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字數:3769   加入書籤

A+A-


    很顯然,邢威就落入了對方的算計之中,以己之短,釁敵之長。
    可事已至此,總不能粗魯地打斷對方,隻能任由對方說下去。
    還好,與這段曆史有關聯的其它曆史事件並不多,想要洋洋灑灑地說下去也不現實。隻能說一些外人不知道的曆史事件,來顯示自己博學廣聞。
    李雲不由得想到了一個叫孔已己的家夥,這個家夥知道“回”有四種寫法,恰好碰到邢威這個會三種寫法的家夥,結果可想而知。
    雖然大多數人都跑去參加什麽潑水節比賽,但滕王閣上依然還有不少的遊客往來不息。
    近段時間,華夏文化有了複興之意,更多的家長認識到了華夏文化的偉大之處,也趁著假期帶著孩子前來長長見識。
    恰好看到首都大學的學生和昌南大學的學生在辯論著什麽,一時好奇便停了下來,假裝在看風景,實際上是在看熱鬧。
    隨著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本來很平常的一件事,有成為焦點的趨勢。
    本來還想著互相辯論兩句,無所謂輸贏的事情,突然間變得有些不一樣了。
    一個孩子問父母,不是說首都大學最厲害嗎?為什麽我覺得昌南大學更厲害呢?
    他們的父母不了解其中內情,隻能安慰孩子道:“兒子,每個學校裏都有厲害的,也有不厲害的。”
    瞧瞧這解釋,意思是他們是首都大學不厲害的那種唄。
    反觀昌南大學的那幾個人,見事情有些不可控,不但沒有退縮,反而變得有些躍躍欲試起來。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今天把這幾個首都大學的學生擊敗,明天他們可就成了學校的明星了。
    想到這,他們就愈加興奮起來。
    另一個昌南大學的學生見自己的同學說完,生怕對麵首都大學的學生插話,沒有了自己的表現機會,連忙上前一步接著話茬道:
    “滕王閣的存在,可以說見證了數個王朝更替,我們在研究滕王閣及其曆史的時候,也時常被這座文物所感動。正所謂,曆史輪回百代生,一朝新建一朝終,唯有此樓身常在,興衰盡在不言中。”
    說完,還表演式地長歎一聲。
    “好詩,好詩。曆朝曆代的酸甜苦辣可不就在這滕王閣的一磚一瓦,一梁一木之中麽,總結的太到位了。”
    其他幾位昌南大學的學生鼓掌讚揚,這咱表演形式十分強烈的對話,讓李雲感覺到十分的肉麻。手臂上瞬間就起了一層細密的小疙瘩。
    “咱能不能好好說話,你們這麽說話不感覺到尷尬麽?”
    李雲實在忍不了,小聲地提醒著諸當事人。
    沒想到,對麵的這幾位,此時已經陷入到自我高潮之中,見李雲搭話,其中一位老早就看李雲不順眼的家夥冷笑一聲。
    “我們這是在討論學術問題,你們卻在這裏感覺尷尬,能用幾句話就能描述整個滕王閣的重要性道難道還要長篇累犢?”
    “就是就是,滕王閣既是一部曆史,也是一部文學史,曾經有多少個文人墨客在這裏留下過詩篇,隻可惜隻在文獻中留下了作品的名稱,但具體內容卻已經消失不見。這應該是一件憾事,我輩就應該繼承下去,而不是在這裏信口胡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剛才我們王東陽同學簡單地介紹一遍,不但你們知道了一些不為人知的消息,也讓咱們在這裏遊玩的遊客長了知識,有了張子來同學的短詩,不但讓滕王閣的知識更加讓人快速接受,還起到了寓教於樂的作用,一舉數得,身為首都大學的學生,你們連這點道理都不懂?這些都是傳承的一種方式,我希望你們為自己的無知去反思!”
    這個貨也會借題發揮,看樣子,是真準備借首都大學的肩膀成就自己的一番名聲了。
    不但李雲如此想,其他的幾個人也都相互對視了一眼,對麵這幾個學生的心思也就了然於胸。
    想成名沒有問題,這並不是毛病,但總想著踩著別人的肩膀成就自己那就不行了。
    換句話說,踩誰誰特麽不打你。
    想到這,李雲也不想著息事寧人了,反而上前一步,先是拍了拍郭旭,讓他去樓下買上些紙筆,實際上是想支開郭旭,他雖然也是首都大學的學生,但他更是一名軍人,雖然穿著便裝,但保不齊會被人認出來,畢竟軍人的氣質很難掩蓋。
    做為一名軍人,還是不要摻和到這種事情中的好。
    所以,李雲第一件事就是讓郭旭脫身事外。
    見郭旭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李雲才笑著說道:
    “本來就是遊玩,互相賣弄一下自己知道的學問,圖一個開心快樂,僅此而已,幾位同學想來目的也是如此,剛才各位笑得比我們還要開心,知道我們是首都大學的學生後,突然間擺出一副上綱上線,駁斥辯論的樣子不顯得有些道貌岸然麽?”
    李雲的話不客氣,對麵的幾個人勃然變色,想要反駁,卻被李雲揮手止住。
    “剛才幾位發言,我們沒有打斷你們,也請你們尊重一下我們,不要打斷我說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說完,李雲話風又是一轉,接著道:“既然各位想要在這個話題上聊一聊,達到你們的目的,那我們也可以陪著你們繼續一下這個話題,剛才你們說到了曆史,說得頗有幾分道理,可我卻不敢苟同,首先,曆史的由來是通過考證現有的各種曆史文獻,文物科學的求證和推斷出來的。
    剛才這位同學所說的曆史卻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在裏邊,當然,做為學術探討是沒有問題,可在你們營造的這種氛圍下,我就覺得有些不太合適,你所說的經過求證麽?如果有,告訴我怎麽求證的,如果沒有,你憑什麽用這種沒有根據的東西來談曆史,文化和傳承?
    而我們所說的,卻是有過驗證和詳細說明的曆史事件,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所說的東西還有你們昌南大學某位教授的注解。
    在非正式場合,用一種非常正式的對話形式說一些沒有經過驗證的野史也是你們日常的學習方式麽?”
    李雲伸手一指最後發言的學生道:“就這種想要打壓別人來體現自己的做法還談什麽文化,談什麽傳承,做兩句初中水平的詩詞就敢大言不慚地談傳承?
    滕王閣是後建的,你說這裏有什麽曆史需要你們求證,看看仿古建築,親身經曆一遍,以身代入各個時代的古人是以一種什麽心思什麽境況下登上滕王閣的,說白了就是淨化一下心靈,尋求一種暫時空靈的生活狀態,你們非要一本正經的在這裏胡說八道,借題發揮,還做詩,就算做詩也應該是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才對。”
    “好!”
    一邊的楊小輝在心裏為李雲叫了一聲好,他知道,李老大廢了這麽多話,就是為了把話題從曆史引到文學方麵來,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喜歡文賊請大家收藏:()文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