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懲惡(PK一更)
字數:3912 加入書籤
“不知道?”柳承誌又拿起桌上一疊賬本裏最厚的一本,丟到吳槐麵前,說道:“這四年來,柳家每年的家用支出大概是五千到八千兩,我去錢莊查了一下,實際支出和銀兩流動倒是對得上,但是這四年來,自我母親去世後,就隻有白氏和啟瑞在家,全府上下加上護院,就這麽幾十口人,吃得了這麽多,用得了這麽多嗎?”
“這個嘛……”
吳槐支支吾吾地看了一眼坐在柳承誌旁邊的柳致賢,這些年他貪的銀兩,不少是孝敬給三老爺了,這個時候他該站出來保他啊。
柳致賢這個時候眯著眼,專心喝著自己的茶,一言不發。
吳槐東窗事發了啊,看柳承誌這個樣子是掌握了足夠的證據,有實錘了。
這個柳老二自從南洋回來以後,就開始給柳家上下大換血,先是把他在商號裏安插的那些自己的勢力清理得差不多了,現在終於開始清理門戶了啊。吳槐現在對他也沒什麽用了,還是不要把火燒到自己身上比較好。
明哲保身吧!
“還有這一本,你看看。”柳承誌翻開桌上的一本賬本,說道:“萬曆二十二年,過年的時候給各屋的丫鬟婆子做新年新衣,用了絹羅一百匹,棉布五十匹。這各個院子的丫鬟婆子加起來才幾個人,用得了這麽多布料嗎?!而且那一年我娘的喪期還沒過,誰敢在家裏穿新衣裳?!”
吳槐撲通一聲跪倒在柳承誌麵前:“老爺,是我一時鬼迷了心竅,是我不對!看在我是柳家的老人的份上,老爺饒了我吧!”
“饒了你!早的時候你幹什麽去了?!”柳承誌一腳把他踹倒在地。
柳致賢淡淡地說:“老二啊,你這才和白氏辦了喜事幾天啊,現在白氏又懷上二胎了,這雙喜臨門的大好…。”
“三叔你不要插手,我清理門戶還需要選日子嗎?!”柳承誌越說越氣:“來人,給我打斷他一條腿,丟出去,我不想在杭州城再看見他!”
“老爺饒命啊!饒命啊!”吳槐跪著爬到柳致賢腳下:“三老爺,三老爺!您救救我!”
柳致賢沒有說話,一腳踢開了吳槐,看來隻有丟卒保車了。
見柳致賢無動於衷,吳槐狗急跳牆地說道:“好你個柳致賢,當初南洋來的那封信,還是你……”
話還沒說完,柳致賢突然站了起來,一個茶碗丟到吳槐臉上:“你們還等什麽,這種狗東西趕快拖出去,不要髒了我們柳家的地!”
吳槐還沒把話說完,就被護院拖了出去。
柳承誌聽到了剛才的話,看了一眼麵色蒼白,做賊心虛的三叔,他早就料到他從南洋送回來的信被人截了,本以為是吳槐做的,沒想到三叔也有份。如果他娘看到那封信,可能也不會帶著遺憾去世。
“老二啊,你也別太生氣了,這家賊難防,誰能想到呢?”柳致賢整理了一下衣裳,又正襟危坐一副長輩的樣子。
“正好各位叔叔都在,我今天清理了門戶,準備讓這位榮木榮先生當柳府的管家了。”柳承誌指著一旁的榮木說道。
榮木跟著他吃了不少苦,本想讓他單獨打理一間商號的,但他腿腳不利索,出外跑買賣太辛苦,還是讓他在家裏做事吧,而且家裏放一個自己信任的人來管也放心些。
榮木也吃了一驚,沒想到老爺把柳家這麽大的一個宅子交給他來管。
“甚好,甚好,這榮木從小就是你的書童,也算是知根知底。”除了說好,他柳致賢還敢說什麽嗎?這柳承誌現在說一不二的,見神滅神,見佛滅佛,就是個混世魔王啊!
其他幾個族叔也同意這樣的決定,於是榮木就正式成了柳府的大管家了。
萬曆二十五年,夏至。
到了夏至,就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了。
中午在歸鳥齋吃了小餛飩,瑞兒正準備睡午覺的時候聽見了蟬鳴,四處尋著,發現是那棵大槐樹上停了一隻,瑞兒非要去自己去逮,柳承誌隻能讓他騎在自己的肩上。
“小心點啊。”如意在房裏抄著經文,看著這對父子。
雖然柳承誌剛回來的時候,瑞兒有點怕生,不愛叫他,但這大半年過去了,到底是父子連心,柳承誌又像個大孩子,兩個人倒是相處挺融洽。
“逮到了!逮到了!”瑞兒手裏捉著那隻蟬大叫道。
“仔細點,不要摔到。”如意見經文抄寫得差不多了,放下筆,走出去給他們父子擦汗。
柳承誌把瑞兒放了下來,進屋去喝水,見到書桌上放著一本如意正在抄寫的經帖,便走過去看。
題款的是“錢塘蓮生”……
他想起來他嶽父白念實曾經說過他這個女兒是臘月初八生的,與佛有緣,所以取名“如意”,及笄之年取了一個表字叫“蓮生”……
錢塘蓮生……錢塘歸鳥……歸鳥齋!
他看到旁邊一個架子上掛著如意畫了一半的工筆重彩,這筆觸似乎和上次看到的那幅《梨花鷓鴣圖》有相似之處。
又拿起桌上的朱印,和他上次在得月閣看到的“錢塘歸鳥”的形製是一樣的,隻是略小一點,隻是上麵刻了“錢塘蓮生”的字樣。
會不會如意就是這個“錢塘先生”?
她在賣書畫的話,為什麽不告訴他?還是另有隱情?
他要想辦法求證一下,該怎麽求證呢?
如果他開口問如意的話,嚇到她怎麽辦?
如果她不承認怎麽辦?
他想起來上次那幅《梨花鷓鴣圖》被孟公子買下了,看來他要想辦法再瞧瞧這幅畫。
萬曆二十五年六月初四,彰德,東安郡王府。
“王爺,京師來人了。”趙有拿了一封密函,遞到朱翊鋼麵前,還帶了一個影子過來。
“我看看。”朱翊鋼趕忙打開來看:“李如鬆於四月平定韃靼人叛亂的時候,寡不敵眾,以身殉國?!皇上要痛悼李如鬆,還要在京師給他建衣冠塚。”
他在朝鮮和李家兄弟接觸過一段時間,這李如鬆一直是常勝之軍,向來不打無準備之仗,而且擅用奇兵,怎麽會寡不敵眾呢?
“王爺,請附耳過來。”影子見趙有退下了,低聲說道:“據小的所知,這李總兵的死,還另有隱情。”
------題外話------
按照前文朱翊鋼說的“有個交代”,所以本文出現的重要配角,到最後都會交代他們的歸宿和結局。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