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各樣心思

字數:2544   加入書籤

A+A-




    當晚,袁紹設宴為劉璋接風,先期抵達諸路諸侯悉數到場,然而一團和氣的宴會下似乎隱蔽著什麽……

    劉璋算是看出來了,這些諸侯之中絕大部份都和他一樣,此來隻為搏名,並非真心想要為大漢複興出力。所謂會盟,自然便要有盟主才行,而這個盟主的地位無疑是一份巨大的政治資本,尤其如今身逢亂世,有了這個資本,對於在這個亂世立足、稱霸,甚至是位登九五都是極大的助力,沒有人能舍卻這個誘惑!當然,那些實力實在不濟之人自知爭取無望,不如保證中立、待價而沽,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

    而眼下盟主的熱門人選便在袁氏兄弟、徐州刺史陶謙、冀州刺史韓馥四人之間。

    那袁紹有曹操、王匡、喬瑁、張邈、袁遺五人相助,實力最強;袁術亦有孔伷和孫堅支持,雖然實力稍遜,但有常勝將孫堅的支持,奪取盟主亦有極大把握;韓馥得張揚與張邈相助,呼聲也不低;陶謙則有老友孔融、鮑信幫扶,實力最低,但陶謙素有仁義之名,治徐州以來,徐州地方安寧,百姓安居樂業,生活雖然說不上富足,卻好過以往顛配流離、食不裹腹的時候,朝廷曾數次傳旨表其功,故他亦有問鼎盟主的可能。

    此時,沒有表態的便隻有劉岱、劉璋、不能參會的馬騰和尚未抵達的公孫瓚了。馬騰與公孫瓚不在,二劉自然就成了別人爭相拉籠的對像,好在此刻是在宴席之中,四人都采取旁敲側擊和暗示的辦法來打聽二人的立場,並沒有出現強拉硬拽的現象。

    劉璋看著宴席中潛藏著的刀光劍影,不免有些好笑,因為他的決定必定會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打定主意的他對各方的示好一概以言語搪塞,給人以希望,卻又不給予任何實質的答複。

    席散後,回到己軍大營未久,孫堅便前來拜訪。幾句寒喧下來,他便徑入主題,原來袁術得知他與劉璋交情極好後,立即便遣其為說客,希望說服劉璋支持自己奔取盟主之位!

    可是孫堅那樣的直爽漢子哪裏是做說客的料?幾句話便讓劉璋給忽悠住了,他甚至生出了背棄袁術的心思!

    接著,袁紹、韓馥、陶謙皆派來說客,袁紹派來的竟然是荀彧未能給劉璋勸留下的郭圖!他就不似孫堅那般好打發了,劉璋險些被他弄的交了底牌,幸好關鍵時候,荀彧為他解了圍。

    韓馥派來的是時任冀州別駕的沮授,此人的履曆劉璋亦是倒背如流!據史料記載,沮授少有大誌,長於謀略,曹操曾感歎:孤早相得,天下不足慮!當韓馥懼於袁紹之名,以冀州相讓之時,沮授苦勸無果,隻得隨韓馥投了袁紹。官渡之戰,袁紹戰敗,沮授被俘,寧死不降。曹操深愛其才,不忍殺之,便將其囚禁,慢慢勸解。然而沮授一對於這個忠貞不渝的漢子、一心向袁,於獄中策劃北逃歸袁,事敗被殺!對此忠貞不渝之人,劉璋十分敬重,於是沮授這趟說客之旅一開始便變了味,竟然變成了劉璋當起了說客,目的自然是希望沮授離韓投劉!沮授被劉璋這一出弄的有些不知所措,卻仍然堅守忠誠之心,決計不肯複韓!劉璋無可奈何,隻得客氣送他離開。而當沮授離開後方才想到,自己竟然將此行的目的給忘的一幹二淨了!

    陶謙派來的也是個非同小可之人——劉備的大舅子、徐州名士糜竺!糜州原為徐州富商,陶謙聞知其才,征辟為徐州別駕。陶謙死後從其遺命迎劉備為徐州主,後又將妹妹嫁與劉備,於劉備最困頓之時給予了最大的支持(精神與物資),深得劉備信任!劉備入蜀後,封其為安漢將軍,地位尚在關、張、諸葛之上。後來關羽攻打襄陽時,其弟糜芳投降呂蒙,致關羽兵敗身亡,其在愧恨恚怨中染病身亡。與這個這個雍容大方,敦厚文雅的至誠君子聊天是件令人十分開心的事情,但是他也沒能從劉璋這裏帶走任何有用的東西,他唯一知道的是,劉璋對他很是欣賞,如果有朝一日,徐州呆不下去,益州隨時歡迎糜氏落戶!

    公孫瓚早已送來參加會盟的文書,且言明大軍不日開拔。眾人隻得暫駐酸棗等侯公孫瓚大軍的到來(西涼軍鐵騎之名天下皆聞,而與會的諸侯大部份麾下都隻有少量的騎兵作為斥侯之用,上黨太守張楊麾下雖有一支騎兵,然而不過三千之數,難堪大用!馬騰騎兵蹺勇,卻跨不過董卓的地盤。可用騎兵便隻有公孫瓚的北方狼騎了。公孫瓚長期與草原民族交戰,為了與草原民族的騎兵相抗橫,精心訓練了有一支規模龐大的精銳騎兵,人數達二萬以上,其中最精銳的便是清一色以白馬為坐騎,被號為白馬義從的三千輕騎,公孫瓚本人也因此被人稱為白馬將軍。聯軍想要和董卓的騎兵爭鋒,手中就必須要有一支實力強勁的騎兵部隊,故而雖然對公孫瓚遲遲未到而心生不滿,卻沒有一個人願意拋下他開戰)。

    劉璋也正好借著這段時光好好操練手中士兵。有了徐晃、黃忠、嚴顏、張任等流芳百世的名將親自訓練,這五千餘士兵的戰鬥力以目視可察的速度開始增長。心中大喜的劉璋當即命令,給所有士兵多發一個月的餉,同時每天晚上給大家加菜,必須要讓每一個士兵每一天結束訓練後,能夠看到、聞到、吃到碗中的燉的爛熟的豬、牛肉。這樣一來,雖說訓練十分的辛苦,但卻沒有一個人有怨言。其餘諸侯手中士兵每天傍晚聞著益州軍營中傳來的肉香,一個個饞涎欲滴,許多人恨不得轉投到劉璋麾下,為的僅僅是每天晚上每人那二兩熟肉!發覺己方軍心不穩、怨聲載道的情況後,為了不讓軍中出現逃兵,甚至嘩變的可能,眾諸侯同時決定將自己的大營搬走,一句話,珍惜生命,遠離劉璋!這樣一來便出現了一幕奇景,整個酸棗縣有滿為患,而劉璋大營所在的地方,方圓三裏內卻空無一人。(www.101novel.com)