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隱瞞
字數:4003 加入書籤
孟少瀛夫婦請眾人到正堂落座,又叫丫鬟們去準備茶點。
田靜珩便把如何在街上遇險,柳承誌出手相救的事情講述了一遍。
田希孟那一日在東林書院,和柳承誌是有過一麵之緣,他當時就對這個年輕人印象深刻。
覺得他既非一心隻想求財的庸俗商人,為了讓自己更體麵而結交這些文士,附庸風雅一下,還自稱為“儒商”。
也不是普通的迂腐而不知變通的讀書人。
他是真真正正一心要尋找救國之道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和東林書院集結的那些文士是一類人,隻是所用的方法不同而已。
眼前的這個集解元、富商於一身的人,又恰好在危急關頭救了他女兒的命,不得不讓他更加高看他一眼了。
孟少瀛非要留柳家主仆一起吃晚飯,但是柳承誌見到天色已晚,如意還在家等他回去,這懷孕的女人是最容易多愁善感的了,上次在得月閣鬧誤會已經讓他長了一次教訓了,這次再也不敢惹他媳婦了。
等到柳承誌和榮木離開了柳家,田希孟還對他有點念念不忘,又忽然想起一件事來。
“這個柳大官人,他成親了沒有啊?”
田希孟一向都是個直來直往的人,也因此在朝中和許多同僚不和,加上不想和稀泥參與“國本之爭”,所以才外放了。
他見這位柳承誌倒是儀表堂堂,又任俠仗義,那日在東林書院也見識了他的才學,如果沒有娶妻的話……
“爹——您怎麽什麽時候都能扯到這件事上來啊?”田靜珩聽到爹爹這樣說,知道他是又打起了柳承誌的主意。
“大伯父,我勸您就不要打他的主意了,他家孩子都快生兩個了。”孟少瀛說道。
“對啊,大伯父,他家大娘子可厲害了,您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吧。”田雅姝笑著說道。
她是沒見過柳白氏的,不過據坊間傳聞,她獨闖青樓,又馭夫有道,倒真是令人佩服。
“哎,老朽隻是問問而已。”田希孟見願望落空,又對田靜珩說道:“女大當嫁,靜珩啊,你也該找個人家了。”
“找個人家,哪裏這麽容易?上街買書還要挑挑呢。”田靜珩轉身就要走。
“哎,你這個刁蠻的性子啊……”
田希孟也知道是妻子去得早,他對這個女兒是從小千依百順,把她慣壞了。
待柳承誌和榮木回到家中,已經是上燈時分。
雖然他小心整理了一下衣物,如意還是從他衣角被刮破的一處看出了端倪。
“你今天幹什麽去了?衣裳都掛破了,這是才做的新衣,雖然不缺這幾匹布,但是你要愛惜啊。”如意心疼地說。
從今年開始,他的新衣裳都是如意親手做的,他家娘子有這個裁縫手藝,他也挺驕傲的。
雖然她懷孕以後,他讓她不要太過操勞,不過她還是堅持要給他做。
“哎?我看看,好像是我不小心刮破的。”他想起來應該是去攔那匹受驚的馬的時候,被馬具給刮的。
“這麽大的人了,比瑞兒還費衣服,快脫下來我給你補補。”如意一邊絮絮叨叨地說著,一邊讓他把衣服脫下來。
柳承誌雖然那日已經答應了如意,有什麽事再也不瞞著她,不過想到他今日去攔馬的經過,確實有點驚心動魄,想到她身懷六甲,還是不要讓她擔心的好,但是要是不告訴她,萬一哪天讓她知道了,又小心眼發作……
“其實這衣裳今天是為了救人而被弄破的。”
“哦?救了誰啊?”
“說起來和你認識的一個人還沾親帶故。”
“誰啊?”
“孟少瀛,孟大公子。今天救的是他妻子田氏的堂妹田靜珩小姐。”
柳承誌有點開始得意忘形了,就把他怎麽救田家主仆的經過講了一遍,如意的表情一會兒顯得擔心,一會兒又顯得緊張,像聽說書的一樣。
“這麽說來,老爺你算是英雄救美了……”如意聽完後,微微一笑,語氣裏有些酸味。
柳承誌聽出來她話裏的醋味,便說道:“那田小姐再怎麽美,也沒有娘子你美啊…。”
希望他這個馬屁拍得及時,能夠蒙混過去。
“還有啊,說起來我跟他父親還有過一麵之緣,那一日在東林書院……”他本來是想岔開話題,但是說出“東林書院”四個字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犯了錯。
因為他從南京返回杭州經過無錫的這個計劃,當時隻是告訴如意他要去辦點事,並未提及要去結交東林書院的那些先生們,更沒說為書院修建捐贈木材了。
“東林書院?是北宋理學家程氏兄弟的弟子講學的那個地方嗎?”如意畢竟是書香門第出身,這些名勝古跡,就算沒有去過,也是有所耳聞的。
“是……”柳承誌心虛地看著如意那張疑惑的臉。
“你去那裏幹什麽?”如意久居深閨,是不知道朝堂上的那些爭鬥,更不知道顧氏兄弟在東林書院講學,抨擊時政的事。
“隻是去拜訪幾位友人,有位叫顧憲成的飽學之士,去官後在那裏講學,所以便耽擱了兩天。”
柳承誌本來想說去玩的,但是想到這種理由連他自己都不能打動,怎麽能說服如意呢,所以就輕描淡寫了一番。
顧憲成是反對王陽明的“心學”的,要是讓如意知道他專門去拜訪專門一個瞧不起她父親所承繼的學派的人,還不知道心裏要怎麽想呢。
“哦…。”如意這次並沒有再說什麽了,也沒有懷疑他說的每一個字。
禮賢下士是一件好事情,畢竟柳家是金玉世家,還是要結交一些名士的。
而且柳承誌在外經商,結交什麽人,就算是孟少瀛那樣的紈絝子弟,隻要是對他有幫助的,她都一概不管的。
柳承誌見這次過了關,長出了一口氣。
同一天傍晚,重慶府衙門。
知府王士從王總旗手裏接過了那封在南川繳獲的書信,他讀完書信的內容後大驚失色,問道:“這是何人所有?”
隨王總旗一起前來的那個小旗說道:“是從一個販鹽的信客手中所得,據說是從一個姓程的江西商人手中所得,說是要送給播州楊氏的。”
“那個江西商人現在何處?”
“據說在城西的龍隱鎮暫住,等著播州那邊的消息。”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