演戲。節目組會結合旅行主題,給嘉賓提供劇本,或者讓他們自己創作劇本,邊遊玩邊拍攝。每一期節目,每一組嘉賓都會完成一個短片拍攝任務。

    第三個賣點,就是它把影視拍攝的過程,也算在節目內容當中。從前期構思、道具準備、拍攝、後期製作,無一不包。甚至把這些內容和嘉賓要做的任務,巧妙結合起來。

    觀眾觀看節目,一方麵能看到真實生活中的明星,滿足他們看“真人秀”的最初欲望;另一方麵能看到電影製作的過程,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當看到喜歡的明星完成拍攝任務之後,觀眾甚至能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這個真人秀一上線就火了,程度僅次於《名偵探俱樂部》。想上這個節目的藝人數不勝數,因為它能全方位展現一個演員的專業素養。前幾季一經播出,就有好幾位嘉賓被大導演發現,憑空飛升。

    所以節目組握有大把藝人資源,對演技爆爛的林景,根本不屑一顧。

    紀帆本人也不讚同...,“不是我說,那是人家演技咖的地盤,你一個流量咖,湊什麽熱鬧呢。”

    雖然林景現在紅透半邊天,牛逼得不行,但歸根結底還是個流量明星,在娛樂圈鄙視鏈裏,處於底層。

    林景說:“所以我是去學習的嘛,又不是去炫技的。”

    “……好吧。如果你執意的話,硬談也不是談不下來,但上這個節目對你意味著什麽,你最好心裏有數。”剛聚起來的那波粉,隻怕馬上又要散了。

    林景一笑,竟然拽了一句半白不洋的詞:“浮生倥傯,有緣萍聚。”

    紀帆總是拿他沒辦法,隻好說:“那我明天就去幫你談,如果有需要你配合的事,你可得做好準備。”

    “不用這麽急,不是隻參加一兩期,你幫我爭取下一季的常駐嘉賓吧。”

    紀帆詭異地沉默了一會兒,默默接受了“林景要去一個演戲節目裏當常駐嘉賓”的事實,然後說:“那更要早做準備了。《珍珠物語》和《上古戀歌》都快上線了,你忘了嗎?”

    “……”林景說,“行吧。”

    這兩部戲是之前原主拍的,紀帆生怕如果不在兩部戲上線前簽合同,《演技之旅》會對林景永遠關上大門。

    綜藝的事說完,三人到了行舟私膳堂門口。

    這是賈元勳上次帶林景來過的店,當時還留了老板柳沉舟的聯係方式。

    經過兩個月的微信來往,柳沉舟已經和林景混成老鐵,站在門口親自迎接。

    一頓飯吃完,邊長霄和紀帆先走一步,而林景留在了店裏。

    柳沉舟正坐在辦公室算賬,聽說林景找到,出來一看,便說:“吃完怎麽也不說一聲,我好出來送一送。”

    林景笑道:“他倆走了,我找你說說話。”

    柳沉舟把他請進辦公室,心裏還納悶,倆人有什麽話好說。

    走進他的辦公室,一股古意盎然的沉樸氣息撲麵而來。這裏同整個膳堂的裝修一樣,采用原木材料,從桌椅展架到邊邊角角,有些地方是蔥荒色的新木,還有些地方已上了棗紅包漿,攜帶斑駁的刻痕。

    正對著一張巨大的原木桌,桌子後麵是博古架,兩側立著兩台疑似紅木的屏風,屏風後也是各種各樣的架子。側麵有個小門開向臥室,柳沉舟常常在這裏起居。

    林景走到博古架前,對一樽質地不凡的花瓶端詳片刻,還上手掂了掂,直讓柳沉舟看得心頭一跳。

    “沉舟出身中醫世家,果然家風大氣,竟然敢把古董這麽大大方方地擺出來,供人欣賞。”林景說。

    柳沉舟故作不懂,“什麽古董?這隻是個普通的花瓶,景德鎮買的仿品。”

    “也對,”林景說,“乾隆朝仿貞觀朝的仿品,也的確是仿品了。”

    柳沉舟:“……”

    柳沉舟無奈道:“你到底想說什麽?”

    林景收回視線,開天眼看他。

    三寶內聚,凝實有力,精氣流轉圓融自如,形神相合,比普通人茁壯得多。

    這是修真人士達到煉精化氣的標誌。

    林景早就懷疑柳沉舟的身份。對方在微信上,曾多次旁敲側擊問他私事,還試圖知道他的生辰八字。

    不過那時他沒開破妄眼,看不了人的本源。現在,才證實自己的猜測。

    他對柳沉舟說:“你對風水算命這件事,怎麽看?”

    “什麽?”柳沉舟心中一震。

    林景:“算了,我直說吧。我聽說古代玄學分支中,有一門能以摸脈查事驗人的學問,名為太素脈法。沉舟承襲的家學,就是此法嗎?”這是他從app的玄學百科上搜到的。

    柳沉舟聞言,何止一震,他簡直震得回不過神了。

    林景怎麽會知道太素脈...法的事?

    林景怎麽能猜到他是玄門中人??

    見他久久不答,林景笑著說:“你別誤會,我沒有惡意,否則也不會直接跟你攤牌是不是?”

    柳沉舟反問道:“你到底是什麽人?”

    林景笑道:“我隻是一個普通人,一個向往玄學的普通人而已。說實話,玄學圈子雖大,卻很逼仄。你是我唯一能接觸到的圈內人。”

    柳沉舟下意識反駁:“我才不是圈內人。”

    隨後才定了定神,問道:“你想入圈?還是有事需要解決?”

    “如果我想了解一下玄學界的事,你能幫我介紹嗎?”

    “那你可就找錯人了。”柳沉舟冷聲道,“柳家離開玄學圈已有數十年,對那個世界避之不及,哪有再次卷入的道理?”

    “是我冒昧了。”林景歎了口氣,“不過,隱姓埋名不問世事,也是需要條件的。躲避一件事的前提是,要先知道那件事發生在哪裏。對玄學界的事,柳家不卷入,難道也不知情嗎?”

    柳沉舟頓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林景太聰明了,他的目光看似淡然如水,實則洞穿一切。柳沉舟懷疑,自己就是撒一百個謊,也能被這人撕開,直追本質。

    柳家隱姓埋名數十年,不問圈中之事,但一直沒有閉耳塞聽,沒有斷過傳承。

    他思索良久,下定決心,說:“我不知道你從哪裏得知太素脈法的事,還希望你不要把這件事透露出去。”

    林景自然應允。

    “我會帶你去找我父親,有什麽問題,你和他談吧。”柳沉舟說。(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