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告狀

字數:5622   加入書籤

A+A-


    很快, 韓礪被引進了內室,一進門,就見謝元姝一身繡折枝桃花金絲褙子,蜀錦百褶裙,梳著雙丫髻,黑白分明的眼眸,看向他時,似乎微微頓了頓, 才開口道“世子爺偏偏選了今個兒向東宮發難, 不用想, 必是讓皇後頭痛極了。朝臣們雖不敢把結、黨、營、私的帽子扣在太子身上,可這父子之間,難免會生了嫌隙。”

    這一世,謝元姝是絕對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太子登上皇位了,所以,對於韓礪選在今個兒這樣的日子給她送這份大禮, 她心中確實是佩服。

    幾乎是下意識的, 她不著痕跡的打量著眼前的男子, 隻見他身材修長,麵帶微笑,一雙眼睛極其鎮定。

    被她不著痕跡的打量, 韓礪不可能絲毫沒有察覺。

    他心中忍不住一陣笑意, 覺得郡主好生有趣, 緩緩道“太子殿下敢對郡主不敬, 日後這樣的事情,郡主若不方便出手,大可以交給我。”

    謝元姝萬沒想到他會這麽直白,隻是,等她再開口時,聲音中也不免夾雜一些笑意“若我沒猜錯,鄭閔被皇上責罰一事,也是世子爺做的吧。”

    說完,不待韓礪回答,她又道“世子爺肯替我出氣,我當然開心。隻是,這京城人多眼雜,世子爺還是小心謹慎些為好。”

    其實這些話,謝元姝原本沒必要說的。上一世,沒有和謝家結盟,他都能從京城全身而退,之後又帥兵打入紫禁城,這樣的人,又何須她提點。

    可也不知為什麽,她還是說了。

    聞言,韓礪微微怔了怔,可下一瞬,嘴角卻忍不住勾起一抹笑意,“郡主放心,我心裏有數。”

    謝元姝聽他這麽說,也沒再說什麽。

    若她記得沒錯,上一世,韓礪入京為質,承平帝不是沒想過借著給韓礪指婚,隻是一直未瞅著合適的時機。

    鎮北王府又怎麽可能讓承平帝搶了這個先,拿捏了韓礪的婚配,所以,由鎮北王府老王妃孟氏做主,把自家娘家侄孫女許給了韓礪。請安折子傳到禦前,承平帝大怒,可也知道,依著鎮北王府的顧忌,這是意料之中的事。

    所以,才會有之後鄭皇後把寧德公主許給鎮北王府三少爺韓慶之事。

    那時候,她和陳延之即將大婚,也隻聽了那麽一耳朵,並未放在心上。不過聽聞,那孟家姑娘是極其溫順守禮之人,又有孟氏這姑祖母護著,算得上是一樁完美的婚配了。

    韓礪見謝元姝突然沉默,並不知她在想什麽。

    外頭已經是夕陽西下,橘黃色的陽光穿過窗戶照在謝元姝身上,韓礪愈發覺得眼前的謝元姝讓人移不開眼睛。

    尤其在陽光的照射下,她的眸子愈發黑白分明,韓礪忍不住抿了抿唇,拱手道“郡主,我一會兒還要往太後娘娘那裏去巡邏,便先退下了。”

    謝元姝點點頭“去吧,這寺廟人多眼雜,你在我這裏待久了,不免惹了閑話。”

    等到韓礪離開,謝元姝不由覺得自己似乎太過關心他了。

    上一世,他既然能順利坐上那個位子,可想而知是小心謹慎之人,又何須她的提醒。

    芷東見自家郡主的神色,竟像是和自個兒在生氣,便笑著開口道“郡主,奴婢看這韓家世子爺倒比京城這些世家大族的公子好多了。雖是入京為質,可人卻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說罷,又道“我看他待郡主也極其用心呢。”

    原不過一句隨意的話,卻是讓謝元姝心裏猛的咯噔一下。

    許也因為芷東這句話,謝元姝再拿起筆抄經卷時,怎麽都沒能靜下心來。

    芷東還當她累了,勸她要不歇一會兒。

    謝元姝搖了搖頭,“無礙,等我把這卷書抄完再說。”

    見郡主這般執拗,芷東心中也有些疑惑。也不知是不是她的錯覺,方才郡主還好好的,可韓家世子爺過來請安之後,她便瞧著郡主有些心神不定的。

    很快,暮色降臨。

    鄭皇後方才也抄了一卷經書,親自供奉在了佛祖麵前。可因著孫家的事情,到底是心中鬱悶。

    “皇後娘娘,淳嬪娘娘和公主過來給您請安了。”

    聞著宮女的回稟,鄭皇後暗暗歎息一聲,“讓她們進來吧。”

    這些年,淳嬪仰皇後鼻息而活,向來是規規矩矩,小心謹慎。

    今個兒發生了這麽大的事,她自然是要往皇後跟前來的。

    沒一會兒,淳嬪和寧德公主就進來了。

    看鄭皇後眉頭微蹙,淳嬪心下一凜,請安之後,便低聲道“娘娘,嬪妾知道您因為孫家的事情憂心,可您再憂心,也萬萬得注意自己的身子。”

    鄭皇後知道她恭順,低低嗯了一聲。

    一旁,寧德公主也開口道“母後,女兒不懂那些朝堂之事,可女兒知道,太子哥哥是正統嫡出,是父皇唯一的嫡子。這宮裏,誰還能比得過太子哥哥不成”

    天真無邪的話倒真的是讓鄭皇後舒展了眉頭。

    “你呀,到底是長大了,也會哄母後開心了。”鄭皇後說著,拉了她的手往身邊坐下。

    淳嬪見狀,臉上的喜色掩都掩不住。

    寧德公主也是一陣竊喜,這些年,她費盡心機的討好母後,到底是沒白費功夫,母後待她,和嫡出的女兒也不差的。

    隻是,想到今個兒謝元姝那般抬舉穆家姑娘,她這心裏,就一陣不忿。

    “母後,您可知今個兒姑母和穆家二姑娘對弈,之後還賞了穆家姑娘一本書。這不是故意給您難堪嗎誰不知道,穆家人是姑母的心頭刺,誰見了不是躲得遠遠的。偏偏姑母,這樣的不知所謂。”

    因著孫家的事情,為了不給主子徒增煩惱,賴嬤嬤還未把此事回稟給鄭皇後聽。

    是以,鄭皇後聽了,微微愣了愣。

    看她的臉色,寧德公主又添油加醋道“母後,姑母這些年得父皇偏寵,我自然不敢在姑母麵前失了規矩。可也絕對見不得她這般不識趣,她但凡對您有一分敬畏之心,斷然不會做出今天這樣的事情。”

    話音剛落,淳嬪麵色瞬間就白了。

    方才郡主和穆家二姑娘下棋之事,她也聽說了。可也並未放在心上。

    郡主被鳳陽大長公主殿下寵壞了,天真散漫,慣是想一出是一出,寧德怎好拿這事兒做文章呢

    淳嬪這些年能安然無憂,自然不會是愚笨之人。她討好鄭皇後是一回事,可她更知道,永昭郡主是萬萬動不得的。

    否則,鬧到皇上跟前,又怎好收場。

    “你呀,愈發是會使小性子了。郡主不過是閑來無聊指了穆家姑娘陪著下棋,這多大點兒事兒,也不怕惹了皇後娘娘煩心。”

    寧德公主見母妃這般小心謹慎,心中更是不悅。

    她難掩委屈道“母妃這麽說,倒像是我在無事生非了。我這些年得母後寵愛,就是替母後不平。她雖說是郡主之尊,可到底對母後該有敬畏之心。可她何曾把母後放在眼中,今個兒恭妃娘娘也往佑安寺來,母後不就是讓眾人看穆家的笑話,給眾人一些警醒。”

    “可被她這麽一攪合,母後這樣費盡心機,反倒是成了笑話。”

    鄭皇後聽了,眼神果然冷了幾分,隻是,還未來得及開口,就聽賴嬤嬤道“公主,您對皇後娘娘的孝心,皇後娘娘如何能不知。隻是,今個兒這事兒,怕是公主多心了。”

    “郡主今年也不過才十四歲,連皇上都說,郡主被他寵的天真散漫。皇後娘娘又豈會為了這麽一點兒小事,和郡主生了嫌隙。”

    寧德公主怎麽都沒想到,賴嬤嬤會給她這個沒臉。

    可她到底是皇後身邊侍奉多年的老嬤嬤,她縱然心中不喜,也不敢表現絲毫。

    “嬤嬤說的是,本宮也乏了,你們都退下吧。”鄭皇後方才確實是有些動怒,可這會兒聽賴嬤嬤這麽一說,倒也清醒了幾分。

    孫家事發,這些日子本就是多事之秋,不管永昭郡主今個兒是故意還是無意,都不重要的,她犯不著為了這事兒,得罪了謝家,也犯不著為了這個,讓皇上覺得她沒有容人之度。

    鄭皇後既已發話,寧德公主再怎麽不甘心,也不敢再多說一個字。

    淳嬪更是一陣心慌,忙拉了她退了出去。

    見兩人離開,賴嬤嬤緩聲道“娘娘,公主到底是長大了,心思也多了。”

    聞言,鄭皇後不由閉了閉眼,複又睜開,“嬤嬤覺得,郡主今個兒鬧這麽一出,完全是無意之舉”

    賴嬤嬤恭敬道“有意無意,娘娘何必計較這個。郡主不過半大的孩子,又得皇上偏寵,老奴隻是覺得,娘娘沒必要因著這個,惹皇上不喜,也惹了鳳陽大長公主的猜忌。”

    賴嬤嬤伺候鄭皇後多年,鄭皇後當然不會疑心她的忠心。

    她不由暗暗歎息一聲,“嬤嬤說的是,本宮何必為難一個孩子。”

    說完,鄭皇後輕輕扶額,又道“今年真是多事之秋,太後勸本宮莫要插手孫家的事情,左右折了一個孫家,還會有另一個。可本宮這樣置若罔聞,難免讓底下效力的人寒心。”

    賴嬤嬤遲疑一下,開口道“娘娘多慮了,能為太子殿下效力,是他們的福氣。誰不想得了這從龍之功。”

    一句話,果然是讓鄭皇後心中大為寬慰,“嬤嬤所言極是,”(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