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李若詩找靜好聊天
字數:4933 加入書籤
(故事情節完全虛構,看官切勿對號入座,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怕驚動艾米的家人,次日陳先生早早就離開,回到家,因宿醉沒休息好,一臉的皺紋褶子特別明顯,他躡手躡腳進了餐廳,看到李若詩也在。李若詩還以為陳先生已經出去忙了一早晨,不知道他是宿醉歸來。若詩這時已經基本搞完了所有功課,正在想方設法地找工作。
他對陳先生說:“您這一大早就出門了?”
陳先生搪塞說:“嗯,若詩你怎麽今天起得這麽晚啊。”
李若詩說:“我這不是晚上熬夜上網投簡曆嘛,幾次三番了,可是在國內和英國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陳先生說:“我覺得你們這些人都是太挑了,難道還能一份工作也找不到?”
李若詩說:“不是我挑剔,我哪敢挑剔,是人家連叫我去麵試的機會都不給,我不是擇業難,我是想嚐試擇業都很難!”
陳先生說:“哪有那麽難?我這樣沒學曆的都有工作做著。”
若詩愁眉苦臉地說:“您呢,其實屬於自主擇業,或者說創業,我現在剛畢業,家裏又完全是草根,親戚裏也沒有什麽當領導的,在國內真是幾乎沒有任何關係和人脈,在這裏呢,我除了認識幾個老師,也沒有什麽人脈,真的是很難很難找工作。要是一直這樣,我可怎麽辦呀?”
陳先生說:“你怕啥,就先去麥當勞幹著鍾點工,不是也有一些收入嘛。”
若詩說:“那我這好歹是個計算機和曆史的雙專業碩士呀,我畢了業,一天八個小時到麥當勞打工呀!”
陳先生說:“也是,你如果能找到工作留下來當然好,不行的話,你回國找個穩定的工作,收入少一點也行。”
若詩說:“收入少點也行,我不挑的,我倒是真希望早點回去陪我媽,可是我擔心回去更找不到工作呢。您不知道,現在在國內找工作比在英國都難。”
陳先生說:“這還真和白老師說的一樣,中國這件事情提前和國際接軌了,大學一畢業立馬等於失業!”
李若詩皺著眉說:“咱們人太多了,工作機會有限……”
為了幫幫若詩,讓他臨時找份工作賺點錢,陳先生給他介紹了一個華人開的旅遊中介公司,隨時可以去幹“野導遊”。
李若詩常去匯錢的那家中介的查姐也打來電話,說是幫著他聯係了幾個工作,不過查姐也隻能介紹些“服務生”、“導遊”、“中藥鋪店員”之類的工作給他。若詩不喜歡,專業完全用不上不說,賺的錢還不如麥當勞多,也沒有免費漢堡。
李若詩選擇了到陳先生聯係的那個旅行社幹“野導遊”。簡單一培訓就上崗了,連續幾天都奔波在牛津、劍橋和倫敦三地之間,徜徉在各個景點,為華人旅行團做講解,累得他夠嗆,才忙了幾天,若詩人就好像瘦了一圈。
不過才兩周後,在樓下餐廳裏,李若詩就興衝衝地跟陳先生和靜好宣布,不用再幹“野導遊”了,倫敦一家公司給了他一份6個月的實習工作,雖然是個小公司,但是據說是和bbc還有itv(英國獨立電視台)做固定圖書合作的公司,負責給bbc和itv策劃設計出版他們所播出兒童節目的係列圖書。如果他做得好的話,有機會繼續留在倫敦做下去。
次日一大早,若詩興高采烈地收拾行李,準備出發去倫敦,但是意外的,這時候卻又收到一封電子郵件,是曾經應聘過的一家國內博物館同意接收他去實習工作一年的確認信件!李若詩實在不敢相信,原本一點希望沒有,聽說要進這家博物館實習三個月,都需要托當地的至少是文化局副局長一級的關係,沒想到這突然又同意他去實習一年,倫敦公司和國內博物館,簡直算是雙喜臨門,可是怎麽辦,是回國還是去倫敦?李若詩看著郵件發愣,他真不知怎麽辦好。
靜好的碩士課程也早結束,論文已經基本弄完,就剩下提交了,人暫時還不能離開。若詩上樓敲門,問她忙不忙,想和她說說自己工作的事兒,讓她幫著提提建議。若詩拿她當明白人呢,覺得她畢竟在國內是工作過六七年的人,可她也正在房間裏呆坐著,想些奇怪的心事。
她也講不清楚為什麽,內心深處對陳棟梁越來越排斥,認為他庸俗、鑽營、精神生活粗糙、缺少心靈層麵的追求;還挑剔他沒有文化修養和品味,更沒有學術追求;挑剔他一門心思隻想當官兒……可是陳棟梁這些想法也都是世俗社會裏的人很正常的思維呀!在很多人眼裏,他可不真算得上是個鑽石王老五、實打實的有為青年呢!不要說別人了,恐怕靜好媽媽也會這麽認為。
靜好也知道,自己並不是生活在真空裏,而在真實的社會生活中,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英格蘭,絕大多數人也許都是十分現實的,但是,她就是不能接受陳棟梁漸漸變成現在的樣子。
另外,也許是確實有感應這回事兒,她其實一點都不知道陳棟梁和小雷鬧出的那些事兒,但是潛意識裏,她總有種不舒服的感覺,上一次放假回家,他的很多舉動,他的眼神,甚至都讓她感到陌生和詫異,總之,她感覺他由內而外發生了許多變化。
而另一個人,是的,是哈瑞,卻能給她帶來許多精神上的引導,讓她感到放鬆和愉快。她喜歡和他交談,她也清晰地感到,自己已經被他吸引。但是,她也不敢確定,哈瑞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兒......
夜深人靜的時候,靜好也偷偷設想過:幹脆橫下心來,和陳棟梁挑明了“和平分手”,自己就留在英格蘭,試著申請個畢業後兩年工作簽證,或者是申請博士繼續讀書。既然自己對哈瑞有好感,那麽就主動一點向他表達。
但是等到天一亮,睜開眼回到現實世界,她又猶豫不決了。一方麵,陳棟梁常去看望照顧她的父母,兩家人的感情也不錯,自己真要這麽決絕,父母親這一關肯定過不了,還有陳棟梁的父母親受得了嗎?畢竟已經這麽多年了,兩人在幼兒園就認識……所以,就算真要和陳棟梁分開,也不能太突然,必須回去當麵解決。
還有,更重要的是,自己和哈瑞之間,自己到底是不是自作多情?他對自己到底是什麽樣的態度?為什麽他還和那個女友保持來往?一想這些,她心裏就更亂了……
若詩這時來敲門,進屋坐下,就說了一大堆自己找工作的苦惱,讓靜好幫自己做個選擇,是回國還是留下;誰知道,靜好聽了以後,並沒回答若詩的問題,卻竹筒倒豆子一般,把自己的這些心事跟若詩說了,隻是她沒講明哈瑞是誰。她讓若詩先幫自己出個主意,她也好好幫若詩想想他該怎麽辦。
若詩嚇了一跳,他一直覺得姑娘傻嗬嗬、無憂無慮的,誰知她藏著這樣的心事。
好像一對比,靜好的事兒更急需解決呢。不過,李若詩也不能馬上拿出個解決方案,他在這方麵更缺乏經驗。他到樓下,從冰箱裏取了幾瓶彩色水果酒,倒了兩大杯,端上樓來。若詩大概希望這些低度水果酒能帶來靈感。但是酒精飲品帶不來靈感,兩人越喝腦子越亂,心裏越苦惱……
靜好說,自己的父母親都是大學教師,從小她的成長環境比較單一,也許是這個原因,在她的心裏,對精神世界始終有著追求和標準的讀書人,才是她渴望共度一生的人,原本陳棟梁也似乎是那樣的人,但是他現在完全走在另外一條路上……
若詩喝完彩色水果酒,又下樓去倒了一大杯陳先生的奶油甜威士忌酒,這酒喝著甜,實際上勁兒很大,實質是威士忌,一向不輕易說自己的事情、自尊心特別強的若詩,大概也是借著這烈酒,酣暢淋漓地對靜好講起了自己的故事:父親在他六歲半上小學前就去世了,他的單親母親含辛茹苦養大他,後來又因病早退休,為了供他留學,省吃儉用,連房子也賣了,可惜的是那個時候房價還遠遠沒有漲起來,而母親為了省下房租,通過街道認可,住進了不收房租的社區公共廁所旁雜物間,她退休後,一直為整個社區打掃衛生,曾經一個人幹兩個人的活兒,一天要掃六條街,清理四個大的公共衛生間......若詩親眼見過母親掃街時清理樹底下的大便——那是在旁邊早市做買賣的攤販實在找不到廁所,沒辦法而為之的。可想而知,他母親在一座五光十色的美麗都市裏,過得是多麽貧寒的生活,而這一切實際上都為了他......
若詩不想回去的原因也在此,如果找不到一份收入高的合適的工作,他怕自己回國反而再給母親增添更多的負擔——辛勞的媽媽不僅不能減輕生活壓力,還要照顧他,擔心他。他希望有能力讓母親過上好的生活,不要讓她再辛苦掃街。不回去的話,若詩在英國,哪怕到麥當勞打工,每個月還能省出三四百英鎊匯給母親,母親也不必太辛苦做兩份工,因此李若詩即便扭了腳踝疼成那樣,也堅持咬牙打工……
現在的問題是,隨著母親年齡越來越大,越來越需要身邊有人。原先找不到工作煩惱,現在找到了,他依舊煩惱:倫敦的臨時工作在向他招手,他當然知道不可能一輩子做臨時工,但還是希望抓住這個機會,如果以此為起點,未來真能留在英國打拚,就把媽媽也接來倫敦或者牛津生活。可誰能料到,現在那家他發過信的國內博物館也同意他去工作,隻是這博物館並不在母親所在的城市,如果回去,他和母親隻能分隔兩地,當然未來也可以接母親到他那裏,但是現實問題是,博物館的收入不高,至少目前很低,才是倫敦那份工作的五分之一左右……哎,真愁人呢,他確實是不知如何是好……
靜好第一次完整地聽了李若詩的故事,這故事比酒精管用,她一下子清醒了,她同情也佩服若詩。一比較,自己的所謂“煩惱”是多麽蒼白,她咕咚咕咚喝了好幾口水果酒,鼓勵李若詩,讓他不必糾結,冷靜一下再選擇,要看得長遠一些,未來的道路也一定會越走越寬。
若詩笑笑,點點頭,又喝了一口奶油甜酒,被辣得呲牙咧嘴。他也鼓勵靜好,勇敢一些,尋找自己真正渴望的和適合的人,別害怕,他鼓勵她主動和對方交流,不管是男友還是她在英國遇到的“一個人”,都多些交流,弄清楚了再做決定,不要自己悶頭琢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