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十二金人

字數:3277   加入書籤

A+A-


    作為一個被強遷到關中的齊國豪強,蘇家在長安也是有產業的,不過自從蘇軒父親死後蘇柳氏就將長安的產業基本都賣掉了,隻剩下了一個酒肆作為落腳點,而蘇家的酒肆就位於北市。

    沿著尚冠後街轉入杜門大道出洛城門以後很快蘇軒就來到了北市,《三輔黃圖》裏提到:“長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東。凡四裏為一市。致九州之人在突門。夾橫橋大道,市樓皆重屋。”蘇軒看到的北市和書中記載的差不多。

    長安城內的街道十分寬廣,寬度大概在四五十米左右,不過這路可不是全給人走的,街路路麵以水溝隔作三道,中間為禦道,寬六丈,專供皇帝通行;兩側為邊道,各寬一丈二,供官吏和平民行走,道旁栽植著槐、榆、鬆、柏等各種樹木。

    很快蘇軒就來到了自家的酒肆之前,酒肆是一間兩層木質房,典型的漢代建築,和蘇軒以前看的明清建築不一樣,漢代建築看起來更厚重一些,這時人們尚紅黑兩色,梁柱都是塗成紅色,另外酒肆看起來和電視劇裏麵的明清客棧比起來要低一些,兩側是飛簷結構。

    “公子你怎麽來了?”這時酒肆中的人聽到動靜出來看見蘇軒連忙迎上來。

    “我就是過來看看,榮叔呢?”蘇軒下了馬車以後對前來的張強問道。

    這間酒肆蘇柳氏交給了張福的大兒子張榮管理,而這個迎出來的張強乃是張榮的兒子,比蘇軒大了五六歲。

    “我爹在裏麵呢,我帶公子過去。”張強聞言連忙道。

    然後蘇軒跟著張強進入了酒肆之中,進入酒肆以後就看到裏麵十分空曠,在地上擺放著一個個低矮的案桌,能夠看到一些人或跪坐著或伸直腿坐著吃飯喝酒,和蘇軒印象中的客棧區別大概就在沒有桌子,人都是跪坐在低矮的案桌前。

    蘇軒一行人穿過酒肆來到後院見到了張榮。

    “公子怎麽有興趣來長安了?”張榮看見蘇軒以後笑道。

    “為了酒肆而來,順便到長安逛逛。”蘇軒聞言道。

    “為酒肆而來?酒肆有什麽事嗎?”張榮聞言疑惑道。

    “我準備改造一下酒肆,長安城內的酒肆不知幾何,而我蘇家在關中又沒有什麽背景,所以想要經營好酒肆就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蘇軒聞言道。

    “那不知公子打算怎麽改造?”張榮好奇道。

    “這個待會在細說,這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解決的,天子新立長安城又沒有什麽變化。”蘇軒聞言道。

    雖然說對於怎麽經營酒肆蘇軒已經有了大致的想法但是想要實現還是需要不短的時間的,這次來到長安蘇軒會在這邊待一段時間。

    “變化也談不上,自從正月先帝駕崩以後按照慣例葬於陽陵,要說變化大概就是三月份皇帝分別封了王太後的兩個兄弟田蚡為武安侯,田勝為周陽侯。以後這長安城中的權貴要加上一家了。”張榮想了想道。

    田蚡和田勝都是漢武帝母親王太後的同母異父弟,而早在漢景帝時候在周亞夫死後就封了王太後的哥哥王信為蓋候,如今可以稱得上是一門三候了。

    而且蘇軒還知道不久以後田蚡還會成為太尉,竇太後死後更是成為了丞相,漢代的外戚可以說隻要是稍微有點能力的都能夠成為高官,從呂後開始一直到西漢滅亡,外戚都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王莽就是靠著外戚的身份成功篡漢。

    “皇帝有沒有下召招攬人才?”蘇軒記得漢武帝繼位以後不久就下召令下麵的人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

    “沒聽說過。”張榮聞言搖了搖頭。

    那看來還要等會了,現在還是漢景帝後元三年,漢武帝可能要等到這一年過去才會開始施展自己的抱負,不過現在已經是九月份了,馬上就要到建元元年了。

    需要特別提一下的就是這個時代一年的開頭是在十月初一,而不是後世的正月初一,漢朝沿用還是秦朝的顓頊曆,所以說距離過年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

    “我先去長安城內逛一逛,酒肆的事情等我回來以後在詳談。”蘇軒打算去看看這座漢長安城,了解一下這華夏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城市,這時當今世界最大的城池,大約有同時期羅馬城的四倍大小。

    戰國時期城池都是大小城相套的格局,而漢長安首次把居民區、工商業區和宮殿區集中在一座城市裏,後世的都城都沿用了這一構建體係統。

    離開酒肆以後蘇軒沿著杜門大道前往了長樂宮的方向,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坐落在長樂宮外的秦始皇十二金人。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為防止人民反抗而盡收天下之兵,鑄成十二個大銅人像,在長安建成以後,從秦鹹陽宮搬運來到了長安,因為高祖劉邦當時居住的是長樂宮所以十二金人是放置在了長樂宮之外而非未央宮外。

    長樂宮因為是由秦興樂宮改建而成,為不規則的方形,周圍築牆,周長二十餘裏,在宮牆四麵各有一門,而在東門和西門外有闕,所謂闕就是指闕樓。

    闕這種建築物是古代帝王在宮廷大門之外建兩個對稱的台子,在台子上建樓觀,上圓下方,因其兩台子之間闕然為道,所以稱為闕。因為在闕樓上可以觀望,所以又稱之為觀。又因在闕上懸掛法典,所以稱之為象魏。

    而十二金人就位於長樂宮的西闕,蘇軒來到安門大道,此時它還是長安城的中軸線,而等到漢武帝在長安城西修建建章宮等宮殿以後長安城的中軸線就需要西移了。

    站在安門大道之上遠遠就能夠看見長樂宮西闕前麵那十二個巨大的銅人,每一個銅人都高達三丈左右,也就是八米多高,而且這些銅人的造型全都是坐姿,銅人的相貌應該是狄人相貌,服飾也是狄服,表達了秦始皇征服夷狄的願望,這從後來他北拒匈奴,占領河套修築長城和南征百越就可以看出來。

    而在銅人的身上還刻有銘文,據說銘文是由李斯撰文,蒙恬書寫的,不過銘文寫的啥蘇軒就不知道了,長得太遠他也不知道,至於說上前去近看蘇軒可不敢,這長樂宮現在可是竇老太後住的地方,他一個普通老百姓敢靠近皇宮不是找死嘛。(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