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謀劃(下)

字數:8063   加入書籤

A+A-




    公子確實辭去了議郎。

    從他嘴裏, 我知道了事情的經過。

    議郎乃皇帝近臣,掌顧問應對, 一向擇選名望出眾的人充任。

    自皇帝病重以來,太子監國, 政務實則由荀尚的幕府把持,議郎等朝官形同虛設。

    上月,議郎陳褘告病還鄉,有了空缺。陳褘出身治學之家, 熟讀經史,受人景仰。而今日, 繼任者來到,正是那日在雒陽街上與公子衝撞的耿汜。

    公子當場大怒, 即向光祿大夫請辭,拂袖而去。

    我問公子:“公子請辭之時, 光祿大夫可曾應許?”

    公子道:“我既要辭官, 自是從此不再赴任, 何須誰人應許?”

    我歎口氣,公子總是這般任性。

    不過,此事乃在情理之中, 我毫不意外。

    公子這般清高脾性, 本就不適合官場。隻是我以為他有大誌撐著, 至少還要過一段日子。

    公子看我神色, 道:“你覺得此為不妥麽?”

    我笑了笑:“非也, 甚妥。”

    公子訝然。片刻, 他從榻上坐起來,看著我,饒有興味:“怎講?”

    我說:“議郎之職,雖任以賢達,名聲好聽,然無實權。公子赴任以來,想必也不甚滿意。”

    公子頷首:“確實。”

    “如此,便是可有可無之物,不妨舍棄。”我說,“隻是接下來不管何人來勸說,公子都須得推卻,且公子若得空閑,須得作些詩賦,抒發歸隱之誌。”

    公子不解:“這又是為何?”

    我說:“如此,公子下回出仕,方可任得要職。”

    公子詫異不已。

    我說:“公子可知隱士?”

    “自是知曉。”

    我說:“古來上位者,凡欲彰顯振興之誌,皆訪隱士,予以重用。”

    公子不悅,道:“這豈非教我作假?既為歸隱,何以還要出仕?”

    “這怎是作假?”我不以為然,“為了出仕去做讀書人,乃是世間常理,何故為了出仕做隱士卻是可恥?讀書人出仕須得察舉,難道隱士出仕便不必察舉?且人人可做讀書人,卻非人人可做隱士。公子既有誌於天下,自當奮勇自薦,何必糾結於途徑?”

    公子目光閃動,似乎終於被我說服,沒有再反駁。

    “那上位者又所指何人?”他不屑道,“若是如今當權者,做一世隱士也罷。”

    我說:“自不是當今這位,公子須耐心等待,將來必有轉機。”

    公子:“你怎知?”

    我昂了昂頭:“我自是知曉,公子忘了我的本事?”

    公子對我的本事一向存疑,不過,他隻揚了揚眉梢,沒有與我爭辯。

    “世上隱士多如牛毛,若無人來訪我,又當如何?”他問。

    “公子放心,必不會如此。”我說著,眨眨眼,“方才我說的那些詩賦,公子可有了文意?”

    “那有何難。”公子一副大材小用的神氣,卻瞅著我,“霓生,你從何處學來這麽許多道理?也是你祖父教的麽?”

    我得意道:“奴婢雖敏而好學,但這些乃天生就會。”

    公子沒說話。

    我回頭看他,卻見他唇角微微彎著,似乎不以為然,卻將眼睛看著我,目光直直的。

    正當我以為自己臉上有什麽髒東西,伸手去擦,公子卻重新躺回榻上,趴過去。

    “霓生,為我掐背。”他悠悠道,頭也不回。

    *****

    公子辭官的事,桓府中的其他人第二日才知曉。

    桓肅很是惱怒,將公子訓斥了一頓。大長公主卻毫無慍色,隻不痛不癢地說...了公子幾句。

    “辭了也好。”她說,“議郎乃掌聖上顧問,聖上正在病中,卻為誰去問對?”

    說罷,她又好言把桓肅勸了,讓公子退下。

    公子見得如此,放下心來。

    他像未出仕前一半,到桓府的園中練了一會騎射,又練了一會劍。一個時辰之後,回到院子裏。

    我說:“公子今日無事,便去寫一寫我昨夜說的詩賦。”

    公子走到屏風後更衣,頭也不回:“知曉了。”說著,把一邊扯開濕透的衣裳,一邊走到屏風裏。

    這種時候,他一般都不必我伺候。我打算去書房準備筆墨,正要走開,公子卻道:“霓生,替我擦身。”

    我愣了愣,回頭。

    卻見公子已經從屏風裏走出來,上身未著衣服,仍淌著汗水。

    “我?”我訝然。

    “不是你還有何人。”公子道,“青玄也不知去了何處。”

    明明就是他剛才叫青玄去廚中去取小食。

    我看看公子,隻得走到水盆前,將巾帕蘸濕,擰幹。

    公子伸展開手臂,由著我擦拭。巾帕冒著熱氣,在他白皙的皮膚上留下淡紅的痕跡。

    “逸之他們,平日更衣可都有仆從侍奉?”公子忽而道。

    我說:“興許有。”

    公子道:“那你今日侍奉我更衣。”

    我不解地看他:“可公子從前一向不願我來。”

    公子:“我現在願了。”

    我:“……”

    他既然這麽說,我也隻好遵命,繼續為他擦拭。

    不知是不是我的錯覺,公子的身量似乎又比上次所見長開了些。他的骨架很漂亮,肩背雖寬,卻並不似外頭大漢的那般虎背熊腰,線條結實勻稱,很是賞心悅目。

    不自覺地,我又想起了沈衝。在河西的路上,我也是這般為他擦身,可惜好景不長,後來我就再也沒有服侍過……

    “你又走神。”公子忽而道。

    那嗓音很低,震響在耳邊,猶如風撩過頭發。

    我回神,愣了一下。

    方才顧著想事情,不自覺地跟他挨得有些近。他的頭微低,我的臉頰幾乎能觸碰到他的呼吸。

    “誰走神了。”我掩飾道,胡亂地再給他擦了兩把,將巾帕放到盆裏,一邊洗一邊揶揄,“公子還有半身未擦,不若將袴脫了吧。”

    “嗯,好。”公子答道。

    我未想他這般回答,愕然。

    回頭,卻正遇上他似笑非笑的目光。公子伸手過來,將我手裏的巾帕接過,片刻,懶洋洋地走回屏風後麵。

    “袴都濕了。”隻聽他嫌棄地說,“你這般笨手笨腳,日後還是我自己來。”

    我應了一聲,片刻,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臉。

    這老臉平日裝傻撒謊都無一點破綻,方才居然熱了一下。

    我心想,公子果然才是妖孽。

    *****

    公子更了衣,我給他重新束好了頭發,已是巳時。

    待他穿戴好,正要去書房,大長公主那邊的女官忽而來到,說她要我過去一趟。

    公子露出疑惑之色。

    “母親又喚霓生去做甚?”他問女官。

    “妾不知。”女官道,“公主隻令妾來傳話。”

    我應下了,對公子道:“我去去就回來,公子切莫忘了那詩賦。”

    公子看著我,片刻,“嗯”一聲。

    我不再多言,隨女官往大長公主的院子走去。

    大長公主正在堂上喝茶,見我過來,道:“今日乃豫章王王後生辰,你替我將這禮物送去,為她賀壽。”

    我看了看,卻...見是一隻別致精巧的銅製博山爐。上麵一半是煙霧繚繞的仙山,一半是波浪翻滾的大海,一個仙人立在山巔之上,雙手袖著,似在觀看著怒海爭濤。

    “豫章王看了,自會知曉。”大長公主意味深長道。

    我應下,將盛著銅爐的漆盒蓋上,用錦布裹好。

    豫章王的府邸也在雒陽西北,離桓府不過相隔二裏。我乘著馬車,穿過街道,不久,便到了豫章王府前。

    我在門前通報了來意,不久,一名內官出來,接引我入府。

    自豫章王受封以來,他一直住在雒陽,甚少就國。故而豫章王府經營得甚為氣派,無論占地大小還是屋舍營造,皆比□□闊氣不少。又兼皇帝一向倚重豫章王,王府中的一應擺設皆如王宮之製,望之不凡。

    王後臥病,自是見不到。我雖是奴婢,但送禮的是大長公主,豫章王還是親自來迎了,跟他一起的還有寧壽縣主。

    我向豫章王行了禮,獻上漆盒,道:“大長公主說,雖朝廷嚴令不得聚宴,她不得前來,可王後生辰她還是記得。大長公主令奴婢將此物送來,為王後賀壽。”

    豫章王頷首,道:“你代孤告知公主,公主一番美意,孤甚是感念,將來諸事安穩之後,必登門道謝。”

    寧壽縣主在一旁看著,對豫章王道:“既是大長公主特地送來的禮物,父王何不打開看看,也好讓來人帶話。”

    豫章王應允,讓內侍將漆盒打開。

    待得看到博山爐,寧壽縣主稱讚不已,豫章王仔細看著,神色卻忽而變了變。

    “此爐,是公主親自所選?”他問我。

    我答道:“正是。”

    豫章王臉色凝重,沒有言語。片刻,他道:“此爐金貴,我等實受不起。你帶回去,原話告知公主便是。”說罷,他吩咐送客,轉身而去。

    我沒想到此事竟急轉直下,詫異不已。

    “殿下留步。”我開口道,“殿下明鑒。公主贈此爐,並不求回報,殿下何以受不起?”

    豫章王冷笑一聲,道:“世間豈有不求回報之事。”說罷,他又令內官送客。

    我隻得將銅爐重新收拾好,拿走。

    還未走出王府,忽然,我聽到有人在喚我的名字。回頭,卻見是寧壽縣主。

    她快步走來,道:“你怎走這般快,我險些追不上。”

    我行了禮,道:“殿下既不悅,奴婢自不敢久留。”

    寧壽縣主看著我,微微笑了笑。她讓內侍上前,將我手中的漆盒接過去。

    見我露出訝色,她說:“此物,我替母後收下。你回去告知大長公主,她的好意父王已經知曉,必不違公主所願。”

    我看著她,驚奇十分。

    “你不信?”寧壽縣主瞅著我道。

    我忙道:“縣主一言九鼎,奴婢豈敢不信。”

    寧壽縣主笑笑,讓左右退下。

    “大長公主既遣你來做此事,想來你如今已不在桓皙公子身邊。”她說。

    我說:“奴婢仍服侍公子。”

    “哦?”寧壽縣主有些訝色,但沒有說下去,轉而道,“上回那雲棲寺之事,公子可有甚言語?”

    我說:“奴婢不敢妄言。”

    寧壽縣主道:“此處無別人,你但說無妨。”

    我想了想,既然收了她的金子,自當如實相告,道:“公子並未多說,但他對公主和縣主甚為敬重。”

    “敬重?”寧壽縣主眉頭蹙了蹙,露出了然之色。

    “如此,公子莫非真如傳言一般,遊乎世外?”她意味深長道。

    我說:“此乃公子之意,奴婢也無法左右。”

    寧壽縣主看著我,道:“聽說你可為桓公子輔弼...紓難,他對你可是甚為看重。”

    我說:“公子仁厚,對身邊近侍皆甚為看重。”

    寧壽縣主不置可否。

    “你去吧。”她說,“將我方才言語告知大長公主便是。”

    我應下,行了禮,退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