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走出去,迎進來”

字數:3642   加入書籤

A+A-




    李清與淩雨潔、劉衝很快融入了青州中學的小圈子裏。三個年輕人幹勁十足,把原本如一條老牛慢慢爬坡的學校,變成初生的牛犢,橫衝直撞,卻又有一種新生的希望。

    負責教學的黃主任在開行政領導會的時候,匯報了這幾周的工作,然後又有些擔心地說:“校長,一年後,他們就要走了,到時候,這文學社與廣播站有人接得下來嗎?”

    “注意讓他們培養人才,在初一、初二的學生裏麵挖掘好苗子,也看看能不能帶出一兩個老師來。”

    “據李清說,她已經找到了好幾個學生苗子,有普通話較標準的,有寫作能力比較強的,說她會培養。她說,她在文學社與廣播站裏,隻能起引導作用,不能代替學生去做工作。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能力。”

    青州中學的校長姓王,不到四十歲,教學理念還算比較新。他很欣賞李清這種教學理念。

    “嗯,沒錯,我覺得李清老師在這個方麵做得很好。我們老師總覺得做工作很辛苦,那就是因為我們總是代替學生做。我們要引導學生做,以學生為主體,我們為主導,這也是我們近來新教改的課題。我覺得大家可以把這個課題搞起來。”

    說完後,王校長又對黃主任說:“這周不是有一個科組長會議嗎?你同各科科組長布置一下,讓大家都來研究研究這個課題。你讓語文科組或英語科組、圖音體的也行,看看能不能找一個能在青州中學多留幾年的年輕老師,跟著三位支教老師學習。讓學校在三位支教老師離開之後,這些工作也能正常運轉。”

    黃主任有些為難,這道理他也懂,隻是操作起來就太難了。語文老師如劉麗紅老師,初三尖子班的班主任及語文老師、科組長,還兼上幾個班的曆史課,工作量已經超了;其他都是四五十歲的老教師,雖然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可是這普通話說起來就太別扭了。要他們負責文學社,他們說帶著老花鏡改作文都已經夠辛苦了,再看一大堆的稿件,實在是受不了。倒是有一個高中畢業來代課,在上初一(2)班的語文課,可是,也不知道人家會在這裏呆多久,下學期就一拍屁股走了也說不定。這麽一點兒代課工資,與深圳打工的來比,也差得太遠了。哪個年輕人在這裏呆得住呀。

    要說學校裏教圖、音、體的老師,那就像是說笑話了。他們青州中學什麽時候有專業的音樂、美術老師呀。體育老師倒是有一個。可是,讓他來做跟文字、文學打交道的工作,估計更沒譜。

    黃主任一臉為難,憂心忡忡。唉,校長這樣布置工作,原本是沒有錯的,問題是自己布置給科組長,根本就沒有用。那個“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理念倒是可以看看能否貫徹下去。

    其實,這些先進的教育理念,學校教師也到縣裏學習培訓過了。隻是在農村學校落實起來確實有難度。農村學生學習主動性本就不強,平時老師在課堂上反複講解,學生還是一知半解,不知道要費多少功夫才能解釋清楚。如果把四十五分種的課堂,分一半時間給學生自主學習,還剩下這麽點時間能完成教學任務嗎?

    黃主任拿了一本筆記本,背著手在學校裏麵的升旗廣場來加回踱步。

    “黃主任好,散步呢!”李清剛好從房間出來,想來外麵呼吸新鮮空氣。

    “小李老師,唉,我正要找你呢。”黃主任一見是李清,眼前一亮,急忙迎上去。

    “黃主任找我有事?”

    “校長擔心一年之後你們走了,學校的‘文學社’、‘廣播站’會沒人接手,所以要我找人跟著你學習。我正為難要找誰來跟你學習呢。”

    李清聽了後一愣,後來一想,又有些釋然,一年後,他們都可能要走,到時候這些工作還真要老師來接手。校長站在領導高度,未雨綢繆,著實應該。

    “黃主任,我覺得可以從學生裏麵找接班人,最好是初一的學生,培養出來就可以任期兩年。等他們上了初二,又開始培養初一的師弟師妹,如此類推,說不定‘廣播站’與‘文學社’還能辦得更有特色呢。”

    “話是這樣說,可是也得有老師加以引導呀。比如說審稿、培訓學生,都不能全交給學生。”

    “等工作上了軌道,負責的老師就會很輕鬆,不用花太多時間與精力。我覺得可以把這個任務分派給整個語文科組,讓語文組的老師輪流負責一周,這樣一來,各個老師都有各自的優勢,他們風格不同、喜好不同,會把自己的優勢展現出來。如此一來,廣播節目會更加豐富多彩,‘文學社’的稿件每期也會因此有不同的主題、不同的風格……”

    李清侃侃而談,談自己對“廣播站”、“文學社”未來的設想。黃主任聽入了神,腦海裏展現出一幅李清所描繪的未來畫麵。

    “好!太好了!”黃主任心裏想著,不由讚歎出聲。

    李清興奮地問:“黃主任,你覺得我的想法好嗎?”

    “好,我覺得這個方案可以實施,操作起來也不難。並且還有你說的諸多好處,你剛才還說了什麽?班級輪流的辦法?”

    李清道:“是啊,像廣播站也可以用班級輪流播音的辦法。每個班由班長或語文科代表牽頭,組成廣播小組,大家一起寫稿、選稿、選出班上朗誦水平最高的同學播音。我們學校有九個班,每個學期按21周算,每個班最多輪三次。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再說‘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我們要善於利用集體的力量。”

    “好、好!”黃主任想拍掌叫好,卻發現自己手裏還拿著會議記錄本。他感慨地說:“今天聽小李老師這一席話,茅塞頓開。我終於明白古人所雲‘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句話的內涵了。還有,前些時間縣教育局召開教育會議,領導指示,他說‘我們山區要辦好教育,還要走出去,迎回來’。當時,我還不以為然。如今,我才真正理解,山區教育為什麽要‘走出去,迎回來’。”

    黃主任感慨完,又道:“小李老師啊,你就是我們迎回來的優秀教師,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思路、新的思想,讓我們有了新的啟示。我們老教師要多向你們學習才對啊!”

    李清被這麽讚揚一番,臉都紅了,她不好意思地說:“黃主任,你就別表揚我了。這隻是我不太成熟的想法,還不知能不能實施呢。”

    “年輕人,就是要敢想敢做。我們有些老教師,不肯接受新事物,不願意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固步自封,教學水平難於提高。縣領導說,我們山區待遇低,很難請來新人。就要求我們‘走出去’學習,尋求突破,這樣,山區教育才能煥發生機。”

    “黃主任,改革開放之後,農村很多人到深圳、東莞、珠海等地方打工,他們春節回來,帶回很多新的東西。老百姓的見識漸漸地多了,眼界開拓了,人們開始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了。我們山區教育也會迎來新的挑戰,如果我們的教育跟不上百姓的腳步,那就真的落後了。”

    ……

    兩輩人,兩種思想,就在這簡陋的升旗廣場上發生了激烈的碰撞,撞出火花無數。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