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挖坑式辯論
字數:3407 加入書籤
李雲的一番話,看似說的十分有道理,但也充滿了偷換概念之嫌。這點小伎倆自然瞞不過昌南大學的幾個學生。
大學裏日常的活動中,辯論是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例如雞蛋是圓的這種話題都會分出正反兩方來討論。於是你看吧,說得都十分有道理。
古時候更有“白馬非馬”這種流傳千古的話題。
但對方也是重點大學的優秀學生,豈能在這幾句話中就敗下陣來?想跟老虎打架至少也得是獅子,或者是有野心的其它猛獸,區區野狗借它兩個膽子也不敢和老虎放對兒。
“嗬嗬!”
昌南大學最開始的那個學生冷笑兩聲,繼而說道:
“你怎麽知道我們的發言沒有經過求證?還是說你所說的觀點經過求證以後就是對的?是,有我們昌南大學的教授參與準確度應該很高,可誰又能保證教科書上的觀點百分百正確呢?
告訴別人書中的觀點是正確的,又告訴別人盡信書不如無書,這不矛盾麽?表裏如一麽,你們事事都以書中的要求為準則了麽?
還有,滕王閣幾經損毀又多次重建,可那又怎麽樣呢?哪一次重建不是尊重古代建築風格來的,通過觀察,我們一樣可以看到古時候的建築風格,並了解其中建造風格形成的原因。這也是求證曆史的一種方式啊。”
這個人顯然口才很好,說出來的原因很有針對性。
李雲點點頭,基本認可對方的觀點,但不代表認可對方的行為。於是也簡單地反問道:
“你說了這麽多,可也沒有說明你們的觀點是什麽,按你所說,都沒有定論求證的情況下,大家難道不信教科書,反而信你這些沒有實際理論支撐的觀點?所以,我想知道,你的結論是什麽?”
那人顯然愣了一下,自己這麽有話題性的發言,居然沒有將對方拐歪,然後順著自己的話題進行討論,還在堅持剛才所說的話題。
無奈之下,隻好輕咳一聲,利用這個機會,腦海中迅速整理思路,也就是在這麽一會的時間裏,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於是故做平和地說道:
“我隻是給你一個消化的時間,至於結論還沒有說完,當然,如果你全部理解了,我也不用長篇大論擺事實講道理那般給你講解,至於聽不聽的明白那是你們的事。”
“願聞其詳!”
“哼,曆史是之前就發生過的,我們學習過程中,大膽求證,小心推理也是嚴謹的組成部分,至於你說我們做的詩,不好意思,那隻是文字上的一點展現,為的是讓大家更能理解,而不是你所說的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這種聽起來很美,實際上屬於無病呻吟,空虛無物的詩句。
當然,你們是文學係的,喜歡在文字中誇大一些也可以理解,但文學與曆史是兩回事,我們用到文學時是為了傳承,你們用文學時是為了傷春悲秋,本就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我最終的結論是你們好好玩你們的文學,盡管盡情地務虛,我們學我們的曆史,總結前人經驗,我們使用文學可以更好的傳承,你們在這裏大言不慚地說曆史,就是誤人子弟,讓後來的學子們多走了不少彎路,我們有義務對你們進行糾正,而不是你們認為我們刻意地營造這種氛圍。記住,曆史是嚴肅的話題,我們隻是不允許你們肆意扭曲。”
這家夥越說越激動,臉上還刻意擺出一副為了真理剛正不阿的表情。著實引起了圍觀群眾的一陣叫好聲。
李雲卻也不惱,輕聲說道:
“曆史是一門獨立學科我們不否認,可多少曆史是由你們口中所謂的文學傳承下來的?你隨便利用文字就能扯到文學傳承,我問你,你剛才所謂的詩有多少人牢牢記住了?我隨便說了兩句,不說別人,連你都記在心裏,誰更有傳承意義?這個建築有沒有曆史你們說的算,能不能傳承下去,則由文學說的算,做為華夏最悠久的一門學科,也不容你這樣輕視和詆毀!”
楊小輝拍手叫好,不是李雲的發言有多精彩,而是昌南大學的學生們自以為看透了李雲偷換概念的伎倆,卻不知道,那隻是李雲放出的疑雲,其真實目的已經達到,那就是將他們以曆史為由頭的話題轉移到了曆史與文學的對立麵。
這樣,再討論起來才有優勢,說到辯論,誰能是文科生的對手呢?
果然,李雲的話引起了對方不屑的嘲笑:“嗬嗬,這位同學,話從你嘴裏說出來,總有一種衛道士的感覺,曆史的傳承跟你們文學有什麽關係?”
“隻有優美的文字才能讓人感興趣,有人感興趣才會有人願意去學,主動去學,而不是冷冰冰地陳述,你們研究曆史難道不是因為某一件事愛上了曆史才去學習的?當然,你們如果說不是,單純的是分數不夠,接受調劑才學習的曆史就當我沒說,可如果是這樣,你們就是以一顆功利的心在這裏達到利於自己的目的,可不就是口是心非麽?”
李雲開啟了辯證法,兩頭堵,非要把他們逼到死胡同,讓他們說出自己一直想要得到的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有功利心也好,沒功利心也罷,事實就擺在那裏,無論你怎麽說也改變不了曆史是一門獨立學科,他的發展過程中文學隻是旁觀者,不能因為你見證過就證明你參與過,就說曆史的發展你們有不可磨滅的貢獻,當然,嘴長在你身上,你想怎麽說是你們的自由,我們聽不見就算了,可我們聽見了,就不允許你們用這種碰瓷兒的方式蹭曆史文化的熱度!”
這家夥說的義正辭嚴,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神聖模樣,如果身後再長出一對翅膀,這家夥站在那裏都得發光。
李雲見郭旭手裏捧著筆墨紙等工具到了樓下,感覺時機成熟,當下就決定引發最後一擊。
再上前一步,用手指著周圍道:“我從來沒有否定過你們曆史人傳承的功績,但我卻認為曆史的傳承中文學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就拿這個滕王閣舉例,國家推進華夏文化建設,這座滕王閣才變得遊人如織,可對麵的那條街簡單的一個潑水節就將這裏的遊客搶走了十之七八。這說明什麽?光靠曆史,滕王閣上不會有人光顧,國家的推動,才讓這裏迎來了短暫的輝煌,可隻需要一點點外力,就能讓國家的推動效果大打折扣,這就是沒有文學參與的後果……。”
這一次,昌南大學的學生們忍不住了,直接打斷了李雲的話。
“既然你們這麽認為,那麽就請你們給這滕王閣創作一部文學作品,把那邊潑水節的遊客吸引回來。如果不能,請你們離開這裏,滕王閣不歡迎你們這種人。”
喜歡文賊請大家收藏:()文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