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好久不見

字數:5758   加入書籤

A+A-




    (故事情節完全虛構,看官切勿對號入座,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過完除夕,中國人的春節其實才開始,而在牛津的陳先生他們,“年”就這樣過完了,其實隻是湊在一起吃了頓飯。

    靜好背著書包去找哈瑞上單獨討論課,這也是聖誕節放假歸來第一次和哈瑞見麵。靜好回來這兩周裏上的課程,都是另一個導師james的。真是好久不見了,靜好有點想念哈瑞。但一想起之前的事情,她又真怕是“自作多情”。

    走到哈瑞辦公室門前,靜好卻又心跳加速,滿心歡喜,臉頰微微紅了一小片。

    靜好輕輕敲門,哈瑞說“請進”。以前他都是對著進門的人點點頭而已,這次,轉頭見果真是靜好來了,他竟起身走過去為她拉開門。這個時間應該是她,他一直在等她,她按時來了,這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可他心裏有一點興奮。

    哈瑞說:“嗨,真好,是你嗎?我們好久不見了!”

    靜好說:“是的,好久沒見到您了。”

    靜好對他表示了感謝:“謝謝您,春節,發給我的祝福郵件。”

    哈瑞聳了聳肩,抿嘴笑笑:“沒什麽,沒什麽。”

    靜好坐下,哈瑞也坐下,兩個人對視了一下,都不知道說什麽,隻笑。

    靜好從書包裏拿出一份禮物,遞給哈瑞:“這個,是從中國帶回來的,送給您的小禮物”。

    哈瑞接過來——一盒精美的綠茶和中式茶杯的禮盒套裝,牛皮紙色的外包裝;還有一個細細長長的小木頭盒子,盒子外麵綁著一條精美的紅色黑色兩色的四股粗絲繩,在盒子正麵攔腰係成一個蝴蝶結。

    哈瑞驚喜得不知道說什麽:“哦,這麽多,這麽多禮物?都是給我一個人的?是什麽東西裝在這漂亮的盒子裏?”

    那個細細長長小盒子裏,是一對兒刻名字的原色竹筷子;和綠茶搭配的是一個青花瓷圓筒狀茶杯,怕摔碎,這些都是靜好用衣服層層包好,放進箱子裏給哈瑞帶回的——她覺得哈瑞大概能喜歡,他不是喜歡中國文化嘛。

    她希望他會常常拿出來看看,或者用一下,並且最好每次都順便能想到,這些中國東西,是她給他的禮物。

    哈瑞打開了禮物,靜好給他講解說:“茶葉、茶杯,還有一雙竹筷子,上麵刻了您的名字——harry,都是中國人日常喜歡用的!”

    哈瑞笑了,露出了滿嘴牙齒——不是太整齊,還略有點黃,大概是常喝咖啡和紅茶的代價……

    討論禮物浪費了兩三分鍾,哈瑞收好了禮物,趕緊抓緊學習方麵的討論,效率很高,竟然提前兩分鍾完成。單獨授課結束,靜好起身要走,哈瑞卻挽留她再坐一會,喝杯茶再走,並且起身就去刷杯子取熱水了。

    靜好隻好坐在哈瑞辦公室裏,看他忙活。她第一次有時間仔細觀察起哈瑞辦公室裏的每一個擺設和細節……

    哈瑞的辦公室不大,但是還算整齊,跟他家裏客廳一樣,也是這裏那裏的,到處都是書......靜好站起身在房間裏四處看……

    哈瑞端著熱水回來了,他用自己的杯子給靜好沏上靜好帶來的綠茶,卻用一隻剛喝完了咖啡剩下的方便紙杯給自己倒了一杯茶,靜好一錯愕,有點不好意思用哈瑞的杯子,推讓了一番,可哈瑞堅持讓她用自己平常用的馬克杯。

    靜好說:“我送您的杯子,您可以現在用的,就不必用方便紙杯了,紙杯太燙手吧。”

    哈瑞攤了攤手,說:“是呀,剛才怎麽沒有想到啊,算了,就這樣好了。”

    靜好笑了笑。哈瑞也笑了笑。

    靜好不知道他平常用杯子時習慣從哪麵喝,似乎自己應該盡量和他的使用習慣相反才好。哈瑞吃飯用餐具是個左撇子,但是用鼠標時又是右手。那自己是用左手拿杯子還是用右手拿比較好呢?他的嘴唇一般落在杯子的哪個位置?靜好手裏好像握著一個紮人的刺蝟,來回轉。

    而哈瑞以為是水太熱,連聲跟她道歉。靜好又笑了笑,其實她正在心裏悄悄想,同用一隻杯子,這和《圍城》裏說的兩個人抽同一支煙卷豈不是相似:“簡直是變相的接吻了”。一想到“接吻”,兩個人在憨豆講座上表演,不小心碰鼻子的畫麵又出現在眼前,靜好的臉頰沒來由地紅了一小片。

    哈瑞當然觀察到了靜好的臉頰微微發紅——學生們在課堂上做當堂講解的時候,或者突然被提問,有些人會緊張,臉頰就會瞬間微微發紅,可是,現在這種氣氛,沒有道理緊張呀。哈瑞一下子想不出她為什麽緊張,就站起身,借口說要再去倒杯熱水,其實想讓靜好單獨放鬆一下。

    等哈瑞回來,靜好果真臉色如常了。

    靜好問:“您的下一位學生幾點來?”

    哈瑞說:“哦,今天沒有別人了,他們都約在其他時間。我故意這樣安排的,因為好久沒見了,很想聽聽你說說你的假期和你們中國人的春節。”

    靜好問:“我沒在家裏過春節,您,您的聖誕假期過得還好吧?”

    哈瑞說:“哦,是的,你應該早就返回了,沒在中國過春節。我的聖誕節假期,每年基本不變的行程,先回母親家小住,和母親、哥哥、姐姐團聚,給哥哥姐姐的孩子們發禮物,之後和幾個親戚朋友聚餐,等等。”

    靜好說:“那和中國人過春節很相似的。”

    哈瑞說:“是嗎?你們有什麽習俗和文化傳統?”

    靜好說:“吃餃子,吃年夜飯,就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頓飯。和你們過聖誕節差不多吧。”

    哈瑞在電腦上搜出好多中國人過年的圖片,把屏幕轉過來朝著靜好,靜好一張一張給他講解著,那些人是在幹什麽……

    靜好感覺哈瑞的中文水平又提高了,情不自禁說:“您的中文竟然越來越好了,這段時間您也堅持說了嗎?”

    哈瑞卻說:“我隻是天天聽,但是你的英文好像退步了一點。”

    靜好說:“是的,放假回去近一個月都沒有講一句英文。”

    哈瑞開玩笑說:“嗬嗬,人和非母語的語言之間的關係,有點像廚藝,一旦不練習就會生疏。所以我每天都至少要拿出四十分鍾練習中文,聽,或者自己讀。”

    靜好問:“那人和自己的母語之間是什麽關係?”

    哈瑞說:“哦,母子?或者戀人?尤其是精神戀人,離得多遠,都在心裏,有時因為距離遠,更渴望接近,可以這樣解釋嗎?我胡亂說的……”

    靜好笑了,說:“母子還有點像,戀人,是什麽道理?我可從來沒聽說過,好像不恰當。”

    哈瑞嗬嗬笑笑,說:“我是想到就說了,幾乎沒有經過大腦思考,我很少講話這樣隨意,剛才完全是開玩笑,肯定不準確,因為戀人或許是偶遇的,當然也是會分開的,但一個人和自己的母語之間,是與生俱來的關係,割不斷。或者說,我們和自己屬於的那種文化是血的關係,生死同在。”

    靜好點頭說:“是的,與生俱來、死也難分,這也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是各自的命運。”

    哈瑞說:“正因為文化不同,人們會有衝突或者不適應,細微到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大到審美和價值觀,也就是所謂‘文化衝突’。不過,正因為有文化差異,不同的人也才會相互吸引。”

    靜好點點頭:“是啊。我每次看到大英博物館裏的埃及人木乃伊,就總有這種感覺,他們的死,也是他們這一生中自我表達的一部分,那麽強烈,那麽認真,那麽美,所以才會吸引幾千年後的我們,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跑到倫敦去圍觀,圍觀他們幾千年前如何燦爛地死,真的震撼,不可思議。”

    哈瑞說:“或者我們也可以直接去埃及的博物館看他們,也許更有趣。”

    靜好說:“是啊。”

    哈瑞說:“不過也有英國學者研究說,埃及人的金字塔是假的文物,1900年以後才建的,如果真是這樣,那些木乃伊大概也不是那麽久遠的。”

    靜好說:“真的嗎?那豈不是欺騙了全世界的人?”

    哈瑞問:“嗬嗬,是啊,如果英國學者的研究是對的,那就是他們自己造了假古董。我看新聞說,發現了混凝土,兩千年前的人哪裏會做混凝土?”

    靜好說:“那就是,人們希望埃及人有古老的東西,所以他們就故意造出來給全世界看,而全世界的人,高高興興被騙,因為滿足了大家精神上或者說文化的強烈需求。”

    哈瑞笑,說:“你確實對文化感興趣,是嗎?”

    靜好說:“嗯。”

    哈瑞說:“所以你來學文化和藝術,而不是和大多數中國學生一樣,來英國學金融,學經濟,學怎麽賺錢?”

    靜好笑笑:“算是吧。大概別的專業我也學不了。”

    哈瑞看看靜好,說:“難得你會想這麽多。”

    靜好淺淺一笑,說:“是不是我想的這些,都是些沒用的事情?我媽這麽說過我,我男朋友應該更是這樣認為的。”脫口而出這句話,她又有點後悔。

    哈瑞說:“你當然有權利思考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人們也隻有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才會做得快樂,做得好,即便是其他人認為無用的。”

    兩人喝茶,哈瑞轉換了話題,問靜好:“你父母是否來陪過你?你剛才說的男朋友,他為什麽不來扭鎮(牛津)陪你一段時間?”

    靜好搖頭說:“沒有,他們都沒來過。他們工作都挺忙。”

    哈瑞說:“哦,那你在這裏也沒有交往別的朋友?”

    靜好說:“就是我們同住一棟房子的那些人,大家比較熟悉,也算是好朋友。”

    哈瑞點點頭,若有所思,然後又換了話題,問靜好:“你正在寫的論文,目前這個章節的相關資料,你是否都找到了?”

    靜好說:“您給的書目裏頭,還有兩本書沒找到,學校圖書館裏的都被借走了,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市中心的那個城市圖書館沒有這兩本書,太專業了。所以,我打算明天上午到市中心的書店去看看有沒有。”

    哈瑞說:“好,做論文需要耐心,也要多用一些時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