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生日(PK二更)
字數:4513 加入書籤
“王爺,請您聽我說。”那影子側身在朱翊鋼耳邊說了幾句。
“你的意思是說,李如鬆是被內奸通敵陷害而死?”聽完影子的話,朱翊鋼大驚。
那影子點了點頭。
朱翊鋼想起上次去朝鮮前,皇帝召見他,要他盯緊李家兄弟的事情了,這皇帝雖然看起來不上朝、不批奏折、不理朝政,但實際對朝中各色人等的動向了如指掌,而且他疑心重,根本不信任任何人。
這李如鬆才擔任遼東總兵不久,他父親李成梁在遼東擁兵自重,皇帝不放心才罷了他的官,這李如鬆的死,會不會和皇帝有關呢?
細思極恐啊。
“王爺,還有一個消息。朝鮮那邊局勢不是很理想,快馬來報說南原失守,倭賊屠城。”影子接著說。
“朝鮮那邊不是麻貴已經派人去增援了嗎?”
“正是,但那倭賊這次是氣急敗壞了。”
朱翊鋼想起上次增援朝鮮後,倭人退兵,大明派了以沈惟敬為首的使團去日本名古屋議和,但因為言語不通,隻能在沈惟敬和他的舊相識小西行長之間進行。
那豐臣秀吉提出了“大明·日本和平條件”七條:
一、迎大明公主為日本天皇後;
二、發展勘合貿易;
三、明、日兩國武官永誓盟好;
四、京城及四道歸還朝鮮,另外四道割讓於日本;
五、朝鮮送一王子至日作為人質;
六、交還所俘虜的朝鮮國二王子及其他朝鮮官吏;
七、朝鮮大臣永誓不叛日本。
那沈惟敬口頭答應了倭人的條件,並對隨行的大明官員說豐臣秀吉已經同意封貢和退兵,而小西行長則對豐臣秀吉說大明已經答應了他們的條件。
到了萬曆二十二年,倭人派出使臣小西安如,和沈惟敬一起來到京師,和兵部尚書石星進行了和議。
石星當時提出三條:
一、倭軍在受封後迅速撤離朝鮮和對馬;
二、隻冊封豐臣秀吉為日本王而不納貢;
三、與朝鮮修好不得侵犯。
小西安如欺石星不通倭語便信口答應了,沈惟敬又奉上他自己偽造的倭人降表,萬曆以為此事就此完結,龍心大悅,馬上冊封了豐臣秀吉為日本王,並按照名冊冊封了倭國的大臣。
其後,在萬曆二十三年,沈惟敬帶著這份冊封詔書去了倭國,豐臣秀吉見這詔書與當初答應的不一樣,大怒道:“日本已在我股掌之中,何須你們來冊封?”又把詔書摔落在地。
但當時大明使臣團尚在倭國,他隻能表明上答應,並且繼續養精蓄銳,意圖卷土重來。
當時經辦此事的石星、沈惟敬等人又一心想蒙混過關,妄圖僥幸,便沒有將豐臣秀吉震怒摔詔書一事上奏,而倭人始終沒有撤離釜山的事也被瞞了下來。
直到萬曆二十四年,大明使臣帶了詔書想要再次冊封豐臣秀吉,他以朝鮮王子沒有一同前往為由,大發雷霆,並決心再犯朝鮮。
終於在萬曆二十五年正月,倭人再次入侵朝鮮,朝鮮使臣趕到京師求援。
沈惟敬因此事沒有辦妥,不敢返回大明,便偽造了豐臣秀吉的“謝恩表”由另一使臣帶回,誰知被朝廷識破。加上朝鮮戰事再起,兵部尚書石星遭人彈劾,趙如皋也將和議不利的責任推卸到他身上,石星被革職入獄,萬曆又任命在平定寧夏叛亂中有功的麻貴為總兵,第二次增援朝鮮。
朱翊鋼本想上疏再次前去,但想到皇帝對他的不滿,就暫時把這件事放了下來。而且杭州那邊拜托那位蘇老板的事還沒有消息,急不得啊。
同一天,杭州柳宅。
“猜猜今天是什麽日子?”
“不知道。”如意專心繡著花,並不想理他。
“哦……”他有點小失望。
“那個,等一下。”如意進了屋,拿出一個畫卷遞給他。
“什麽啊?!”他打開一看,竟然是那天在她房裏架子上掛著的那幅工筆重彩,畫的是魚戲蓮葉圖,題款是“妻如意敬贈”。
“今天老爺就二十六了,四舍五入就三十了。”如意當然記得是什麽日子。
“謝夫人提醒。”生怕他不知道自己是個奔三的“老男人”,白了一眼:“你不是也快二十四了嗎?”他也趁機將她一軍。
“啊?二十四啊,四舍五入我還是二十歲,雙十年華哪。”美人扶了一下發髻,莞爾一笑。
“……”
“不過呢,你說我是這蓮葉呢,還是這魚呢?”他仔細看著這幅畫。
“這兒有兩條魚呢,當然是魚……”她看見他一臉壞笑,忍不住伸出手去拍了一下他:“你又有什麽汙糟的想法?!”
“唉,對自己的娘子怎麽能是‘汙糟’呢,我疼你還來不及呢。”他放下了畫,一手摟著她的腰,一手指著她的肚子說:“這個小兔崽子還要‘霸占’你六個月,我還要再當半年的和尚啊。”
如意知道他說的是什麽意思,羞紅了貼在他的胸膛上,聽著他的心跳,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你說給他取個什麽名字好呢?”
“對了!你提醒我了,我得趕快好好想想,這半年功夫一晃眼就過去了。這女孩子的名字一定要好好想,不然以後讓人家笑話。”
“萬一又是兒子呢?”
男人不是都喜歡兒子嗎?見他這麽喜歡瑞兒,她以為他也是這樣的。
“又是兒子那就再生一個!”
說好的兒女雙全呢。
“去你的!”
柳承誌今天沒有出門,就是因為可能有人要上門來賀壽。午時之前,已經有不少商號和生意上有往來的人前來賀壽。
孟大公子親自帶著禮物和禮單來了,柳承誌見他如此熱情,便留了他一起吃午飯。
席間,孟大公子向如意敬酒,如意說她有孕在身不便飲酒,孟大公子看著旁邊五歲大的瑞兒,一直羨慕柳承誌的天倫之樂。
飯後,他們在花廳繼續閑聊,如意拿了茶具出來沏茶。
她十指柔荑,把岕茶用開水洗過一次後,再為他們沏上。
“岕”字指的的兩山之間的峽穀,這岕茶就是指長在江南一帶兩山溪穀之間的茶葉,以常州陽羨產的為上品,在大明屬於貢品。
“怎麽不用那套新製茶色茶具?”柳承誌從如意手裏拿過一個盛滿茶水的五彩白瓷茶碗。
“這岕茶泡好以後,茶湯色淺淡雅,用淺色茶具最是合適。”如意答道:“這岕茶色白而鮮活,用茶色來裝顯不出它的清雅。”
柳承誌和孟大公子練練點頭稱是。
“嫂夫人如此美貌多才,難怪那日在得月閣,柳兄要趕著回家了,哈哈。”孟大公子笑道。
------題外話------
如意會不會有春向晚這號人物呢,請看下文。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